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用人體制

秦檜爲什麼對跋涉千萬裡遠去高昌任職心滿意足?那是因爲元武陛下的確是有意在培養他。

給他隨性帶了一大批新科考剛入公職的年輕人和從基層公職中成績出色的公吏,秦檜稍加了解,就發現這批年輕人的家庭背景很不簡單,家裡大多是富商或者各地主政官員和朝廷文武文武官員的優秀子弟。

把這一羣本身就才能不錯的年輕人帶去高昌行省,萬一做出政績,秦檜第一個要倒黴。

這些子弟背後的家族勢力能容忍家族子弟在朝廷裡頹靡嗎?不可能,定然會想法設法給他們添政績晉升。子弟們也會借用家族資源爲自己創造政績,拉投資發展當地經濟民生項目,間接影響朝廷政策的傾斜。

不但秦檜能猜出來,朝廷體系中有頭有臉的官員們也都猜出來了元武陛下的心思,這是要綁着他們和民間大商人們去開發大西北啊,而交易的籌碼就是公職優先晉升的資格。

事實上,朝廷體系中已是形成了一種潛規則和意識,即:願意去往西北、西南的公職人員,仕途晉升會優於東部沿海地區。

無論從磨練家族子弟的方面考慮,還是國家開發大西北的戰略方針,朝廷大臣們對此都沒什麼意見。從爲人父母的角度想,讓孩子去貧困地帶鍛鍊鍛鍊不失爲良策。

至少,在元武陛下活着的年代裡,這個晉升政策是絕不會受到動搖的。等元武陛下回歸道祖,這個政策應該也成熟並且形成明面上的規矩了。

假設陛下能再活四十年(七十歲),內閣至少要經歷四輪到八輪換血。開國前幾年的基層公職人員會在中華十年和中華二十年的這一段時期內主掌國家的命脈,那個時候,陛下也不過四十歲來歲,正當盛年。

所以啊,這是個大趨勢,稍微有點腦子的官員和商人都不會排斥家族子弟前往西北任職,把朝廷政策和民間商業資源往西北轉移。

那麼,張某人的小心思也就滿足了。

內閣愈發地對元武陛下感到無奈和佩服,這廝看似文墨不通,但小手段和“軟刀子”使得賊精明。看似整天偷懶和不務朝政,然而國家卻偏偏發展迅速,把權利下放出去,讓大臣們心甘情願地快樂並忙碌着。

最近一段時間,張林在幫秦檜物色隨行去往高昌行省履職的公職人員中,愈發感到在宮中辦事的不方便--身邊缺少專職秘書。

皇宮中留在他身邊辦公的秘書自然不能是男人,所以只能調派幾個文墨功底深厚的使女前往秘書總署裡培訓,暫定爲五名,還得讓內務署培訓一番保密制度。

內監總管劉燈其實也能勝任,但其是內監總管,管的事也多。而且元武陛下明言沒打算再發展“太監”這種生物,所以就沒選他。

對於太監們來說,這是他們能留名史書的最後一個朝代--以後不知道--所以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既高興又失落。

太監不能人道,是殘缺之人,受盡冷眼和非議。好在宮中元武陛下都把他們當“人”看,所以還算比較幸福,至於在宮外的太監,大多被陛下特別賞賜了一筆錢,從慈善教會裡收養個“義子”傳承香火,安安穩穩地生活着。

話回正題,能當秘書的侍女自然得會很多東西,至少她們得學會如何幫陛下整理文稿、歸納文件、跑跑腿往文華殿和朝英殿裡通傳奏章等等。

選入宮中的秀女基本都接受過小學課程教育,本來文化底子就不低,所以培訓主要是強調保密性。因爲按照規定,女秘算是宮中特有的女官,可以在二十五歲後出宮婚嫁的,但卻必須履職到三十歲。

女秘官在二十五歲後選擇出宮婚嫁,那麼必須接受內務部、錦衣衛、軍機署的監督,防止她們泄露出什麼情報。二十五歲後,她們婚嫁後不能生育,必須得在宮中履職到三十歲纔可以生孩子。

所以,女秘官編入公職體系。比起男秘書,她們的職稱後綴雖然多了個“官”字,但其實是尊稱和讚揚之意,並無什麼特權。

對侍女們和民間選秀的女子來說,宮中挑選女秘絕對是一個天大的機遇,天天在皇上身邊晃悠,難保不會被滋潤一番。就算不被滋潤,憑着這份差遣,出宮後也是了不得的身份,可以直接進入當地官署裡任職。

從某些方面說,這是繼女老師、女醫師、隨軍女軍醫後又一個時髦的公職,而且仕途前景和待遇超好。唐朝有南宮婉兒,今朝將產生無數個南宮婉兒和花木蘭。

對女秘這種事……是個男人都不會拒絕的,所以內閣想都沒想就辦了下去,不過從文化習俗和治政能力上說,男秘書的公職前景很好。

畢竟有些職位比如一地父母官,對官員的精力有很大要求,一些民政措施比如治理地方惡習、罪行等等,男人也要比女人下得了決心和狠心。

不過話說回來,這已經是了不起的社會進步了。

從秘書的職能上看,大多是圍繞地方主政官員的身邊,所以是個很好的晉升跳板。跟着主政官員混幾年,既能學到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又能結識很多人,工作出色還能得到上級提拔和栽培,不要太爽。

所以,秘書是開國幾年科考後,入職公職人員的熱門選擇之一。

元武陛下的秦檜的栽培瞞不過大家的眼睛,秦會之已是朝廷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此番帶隊前往高昌行省主政,聲勢不小,官報上還特意連刊幾期文章對此人的生平事蹟作出報道。

由於其麾下隨行的公職人員背景深厚,朝廷中和民間大商人都是拋出橄欖枝,承蒙照料一番家族子弟、投資辦廠開農場云云,一時間上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秦檜既沒閉門不見,卻也沒作下任何承諾,對於志在進軍內閣的他來說,借用手下的家族背景來創造政績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終究還是要看自己的能力。

再者,元武陛下對自己另眼相看,他更是不能明目張膽地拉幫結派立山頭了。

此乃帝王大忌。

第97章 王婆投奔第152章 少女心思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101章 白玉蓮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405章 攻城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8章 九九重陽第630章 第四期五年計劃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676章 移民第85章 逃之夭夭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542章 海參崴第631章 三權第268章 取杭州,擄船坊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510章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454章 稅改第339章 邦交第672章 電氣化第530章 稅改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40章 賠罪主薄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381章 拜訪第113章 唐玉仙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700章 五月戰爭第310章 對陣第716章 銀聯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559章 中投行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676章 移民第402章 燕雲第194章 互相算計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313章 威逼利誘第76章 其中糾結第256章 殺進大名府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71章 鑽營取巧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597章 化學甘油第609章 小規模戰爭練新兵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469章 新風氣第600章 私巡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422章 南遼稱臣妥協第97章 王婆投奔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65章 殺子之仇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76章 其中糾結第368 校閱調防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567章 刻線機第79章 誘賊上鉤第521章 送行西域商隊第680章 普爾森老爺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641章 歐亞戰爭第716章 銀聯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82章 抓到了張主薄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271章 改造海船第255章 天下人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500章 有心栽花花不開第22章 玩火第232 軍人和政治家的區別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
第97章 王婆投奔第152章 少女心思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101章 白玉蓮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405章 攻城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8章 九九重陽第630章 第四期五年計劃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676章 移民第85章 逃之夭夭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542章 海參崴第631章 三權第268章 取杭州,擄船坊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510章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454章 稅改第339章 邦交第672章 電氣化第530章 稅改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40章 賠罪主薄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381章 拜訪第113章 唐玉仙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700章 五月戰爭第310章 對陣第716章 銀聯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559章 中投行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676章 移民第402章 燕雲第194章 互相算計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313章 威逼利誘第76章 其中糾結第256章 殺進大名府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71章 鑽營取巧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597章 化學甘油第609章 小規模戰爭練新兵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469章 新風氣第600章 私巡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422章 南遼稱臣妥協第97章 王婆投奔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65章 殺子之仇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76章 其中糾結第368 校閱調防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567章 刻線機第79章 誘賊上鉤第521章 送行西域商隊第680章 普爾森老爺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641章 歐亞戰爭第716章 銀聯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82章 抓到了張主薄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271章 改造海船第255章 天下人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500章 有心栽花花不開第22章 玩火第232 軍人和政治家的區別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