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兜完圈子賣關子

罷相,歷朝歷代都不鮮見,就以順朝爲例,平定天下六十年間,三代皇帝已經前後歷經了三十多名右相。

袁博朗當右相不是最短的,當然也不會是最長的。

可這畢竟是朝廷的大事,袁博朗身爲先皇欽定的顧命大臣,在皇位更迭的這一年多時間裡他也算是兢兢業業,能力不高但也盡了他本份,一直在爲皇權的穩固在奔波勞心。他的突然被罷相讓所有人都摸不着現如今朝局的形勢,皇帝這是要做什麼?

在本朝,兩相的權力已經被極端弱化,外不能掌軍,內要受制於六臺衙門和六部、尚書院,名義上掛着文官之首的頭銜,但實際上,他們已經成爲朝廷智囊一樣的人物。就算是袁博朗被罷相,他也興不起波瀾,誰都知道他沒有資本。而順朝外派一方的藩王和武將,想要罷黜他們的官職,朝廷就要謹慎許多。

袁博朗本人知道自己被罷相也是當天的事,提前他一點風聲都沒收到。只是這兩日將秋糧入庫的事情統籌完,皇帝好像有意晾着他,連六臺衙門的議事都停了兩天,說是要籌備新政的實施。誰知道新政還沒影子,皇帝先拿他開了刀,把他踢回家抱孫子去了。

這讓原本準備跟袁博朗聯合來對付劉愈的四公主蘇碧亂了方寸。

劉文嚴已經從潼關開始出發,如果單靠她蘇碧一方勢力,就算是失了勢的劉文嚴她也鬥不過。新皇從心裡沒打算跟他的恩師爲難,肯定不會站在她這邊。如果這時再失去袁博朗這個盟友的幫助。她只能目睹劉文嚴回到長安城再次形成自己的勢力。

蘇碧驚訝的想到。莫非皇帝是想讓袁博朗給即將回長安城的劉文嚴讓位?

冬月初一本非朝議之日,在得到罷相的消息之後,還是有不少的大臣前去雅前殿向皇帝“問安”,實際也是想知道皇帝罷相的用意,除了罷相還要升降哪些官員,以及誰來當下一任的右相的問題。雖然雪停了,但天氣還是極冷,官員們等在外面不被獲准進入。等了一個多時辰,皇帝纔派小太監出來傳旨,讓大臣們回去休息,順帶召見左相藍和與戶部尚書李延年。

所有官員都打量着藍和與李延年這兩個當朝的“實權派”,其實衆人早就想到,論處理國政的能力,藍和遠在袁博朗之上,更重要的是藍和這個人知道變通,跟下面的一些官員都保持着一種很微妙的關係,說白了就是他不拒絕請託和送禮賄賂。爲人圓滑。但袁博朗就是個死腦筋,就連袁博朗的那些嫡系也從他身上撈不到便宜。頑固的老學究一個。如果真是藍和再登一步到右相的位置,官員們還是喜聞樂見的,以後朝廷就可以“和和睦睦”,家家“皆大歡喜”。

至於李延年,官員們跟他基本沒什麼交情,只是覺得這人太做作,爲人太假。但也不得不說,他畢竟是官宦出身,當年左相李佑純的長子,在能力上也要比禮部尚書出身的袁博朗高上一頭。衆人想,這時候召見這倆,會不會是準備讓藍和升爲右相,讓李延年升爲左相?

官員們被皇帝下了“逐客令”,也就不能繼續再賴在皇宮裡等消息,不過他們還是想盡辦法,有很多也沒離去,直接守在宮門口等候消息。如果他們的猜想被證實,先人一步站好隊是很關鍵的,找不着隊伍的結果就是沒隊可站。

一直等到下午日落西山,宮裡那邊還是沒消息。藍和與李延年一直在宮裡,沒出宮門。

此時正在被官員們猜測在做什麼的藍和與李延年,正在接受新皇的長篇訓話,訓話的內容很複雜,從新皇登基,到平定天下的三大戰役,關中平亂、平定淮地再到平定突厥,又說到新政的問題上來,說着說着皇帝好像上了癮,還說了很多爲人所不知的“秘辛”。

說了半天,藍和跟李延年對望了一眼,心中犯嘀咕,皇帝說這些不就是爲了說明“當個皇帝任勞任怨很累”?皇帝這是在倒苦水。

兩人恭敬聽着也不敢插話,聽了半晌皇帝停了,他們以爲就結束了。誰知皇帝喝了口水,緩了緩神,又開始他的敘家常。這可苦了立在那大氣都不敢喘的藍和與李延年。大白天的來皇宮,就是爲了聽這些無關痛癢的話?

其實他們更想知道下一任的右相是誰來擔當,又或者是皇帝留他們在這裡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嘮家常顯然是皇帝隨興所致,這並非正事。皇帝嘮起來嘴就像個停不下的話匣子,長篇大論說了一個半時辰,皇上才終於嘆口氣總結了一下:“朕這個皇帝不好當啊!”

藍和與李延年心說這應該結束了吧?

“陛下所言極是,陛下勞苦功高,日後必爲千載留名的聖君。”李延年緊忙恭維道。

藍和雖然說不出這麼肉麻的話,但還是在旁邊附合了兩聲,這時皇帝嘆口氣道:“聖君朕不敢當,以後下了閻王殿,見了列祖列宗他們別打朕就行了。”

皇帝好像很感慨的樣子,說了這麼半天他的“勞苦功高”的事蹟,現在又表現的好像對祖宗的“懺悔”,總之是還沒說到正題上來。藍和終於忍不住,試探問道:“皇上,有件事臣不知當不當問。”

蘇彥稍微驚訝了一下,誠懇道:“藍相說哪裡話,朕剛纔不是說了嗎?咱大順朝的君臣之間,應該像朋友一樣,有話直說無妨。”

藍和差點被這一句嗆着。皇帝說君臣是朋友,那最多是說句好聽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大順朝開國以來的皇帝雖然個個標榜仁義,但殺起功臣來真是毫不心慈手軟。就以先皇一朝來說,光是一品以上的大臣被無辜牽累至死的就不下十個,一滅還是一族。就他旁邊站着的這位,就是“無辜牽累者”之一。

“國不可一日無君,也不能一日無相。皇上準備以何人……來接替右相之位?”

藍和的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他心中可沒那麼樂觀認爲皇帝會提拔他爲右相,畢竟袁博朗身無過失在先,而他也無功勞獲得這樣大的提拔,藍和最怕的是皇帝爲了拉攏軍中失勢的劉文嚴,將劉文嚴提拔爲右相。他這麼說“不能一日無相”就是在提醒新皇,右相不能等到劉文嚴回到長安城再立。

皇帝聽了這話不出意料,有些不太高興。

“藍相說的好像不對吧,就算是國不可一日無相,這不還有藍相你在?你不想當左相了?”

藍和趕緊表明自己不是這個意思。

“那藍相是哪個意思?”

藍和徹底無語了,看起來現在的皇帝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好糊弄的皇帝,一語不慎都可能遭來罷官的危險。平日裡袁博朗對皇帝指指點點的,這恐怕纔是袁博朗被罷相的主因。誰希望身邊有個老學究成天在那嘮嘮叨叨?

藍和感覺是自己一時糊塗,竟然提前沒恍悟這層原因,現在犯禁了。

“皇上,臣的意思是,您所主張的事情臣必當遵從,只是……讓臣等早些知道,也好定定神,早做準備。”藍和自圓道。

皇帝的臉色明顯好了許多,嘆口氣道:“其實朕讓袁相先回家休息,也是爲他的身體考慮,他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還這麼勞累的話朕真怕他撐不住……”

“皇上體恤下臣,是下臣之福。”李延年恭維了一句。藍和愣了愣,這李延年還真知道見縫插針拍馬屁,皇上真是因爲袁博朗的身體原因才決定罷相?心中不以爲然,不過他還識趣,緊忙隨了一聲。

皇帝嘆口氣,道:“袁相雖然不在相位,但朕已經囑咐過吏部那邊,他的俸祿還是照領,以後朝中有什麼大事,也會請他過來商議。事情這麼定下來,朕覺得挺好,你們覺得是嗎?”

藍和與李延年能說什麼?只好點點頭表示同意。

“關於右相的人選……”

藍和與李延年心說終於說到正題上來了,他們迫不及待想知道皇帝心目中的新右相是哪位。其實藍和跟李延年都是有私心的,他們也都希望自己成爲兩相之一,李延年奢求的不是右相,而是左相,父親爲左相,兒子再成爲左相,這對李家的重新崛起將會很有幫助。

皇帝頓了頓,繼續說道,“朕考慮了很多,就決定,讓商貿司經理衙門少卿,韓升韓老先生,來當這個右相。”

藍和和李延年聽到“韓升”,都以爲自己是聽覺出錯,聽岔了。

讓他們在朝中數一百個人來擔當新右相他們也不會數到韓升的頭上,這韓升一來沒有在朝爲官的經驗,二來更無人脈關係,要說韓升最大的人脈,那就是他是武義侯劉文嚴的姻親,據說是他的兩個孫女嫁給了劉文嚴當小妾。這樣一個人,不顯山不露水,在朝中低調爲官,突然就能一躍成爲朝堂之首,號令文武百官?

還有一條很關鍵,這個韓升,歲數也不小了,顯然不符合新皇所說體恤老臣的本意。

“兩位愛卿,你們有意見?”皇帝瞅着不做聲的藍和跟李延年。

“沒有,沒有。皇上所選人選,再恰當不過。”藍和說了一句,登時真想抽自己一巴掌,這才一會的工夫就被李延年的諂媚給帶過去了。

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234章 遙遙無期的明天(下)第462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下)第176章 大臉的媒婆第590章 陣前的風韻事(中)第382章 私鬥第71章 徐菜花打虎記第515章 國賊,奸賊,淫賊(五)第259章 搞事的悶葫蘆第282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下)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542章 不聽好人言第490章 陰溝裡翻船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15章 原來不識君第450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三)第301章 屎盆子(上)第582章 順朝大案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376章 喪權辱國第127章 大智若愚吳老頭第334章 來路不明的小乞丐第402章 舌劍第149章 宮闕之亂(1)第109章 夜訪楚王府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382章 私鬥第512章 國賊,奸賊,淫賊(二)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215章 遠來之客第564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下)第353章 本使心有所好第362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598章 翻舊案第199章 歸家的路(上)第176章 大臉的媒婆第177章 月明攬星空第502章 貪財好色(上)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75章 局中局(上)第488章 科學纔是生產力第223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中)第333章 不識好人心第158章 亂中之局(下)第327章 奪權四人組第308章 權力和原則的關係第162章 財政危機第582章 順朝大案第421章 身在漢營心在曹的葫蘆第460章 官體改制第362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565章 外行贏行家第642章 內廷干政第204章 老帥過河(下)第438章 黃蜂尾後針第348章 歸家無路第527章 南下第243章 以戰代練(下)第640章 從內部打開缺口第38章 裝神弄鬼第317章 前倨後恭的小人第450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三)第663章 和親並非女人事第664章 用人之道第591章 陣前的風韻事(下)第447章 創造與毀滅(下)第635章 總動員第201章 歸家的路(下)第585章 外敵內患第282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下)第121章 金蟬脫殼第630章 危機蔓延第19章 軍事會議第623章 通氣第444章 第三回合(下)第645章 以舞會友(下)第126章 不請自來柳麗娘第429章 無威不當皇帝第369章 城下之盟第441章 外表堅強的小女人第274章 幾家歡喜幾家憂第315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中)第74章 人肉書籍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647章 順風不順水(上)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95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下)第14章 未娶妻先娶妾第128章 早作籌謀第302章 屎盆子(下)第40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中)第505章 誤國的女人第652章 無功而返第18章 “養老軍”的抉擇第313章 兩座城的夜晚第231章 大殺器第354章 火中取栗(上)
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234章 遙遙無期的明天(下)第462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下)第176章 大臉的媒婆第590章 陣前的風韻事(中)第382章 私鬥第71章 徐菜花打虎記第515章 國賊,奸賊,淫賊(五)第259章 搞事的悶葫蘆第282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下)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542章 不聽好人言第490章 陰溝裡翻船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15章 原來不識君第450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三)第301章 屎盆子(上)第582章 順朝大案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376章 喪權辱國第127章 大智若愚吳老頭第334章 來路不明的小乞丐第402章 舌劍第149章 宮闕之亂(1)第109章 夜訪楚王府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382章 私鬥第512章 國賊,奸賊,淫賊(二)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215章 遠來之客第564章 人不玩賴枉少年(下)第353章 本使心有所好第362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598章 翻舊案第199章 歸家的路(上)第176章 大臉的媒婆第177章 月明攬星空第502章 貪財好色(上)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75章 局中局(上)第488章 科學纔是生產力第223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中)第333章 不識好人心第158章 亂中之局(下)第327章 奪權四人組第308章 權力和原則的關係第162章 財政危機第582章 順朝大案第421章 身在漢營心在曹的葫蘆第460章 官體改制第362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565章 外行贏行家第642章 內廷干政第204章 老帥過河(下)第438章 黃蜂尾後針第348章 歸家無路第527章 南下第243章 以戰代練(下)第640章 從內部打開缺口第38章 裝神弄鬼第317章 前倨後恭的小人第450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三)第663章 和親並非女人事第664章 用人之道第591章 陣前的風韻事(下)第447章 創造與毀滅(下)第635章 總動員第201章 歸家的路(下)第585章 外敵內患第282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下)第121章 金蟬脫殼第630章 危機蔓延第19章 軍事會議第623章 通氣第444章 第三回合(下)第645章 以舞會友(下)第126章 不請自來柳麗娘第429章 無威不當皇帝第369章 城下之盟第441章 外表堅強的小女人第274章 幾家歡喜幾家憂第315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中)第74章 人肉書籍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647章 順風不順水(上)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95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下)第14章 未娶妻先娶妾第128章 早作籌謀第302章 屎盆子(下)第40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中)第505章 誤國的女人第652章 無功而返第18章 “養老軍”的抉擇第313章 兩座城的夜晚第231章 大殺器第354章 火中取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