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有賊南山

崇禎九年河南不光是闖王闖將八大王的人馬來回的經過打仗,還鬧起了旱災和蝗災,距離那麼近,夏津縣的年景也是極差,說是民不聊生一點也不誇張。那些農民貧戶沒有生計,只能是去各處逃荒,雖說其他的地方也是亂成一團,但總歸算是有希望,儘管渺茫之極。

那些農戶貧戶逃荒跑了不少,可有些人連逃荒的本事卻也是沒有,比如說很多有功名的書生,他們倚靠着朝廷發下的錢米生活,可到了這種壞年景,交通斷絕,這些書生應得的那些錢米根本就發不下來。

張承業是天啓三年的秀才,平平常常一個書生,好佔些小便宜,喝了酒好談些淺薄無知的天下大事,天啓四年娶了老婆,後面有了兩個孩子。就和所有讀書人一樣,過着有些貧苦,不過還可以溫飽的日子。

這樣的生活在崇禎登基之後就漸漸的維持不下去,東昌府的夏津縣越來越糟,河南和北直隸的流民和亂兵經常流竄到這邊來,這讓本就不好的情況變得更壞。

崇禎九年河南大災,東昌府西部大部分的田地都是絕收,據說朝廷要下撥錢糧救濟,可僅僅是據說,始終沒有下來。到了五月份,青黃不接的時候,大批的逃荒者出現,張承業家中婆娘身體不好,去年又有小孩,親戚又在河南,壓根無計可施。

張承業看着家中臉色蠟黃的婆娘和餓得直哭的孩子,心中絕望惱怒,終於是一跺腳,抓起家中一條米袋,咬牙恨聲說道:

“今日這讀書人的斯文就不要了,我去糧店借糧!”

田地遭災不產糧,可夏津縣的幾個糧店和大戶人家的倉庫裡面倒是放滿了糧食。只是要不然就是自己屯着,要不然賣的價錢就是高地驚人,根本買不起。

城內想要借糧的饑民甚多,在最大的糧行門前,差不多聚集了三四百人,正在和糧行的夥計還有衙門派來的差役們對峙。

此時平民百姓終究是怕官的,看見高瘦的張承業身穿破舊的青色長衫,手中拿着米袋走過。人羣中一陣竊竊私語,無非說是“這是張秀才”,有功名地文人在百姓之中也是很有威信。s看着張承業前來,大家的膽氣頓時是壯了不少。

張承業本來想要在人羣后面看看風色,到時候去沾點便宜,作爲讀書人。腦筋總歸是靈活。這槍打出頭鳥的道理還是明白地。

結果莫名其妙的就走到了前面,站在第一排,張承業看到對面拿着棍棒的衙役和家丁,心中禁不住非常害怕,身子朝後直縮,結果不知道是踉蹌了,還是被人在身後推搡了一把,身不由己的朝前一步……

有道是,這是他個人一小步。卻是啥啥地一大步,張承業都不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只是知道他這一步跨出去,就被身後情緒高昂地饑民簇擁着連搶幾家糧店和大戶人家,到最後。張承業扛着慢慢的米袋回到了家中。和欣喜的老婆孩子飽餐了一頓。

搶完米糧之後,這些民戶都是和張承業一樣各回各家。填飽肚子去了,官府哪裡會善罷甘休。

第二天一早,這張承業就被知縣抓到了衙門裡面去,那邊知縣一拍驚堂木,大喝一聲:

“爲何聚衆搶糧作亂!!”

看着公堂兩側的刑具和臉上有些青腫的衙役,身材頗高的張承業頓時是膽氣全消,篩糠一般的顫抖起來,也不知道是何處福至心靈,開口央求說道:

“學生先祖曾爲戶部侍郎。”

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有人這作亂也是方便些,這知縣一琢磨,這高瘦書生或許還有故舊在朝中爲官,本來要斬立決的判決就改爲了監禁三年。

世事變幻總不如常,夏津縣的饑民聽到張承業被抓地消息,人人驚恐,從前一個當過兵的閒漢聚衆起事,扯旗造反了,上千饑民攻破縣衙,打開監獄救出了張承業,這年頭讀書人總是被人看重。

這張承業被救出來之後,也是無處可去,索性是加入這些亂民,扯旗造反了,跟這些賊軍當個師爺帳房,最起碼比起從前,肚子吃飽了,地位高了不少。

在夏津附近的衛所兵不堪一戰,前去圍剿不出所料的被走投無路的亂民軍打地大敗,又有幾次相同地經歷之後,夏津這些亂民的聲威大震,甚至連河南和北直隸地饑民亂兵都是過來投奔。

本來東昌府知府已然是把這情況報了上去,駐紮在兗州和濟南的兵馬已經是準備前往圍剿,結果東虜女真的十萬大軍在這時候從喜峰口入寇,山東的兵馬都是部署在德州和濟南府一帶。

這夏津縣就被忽略了過去,這種亂民造反往往都有個特性,就是很容易被小小的順利和省裡衝昏了頭腦,這夏津縣的饑民們,兵馬不過三千,佔據的不過是一縣之地,但無論是亂民的首領,還是張承業,都已經是忘乎所以。

那首領自稱大王不說,這張承業則自號南山,教別人稱呼他南山先生,常常自比諸葛和劉基。平時所好就是聽說誰家有值錢古玩和書畫,就上門拜訪,說是要“鑑賞”一二,雖說這小地方不會有太值錢的東西,可誰家的好東西都不願意被人這麼鑑賞沒了,這可太心疼了。

結果,一些大戶人家還沒有破家的,都是安排人在門口張望,若是看見這張承業過來,都是大呼“南山又來做賊了!”都是急忙的回去把好東西藏起來。所以張承業雖說自號南山,夏津人私下叫他也都是稱呼名號,只不過在後面加了個字,人人稱他“南山賊”。

這南山賊張承業還有個癖好,喜歡裝弱不禁風,所謂魏晉名士風度是也,每次出陣喜歡讓人用竹牀擡着,以示指揮若定,神態風雅。

(此處借鑑了三千美嬌娘的人物設定,已經得到了紫釵恨大大的授權)

鄭掌櫃曾經送給李孟一個望遠鏡,這時候的名頭還叫千里鏡,也不知道是佛郎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統稱)商船還是荷蘭商船帶來的,價如珍寶,可是了不得的好東西。

不過在李孟看來,比起現代的兒童玩具也是有所不如,但在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很好用的器物,也找不到什麼替代品用。

遠遠的看過去,對方亂糟糟的隊形之中,有一名身穿錦袍的書生仰臥在上,很是悠閒的模樣,李孟率領的膠州營一千士兵會合了張亮的九百鹽丁之後,大搖大擺的穿州過縣,來到了東昌府。

一路上不斷的通過私鹽買賣的系統網絡得到消息,李孟也是越來越有把握,他根本不準備隱藏什麼形跡,大搖大擺的壓了過來。

膠州營這邊有把握,那夏津縣的亂軍也是自大異常,居然一副等待李孟上門作戰的架勢,絲毫不做什麼準備,確實已經昏頭了。

真正有些不一樣的是這一路上發生的事情,李孟曾經在某次晚飯閒聊的時候說過,準備把發給士兵們的軍餉折算成田地,這個談話“很不小心”的流傳到軍營之中,凡是聽到了這個消息的士兵們都是興奮異常,作爲貧苦軍戶,或者說即便是地主富農出身的子弟士兵,手中有土地,或者說有更多的土地,都是這些人夢寐以求的。

作爲現代人的李孟,確實是不太理解,這個時代的人對土地的那種狂熱,特別是屬於自己的土地。

這消息既然是“很不小心”的流傳出來,隨着奔馳在隊伍和膠州城之間的騎兵信使,消息在李孟系統的各處都是流傳開來,士卒們都是在議論這件事,人人都是有些躁動和興奮。相對來說,這次戰鬥卻不大被人們放在心上了。

看起來確實不用太着意,李孟率領的軍隊從濟南府進入東昌府,在過了恩縣之後,走了三十里,就遇到夏津縣的亂軍。

膠州營的陣型緊密,那些亂軍亂民則是散亂異常,兩邊看起來,那些亂民足有膠州營的十幾倍人馬還要多,可最多也就是多一倍的人手罷了,可見亂成什麼樣子。

李孟在望遠鏡裡面看見那個躺在竹牀上的“南山先生”,忍不住笑了笑,衝着身邊的馬罡開口說道:

“你在外幾個月,讓我看看你練兵的成果,鹽丁在前,老兵在後,去吧!”

聽到李孟的命令,馬罡點頭應下,騎馬來到了陣前,下馬之後也是抄起一根長矛,站在了第一排左首第一位,高舉起長矛,除去三百預備隊之外,早就是列陣完畢的士兵們頓時是安靜下來。

第529章 買田作進身之階第455章 塞下曲第332章 風起微瀾第438章 接泰山 笑最後第159章 眉樓第438章 接泰山 笑最後第144章 請校閱第111章 識字 洛陽 沒品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208章 砍了第532章 那是在武昌這是在襄陽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248章 穩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504章 絞殺戰第220章 屯田第217章 下注而已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33章 小酒館第57章 鳥銃第301章 枕邊重權 巧計出京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237章 談定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222章 理由第114章 一無所獲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239章 急報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體第232章 後宅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113章 盧氏縣城第54章 遼民苦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449章 誘殺第103章 家宅平安第54章 遼民苦第60章 瓷罐第82章 忐忑 誤判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332章 風起微瀾第375章 緊追有責 破局始動第224章 地方不靖第374章 盲點 招安 汝州陷落第98章 真相第139章 過晚年第204章 土雞瓦狗第37章 總旗第329章 爲家 爲天下 爲誰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253章 鉅鹿 賈莊 盧象升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411章 勝未必喜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246章 桀驁 禽獸 公道第77章 有客第112章 豫西第292章 扶國之利 有意無意第219章 模仿第25章 鹽竿子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20章 沒那麼順利第459章 塞外破陣 偏師向東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165章 侄少爺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第276章 煤鐵 逼迫 因由第417章 崩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372章 內撫 疑點 洋人第194章 小事 大事第439章 問船 公府所見 南邊第22章 殺後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324章 官軍的填河 裂痕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274章 礦監丁旭第228章 既定事實第468章 天遂我願 引漢向東第1章 穿越第374章 盲點 招安 汝州陷落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398章 只能戰 鐵騎兵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108章 奇遇第50章 設卡厘金第40章 貨棧掌櫃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
第529章 買田作進身之階第455章 塞下曲第332章 風起微瀾第438章 接泰山 笑最後第159章 眉樓第438章 接泰山 笑最後第144章 請校閱第111章 識字 洛陽 沒品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208章 砍了第532章 那是在武昌這是在襄陽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248章 穩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504章 絞殺戰第220章 屯田第217章 下注而已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33章 小酒館第57章 鳥銃第301章 枕邊重權 巧計出京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237章 談定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222章 理由第114章 一無所獲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239章 急報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體第232章 後宅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113章 盧氏縣城第54章 遼民苦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449章 誘殺第103章 家宅平安第54章 遼民苦第60章 瓷罐第82章 忐忑 誤判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332章 風起微瀾第375章 緊追有責 破局始動第224章 地方不靖第374章 盲點 招安 汝州陷落第98章 真相第139章 過晚年第204章 土雞瓦狗第37章 總旗第329章 爲家 爲天下 爲誰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253章 鉅鹿 賈莊 盧象升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411章 勝未必喜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246章 桀驁 禽獸 公道第77章 有客第112章 豫西第292章 扶國之利 有意無意第219章 模仿第25章 鹽竿子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20章 沒那麼順利第459章 塞外破陣 偏師向東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165章 侄少爺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第276章 煤鐵 逼迫 因由第417章 崩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372章 內撫 疑點 洋人第194章 小事 大事第439章 問船 公府所見 南邊第22章 殺後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324章 官軍的填河 裂痕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274章 礦監丁旭第228章 既定事實第468章 天遂我願 引漢向東第1章 穿越第374章 盲點 招安 汝州陷落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398章 只能戰 鐵騎兵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108章 奇遇第50章 設卡厘金第40章 貨棧掌櫃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