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軍事會議

“師傅,能不能說的明白些,你突然說什麼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有點嚇人。”

蘇彥的話也是其餘幾個人想說的。

這一路走來,劉愈的話都不多,安營紮寨以及開伙行軍的事大多都是由齊方來負責。雖說劉愈是帶兵主帥蘇彥的軍師,但他到底懂不懂如何行軍打仗,在衆人腦袋裡還是個問號。

劉愈沒有去太多的解釋,拿出硃砂筆,在行軍圖上畫出了三條紅線,三條紅線的起點都是邵武關,而終點是潼關。並無太多曲折,畢竟中原的腹地以平原居多,不需要走太多彎路。

齊方對軍圖有所研究,看完劉愈的三條紅線,費解道:“劉參佐,突厥騎兵走的是安城一線,你這……怎麼畫了三條?”

“我畫的是他們撤兵可能要行過的路線。”劉愈將硃砂紅筆放下,看着衆人,“大家有什麼意見,儘管說。”

李糜道:“現在突厥騎兵即將兵壓潼關……談撤兵……早了一些吧?”

“我不覺得很早,相反我覺得有些晚呢。”劉愈拿起一根沒蘸墨的毛筆,指着軍圖道,“突厥騎兵從邵武關長驅而入,沒有輜重,沒有給養,打的是劫掠糧草以戰養戰的快速推進。從邵武關陷落,到騎兵壓境潼關,前後不過九日。諸位試想一下,這支突厥騎兵如此冒進的目的是什麼?”

衆人再次面面相覷,李糜給出答案:“是想立威!”

“沒錯。就是立威。突厥換了可汗,政局不穩,爲了彰顯新可汗的威望,爲了令草原各部臣服,於是纔有了猛攻邵武關,騎兵長驅直入之舉。大順朝將士與突厥騎兵交戰也有些年頭了,對突厥騎兵瞭解甚深,試問是怎樣一支騎兵,居然可以做到如此兵不血刃,不到十日工夫便可在圍追堵截下攻到潼關關下?”

齊方曾在北方多年,又有戰略頭腦,對突厥騎兵的戰力多少有了解。

齊方疑惑道:“莫非是鐵狼衛?在邊關時,就聽聞突厥騎兵中戰力最強的莫過於鐵狼衛,其士兵自小便投於狼羣中,可搏殺狼者方可入鐵狼衛,之後所經歷的訓練也堪稱極端嚴苛。不過這鐵狼衛是突厥可汗的親衛軍,隨便一個士兵在侵邊的騎兵隊伍裡都是兵頭級別的,只有耳聞並無目睹!”

劉愈一笑道:“突厥犯境,多數是爲了劫掠,用不着像鐵狼衛這麼強悍的騎兵,鐵狼衛更多的是留在草原上,震懾其餘草原各部。這次有所不同,要立威,就要十拿十穩,能完成突襲中原立威又全身而退的舍鐵狼衛其誰?”

衆人一片譁然。

蘇彥大驚道:“那師傅是說?那是一羣連狼崽子都能徒手斃掉的野蠻人?那……那我們……我們好像並不在這三條紅線的路線上吧?”

齊方不理會蘇彥的大呼小叫,繼續就事論事道:“劉參佐說的在情在理,只不過,即便真的是鐵狼衛突襲中原,也未必至潼關而撤,畢竟還可以……”

“你是說攻陷潼關?”劉愈笑道,“一方面是戰力不許,騎兵擅長的是平地上的遭遇戰,連輕輜重都缺乏的一支遠行騎兵,人不困,馬也會乏,要攻陷潼關談何容易?相信齊校尉也瞭解現如今守潼關那個,嗯嗯,也就是我父親的脾性,他斷然不會棄城硬碰硬的跟突厥騎兵在城外決戰。”

“再者,時間不許。即便突厥騎兵真的能找到攻城輜重來攻潼關,但畢竟身後有幾路大軍圍追堵截,戰力再強,一旦陷入重圍,脫身不易。”

“退一萬步,即便真的在短時間……這個時間可以誇張到一晚上,突厥騎兵攻陷了潼關,他們還是要撤。因爲過了潼關,關中各城都是牆高水深,閉城不出,現下又是春荒時節,突厥騎兵後無糧草,面前又是長安城的高大城樓,還有十幾萬追兵……能不撤嗎?”

“現下恐怕整個大順朝的將軍們都在擔心着潼關的形勢,難得劉參佐思慮周詳,能提前看清戰事發展。”齊方讚歎的釋然一笑,繼而打量着行軍圖,“只是不知,突厥騎兵會以哪條路線撤退?”

劉愈看着衆人道:“這就要聽聽你們的意見了。如果你們執掌的是突厥鐵騎的帥印,會選擇哪一條路線撤兵?”

衆人都有些好奇於劉愈的假設,畢竟他們不是突厥騎兵的主帥,但只有劉愈很清楚自己的用意,這是換位思考。光靠一個人的腦袋思考不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難以成事。

李糜最先道:“如果是我,我就會選馬蘭道這條路線,一來可以沿着太行山,路線上有很多小城可以劫掠,再者,可以繞開追擊的騎兵,反向殺回黃河邊上。”

劉愈笑道:“就像你說的最關鍵的,‘黃河邊上’這四個字,中間的小山小河不成阻礙,但黃河,那可是天險,難道騎着馬遊過河去?你選擇的又是下游,河寬且深,雖然水流不急,但沒有援兵提前給鋪路搭橋,光靠周遭的小船,幾日才能將幾萬騎兵運過河去?”

李糜啞口。

劉愈續道:“不論幾日,都是所費時日,而大順朝的追兵卻是從側翼殺奔而來,將這支突厥騎兵堵在黃河邊上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到時候,恐怕這些突厥的鐵狼騎也只能去投河了!”

歷史上黃河最易改道,而大順朝現如今黃河入海口接近於海河,非常靠北,因此突厥選擇撤退路線的第一考慮便是如此在孤軍深入的情況下快速撤回黃河北岸。

齊方皺眉看着軍圖道:“下游不行,難道從上游走?可是……句城到虎丘這條線,離大順朝的追兵實在是太近,一個不慎就會落入重圍。”

一邊的蘇彥看着最後一條線道:“那一定是走第三條的,他們來的時候走的是安城這條線,那回撤一定是原路返回了。”

劉愈瞥他一眼笑道:“自己原路返回給人家圍,自投羅網是嗎?”

蘇彥訕笑一聲,知道自己不懂行軍,便不再言語。

一直沒作聲的隋乂道:“既然三條都不行,那……”

劉愈再次拿起硃砂筆,在軍圖上畫下了一條紅線,這次紅線可說是非常曲折,先從潼關向東南,繞過太行山,從淮西郡北上,一直到黃河口,這條線的長度要比前面三條長了一倍有餘。

齊方有些難以置信,道:“繞過太行山,就等於是給追兵設置了一道天塹,這一路下去都沒有什麼駐兵的重城,至少到黃河口這一段,可說是神來之筆,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路線。只是,就像劉參佐你否定馬蘭道這條路線的情況一樣,這條路線所經的還是黃河的下游,恐怕……短時日內無法渡河。”

劉愈堅定道:“這恰恰是最佳的渡河點,因爲……”

劉愈將筆指在了邵武關,道:“突厥騎兵長驅直入,沒有後勤補給,但卻有邵武關爲憑藉,可說邵武關便是突厥騎兵的憑藉點。從這一路撤退,黃河口距離邵武關最近,不過百餘里,邵武關的突厥駐軍完全可以預先出來將浮橋搭好,又或是找來大量的船隻,輕而易舉便可以接渡。”

齊方的臉上有些驚駭之色道:“果真是如此。”

隋乂卻不解道:“那如果大順朝的軍隊提前將邵武關搶奪回來,堵上突厥騎兵的退路呢?”

這次不用劉愈回答,李糜便給出答案:“這在兵法上不可取,一旦切斷退路,那突厥騎兵便是困獸,所造成的威力成倍遞增,這也是爲何攻城中要圍三闕一的道理。何況現如今大順朝邊軍的重點是圍追這支長驅直入的突厥鐵騎,對邵武關,也只是象徵性的騷擾,並無實質動作。要奪回邵武關,必須要等解決了內患才行。”

劉愈總結道:“也就是說,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在四五日,最長六七日之後必然是突厥鐵騎回撤的必經路線,我也算計過,這條路線只有淮西郡北面紛汝河這點可以設伏,因爲過了淮西郡,等於是繞過太行山,前面是一片平原,他們可以選擇經由的路線衆多,再想設伏難比登天。所以我纔會有先前的一問,到底我們是避,還是留下,拼死一戰!”

隋乂道:“劉兄臺,你說……沒有追兵會追上,但……你看女兒軍的路線,是壓着馬蘭道一側過來的,如果突厥鐵騎要從淮西郡撤走,女兒軍……很容易便包抄過來,到時候……”

女兒軍,是啊,女兒軍。

劉愈臉上露出憂色,女兒軍畢竟才兩萬多騎,她們在戰場上啦啦隊的作用大過於她們實戰的作用,在數量相當的突厥鐵狼衛面前,她們就好像一羣挨宰的羔羊。一旦突厥鐵狼衛取道淮西郡繞開太行山,女兒軍必當是首當其衝要過來攔截,到時候恐怕整個女兒軍都要全軍覆沒。

偏偏,劉愈現在又沒辦法去通知女兒軍,去通知那個令他心醉的徐家小女。即便通知到了,作爲大順朝的將軍,徐家小女會眼看着突厥鐵騎從眼皮底下撤走而不攔截嗎?

第633章 兔死狐悲(上)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431章 災禍同生第571章 藍平之戰(下)第285章 狗急了亂咬人第306章 家事第179章 儘管放馬過來(上)第542章 不聽好人言第445章 忠誠與背叛第345章 身世可憐的小乞丐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358章 勞什子的國王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437章 蘇彥的幕後軍師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416章 第二回合(二)第490章 陰溝裡翻船第105章 “小舅子”的惡果第507章 不識相就查你第99章 蘇彥的責任第495章 天子南巡(下)第422章 臘月初九第633章 兔死狐悲(上)第52章 京城第一紈絝第192章 出兵第311章 霍小將軍的野望(下)第380章 兇悍的部族(上)第67章 花魁傾城絕豔(下)第108章 小琪兒的成人禮第625章 朝議天下事(上)第62章 家裡着火了(上)第92章 新的任命第196章 升帳第663章 和親並非女人事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505章 誤國的女人第179章 儘管放馬過來(上)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268章 夾縫第94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上)第2章 生意送可人第671章 血濺宮闈(一)第254章 神兵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128章 早作籌謀第214章 夜泊秦淮第314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上)第92章 新的任命第545章 越家的禮數(上)第13章 收徒先收錢第119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362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603章 新宗教的外衣第21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51章 最陌生的老情人(下)第597章 名節大過天第39章 再遇仍是緣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94章 少年第558章 蘆笙節大陰謀(三)第574章 咪多的腰帶第306章 家事第616章 蛇窩第363章 賓至如歸第583章 官場即戰場(上)第433章 孽緣第104章 構陷第664章 用人之道第594章 婚姻的責任第9章 不要臉有不要臉的玩法第228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下)第119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536章 北越族(中)第230章 困守孤城(下)第591章 陣前的風韻事(下)第6章 風姿綽約柳麗娘第185章 禍起蕭牆(下)第424章 輿論危機第517章 國賊,奸賊,淫賊(七)第661章 善名我當,惡事假手於人第545章 越家的禮數(上)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248章 決戰江右(下)第592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上)第533章 深入敵後第228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下)第387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下)第382章 私鬥第420章 第二回合(六)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42章 當官散財第369章 城下之盟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129章 蘇彥的憂慮第21章 獵鷹第470章 生財有道(上)
第633章 兔死狐悲(上)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431章 災禍同生第571章 藍平之戰(下)第285章 狗急了亂咬人第306章 家事第179章 儘管放馬過來(上)第542章 不聽好人言第445章 忠誠與背叛第345章 身世可憐的小乞丐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358章 勞什子的國王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437章 蘇彥的幕後軍師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416章 第二回合(二)第490章 陰溝裡翻船第105章 “小舅子”的惡果第507章 不識相就查你第99章 蘇彥的責任第495章 天子南巡(下)第422章 臘月初九第633章 兔死狐悲(上)第52章 京城第一紈絝第192章 出兵第311章 霍小將軍的野望(下)第380章 兇悍的部族(上)第67章 花魁傾城絕豔(下)第108章 小琪兒的成人禮第625章 朝議天下事(上)第62章 家裡着火了(上)第92章 新的任命第196章 升帳第663章 和親並非女人事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505章 誤國的女人第179章 儘管放馬過來(上)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268章 夾縫第94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上)第2章 生意送可人第671章 血濺宮闈(一)第254章 神兵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128章 早作籌謀第214章 夜泊秦淮第314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上)第92章 新的任命第545章 越家的禮數(上)第13章 收徒先收錢第119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362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603章 新宗教的外衣第21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51章 最陌生的老情人(下)第597章 名節大過天第39章 再遇仍是緣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94章 少年第558章 蘆笙節大陰謀(三)第574章 咪多的腰帶第306章 家事第616章 蛇窩第363章 賓至如歸第583章 官場即戰場(上)第433章 孽緣第104章 構陷第664章 用人之道第594章 婚姻的責任第9章 不要臉有不要臉的玩法第228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下)第119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536章 北越族(中)第230章 困守孤城(下)第591章 陣前的風韻事(下)第6章 風姿綽約柳麗娘第185章 禍起蕭牆(下)第424章 輿論危機第517章 國賊,奸賊,淫賊(七)第661章 善名我當,惡事假手於人第545章 越家的禮數(上)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248章 決戰江右(下)第592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上)第533章 深入敵後第228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下)第387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下)第382章 私鬥第420章 第二回合(六)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42章 當官散財第369章 城下之盟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129章 蘇彥的憂慮第21章 獵鷹第470章 生財有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