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爲後人所銘記

“哎呀呀,什麼叫標榜!?本來就是!老夫從不貪污,也從沒有接受過任何贈禮,吃的用的全是自己的俸祿!連學生們的六禮束脩都是嚴格按照規定的來收取。老夫現在已然辭官,普通百姓一個,收你這御酒,沒有任何問題,如何不清廉?”鄭沂急赤白臉地道。

朱柏幽幽地道:“拿《三友百禽圖軸》的時候,好像還是禮部尚書吧?”

“額,額……這《三友百禽圖軸》是邊文進當場所畫,這友人的墨寶饋贈!豈能算是受賄?”鄭沂飛快地解釋道。

朱柏冷笑道:“《三友百禽圖軸》夠普通人吃一輩子了吧?”

鄭沂撫掌而笑:“也夠某些人記一輩子了,哈哈哈……”

朱柏但笑道:“嘿嘿,文進此刻雖然當了宮廷畫師,但他畢竟在咱府中當了這麼多年的屬官,往來無一凡人,文進的翎毛、趙士濂的虎、蔣子成的人物,咱都有!還有衆人的合作,滿滿一個大殿!”

這時他纔回過頭來看着鄭沂,道:“咱會惦記你那《三友百禽圖軸》?”

鄭沂微微一笑,兩人便在這馬車內無所顧忌地嘲諷着、打趣着、追憶着、暢聊着,有時候男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來的很簡單,尤其有着共同愛好、共同觀念的人,他們無論相隔多遠,無論年齡的懸殊,身份差距,也會一直是朋友。

正如鄭沂所說,相似的靈魂永遠相交在一起……

兩人在一起互相打趣,追憶往事,展望未來,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各地的風土人情無所不談,竟讓鄭沂都產生了一種不願離京的感覺。

可惜,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隨着時間慢慢過去,道路的來往行人也越來越稀少。

鄭沂朝朱柏拱手道:“多謝小友送別,我那老僕還在外等着呢,該說的老夫都說了,今日一別後,朝堂跟老夫再不相干,道路艱難,望好生珍重。”

朱柏心中一顫,眼眶微微泛了紅:“今生能與老友相交,卻是生平一大幸事,此番一別,以後怕再無相見之期。老友的後人往後若有解決不了的事,可來找朱柏。”

“一定,能有個親王答應了難,我的那些個後輩可是有了大造化了。”鄭沂說完,與朱柏相視一眼,接着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人生一世能結交到的知己能有幾人?

尤其是矗立於廟堂的政客,朝堂裡可沒有黑白之分、忠賤之辨,大多數人只想着如何在朝堂中慷慨陳詞,只想着如何說話才能顯示自己的大仁大義,人前是一套,背後卻是另外一套。

滿嘴仁義道德的人,背後乾的事情卻是一個比一個下流骯髒,尤爲諷刺的是,只要沒有落馬,他們便永遠是道德的楷模,一言一行,代表着先賢聖人,代表着正義與公正,代表着一切光輝而偉大的正面詞彙。

而那些一心爲公的實幹派,往往卻不被衆人所容,他們都是異端,是避世者,是不近人情,是世人眼中的怪人。

這種人須常年經歷心靈的煎熬,雖然習慣了孤獨,習慣寄情於藝術、山水,卻不代表他們不需要朋友,不珍惜朋友。

馬車內二人沉默許久,突然心有靈犀般默默舉起酒杯,相視一笑。

朱柏笑道:“山高水長,後會無期,晚輩祝老友一路順風,含飴弄孫,安度晚年。”

鄭沂也笑道:“我這一杯也敬你,但願天下儘早太平,但願大明繁榮昌盛!”

二人飲盡,皆長長舒了口氣。

“保重!”朱柏朝着鄭沂拱手相送。

鄭沂哈哈一笑,利落地走出馬車,一躍而下,大步朝着老僕與驢車走去。

那輛破舊的驢車,“吱呀吱呀”地消失在朱柏的視線之外。

朱柏站在車轅之上,靜靜注視着前方的官道,良久之後,忽然整了整衣冠,朝着空無一人的官道深深一揖到底。

二帝元來,兩朝開濟,鄭沂,你爲國家和民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是,你走的卻是這麼蒼涼、狼狽,竟然沒有一個人前來相送。

朱柏回到馬車,憐星與李堯、武延光相繼走了進來,以探徇的眼光看向朱柏。

李堯笑着說道:“王爺,此番可是成了?”

朱柏意興闌珊地將那個收好的小匣子,扔到桌上道:“全在這上面了,你們看看吧,看完了,憐星好生收着。”

衆人的視線都聚集到了那小匣子上,武延光上前小心翼翼地打開,與李堯一同觀看起來。

唯有憐星的視線落到了朱柏的身上。

朱柏此刻在窗邊憑欄而望,一幅惆悵的模樣,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些什麼。

憐星心道,這或許是一種女人所不能理解的情懷吧。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父王此刻應該很鬱悶吧,回去後要跟母妃說一下,讓母妃想想辦法幫父王排解排解。

……

九月,寶島的氣候跟中原差不太多。夏天的潮溼雨季已經過去,秋季到了,天氣晴朗涼爽,是寶島最佳的季節,到處都顯示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氣象。從高處看去,一片片荒涼的土地上,緩緩涌動着一羣羣開墾荒地的人羣。

隨着絕大部分寶島族的臣服,朱久炎已經絕對控制了寶島。

他從寶島族的十幾萬人之中,精挑細選了最強壯的五萬人加入軍隊,對他們進行了嚴格的軍事訓練。

長老與首領則一個不要,只要年輕樸實的。首先練的是站軍姿,士兵需要培養的是服從精神,接着纔是隊列、步伐、施工作業等訓練,時間已經不多了,朱久炎抓得非常緊。

不求他們都多強的戰鬥力,他求的是這些新兵們能無條件地服從命令!他的底子是華夏海軍,是護衛軍,是講武堂,新兵們只要學會了服從命令,自然便能發揮出無窮的戰鬥力。

當然,少不得要給他們洗腦,灌輸忠誠觀念,這一整套流程講武堂使用得已經非常嫺熟了。

寶島族不是喜歡崇拜神仙,服從強者嗎?他們便將朱久炎包裝成戰神下凡,出生便有異像,他是戰無不勝的天神!

他的軍隊,擁有無數的艦隊,他的兵馬雄視諸國,他擁有百萬大軍,都有着異常精良的裝備,是所有國家的共主。

(負責翻譯的傅安都有些臉紅,他看了看下邊的士卒,咳嗽一聲才剋制住了心中的異樣)

他很富有,家中有米山面山,有成羣的牛羊(相比於金銀,食物與家畜顯然更能打動寶島族人),他富有四海,卻從不吝嗇,他帶領服從他的屬下拓荒,過上世界上最好的生活!

在他的領導下,我們便是不可戰勝的!

咱們的天神新首領可是剛剛成年的少年!這還是虛歲!

所有的寶島新兵都肅然起敬,須知絕大多數人在朱久炎這樣的歲數,可都是什麼事都不懂的野小子!

也只有戰神轉世纔可以解釋清楚這一切都是爲什麼!我們的新首領是如此英明神武,如此的與衆不同!

他就是神!

華夏海軍的將士們對於神化朱久炎是不遺餘力,幸運的是,朱久炎以後也一直勝利,故此他的形象在寶島族士兵心中是越發的光輝!越發的高大!越發的不可侵犯!

至此朱久炎他的華夏海軍算在寶島徹底站穩了腳跟,舟山至寶島的航道已經讓李天佑往返了多次,航道穩定貫通,朱久炎把整個海軍分成了兩支艦隊,一趟一趟地來回運送物資與新移民至檯安城。

定海縣縣令經過東廠的人恐嚇過後,已經對賤民出海之事徹底撒手不管了,他也管不了。

縣令默認了,下面的人自然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盡數放行。

有了道門在背後支持,江浙一帶的賤民差不多都去了舟山,願意移民寶島的,朱久炎開了更好的條件,賤民們紛紛從舟山搭乘免費的船隻前來寶島。

在寶島安家的新移民託海軍給舟山的親朋好友捎信,陳說他們到達寶島後的各種見聞和安置情況,消息反饋回舟山,願意去寶島的人更多了。

這段時間從舟山遷移至寶島的人口最少在四萬以上,都進駐了檯安城周邊,寶島北部的發展速度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如今的檯安城周邊已經陸陸續續地開闢出五座簡易的城鎮,有漢人的,有寶島族青壯的,以後這些城鎮便能發展成州縣。

作爲寶島的第一座城池,檯安城經過這麼久的努力,大致上已經基本落成,街道佈置合理,對稱有序,一座座嶄新的房屋排列得整整齊齊,這是寶島上的第一座城市,也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座城市!

檯安城城主府就聳立在最中央,最顯眼的地方,一面大明的旗幟高高揚起,城主府的樣式是大明官府結構。

城主府西側有申明亭,這是大明所有官府的標配,由老朱詔令全國各地修建,凡民衆婚姻、田產、地基、鬥毆諸多紛爭,都先訴至申明亭由書吏調解。經調解無效者,可寫狀紙擊鼓,由本地主官升堂審理,判決。

城主府的第二道門,也叫儀門,最爲高大雄偉,立於兩層三級臺階上,青牆灰瓦,烏樑朱門,上面的黃銅大釘也跟中原官府別無二致。

總之就是一句話,寶島雖然是湘王府找到的,由朱久炎所佔據,但是它永遠是大明的一部分,漢族的文化要在這裡流傳,漢族的制度也將在這裡建立。

目前城主府的城主是湘王府設立的最大官職,檯安城的第一任城主,朱久炎已經授予了周季陶。

開荒屯田,是周季陶這個城主的首要之務,也是朱久炎與朱柏最看重的地方。湘王府投入了無數精力和時間,就是要將寶島發展成一個後勤糧倉。

在寶島,沒有什麼比開荒屯田更重要的了。

周季陶已經來了寶島一段時間,他跟傅安學習了一些當地語言,已經能徹底地適應工作。不愧是在柳林州港口當了多年皇商的官吏,哪怕舟山的移民一批批的到來,周季陶也能有條不紊地一邊安置,一邊指揮他們投入開荒屯田建設當中。

別看他已經五十歲了,他的鬥志依然旺盛。周季陶可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他熬了大半輩子,終於從吏熬到了官,現在又從官熬到了一城之主!這可是他多年的夢想,尤其世子殿下將城主府建立成大明府衙的模樣,更加給予了他無盡的動力!

他以前還擔心王府找到這麼大的一個島嶼,怕是有可能成立一個新的王國,用以對抗朝廷。就像秦朝的趙佗一樣,哪怕秦朝再強大,趙佗到了嶺南,還不是建立了南越國,當了一輩子的國王。

南越國的風俗習慣跟漢族完全不同,哪怕國王與上層人士都是漢人,但治下的百姓也不承認自己是漢人,到最後,底層的越人影響了上層移風易俗,去漢化,攻打漢人,直到一百年後,才被強悍的漢武帝給收了回來。

若是王府打算在寶島獨立的話,他周季陶能留名於史冊嗎?即便在史冊之上,怕也不是什麼好名聲,所以,當朱久炎在城主府上掛上大明旗幟的時候,周季陶亢奮了!

他知道,自己這個檯安城的第一任城主,已經青史留名了!他光耀周家門楣了!哪怕湘王府最後對抗朝廷失敗,功績也不可能被抹殺掉他們開闢寶島的功績!

他們會得到後世的稱頌!

所以,能擔任這樣的職位,周季陶渾身上下充滿了動力!他還想更進一步,或許自己在史冊上的光芒還能更強烈一些呢?

在這之前,周季陶已經從肖廣南的口中得知,在未來與朝廷的戰爭之後,寶島就是湘王府的糧倉,他周季陶能否再進一步,就要看他在寶島的屯田表現了。

所以,來寶島之前周季陶就已經做足了功課,在舟山尋找到不少務農的好手,還專門涉險去定海縣的戶科求來了不少農業方面的書籍,瞭解朝廷裡的先進屯田經驗。

第五百三十八章 臺下臺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次變強第七百零三章 迎我父王來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虐狂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蓄謀已久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平時喜歡寫點其他的歷史文章,想看的可以點進來第十七章 百夷 第七百六十九章 朱權顯威第六百六十六章 威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注東廠 上第一百四十章 火爆場面第四百一十九章 檯安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厚積薄發第四百七十九章 爲後人所銘記第一百六十八章 穿越後遺症第七百五十八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一十四章 傳說中的天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厚道太子第三十三章 暴力第三百八十四章 孩兒有帝王之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肉沙包第一百零五章 復仇之誓第一百三十七章 會員制度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到死都是個糊塗鬼第五百三十四章 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臨南京第四十三章 軍戶第十九章 審問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未眠 上第七十七章 橫插一槓第二百二十六章 來呀,互相傷害!(兩章合一)第六百八十章 捧轂推輪第一百八十章 恐嚇第十九章 審問第三百五十七章 願附驥尾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相信朱久炎第八百二十一章 爲什麼出賣你父王?第四百九十三章 爲大明的工藝正名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神針七篇第七百七十五章 叔侄再見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仇得報第七百章 所謂賢王第四百八十四章 征伐澎湖第六百四十一章 雙方的壓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四百九十三章 爲大明的工藝正名 上第四百三十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二百九十一章 龍潭虎穴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給本宮跪下說話第六百六十三章 武昌見聞第二百五十六章 唾面自乾第六百二十二章 攻城拔寨 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神威凜凜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鳴驚人金幼孜第二百九十六章 裹挾謀逆第二百八十七章 灼熱的目光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城拔寨 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謀主道衍第四百一十九章 檯安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南方一統第六百五十二章 浴血奮戰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夏威夷城的由來第四百五十七章 龍騰虎躍 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羲和過後,望舒發威第六百零二章 “千古善政”第九十五章 屠殺 下第八百章 俺朱棣纔是真命天子!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納德第六百三十五章 燕王起兵第九十七章 繡春刀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臨南京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朱柏摘桃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文登基第四百五十七章 龍騰虎躍 中第二百五十章 瘋子朱孟熜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納德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人奮勇第五百一十一章 喜相逢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葬立碑第九十一章 發展第四百四十一章 朱高熾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神針七篇第二百六十二章 輕紗幔帳第七百零五章 三面合圍!第三百六十三章 二十年前的秘密第一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的循環第二百一十七章 吃雞吃出塊封地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未來的荊州首富第六百八十八章 百舸爭流第二百八十四章 辣手摧花 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佈下天羅地網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軍鋒銳第四十二章 私鹽 下
第五百三十八章 臺下臺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次變強第七百零三章 迎我父王來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虐狂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蓄謀已久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平時喜歡寫點其他的歷史文章,想看的可以點進來第十七章 百夷 第七百六十九章 朱權顯威第六百六十六章 威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注東廠 上第一百四十章 火爆場面第四百一十九章 檯安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厚積薄發第四百七十九章 爲後人所銘記第一百六十八章 穿越後遺症第七百五十八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一十四章 傳說中的天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厚道太子第三十三章 暴力第三百八十四章 孩兒有帝王之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肉沙包第一百零五章 復仇之誓第一百三十七章 會員制度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到死都是個糊塗鬼第五百三十四章 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臨南京第四十三章 軍戶第十九章 審問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未眠 上第七十七章 橫插一槓第二百二十六章 來呀,互相傷害!(兩章合一)第六百八十章 捧轂推輪第一百八十章 恐嚇第十九章 審問第三百五十七章 願附驥尾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相信朱久炎第八百二十一章 爲什麼出賣你父王?第四百九十三章 爲大明的工藝正名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神針七篇第七百七十五章 叔侄再見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仇得報第七百章 所謂賢王第四百八十四章 征伐澎湖第六百四十一章 雙方的壓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四百九十三章 爲大明的工藝正名 上第四百三十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二百九十一章 龍潭虎穴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給本宮跪下說話第六百六十三章 武昌見聞第二百五十六章 唾面自乾第六百二十二章 攻城拔寨 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神威凜凜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鳴驚人金幼孜第二百九十六章 裹挾謀逆第二百八十七章 灼熱的目光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城拔寨 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謀主道衍第四百一十九章 檯安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南方一統第六百五十二章 浴血奮戰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夏威夷城的由來第四百五十七章 龍騰虎躍 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羲和過後,望舒發威第六百零二章 “千古善政”第九十五章 屠殺 下第八百章 俺朱棣纔是真命天子!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納德第六百三十五章 燕王起兵第九十七章 繡春刀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臨南京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朱柏摘桃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文登基第四百五十七章 龍騰虎躍 中第二百五十章 瘋子朱孟熜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納德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人奮勇第五百一十一章 喜相逢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葬立碑第九十一章 發展第四百四十一章 朱高熾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神針七篇第二百六十二章 輕紗幔帳第七百零五章 三面合圍!第三百六十三章 二十年前的秘密第一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的循環第二百一十七章 吃雞吃出塊封地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未來的荊州首富第六百八十八章 百舸爭流第二百八十四章 辣手摧花 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佈下天羅地網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軍鋒銳第四十二章 私鹽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