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負‘陰’抱陽
古人對於月相的週期變化有着獨特的理解。.最快更新訪問: 。《管子。宙合》:歲有‘春’夏秋冬,月上下中旬。
沈括《夢溪筆談》:殊不知一月之中自有消長,望前月行盈度爲陽,望後月行縮度‘陰’,兩弦行平度,至如‘春’木夏火秋金冬水,一月中亦然。
這就是說,古人把一月之中月相的朔望弦四種月相變化,與一年之中的四季‘陰’陽變化相比擬。
“日兆月”,月光來自太陽光。古人把一至十數區分爲生數和成數。九、七、八、六,分別是四、二、三、一生數的成(承)數。所以,人們用天地數的四個成數表示月相的變化。河圖的九、七、八、六在四方的逆時針排列,象徵着月相的變化。與表示太陽順行其數也順增相反,河圖在表示月亮逆行同時,其數也由九、七,八、六逆減。
月相的變化是晦朔、上弦、望月、下弦四相。人們能觀察到的是上弦月、望月、下弦月,晦朔月是看不到的。上半月,是上弦月開始從西方天空升起的時候,月相由缺而圓。“月行盈度爲陽”,故河圖用陽數九表示上弦月,陽數七表示望月。升爲陽,降爲‘陰’。
下半月,月亮是向東方落下的日子,月相由圓而虧,繼而變爲晦而不見的過程。“月行縮度‘陰’”,故河圖以‘陰’數八表示下弦月,‘陰’數六表示晦月。晦極生朔,終而復始,遂有新一週期的月相變化。
河圖外層的‘陰’陽數理排列,完全合於月亮的運動和月相變化的客觀規律。由此說明河圖外層的數理,表示的是每月三十天的太‘陰’歷。明確‘女’媧太‘陰’歷一個月三十天,一年十二個月就是360天。與伏羲十月太陽曆的三百六十日曆度一致。它們共同以冬至夏至節爲分界,分陽半年和‘陰’半年;同以二至前後的測影、祭天節日的五天時間調節歷數。
因而,在不需要置閏的情況下,與太陽迴歸年的365天保持了一致,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陰’陽合曆和河圖這一數理圖式。
太陽運動形成的四時與一月中的四月相比應。古代先民在河圖中,通過生成數之間‘陰’陽合和的數理之象,表達和反映了日月地的運行規律。意在突出日月‘陰’陽合和之理。
在河圖的圖式中,‘女’媧十二月曆在外,伏羲十月太陽曆在內,“負‘陰’而抱陽” ,‘陰’陽合和,渾然一體,結構巧妙。《繫辭傳》曰:“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太陽在上午下午或‘春’秋二分象徵‘陰’陽平衡,與月亮的上弦、下弦“兩弦行平度”相象。
中午或夏至的太陽最明亮,與望月相象。夜間或冬至太陽隱沒或日照時間少而寒冷,與晦月相象。故河圖有一與六、二與七、三與八、四與九合,五與十合之說。就是對日月‘陰’陽合曆的數理描述。當把十數轉換爲十天干,天干的五合也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