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二熟稻

太子位說是懸而未決,實則皇帝就只有這一個兒子,覷着態勢新皇也不是個貪圖美色的,登極之後,先修河堤再修船道,還把先帝時就修的萬壽園給停了工,只說勞民傷財,有這些銀子,什麼船造不出來。

底下一批臣子,有欣慰的,也有發愁的,欣慰的是叫先帝跟元貴妃兩個給折騰怕了,統共有多少東西好折騰,一會兒要修園子,一會又要辦紅雲宴,認準了就不改,國庫哪裡經得得這樣往外開銷。

發愁的便是想着皇帝可就只有一個兒子,連擇賢都不行,只這一個必然是他,早早就給點了師傅,當世的大儒,陪着孩子學說話,連禮都還行不全,會流口水,會磨牙,師傅兩個字兒都說得含含混混的。

不意皇后竟然又有孕了,皇家自然是開枝散葉子孫綿延不絕才好,皇帝明裡不說,可做的實事卻多,才一登極,宮裡放了三百宮人出去。

先皇的那些個妃子,按着規矩來,有兒子的跟着兒子去封地,沒兒子的,不管幸沒幸過,俱都送到皇陵裡去給先皇守陵,守陵的日子清苦,原來這些個娘娘們就少有過過好日子的,守陵更是吃素食穿緇衣,好容易上頭兩個都死了,又要把她們發到那不見人的地方去了。

明蓁自有女官擬定書表呈給皇帝,留了些個大大小小的母妃,把西宮苑空出來,全給這些先帝的妃子們住,要念經也好,要祈福也好,跟宮裡人一樣,先帝冥壽祭日的時候拜他一回,吃上三天素。

這些妃子裡頭,有年長的有年輕的,最小的還是青春年華,都沒得過幸,就守了寡,守寡也有兩樣守法,這樂守比苦守要好的多,明蓁賢德的名聲便傳了出去。

放出去那許多宮人,按理除了徵采女也得徵宮人了,宮裡沒有廣收采女,只徵了宮人,進去就當宮女兒的,新皇還下了旨意,叫底下這些官員女兒自行婚嫁。

把那個玩笑似的五品官家女兒要進選的規矩給廢了,原來新皇登極必要採選一批,多少年的按章辦事,江州揚州因着多出美人,還有騙選,不獨收了人的錢,還把女孩兒私下賣了,扯了許多案子出來,原就有大臣奏過,說如此選妃置民生與不顧,又多引奸侫之輩借選秀之名漁利,先皇把底下人罵一回,該選還是得選。

油水從內到外儘可撈的,採選官不說,那些小吏嬤嬤,到宮人太監,哪一個不多抽一回,一不選秀,斷了多少人的門路。

只底下平民卻很歡喜,進宮作宮人的,多是貧苦人家,實無所依了,這才送女兒入宮門,好歹有一口吃食,明蓁還下了鳳諭,許宮人們清明中秋都能見一回親人。

放出去那一批老的,也仔細問明白了,可有處供奉,能當上管事的,或是幾個宮幾個殿裡當體面差事的,倒有官家肯請了去教自家姑娘規矩,若不過是當差作苦役,出了宮門又無處可去的,那就是斷了她的活路,出去比在裡頭過的還更清苦些,除了手上一門活計能養活自身,連個存身的地方都無。

有進宮十來年,家裡親人都不在的,也有打小就沒了親人失了所在的,能嫁人固然好,不肯嫁的人這些,放出三百人裡也有四五十人,這些個宮人,由着明蓁辦了個半民半官的絲線坊。

把這些個宮人送到絲線坊去,吃睡一個規矩,原來上差,這頭就成了做繡活,宮女們都守規矩慣了,到了出宮年紀的,早把少年心性磨了個光,春日裡大好的天兒,下了格扇,對着春花刺繡,走進來見着四五十人俱都低頭,連咳嗽聲兒都不發。

宮人都有一門好手藝,手上的活計做不斷,做的這些個繡件拿出去賣了,換了銀子來供她們衣食。

明蓁把這事兒交給了紀氏,明蓁原是想交給袁氏的,可顏麗章的流民所裡,纔剛鬧出來拿黴壞米充作陳米煮粥的事,雖叫壓了下來,到底不好聽,都是後族了,卻來爭這些個蠅頭蚊腳,明蓁自然不悅,轉手把事兒交給了紀氏。

紀氏又牽頭尋了幾家夫人,不必她開口,就有人出錢出力,給皇后娘娘辦事,說出去佔了一份可不好聽,還請了一位宗室的長輩掛名,把梅氏也算在裡頭,由紀氏來辦事,把這施恩,辦的漂漂亮亮的。

這回有孕,旁人還不覺得,可皇帝心裡卻當這是積了德的緣故,上一世只有一子一女,這一世不論多個什麼,都是老天賜給他的。

阿霽出生的日子往前了,按着這個來算,這一胎就是女兒,這一個該封個什麼公主好?他天天俯案,把這一攤子事拾起來,這會兒竟抽出空來陪明蓁在花園子裡走動,還帶了阿霽放風箏。

阿霽牽了晗哥兒的手,拉着他上下臺階,才行了幾步,就汗溼了額頭,他看着兒女,再看看妻子,笑一聲:“等再來一個妹妹,晗哥兒就是哥哥了。”

他跟明蓁兩個的子女緣不厚,可他自個兒卻不少兒子,如今不急着開枝,兒女緣份竟然到了,他越發不肯納後宮,一天一回的平安脈盯得緊緊的,明蓁身子康泰,再加上食補,這個孩子不順也順了。

大喜之下,擬出旨意來,封了晗哥兒當太子,明蓁摸了肚皮,又是高興又是憂慮,晗哥兒身子太弱了些,雖精心養着,可到秋冬就要病上一回,她心裡隱隱害怕晗哥兒養不大。

若是這胎是兒子,那就什麼都不怕了,可在丈夫嘴裡,這一胎偏偏是女兒,上一回也是如此,他認定了晗哥兒是兒子,她一直擔心害怕了許久,到生產下來,聽見真是個兒子,這才鬆得一口氣兒,到這一胎,她還盼着是個兒子,他卻認定了這是個女兒。

明蓁不好拂了他的意,梅氏卻在家裡燒香拜佛起來,請了送子觀音來,見天兒的替女兒拜菩薩,求菩薩再則一個男孩給明蓁,再生下兒子來,顏家就穩了。

底下人也不是沒動過獻美的心思,也有人送了樣樣出挑的美人給皇帝,皇帝似笑非笑的誇獎一回,又讓他把這份心思用在政事上,自此再無人敢獻美。

新皇登極皇后有孕,底下既不能獻美人了,便尋些稀奇東西當作祥瑞獻上來,白犬白虎白孔雀之類不說,又有甚個靈芝人蔘,這些他沒擺在心上,玩物給了阿霽,靈芝人蔘叫太醫院的看過存到庫中。

倒有些送來了六月熟的稻穀,粒粒飽滿出穗極大,摘了當作祥瑞擺在金玉匣中,刻了五穀豐登字樣呈送上來,當即就寫信把這出了稻穀的田地圈起來,看看那一片可還有六月就熟了的穀子。

此時稻穀俱是九月一熟,故此長城往北,白露過後便難再熟,若是試種成活,白露未到而稻穀先熟,北地亦有稻穀可吃用了。

明蓁還未顯懷,稻種便已送到蜀地,南邊各種,若能一年二熟,畝有倍石之收,糧倉漸豐,再無餓殍。

這差事無人敢接,這可不是一年之功,三五年也還罷了,若是十年二十年的改種,做這一份無用功,又不是顯眼的功夫,做好也還罷了,做不好又怎辦,知府領了這差事,乾脆交到了紀舜英的身上。

他辦得好了,錦上添花也不能知府帽子上增色,他辦的不好,也不能再怪罪到別人身上,旁個也不跟着吃瓜落,自來沒有一年二熟的稻子,這差事辛苦,正好有這麼個連着親的,不是他又是誰。

紀舜英接了這個差事,也不在州府裡呆了,成都府下七個州,二十二個縣,先自臨得最近的跑起,看看可還有早熟的六月稻。

明沅原來在家裡替紀氏理帳,每年幾月地裡林間收成什麼,市價如何都熟知在心,除此之外與農事一竅不通,還是跟着紀舜英看了幾本農事的書。

這種稻穀倒跟做實驗似的,不必非一地一地的跑,隔着一縣還能有不同天色不成,紀舜英思量着要下鄉去,她便道:“這一地泥土稻種都裝在筐中帶回來,既把這事兒交給你了,就問知府要些人手,單圈一塊地出來,拿木籤標明產地月份,看看明歲六月熟不熟就是了。”

紀舜英原也沒想着一地地的跑,明沅一說立時去尋了知府大人,這本來就是塊燙手的山芋,紀舜英肯接,還接的有幹勁,知府也沒甚不允的,真給他劃了一片地出來,因着是御種的試種,還建了一圈房子,派人看守,紀舜英寫了灃澤園三個字掛上,看着工事建起來了,帶着人下了鄉。

明沅思來想去,送生絲蜀錦的時候就寫信問明潼天一閣中可有記載,明潼接着信已經進了七月,她手上做着給明蓁的小衣裳,接了信咳嗽兩聲,皺得眉頭靠在引枕上,鬆墨送了一盅梨兒湯來,她飲得梨心間那一口川貝梨水,拿勺子挖了兩口梨子,覺得喉嚨口潤了些,叫丫頭把原先那些個抄本拿出來。

這些個丫頭也不過此許識得幾個字,明潼翻了一回,這才尋出那一本農事的書來,這一本她抄錄的時候看過,文定侯與農事所述不多,卻有些天馬行空之想,不過寥寥二三句,嫁接二字更不知從何談起。

紀舜英便這樁事不出彩,後頭也有出彩的時候,明潼只當做個順水人情,把這書寄給了明沅,又告訴她家裡已經在替灃哥兒相媳婦了。

她提筆寫得三兩字就覺得睏乏,擱下筆來,明潼看着榻上那件小衣,嘆一句明蓁真是好福氣,這個孩子還來的早了些,上輩子她病入膏肓之時,還沒聽說皇后有孕,這樣一來,顏家往後是再不必憂心了。

她正感慨,手上的書冊還沒放下,小篆就進來報:“侯爺來了。”明潼挑挑眉頭,纔要說話,鄭衍已經闖了進來,當着她的面背了手:“我外頭那一個懷了身子,你理個院子出來,把她接進府來。”

明潼擡擡眼兒看了他,笑着把面前的算盤一推:“侯爺說的外頭是哪一頭?是黃鶯巷子裡頭的小百靈?還是雙茶巷子裡的陳家姑娘,要麼,是如意痷裡的楊家姑娘,不對,既修行了,就不該再叫姑娘了,得叫楊居士纔是。”

鄭衍一張臉漲得通紅,不意明潼竟全知道,前頭兩個也還罷了,一個是明娼一個是暗娼,她有心總有跡可尋的,可楊惜惜他已經藏得這樣好了,怎麼還叫她發覺了,他心虛片刻先自嚷起來:“你竟派人打探我的行蹤!”

明潼見他這付色厲內荏的模樣,“哧”的一聲笑了,他這個年紀的王孫公子,原就最受花街柳巷那些娼門的喜歡,鴇兒愛他有錢,姐兒圖他俊俏,一樣是侍候人,有這麼個俊的,總好過侍候那些個年老的一隻腳邁的棺材的老大人,便他那事上頭不行,總還有之麼一張麪皮在。

鄭衍年紀不大,卻眼浮面腫,酒色過度,他聽得明潼一聲笑,立時軟下來,卻死咬着要接楊惜惜進府:“那是我鄭家的孩兒,再不能留落在外。”

第188章 凍葡萄第27章 高麗蔘第110章 燒鵝第310章 糖炒栗子第252章 乳餅子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201章 珊瑚水晶卷第213章 蟹膏第299章 桑椹酒第368章 片皮乳豬第299章 桑椹酒第197章 三清湯第30章 玫瑰糖饅頭第123章 芙蓉豆腐第323章 糖麻葉第326章 榛子松仁(捉〕第356章 桂橘酒第76章 水晶鵝第158章 鐵秤砣第373章 鮮花餅第335章 鴿子蛋第398章 妙鮮包第194章 鐵腳炸雀兒第193章 青橄欖第184章 胡桃麻餅第148章 酸梅漿第147章 黃連蜜無花果第370章 甜湯第33章 牛乳蛋第316章 羊肉水晶餃(補全)第206章 白朮湯第312章 如意茶第271章 碎金荷花酥第227章 醋第205章 茶餅第72章 武陵春醉第266章 白魚火腿蝦圓湯第113章 綠豆湯第164章 紅綾餅第368章 片皮乳豬第380章 石榴花餅第368章 片皮乳豬第73章 鴨肉春餅第258章 杏汁燕窩第324章 雞爪黃連菜第290章 苦人蔘第374章 繡球燕窩第250章 酸菜魚第59章 臘肉蒸豆腐第287章 添盆果桃花燒賣第273章 西瓜冰第364章 黃銅鍋子第201章 珊瑚水晶卷第196章 辣糊湯第265章 清明粿第159章 慶功酒第123章 芙蓉豆腐雀兒藥粥第78章 人蔘糕第313章 肉釀金錢第359章 後悔藥第150章 葫蘆鴨第171章 鳳脯珍珠第178章 清蒸酒釀鴨子第255章 冷泉面第335章 鴿子蛋第170章 八卦餅第346章 鰻面第42章 蓑衣餅第406章 上鉤第413章 蔥肉餅第114章 杏仁漿第245章 玉葡萄第297章 蜜豆糰子第37章 花龍吐珠第365章 烤翅子第393章 野鴨桃仁丁第164章 紅綾餅第317章 糖白藕第101章 醬鵪鶉腿第395章 洗手蟹第93章 四喜餃第360章 拌新芽第379章 菊花魚片第167章 菊花蟹鬥第133章 炸梔子第144章 水八仙第53章 糖漬櫻桃第231章 清湯麪第56章 蜜薑絲第310章 糖炒栗子第219章 如意卷第153章 刀魚圓第86章 炸玉蘭片第67章 荷花風露第212章 白茶第216章 桂花金糕卷兒第293章 保命丸
第188章 凍葡萄第27章 高麗蔘第110章 燒鵝第310章 糖炒栗子第252章 乳餅子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201章 珊瑚水晶卷第213章 蟹膏第299章 桑椹酒第368章 片皮乳豬第299章 桑椹酒第197章 三清湯第30章 玫瑰糖饅頭第123章 芙蓉豆腐第323章 糖麻葉第326章 榛子松仁(捉〕第356章 桂橘酒第76章 水晶鵝第158章 鐵秤砣第373章 鮮花餅第335章 鴿子蛋第398章 妙鮮包第194章 鐵腳炸雀兒第193章 青橄欖第184章 胡桃麻餅第148章 酸梅漿第147章 黃連蜜無花果第370章 甜湯第33章 牛乳蛋第316章 羊肉水晶餃(補全)第206章 白朮湯第312章 如意茶第271章 碎金荷花酥第227章 醋第205章 茶餅第72章 武陵春醉第266章 白魚火腿蝦圓湯第113章 綠豆湯第164章 紅綾餅第368章 片皮乳豬第380章 石榴花餅第368章 片皮乳豬第73章 鴨肉春餅第258章 杏汁燕窩第324章 雞爪黃連菜第290章 苦人蔘第374章 繡球燕窩第250章 酸菜魚第59章 臘肉蒸豆腐第287章 添盆果桃花燒賣第273章 西瓜冰第364章 黃銅鍋子第201章 珊瑚水晶卷第196章 辣糊湯第265章 清明粿第159章 慶功酒第123章 芙蓉豆腐雀兒藥粥第78章 人蔘糕第313章 肉釀金錢第359章 後悔藥第150章 葫蘆鴨第171章 鳳脯珍珠第178章 清蒸酒釀鴨子第255章 冷泉面第335章 鴿子蛋第170章 八卦餅第346章 鰻面第42章 蓑衣餅第406章 上鉤第413章 蔥肉餅第114章 杏仁漿第245章 玉葡萄第297章 蜜豆糰子第37章 花龍吐珠第365章 烤翅子第393章 野鴨桃仁丁第164章 紅綾餅第317章 糖白藕第101章 醬鵪鶉腿第395章 洗手蟹第93章 四喜餃第360章 拌新芽第379章 菊花魚片第167章 菊花蟹鬥第133章 炸梔子第144章 水八仙第53章 糖漬櫻桃第231章 清湯麪第56章 蜜薑絲第310章 糖炒栗子第219章 如意卷第153章 刀魚圓第86章 炸玉蘭片第67章 荷花風露第212章 白茶第216章 桂花金糕卷兒第293章 保命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