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豫皖劍韻(2)

1月22日這一天,六縱所屬各旅與縱隊機關和直屬隊不一樣,過了一個祥祥和和的春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戰爭年代的戰士也一樣。按照部隊老習慣,吃飽了不想家。十六旅旅長尤太忠和政委張國傳傳令部隊,“杜政委下令放假一天,我們在這一天開展一場‘伙食大戰’,旅長政委分頭到各營連會餐。”

尤太忠是上村官戰鬥結束後,由副旅長升任旅長的。

這道“戰令”一出,全旅都動起來了。顯示每個伙食單位比賽的質量,莫過於會餐了。會餐,是部隊的一個大特點,不要說戰爭年代,就是至今的部隊,逢年過節,也總少不了會餐的。現在,十六旅在民國三十六年的春節裡,開始會餐。營連會餐,團部旅部也會餐。

旅部會餐,團幹們“搶食”最兇,因爲尤太忠旅長和張國偉政委下營連會餐去了,一桌飯菜,被他們風捲殘雲般搶吃一空,勁頭不亞於衝鋒陷陣。

在連營會餐中,有旅長政委在,指戰員們還保持矜持一點的話,可旅長政委一走,那可就“開放”了,誰也顧不上斯文,搶吃各有招數。端上來一盤紅燒肉,吃辣椒的把辣椒粉往肉裡一撥,再用筷子一攪,氣得不敢吃辣椒的直跺腳。一隻燒雞剛上桌,有人眼疾手快撕下一條雞腿,別人追着屁股來搶,逃者使了壞,“呸呸”吐上兩口水,“給,你來吃。”追者無奈,回到桌上,一隻燒雞全報銷了……嬉耍中,他們消除戰爭疲勞,嬉鬧中,他們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

在十七旅,旅長李德生和政委何柱成正在爲一對新人舉行婚禮。趁着戰爭間隙,趁着春節吉兆,讓新人們享受“洞房花燭夜”的幸福,是人之常情。戰爭狀態下,人性不會改變。如果非要說戰爭狀態下有什麼改變有話,那就是人的心變得更硬朗了!因爲,誰都不知道能不能活過明天!其實,誰也活不過明天,只不過戰爭來得是那麼現實,那麼殘酷而已!

新人結婚,喜酒是要喝的。李德生喝了幾口酒,臉就開始緋紅,趁着酒性,也瞧着大家高興,李德生嚷道:“親個嘴,新郎新娘親個嘴!”

這一下,更熱鬧了,旅長要新郎新娘親嘴,下面開始起鬨。新郎倒是無所謂,而新娘子在這麼多人面前,顯得有些靦腆,有些拘束。如此一來,下面的起鬨就更厲害了。

熱門中,有人趁着酒性,探頭問:“旅長,什麼時候喝你的喜酒啊?!”

這一問,倒把旅長大人問了個大紅臉。旅長至今尚未染指情場。

“象棋比賽”是部隊的傳統節目。十八旅旅長肖永銀和政委李震是一對棋友,過節了,自然要對壘一番。在棋藝上,肖永銀比李震略遜一籌,輸多贏少。這,沒關係,不影響他們走棋的雅興。說到走棋,晉冀魯豫野戰軍中,有幾個名人,插播一下。一個是如今“主政”縱隊工作的杜義德,還有一個就是十八旅前身“秦向支隊”司令員秦基偉。李震的棋不如秦基偉,這是整個野戰軍都知道的事實,但秦基偉卻贏不了李震,原因是李震掌握了秦基偉的用棋之道。秦基偉最愛使炮,李震就專門破壞秦基偉的炮;秦基偉爲護炮,一讓再讓,就被李震打垮了。

戰爭如走棋,如果你的對手研究了你的最愛戰法,那你就得小心了!可惜,許多將軍不懂棋理!更不願去研究對手的最愛“棋法”。

說起杜義德的棋藝,一個字,猛。曾有一位農村光屁股的小男孩,竟然殺敗了他縱隊的作戰處長,縱隊政委杜義德便很不服氣地手一揮,“下去!我來殺一殺!”結果,杜義德還是被光屁股的小男孩殺下陣來。

不服氣也不行!棋場上不分高低貴賤,贏者爲王。

大年初一,天一亮,肖永銀和李震走了三局棋後,分頭到連隊去。肖永銀到了三連,也碰上戰士們在走棋。肖永銀不但觀戰,而且還要參戰。人,總喜歡護着弱者。肖永銀也一樣。每有輸家,肖永銀就打抱不平:“來來來,我下!”

輸贏是棋家常事。如果肖永銀下贏了,便得意洋洋:“你看,贏了你了吧?”可,要是肖永銀輸了,讓戰士們長臉了。贏棋的戰士,非凡地驕傲,大呼小叫地喊:“我贏旅長的棋了!”“旅長走不過我!”“我比旅長強!”

更有甚者,有的戰士走棋格外較真,要求旅長嚴格遵守規則:“落棋無悔”。然而,肖永銀偶爾一念之差,放錯了用厚紙片剪成的棋子,伸手想往回拿,戰士捺住他的手不許動:“不行你悔棋!”“放錯了嘛!”肖永銀申辯。“放錯了也不準動,你就是悔了贏的!”雙方爭得面紅耳赤,最後,肖永銀也得向戰士讓步。

呵呵呵,就這樣,旅長與戰士們打成了一片。

這一天,全縱隊在放假,但第十八旅五十二團一營沒有放假。一營在開民主生活會。

李震與肖永銀走完棋,來到一營。李震是去一營參加民主生活會的。

李震走到五十二團團部門口,聽到裡面在吵,便停下了腳步,一營教導員武效賢的聲音就鑽進了李震的耳朵裡——

“老首長,我知道你偏向咱一營,這回嘛,照顧照顧,這幾個年齡大的,給咱調換調換。”

武效賢所稱的“老首長”,其名字叫沈欽堯,是政治主任,因年齡大,資格老,人又和善,部下尊爲“老首長”。沈“老首長”有句口頭禪,“狗東西”。當然,每當沈“老首長”張嘴弄出“狗東西”這句口頭禪時,多半是沈欽堯最爲高興和得意之機,罵聲中夾雜的是更多的愛憐。

這時,李震清楚地聽到,沈“老首長”又罵道——

“狗東西,給你補的兵,最大的也比我小十來歲,你就嫌老了?那我,是不是該活埋了?”

武效賢顯然是笑了:“哎!誰跟你老首長比啊!”

武效賢的聲音一過,接道傳進李震耳朵的話,不是沈“老首長”的,而是團政委蔣科的聲音——

“老首長,你不能慣他毛病。好兵都讓挑走,那二營三營不成了收容營了?再說,不能有嚴重的本位主義嘛!”

武效賢申辯道:“你說我們主力營該不該照顧?我不就是換幾個兵嘛,怎麼本位主義嚴重了?”

“狗東西!有這樣和政委說話的嗎?”

李震聽到這裡,不再站在門外了,而是一步跨了進去。原來,沈欽堯沈“老首長”的身子橫在兩人中間,一副勸架的架勢。見李政委進來,三人同時立正,動作不一地敬了個軍禮。

“武效賢!”李震板着面孔,“你知道不知道,好馬是馴出來的,好兵是帶出來的?知不知道,強將手下無弱兵!”

武效賢惟獨懼怕政委批評,低頭不再吭聲。

蔣科卻笑了笑,推武效賢一把:“李政委要到你們營去,還不去看看,人到齊了沒有?”

武效賢敬了個禮,轉身跑了。

一營的民主生活會在一間廂房裡召開。

武效賢一看,一連副連長常鎖柱還沒到會,氣不打一處來,罵罵咧咧道:“媽的,還喝酒!整天吊兒郎當的!小王,去給我把常麻子叫來!”

通信員卻不敢去,畏畏縮縮道:“你,你叫別人去叫,大過年的,他,他,他一定喝醉了酒……”

“怎麼,常麻子會把你吃了?”武效賢瞪圓了眼。

一連副連長常鎖柱因爲長了一臉麻子,所以得了這麼一個不雅的綽號。綽號儘管不雅,但常鎖柱並不在乎,誰喊也不發脾氣。他覺得,男子漢嘛,在於粗獷!一臉麻子不要緊,麻臉反而平添幾分粗獷,增添幾個男子漢的威嚴。麻臉生起氣來,每個麻坑都是憤恨,誰敢有這個膽量來填我這憤恨的麻坑,就是打鬼的鐘馗來,相信也得發怵,不後退幾步纔怪呢!常鎖柱生平最痛恨的是“小白臉”。誰要有張小白臉,在常鎖柱心裡,矮三分不說,就是正眼瞧一眼,咋瞧咋不順眼。事實也是如此,後來,常鎖柱當上了一連連長,一連配了一個指導員,還真是“小白臉”。常鎖柱不但沒法與他共事,而且對他鄙視的不得了。不得已,團裡把二連的指導員張增華調給他,這才相安無事。

常鎖柱最大的缺點是吊兒郎當,最大的優點是打仗勇敢,且有一副孤膽,常常隻身深入敵穴偵察。他的邋遢也十分出衆,那張坑坑窪窪的大麻臉,大半月不洗一次。據他自己講,小時候,母親讓他洗臉,他堅決不洗,如果要非洗,必須給五分錢,因爲五分線可買一根油條吃!至於行軍打仗,全身熱氣騰騰時,衣褲一脫,用褲帶一捆,掛在肩上晃盪來晃盪去,身上的那股氣兒,薰得戰士們離他遠遠的。誰如果糾察他的軍容軍紀,對不起,他不把你按到在地,還算對你是客氣的。

常鎖柱平生惟一一大嗜好,就是貪懷中之物,而且一喝都多,一多就睡。如果這時,誰攪了他的好覺,對不起,他起來就是拳腳相加,搞得通信員視叫常鎖柱開會爲一種苦差事,不如上戰場打上一仗強!

武效賢見通信員不敢去,火了:

“你不去?!你的意思是讓我去?!”

武效賢發火完畢後,又說,“我去就我去!”便掉頭要往外走。

二連指導員張增華在大楊湖戰鬥中負了傷,吊着胳膊坐在門檻上,攔住了武效賢教導員,說:“我去!我去!”

張增華高高的個兒,一臉忠厚相,性情溫和,說話也不緊不慢。可常鎖柱卻偏偏只買他的賬。不大一會兒工夫,常鎖柱到了。當他們兩人一前一後進來時,民主生活會已經開了一會兒時間了。

“我對營長有意見,”四連長正在發言:“營長平時倒還可以,可一打起仗來,就兇得要命,有時還打人罵人……”

還未等四連長說完,屁股還沒有坐穩的常鎖柱就開了腔:“這算什麼鳥意見?打仗嘛,到處是火,到處是血,到處是子彈,人在火中,火燒着人,油鍋裡一樣的,那個不七竅八孔的往個冒,哪個娘們兒提這樣的意見?”

“你讓人家把話說完嘛!”李震打斷了常鎖柱的話。

三連長站起來,紅着臉說:“我提個意見,都說官兵人人平等。可是,團以上幹部都穿洋布吊兜的,營級幹部穿包屁股褲,我們連以下幹部穿的,則是大襠褲。”三連長邊說還邊把屁股撅了撅,扯了扯自己的大襠褲。

愛美之心人人有,戰爭年代也一樣。可是,這條意見灌到常鎖柱耳朵裡,卻十分不以爲然。因爲剛纔被旅政委封過一次嘴,常鎖柱只好輕輕地嘀咕了一句:“鳥意見!”

民主生活會繼續在開。

李震在認真的聽,認真的記。

時間過的很快。

臨近晚飯時分,肖永銀打電話到一營,讓李震趕緊回旅部,有緊急情況要商議。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7章 揮戈荔北(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15章 襄樊役(6)第19章 劍隨心移(1)第九章 羊山集3第12章 隴東三邊(5)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二 部太原20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3章 血洗大楊湖(7)第5章 豫皖劍韻(4)第16章 淮海嘯(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0/11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六 部大潛伏1415第二 部太原15第16章 西府戰役(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5章 豫皖劍韻(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18章 一劍封喉(2)第20章 出國第一仗(1)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3章 血洗大楊湖(7)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1章 南昌 ? 洪湖(1)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8第15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3章 力挽狂瀾(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5第19章 西南人心(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9/20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1)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5/26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1節 軍事家的學習生活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9章 葫蘆河畔(5)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13章 兩打榆林(3)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節四軍事家的淡泊生活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16章 淮海嘯(8)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2)第17章 晴雲飛渡長江(1)第九章 羊山集4第3章 血洗大楊湖(7)第二十一 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3節 軍事家的軍事生活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16章 淮海嘯(3)第四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3第二 部太原20第4章 突出重圍(1)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3章 力挽狂瀾(1)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9第二十一 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3章 血洗大楊湖(8)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2章 烏雲密佈(4)第3章 力挽狂瀾(1)第1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3章 力挽狂瀾(2)第1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8第16章 淮海嘯(3)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1節 軍事家的學習生活第4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19章 西南人心(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1章 南昌 ? 洪湖(3)目錄上卷第1節 軍事家的學習生活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大潛伏12
第17章 揮戈荔北(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15章 襄樊役(6)第19章 劍隨心移(1)第九章 羊山集3第12章 隴東三邊(5)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二 部太原20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3章 血洗大楊湖(7)第5章 豫皖劍韻(4)第16章 淮海嘯(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0/11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六 部大潛伏1415第二 部太原15第16章 西府戰役(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5章 豫皖劍韻(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18章 一劍封喉(2)第20章 出國第一仗(1)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3章 血洗大楊湖(7)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1章 南昌 ? 洪湖(1)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8第15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3章 力挽狂瀾(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5第19章 西南人心(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9/20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1)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5/26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1節 軍事家的學習生活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9章 葫蘆河畔(5)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13章 兩打榆林(3)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節四軍事家的淡泊生活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16章 淮海嘯(8)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2)第17章 晴雲飛渡長江(1)第九章 羊山集4第3章 血洗大楊湖(7)第二十一 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3節 軍事家的軍事生活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16章 淮海嘯(3)第四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3第二 部太原20第4章 突出重圍(1)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3章 力挽狂瀾(1)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9第二十一 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3章 血洗大楊湖(8)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2章 烏雲密佈(4)第3章 力挽狂瀾(1)第1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3章 力挽狂瀾(2)第1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8第16章 淮海嘯(3)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1節 軍事家的學習生活第4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19章 西南人心(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1章 南昌 ? 洪湖(3)目錄上卷第1節 軍事家的學習生活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大潛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