第七百七十七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上

燕王發佈的“討逆檄文”,別說天下各處,即便在燕地都沒有流傳開來。

朱久炎過滄州的時候,就已經從東廠的情報中看出了燕地的輿論風向。

燕王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信任危機,百姓的信念發生了動搖。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因接連戰亂失去親人的百姓。一接收到正確的消息,大多數人都能很快看穿燕王的本來面目,他持續發動戰爭,不過是爲了滿足自己權力慾望。

總之,這場輿論戰,半路出家的燕王不過是個業餘人士,朱久炎還沒出手,他就一路慘敗,潰不成軍了。

嘴皮子仗打完,接下來就是手底下見真章了。

這是一場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戰,也是朱久炎與燕軍的第一戰。兩強相爭,更強者爲勝。多年來,燕軍和南軍,誰實力最強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南軍地處南方,離北方邊境太遠,除了發動靖難、推翻建文朝廷的時候初露崢嶸以外,尚不被世人所瞭解。

從前,朝野一致公認燕軍乃大明第一強軍,加上燕軍陸續打敗了楊文和李景隆,隊伍擴張到三十幾萬,從北平一路殺到保定,殺氣騰騰,攻無不克,行起軍來,隊伍無邊無際,這些都給北地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新朝的南軍卻只是一個概念,他們遠在南方,從來沒有在中原露過面,北地百姓除了好奇之外,並沒有真正認識到這支的可怕之處。

“各位將軍,這是我們與燕軍的第一戰,也是揚威北地的第一戰,一定要打出我軍的軍威!燕王狼子野心,爲了私慾,強徵百姓入伍,製造戰亂,北方百姓是苦不堪言,所以,我們要痛擊燕軍,使他們儘快脫離苦難。我得到最新情報,南下的燕軍以燕世子朱高熾與大將丘福爲主,約三十萬人馬,兵力比我軍高出三倍,壓力確實很大,但,這也正是考驗我們的時刻!我們要讓天下人知曉,誰纔是大明第一強軍!”

朱久炎的戰爭動員令簡單有效,帳中將領們個個摩拳擦掌,渴盼與燕軍一戰。尤其是跟燕軍有殺父之仇的耿璇,更是焦急不已。

耿璇娶的雖然是朱允炆的姐姐,但在殺父之仇面前,他毫不猶豫地投靠了朱久炎。江都長公主也用實際行動支持了丈夫,於朱久炎的出京前夜,夫婦倆攜手登門拜見,請求朱久炎帶耿璇北上,給耿璇一個報父仇的機會。

堂姐的請求,朱久炎自然是欣然同意的。不說江都歸附對於新朝的穩定有着十分有利的積極作用,單說耿璇與燕軍的殺父之仇,就能爆發出很大的戰鬥力。

至於耿璇與江陰侯吳高的小過節,身爲長輩的吳高自是大度的原諒了他。那時耿璇喪父上疏彈劾他,乃是感情巨蕩下的激憤之舉,應該得到體諒。

耿璇手下的一千親兵都是跟隨耿炳文南征北戰的老兵後代,對耿炳文的感情可想而知。耿炳文命喪燕軍大將丘福之手,如今丘福南下,他們即將與丘福對陣,日日期盼能夠打敗燕軍、活捉丘福,爲耿炳文報仇。

負責指揮此次戰鬥的元帥李天佑說道:“殿下的話你們都聽見了,現在是具體的戰術安排。你們誰願爲先鋒,替大軍在前方開道?”

耿璇立刻起身,抱拳大聲應道:“大帥,末將願爲先鋒!”

李天佑見他神情激動,便微笑道:“耿將軍,你的心情我理解,不過,你現在有點衝動,我怕你帶兵走得太快,直接打到北平去了。”

李天佑的言下之意是,與燕軍的戰鬥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耿璇此刻的不穩定情緒不適合充當先鋒,等情緒穩定之後才,才能出戰。

這時,朱權背後的大將典韋也起身道:“大帥,先鋒之位,非末將的騎兵軍團莫屬!”

耿璇臉脹得通紅,單膝跪下回道:“服從軍令是軍人的天職,末將既然願爲先鋒,就絕不會被仇恨驅使而擅自行動,末將願以人頭擔保!”

典韋在功勞面前毫不退讓:“我也願意以項上人頭擔保,若有閃失,可斬我問罪!”

朱久炎和朱權對視一眼,皆是一笑,也不做什麼表態,任由李天佑發揮。

“先鋒需要有一股銳不可當的氣勢……”李天佑點了點頭,“好!本帥就任命你二人爲左右先鋒,各率一萬精騎先行,打出我軍軍威!”

“諾!”耿璇、典韋應命,然後相互較勁似地互瞪一眼,一齊轉身出帳。

十八萬聯軍很快整兵完畢。兩萬先鋒軍騎兵在大將耿璇和典韋的率領下分兵兩路,一個攻打前面的鄚州,一個攻打後面的雄縣。

鄚州和雄縣都只有五百燕軍駐守,這只是朱高熾用以示警的部隊,烽火一點燃,他們也就完成了任務,放棄抵抗,開門投降。

這勉強可以算是開門紅,十八萬水陸聯軍繼續向北邊的通州推進;而耿璇與典韋這兩路先鋒也繼續他們的先鋒使命,耿璇向東攻打直沽,一路向西攻打保定,拔除通州的左右犄角,爲大軍攻打通州鋪平道路。

……

通州在西漢時已經設縣,被稱爲路縣,因位於北平至山海關的道路上而得名,此路地勢平坦,少有崇山峻嶺。路縣後因爲瀕臨潞水而改名爲潞縣,潞水就是後世的北運河,潞水入海河,最後流入渤海。

但直到元朝,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後,通州的地位才因爲漕運而變得重要起來,可是那時的通州還算不上一個軍事重鎮。洪武元年,徐達攻克通州,繼而佔領大都,隨之命裨將孫興祖督軍士修建通州城,城址即在潞河之西舊城一帶,磚瓷其外,中實以土,周圍九里十三步,連垛牆高三丈五尺,開四個城門。

南下的三十萬燕軍兵分三路,以主帥朱高熾爲中軍,親自統領大軍,屯兵於通州外駐防,由高陽王朱高煦和大將丘福爲左右先鋒,各領一萬兵馬支援保定和直沽。

聯軍的兩路先鋒耿璇和典韋各率一萬騎兵,偷襲保定和直沽,沿途殺死了所有偵騎,打了朱高煦、丘福一個措手不及,雖然功敗垂成,沒有成功奪城,但也驚得朱高煦、丘福等人出了一身冷汗。

騎兵都被燕王帶去了永平,朱高煦與丘福到達保定和直沽之後,雖然抵擋住了耿璇和典韋的進攻,但由於缺乏騎兵,只能眼眼睜睜地看着他們從容離去,前往通州。

當然,這也和朱高熾將主要戰場設置在通州的戰略有關,二人嚴守命令,沒有出城追擊。

耿璇沒有辜負朱久炎的信任,即便碰到殺父仇敵丘福,也是遵守軍令,沒有意氣用事。

朱高熾接到朱高煦與丘福的回報後,便知道朱久炎也將決戰的地點設在了通州,狹路相逢,一場惡戰不可避免。

如果說天下最讓他恐懼的對手,那便是朱久炎了。

朱高熾和朱久炎打過多次交道,每一次都令他記憶深刻。在他們還沒有見面的時候,朱高熾便意識到,荊州的朱久炎將來絕非池中之物。當然他也沒有想到,朱久炎最後竟然能夠讓湘藩一舉超越燕藩,打敗建文,掌控朝廷,建立建業新朝,一統南方。

如果當年在南京的時候,朱高熾就知道朱久炎會成爲如此強勁的對手,或許會不擇手段殺死朱久炎,哪怕拼着出不了南京,也絕不會給他回荊州的機會。

當然朱高熾並不後悔,他沒有燕王那樣的野心。既然命運註定讓他和朱久炎一決勝負,這一戰不可避免,那麼,就由他朱高熾來把控局勢吧!

朱高熾在通州城內外都佈置好了防禦,他站在站在通州的城牆上,眯着眼睛眺望四周地形。

這一帶都是平原,沒有什麼可以隱藏兵馬的地形,唯有五河交匯的水系是個威脅。

他明白南方水軍的厲害,尤其是聞名遐邇的華夏海軍,但他卻不得不在選擇通州爲大本營。

北平已經殘破不堪,若是不在通州擋住朱久炎的大軍,南軍長驅直入,燕藩掌控的核心區域即將不保。

與李景隆的連番大戰已經讓燕地百姓遭受了戰爭的苦難,若再跟朱久炎在燕地決戰,先不說勝敗,燕地的百姓定會因此戰再次遭受劫難。

朱高熾憂心忡忡,深覺不忍。

對燕軍來說,通州周圍發達的水系是個大麻煩,若是讓華夏海軍的戰船開進來,那通州城也不用守了。

想到這裡,朱高熾手一指遠處的運河:“把周圍的河道都想辦法堵塞住!河道寬闊不能堵塞,便用襄陽炮發射巨石,或在河面上架設起石橋,讓河道不利於行船,反正我軍沒有水師。還有,讓我們的人……”

“殿下英明!”聽了朱高熾的佈置與計策,衆將無不表示欽佩。

這時,朱高熾身邊的金忠小心翼翼向他建議道:“世子殿下,微臣認爲此地並不是和僞朝軍隊決戰的好地方。”

“何以見得?”朱高熾瞥了金忠一眼問道。

“屬下覺得通州地形不利,一無雄城廣廓用以拒敵,更無險峻山勢作爲依靠,只有一座中等城市,我軍若在此一直拒守,雖然是以逸待勞,可如果朱久炎並不來此地,而是在繼續分派重兵,進攻高陽王駐守的保定,或丘將軍駐守的直沽,殿下是否也要繼續分派兵馬?”

金忠看出朱高熾是有點“懼怕”朱久炎,在朱久炎的影子都沒見到之時,便派人去堵塞河道、架設石橋,暴露出了朱高熾內心的膽怯。朱高熾不敢放南軍北上,只敢據守這座四通八達的通州城,就是爲了離各個水系更近一點,方便退守。

要是在通州被動等着,按照朱久炎的行事方法是肯定不會來的,他會繞過通州,打擊朱高熾、丘福他們兩部。

這樣子的話,朱高熾也不得不也跟着他動起來,如此朱久炎就有了逐個擊破的機會。

以逸待勞這種打法,說起來好聽,但對於燕軍來說,實在太過被動,可嘆朱高熾比朱久炎早到通州,卻疑神疑鬼,行軍緩慢,讓朱久炎搶了先機,佔了雄縣。

朱高熾沒有說話,與他一同在北平經歷過生死的顧成與郭資等人在行軍途中,也勸說他儘快南下,但他都沒有采納。

朱高熾不是不知道駐守通州的弊端,但通州纔是前往北平的咽喉所在,而且朱久炎的手段他實在是太清楚了,跟朱久炎搶時間,佔雄縣,太過危險,會拉長補給線。面對朱久炎這麼厲害的敵人,怎麼謹慎都不爲過。

在朱高熾看來,通州這個位置,纔有最佳、最安全的補給路線。

金忠只想壓過道衍一頭,卻沒有考慮到這些。但若是要加以說明,他又會想出更多話語來勸說,所以朱高熾半天沒有說話。

這時,只見一隊偵騎由遠而至,片刻便奔至城下,爲首校尉大喊道:“殿下,僞朝聯軍約十八萬人在我軍十里外駐紮下來,不再北上。”

金忠暗暗一嘆,果然如他所料,朱久炎紮營的距離選的很是玄妙。

……

自打得到紀綱的情報後,燕軍就開始一系列的整軍,此刻燕軍極度注重隊列的嚴謹,佈陣推進時,號鼓控制全軍的踩踏節奏。

軍隊開始推進,天地間只有整齊劃一的踏步聲,南軍與寧軍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過來。

隊伍滿萬便是無邊無際,三十多萬人列成陣勢,一個方陣一個方陣的軍團佔地便是以十數裡來計算,浩蕩的軍隊隨着號鼓踏步行走,整個畫面看去極爲威武雄壯,聲勢非同小可。

燕軍在向聯軍軍營方向逼近,朱久炎這邊也在大肆調動軍隊,不一會兒聯軍轅門被打開,一隊隊身穿紅色軍服的南軍踩着“轟隆”的腳步聲肅然而出。

“嗚嗚嗚——”

朱久炎策馬緩緩向前,除了他之外,沒有人跟隨在他左右。

對面也出現單騎向前的情況,胖胖的朱高熾騎着他那匹特選的戰馬,晃晃悠悠向兩軍中間留出的空地前行。

第七百三十五章 兵圍紫禁城第四百九十章 運動戰的精髓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要當爹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帝帶我去吃雞第四百四十一章 朱高熾 上第七百七十二章 生死豪賭第七百四十四章 年號建業第五十六章 真相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朱久炎的黃埔軍校 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朱允炆的騷操作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便從了我吧第五百八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世上最好的女婿第五百零一章 直男朱久炎第五百二十章 到底誰最橫 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孤身入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陷入絕境第七十三章 父子 上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二百九十章 龍潭虎穴 上第六百二十章 靖難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初聞燕王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賊訊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六十一章 整治第四百六十四章 耿耿於懷的建文帝第六百五十七章 狼來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微言輕第二百零三章 寧王的惡趣味第一百五十五章 皇帝的日常 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嗔狂可悲第三百六十章 道衍與紀綱第七百八十六章 投彈隊,投彈!第四章 朱久炎的狠辣(精修)第一百九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三十章 爭奪 上第五十五章 剝繭第五百五十章 誰爲斯民謀第一百一十章 報仇雪恨第三百八十一章 謀主道衍第二百六十章 落山雞港第七百四十八章 正位東宮第六百二十三章 攻城略地 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嚇破其膽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狂戰不休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神醒腦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我們朱家子孫的事第五百五十章 誰爲斯民謀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帝帶我去吃雞第四百九十九章 擅戰者無名第五百四十七章 開誠佈公第六百一十四章 剿滅逆藩!第三百八十三章 於本國哭臨,不準如京!第七百三十章 鐘山茫茫,孝陵孤立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鍋上的螞蟻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戰果豐碩第八百二十章 俺已經聯繫了阿魯臺!第一百四十八章 傳世秘笈 下(兩章一起發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叔請與高煦一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世界第一艦隊爲目標第六百五十章 朱久炎的GPS系統第三百三十四章 掌控嶽州衛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便從了我吧第一百零五章 復仇之誓第七百二十五章 許你世代放牧第五百四十一章 光彩照人朱高熾第四百一十五章 穿越千年的交流第四十一章 私鹽 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於本國哭臨,不準如京!第三百四十六章 跳幫接舷 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唯我獨尊的感覺第七百五十九章 世上最好的女婿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六百零一章 索性逼反他們!第四百一十八章 融洽相處(大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喝豆漿長身體第六百六十九章 朱允炆的魔咒第四百一十章 燕王三子 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東角門之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牛也牛不過巴豆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安的夙願第一百四十章 火爆場面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百一十章 報仇雪恨第五百五十九章 齊泰的無奈第四百八十四章 征伐澎湖第二百三十六章 藍玉發難第十六章 朱柏第五百二十八章 鳳山玉碎崑崙叫第五百八十九章 神威凜凜第三百六十六章 蓄勢待發的朱允炆第三百六十六章 蓄勢待發的朱允炆第五百一十章 曾言的選擇第三十二章 軍陣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鍋上的螞蟻 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奇襲第一百六十九章 豬油蔥薑湯第六百一十七章 無懼生死
第七百三十五章 兵圍紫禁城第四百九十章 運動戰的精髓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要當爹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帝帶我去吃雞第四百四十一章 朱高熾 上第七百七十二章 生死豪賭第七百四十四章 年號建業第五十六章 真相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朱久炎的黃埔軍校 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朱允炆的騷操作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便從了我吧第五百八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世上最好的女婿第五百零一章 直男朱久炎第五百二十章 到底誰最橫 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孤身入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陷入絕境第七十三章 父子 上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二百九十章 龍潭虎穴 上第六百二十章 靖難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初聞燕王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賊訊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六十一章 整治第四百六十四章 耿耿於懷的建文帝第六百五十七章 狼來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微言輕第二百零三章 寧王的惡趣味第一百五十五章 皇帝的日常 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嗔狂可悲第三百六十章 道衍與紀綱第七百八十六章 投彈隊,投彈!第四章 朱久炎的狠辣(精修)第一百九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三十章 爭奪 上第五十五章 剝繭第五百五十章 誰爲斯民謀第一百一十章 報仇雪恨第三百八十一章 謀主道衍第二百六十章 落山雞港第七百四十八章 正位東宮第六百二十三章 攻城略地 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嚇破其膽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狂戰不休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神醒腦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我們朱家子孫的事第五百五十章 誰爲斯民謀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帝帶我去吃雞第四百九十九章 擅戰者無名第五百四十七章 開誠佈公第六百一十四章 剿滅逆藩!第三百八十三章 於本國哭臨,不準如京!第七百三十章 鐘山茫茫,孝陵孤立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鍋上的螞蟻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戰果豐碩第八百二十章 俺已經聯繫了阿魯臺!第一百四十八章 傳世秘笈 下(兩章一起發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叔請與高煦一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世界第一艦隊爲目標第六百五十章 朱久炎的GPS系統第三百三十四章 掌控嶽州衛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便從了我吧第一百零五章 復仇之誓第七百二十五章 許你世代放牧第五百四十一章 光彩照人朱高熾第四百一十五章 穿越千年的交流第四十一章 私鹽 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於本國哭臨,不準如京!第三百四十六章 跳幫接舷 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唯我獨尊的感覺第七百五十九章 世上最好的女婿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六百零一章 索性逼反他們!第四百一十八章 融洽相處(大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喝豆漿長身體第六百六十九章 朱允炆的魔咒第四百一十章 燕王三子 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東角門之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牛也牛不過巴豆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安的夙願第一百四十章 火爆場面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百一十章 報仇雪恨第五百五十九章 齊泰的無奈第四百八十四章 征伐澎湖第二百三十六章 藍玉發難第十六章 朱柏第五百二十八章 鳳山玉碎崑崙叫第五百八十九章 神威凜凜第三百六十六章 蓄勢待發的朱允炆第三百六十六章 蓄勢待發的朱允炆第五百一十章 曾言的選擇第三十二章 軍陣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鍋上的螞蟻 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奇襲第一百六十九章 豬油蔥薑湯第六百一十七章 無懼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