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柳芽拌豆腐

家裡走了個男人,後宅竟安穩起來,明沅每日還只寫大字讀書,跟着澄哥兒兩個下下棋,再跟明湘一道打兩個結子,日子竟是從沒有過的安閒。

一家裡頭沒了男人就沒有紛爭的源頭,睞姨娘發在莊上,張姨娘跟去了穗州,安姨娘只小心謹慎,日日往上房來,每日裡精心照顧着灃哥兒,連着他多用半碗米漿糊糊,都要當喜事告訴給紀氏聽。

明沅給澄哥兒打得那個刀幣雙錢結,又換了模樣給灃哥兒也打了一個,大紅色的絲絛最引他的注意,擺在眼前伸着兩隻手不住去勾。

明湘先還很喜歡這個弟弟,她跟安姨娘的小院兒裡頭一回有了生氣,往後便時常青灰着眼睛,串着絲繩子就止不住打起瞌睡來。

連安姨娘也跟着精神不濟,有一回請安竟在紀氏的面前打了哈欠,羞紅了一張臉,拿帕子掩了口,紀氏也只笑一笑:“可是哥兒夜裡鬧覺了?”

安姨娘半垂了頭,柔聲道:“想是哥兒才換了地方,還沒睡慣了,等多過些日子便宜好了。”夜夜這麼鬧,她也着急,還特意給奶媽子塞了銀子打點,這才問出來,睞姨娘是把這個兒子貼身帶着睡覺的。

便是奶孃也不知道怎麼帶他,安姨娘沒得法子,每每一哭,就要抱起來顛,屋子裡幾個丫頭婆子跟着轉兒,夜裡還要點起燈來給灃哥兒看稀奇,剪得許多花紙在他眼前晃,好叫他不哭。

孩子既交給了安姨娘帶,她便得帶好了,連着自個兒的女兒都擺在後邊,明湘一向老實,覺着委屈也不說,還是明沅發覺,她這些日子不再像過去似的一得閒就抱灃哥兒玩了。

小姑娘覺得叫灃哥兒搶了娘去,嘴上不說,卻瞞在心裡,澄哥兒幾個逗弟弟翻身,她便在一旁笑看着,不再伸手了。

明沅沒法子,灃哥兒算是她的親弟弟,跟明湘卻只一半血緣,便是親生的還要吃醋妒嫉,冷不丁抱到安姨娘院子裡頭,搶走全部注意力,她怎麼會高興得起來,只好等日子長些,再慢慢磨合。

既是長久住在金陵了,紀氏便在東府裡設學館,讓幾個孩子一併上學去,年紀小些的還讀蒙學,明潼卻該正正經經學學琴棋書畫了。

紀氏聽說她在宮裡學的那些,會玩,還得玩出花樣來,私心裡一忖,果然便是這樣,梅氏爲着什麼得顏順章這麼些年的獨寵,還不是因着投他所好,兩個一處有說不完的話,做不完的事,心思還怎麼拐到別人身上去。

她原想着既是一道開館了,不如就一併學了,幾個孩子湊在一處,等去問了梅氏,這才知道,她是有意把明芃跟明陶兩個送到梅家去的,顏順章已應了。

若不是明蓁要管着家事,自她小時也該去,紀氏聽了她的話,半晌沒言語,回來了就搖頭,這哪裡是個當孃的。

老太太在時,有老太太當家,老太太不行了,又趕着紀氏進門,等紀氏跟着外放,女兒又立了起來,梅氏這一輩子,怕是自小到大都不曾吃過苦頭。

當着別人都不能論人長短,還只有跟明潼抱怨兩句:“世上除了你伯孃這樣的,再沒人能傷春悲秋了。”苦的痛的太少了,自然一片心思都用在閒情上,落花落葉子都傷心彈淚,將近三十還跟個閨中女兒似的。

紀氏搖搖頭:“倒不知道你大堂姐似了誰?”一雙爹孃全都目不睹俗事,手不碰俗務,卻能教出個樣樣都挑不出錯來的女兒,西邊府裡,卻是明蓁自個兒在備嫁妝。

紀氏一是不想管,二是不好越過親爹孃伸這個手,也不知道明蓁心裡存了多少委屈,還是明潼日日都去看她,見她不得要領,這纔來告訴紀氏:“娘娘且不知道,大伯孃連這些個都叫姐姐去備,她自個兒竟似沒出過嫁似的。”

梅氏身邊也有老僕,可原來出嫁時就擇得年紀大資格老的穩妥人,到梅氏都三十了,可不全告了老,明蓁身邊竟一個能幫襯都無。

明潼這一句說的紀氏嗔她一眼:“可不許背後這麼說長輩。”嘴裡這麼教訓,卻半點沒有斥責她的意思,想想明蓁確是可憐,可這話說出去又有誰信。

父母雙全,還恩愛如斯,又是嫡長女,還配了當王妃,可顏明蓁的日子打小便不好過,梅氏說的好聽是有風骨有文才,那得分擺在什麼地方看。

在隴西別個會讚一句到底是梅家出來的,可在金陵,在顏府裡頭,便是下人也要說,這個主母不莊重。

不識柴米油鹽價錢貴賤,卻能說出二十八種賞梅花的絕佳意味,一付多愁多思的模樣,拿出來怎麼立得住,連紀氏初嫁進門來,也覺着梅家把女兒給教壞了。

若不是萬幸碰上顏順章,這付模樣在後宅裡頭怕是叫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了。紀氏不願管這事,明潼卻想讓大堂姐念着紀氏的好,摸了良心說,顏明蓁是個念舊情的人,得了她的情宜,往後他們這一支才能跟着沾光。

紀氏聽明潼說的可憐,嘆了口氣:“能怎麼着?我一個嬸孃,還能插手她的房裡事?”明潼挽了她胳膊:“哪裡用孃親自過去,挑個嬤嬤去就是了,總歸我每日裡都要去看堂姐姐的,私下裡把這事兒辦了,她無人幫襯,外頭來的,總不貼心。”

紀氏叫她說動了,思量一回,還是隻有喜姑姑,樂姑姑爲人方正,平姑姑只管着食事,如今去還用不着,等把嫁妝點出來,再捎帶手的,教她怎麼管廚房,廚房庫房扎進了口袋,一府裡的事也就錯不了了,旁的也只能看她的造化。

喜姑姑卻是帶了明沅一道去的,別個都進學,只她還不到年紀,連明潼都要學一上午的琴書,灃哥兒還是娃娃,大家一道散了這才逗她,明沅一個人,只能在院子裡看着九紅摘柳芽兒。

九紅生在穗州,自寒食吃了一回嫩柳芽兒拌豆腐,算是開了眼界,她在穗州自來不曾吃過這東西,哪裡知道嫩柳芽兒淖過水跟秋油拌了豆腐竟是這般好味。

穗州自立春始便要插秧苗了,到得寒食柳葉兒都長老了,哪裡還能入口,九紅原來在穗州時,明沅房裡的丫頭便只她早早就換了春衫,等船往金陵來,離得愈近,她越是縮着發抖,還借了采苓的薄襖子穿在身上。

明沅早上寫了三張大字,抱了皮球在廊下海棠花蔭下面拍皮球,嘴裡還數着數,閨秀能活動的項目少的可憐,拍皮球跟跳百索這兩樣,再不能丟。

九紅折得一竹籮兒柳芽芽,捧在手裡過來,采菽見了她就笑,采苓口快,颳了臉皮問她:“那外頭的柳樹兒都叫你摘禿了吧。”

九紅紅了一張臉,笑嘻嘻的擼了腕子:“我把這個送到廚房裡去,中午還吃拌豆腐。”采苓咯咯笑個不住:“這許多,便是再吃一旬日都足夠了,不如曬乾了泡茶喝。”

明沅還從來沒喝過柳葉茶,她們說起來卻尋常,清熱解疹的東西,還有生了痦子拿柳葉來貼的,幾個丫頭正說着,喜姑姑自裡邊出來,到了她往揖繡樓去的時候了。

對外只說是對帳,顏明蓁曉得紀氏的顧忌,卻不能埋怨母親,也幫着遮掩,明沅初兩日只當是真個對帳,如今也明白過來了,她把皮球遞給采薇,急巴巴的趕了兩步:“我也去玩。”

明潼是知道明蓁要當皇后,明沅卻只認準了這個大堂姐往後會是王妃,現在跟她打好關係,年紀上頭不可能知心知意,起碼也能留幾份香火情,真的在古代生活了,才知道什麼是宗族,什麼是親戚。

那句打斷骨頭連着筋,半點也沒錯,過去兩家不來往,那就真的斷個乾淨,可在這裡,便沒有“斷了來往”這一說,一家子出來的,那就是一家人。

喜姑姑原沒想到帶明沅去,聽見她這話略一思量,也抱了一樣心思,牽了明沅,高了聲兒道:“好,便帶着六姑娘走走。”

紀氏在內室裡分明聽見了,也只當尋常,一個往後發在封地的王妃,名頭是好聽了,除非顏連章往成王封地當官兒,別個再不能借着他的勢,何況明沅還這樣小,哪裡能知道這些,當真是去玩的。

明沅還是頭一回到西府來,往常她只去過幾回北邊府裡,還是爲着去給伯祖父請安的,紀氏帶了她們去了幾回,袁氏的臉上就不好看了,伯祖父特別喜歡澄哥兒。

澄哥兒叫紀氏養得很好,見着伯祖父也不怵,他一問功課,澄哥兒便興興頭頭的要把自己寫的字給他看,顏老太爺伸手就把他抱到身上,澄哥兒長得實,他還使不上力,最後是澄哥兒自個爬上他膝蓋的。

袁氏立在一邊,臉都綠了,出來很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紀氏沉了臉,斜她一眼,再沒帶澄哥兒去過,反倒是伯祖父一直念着澄哥兒,時時叫了他過去玩耍。

袁氏再不甘願,也不能違了他的意思,只回回來都掛了臉,澄哥兒自家也覺這個嬸孃不喜歡他,有一回扒了伯祖父告訴他,他以後都不來,把老人家氣的不輕,提溜了兒子痛罵一場。

袁氏生受了,卻覺得是紀氏使的壞,還說甚個小人兒哪裡懂得眉高眼低的,必是紀氏教唆了他,兩房更是能不來往,便不來往了。

明沅只當東府的花園已經很好,哪裡知道西府更是了得,綠漆大門上邊懸着一塊匾,刻了“吾愛廬”三個字,再往前走,先見着疊石幛山,待轉過刻了疊雲堆雪的假山石,便是一幢兩層高的大樓。

東邊府裡這就是回事堂了,這兒卻是讀書廳,裡邊擺了三張花梨木的大案,擺着筆墨紙硯,喜姑姑抱了明沅指點着:“那是堂姐堂兄讀書的地方。”

倒是好風景,外邊就是假山石羣,裡頭看着還能過人,兩邊花石小道,再往前走就是一處湖,一南一北相對,一個觀魚檻,一個聽琴軒,喜姑姑見有丫頭守着,隱隱還能聽見琴聲,便住了步子。

既帶了明沅原是該拜見大伯大伯母的,可這兩個的規矩古怪,一個坐在觀魚檻裡談琴,一個在聽琴軒裡頭應和,實不好上前去,便繞了隔牆小路,一路往揖繡樓去了。

那頭由着宮人守了,喜姑姑拍拍明沅的背:“姑娘見着大姑娘,可得好好行禮。”便是她不說,明沅自個兒也知道,點點頭,摸了自個兒荷包上的結子道:“我把這個送給大堂姐。”

wωω⊙ ttкan⊙ C〇

喜姑姑抿了嘴兒笑,進得院中,步子便放緩了,幾個丫頭見她還抱了個穿大紅銷金衣裳的女娃兒,知道是養在上房的六姑娘,因着年小並不請安,只低聲問好,邁過抄手遊廊,早有朱衣在那兒侯着,她看見明沅先是一怔,爾後又笑:“六姑娘來了。”

顏明蓁持了書卷靠在窗邊,喜姑姑進去先放下明沅給她行禮,顏明蓁閃身受了半禮,明沅趕緊抱了手躬身:“大姐姐好。”

顏明蓁看見明沅翹翹嘴角,放下書卷,衝她招了招手:“這是六妹妹吧,快過來。”

第30章 玫瑰糖饅頭第47章 豆泥骨朵第316章 羊肉水晶餃(補全)第392章 米酒湯第79章 玉髓蝦子湯〔修)第397章 雞湯澆飯第262章 素豆花第85章 白雪松片糕第361章 魚肚兒羹第90章 杏花胭脂鵝第139章 蜜茶第252章 乳餅子第165章 金絲蜜瓜第335章 鴿子蛋第50章 燒野雞第57章 雞冠絲第241章 夏至三鮮松仁糉子糖第353章 烤柿子片第303章 蹄膀第107章 梨膏第268章 血曼頭第295章 白麪餑餑第70章 八珍糕第292章 棗生桂子第364章 黃銅鍋子第210章 糟小黃魚兒第399章 油煎三角肉第390章 骨牌麻糖第209章 火腿鹹蛋糉第294章 白粥第143章 三友茶第367章 炸桃瓤第107章 梨膏第64章 金絲卷兒(捉)第22章 八寶茶第316章 羊肉水晶餃(補全)第381章 金銀鴿蛋長壽麪(改口)第58章 黃米棗仁粥第153章 刀魚圓第134章 松菌鴨塊第365章 烤翅子第65章 荔枝酒第253章 羅漢果長壽麪(改口)第281章 炸巧果第83章 藕粉桂花粥第292章 棗生桂子第77章 紅喜果第144章 水八仙第215章 三白第283章 軟子石榴第340章 喜字餅第226章 長生果第263章 梅花飴第133章 炸梔子第252章 乳餅子第302章 水晶膾第418章 合和湯第404章 五毒餅第127章 酒釀玫瑰餅第235章 梅花雙窨第100章 桃心蜜意團第264章 香蕈第315章 符灰水第321章 鴨蛋黃〔修)第209章 火腿鹹蛋糉第396章 湯糰圓宵第87章 茯苓餅第23章 魚肉餛飩第156章 鶴年酒第284章 一口糕第195章 臘八粥第331章 海棠果第364章 黃銅鍋子第67章 荷花風露第106章 青蝦卷爨第240章 人蔘雞第188章 凍葡萄第240章 人蔘雞第170章 八卦餅第212章 白茶第137章 蜜饊子第74章 老鴨湯第34章 豆腐肉靡餅第190章 雨花茶第145章 荸薺水第269章 鴨肉餶飿第333章 鴻門宴第115章 酸筍第27章 高麗蔘第246章 巖茶第82章 富貴神仙餅(圖)第25章 棗皮馬蹄卷兒第93章 四喜餃第102章 龍鬚牛肉第138章 河豚肉第104章 奶皮燒餅第265章 清明粿
第30章 玫瑰糖饅頭第47章 豆泥骨朵第316章 羊肉水晶餃(補全)第392章 米酒湯第79章 玉髓蝦子湯〔修)第397章 雞湯澆飯第262章 素豆花第85章 白雪松片糕第361章 魚肚兒羹第90章 杏花胭脂鵝第139章 蜜茶第252章 乳餅子第165章 金絲蜜瓜第335章 鴿子蛋第50章 燒野雞第57章 雞冠絲第241章 夏至三鮮松仁糉子糖第353章 烤柿子片第303章 蹄膀第107章 梨膏第268章 血曼頭第295章 白麪餑餑第70章 八珍糕第292章 棗生桂子第364章 黃銅鍋子第210章 糟小黃魚兒第399章 油煎三角肉第390章 骨牌麻糖第209章 火腿鹹蛋糉第294章 白粥第143章 三友茶第367章 炸桃瓤第107章 梨膏第64章 金絲卷兒(捉)第22章 八寶茶第316章 羊肉水晶餃(補全)第381章 金銀鴿蛋長壽麪(改口)第58章 黃米棗仁粥第153章 刀魚圓第134章 松菌鴨塊第365章 烤翅子第65章 荔枝酒第253章 羅漢果長壽麪(改口)第281章 炸巧果第83章 藕粉桂花粥第292章 棗生桂子第77章 紅喜果第144章 水八仙第215章 三白第283章 軟子石榴第340章 喜字餅第226章 長生果第263章 梅花飴第133章 炸梔子第252章 乳餅子第302章 水晶膾第418章 合和湯第404章 五毒餅第127章 酒釀玫瑰餅第235章 梅花雙窨第100章 桃心蜜意團第264章 香蕈第315章 符灰水第321章 鴨蛋黃〔修)第209章 火腿鹹蛋糉第396章 湯糰圓宵第87章 茯苓餅第23章 魚肉餛飩第156章 鶴年酒第284章 一口糕第195章 臘八粥第331章 海棠果第364章 黃銅鍋子第67章 荷花風露第106章 青蝦卷爨第240章 人蔘雞第188章 凍葡萄第240章 人蔘雞第170章 八卦餅第212章 白茶第137章 蜜饊子第74章 老鴨湯第34章 豆腐肉靡餅第190章 雨花茶第145章 荸薺水第269章 鴨肉餶飿第333章 鴻門宴第115章 酸筍第27章 高麗蔘第246章 巖茶第82章 富貴神仙餅(圖)第25章 棗皮馬蹄卷兒第93章 四喜餃第102章 龍鬚牛肉第138章 河豚肉第104章 奶皮燒餅第265章 清明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