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回 天蠶仙娘(下)

白玠是個讀書人,他是走科考的征途進入大明朝官場的,初時做國子監博士,後任禮部員外郎,因爲與主流的程朱理念不合,受到艾誠凌所代表的東林黨排擠,辭官出走遊學,瞭解發掘大明朝現有的弊病,前些年楊光赫與艾誠凌黨爭得厲害,又派人把他請回去做官以牽制艾誠凌。

現在大明朝官場上,楊光赫是內閣首輔、武英殿大學士,因爲對萬曆皇帝監管太嚴,受到皇帝記恨,廷杖之後,現在家閉門思過,雖然官位未丟,卻也很有些失勢的兆頭。

艾誠凌是內閣次輔、中極殿大學士,東林黨的領軍人物,在朝中可謂是勢力龐大,六部之中大多是他的門生,跟楊光赫較量了幾十年,終於佔了上風,正在朝廷之中全力洗刷打擊“楊黨”。

這白玠就是“楊黨”之一,現任禮部尚書,也同樣受到艾誠凌的排擠打壓,受廷杖時,他氣的幾乎砸了紫禁城,一氣之下二次辭官,跑了出來,只是他卻並沒有心灰意冷,雖然對大明朝失去了信心,卻仍然在民間走動,致力於尋找漢民族的出路。

白玠原本聽齊星衡說此陣之中只有一個裘元主持,並不十分在意,進陣之後,纔看到八卦臺上無人,忽然一聲鐘響,八卦臺上彩煙噴薄,仙霧瀰漫,俄而散去,臺上已經站了許多人。

爲首的是兩個頭戴銀箍,耳墜金環,秀髮披肩,裸臂赤足的少數民族女子,手裡各持一架蓮花提爐,爐口內噴射出道道金花,初時有碗口粗細,一過三尺,便和節日裡的禮炮一樣,轟隆隆直衝霄漢,銀雨流天,光怪幻野。

兒女身後,跟着一羣綵衣赤足,頭挽雙髻的小童,各持着大小皮鼓、蘆笙之類,吹打不停。小童身後是一匹身材矮小的白色川馬,馬上坐着一個粉妝玉砌、調皮可愛的小孩,背上揹着一個青竹簍,手持長叉,叉上金環抖得叮噹亂響,一團團火焰圍繞其身,上下飛舞。

小孩身後,有一整株帶葉綠竹編成的竹輦,由四隻大龜託着,上有頂棚,左右方格欄杆,裡面坐這個赤足盤腿的妖嬈少女,周身煙籠霧罩,神秘非常,輦頭上一邊一個水晶壇,形式古樸,微微有紅影閃動,周圍俱是綠竹枝葉繞護,翠潤欲滴,上面盤伏着許多紅黃色的蟲蛇,蠕蠕蠢動。

“天蠶仙娘!”白玠多年遊走各地,也曾到過南疆,一見這架勢便看出敵人來歷,這天蠶仙娘居住在南疆神月山沒羅寨,常常顯靈護佑山民,平時與漢人交換買賣,並不傷人,被稱作南疆蠶神之祖。

白玠邁步上前:“天蠶仙娘,我知你並不嗜殺作惡,向在南疆守護山民,今日爲何跑來黃山助紂爲虐?”

那竹輦上女子嬌笑道:“我夫君在遼東敗於齊星衡之手,焉能不討一個公道?你們這些自詡清虛道德之士,向來不把我們施毒煉蠱瘟癀之術放在眼裡,只蔑爲邪門外道,今日便看看你那玄門正宗的道法高強,還是我這旁門左道厲害!”

白玠先前跟齊星衡研究過,這瘟黃陣三天之後就要孕育成功,到時候瘟癀之氣四散,兩省之內就要成爲地獄了。

他一抖白衣,沉聲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客氣了!”

他並非三清弟子,所修煉的是《六藝儒經》,因爲提倡新儒學,被程朱理學視爲歪理邪說,八方遊歷,曾於江南結廬練氣,自創“停鳳桐廬”講學,傳授儒門六藝,弟子達數百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儒生。

他非常禮貌地向敵人施禮,然後雙腕一震,兩口寶劍彷彿游龍出海,蜿蜒射出,卻是貼着地面向八卦臺飛去。此雙劍一名異端、一名邪說,是他被人排擠脫離官場之後在江南講學時候所鑄,蘊含天地浩然正氣,邪不可侵。

“護住八卦臺!”天蠶仙娘一聲嬌喝,衆弟子齊將飛叉放出,擋住白玠雙劍,那騎馬的小孩名叫天蠶童子,乃是單明軒和天蠶仙娘所生,素來膽大之極,一拍馬頭,火蛇環身飛舞,抖動手中鋼叉,那馬四蹄踏開,竟從臺上飛下來。

白玠劈手打出兩道浩然天雷,天蠶童子帶馬躲過,見神雷厲害,正是自己的剋星,不敢貿然前進,往腰間革囊上一拍,立即飛出一片彩煙雲霞,向敵人罩去。

白玠取出闢神幡,此幡知化窮冥,神鬼闢臨!有儒門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六法,上有戰國時通行於六國的文字,奇字、篆書、左書、繆篆、鳥蟲書,密密麻麻,窮天地造化,奪日月光彩,此幡一動,無論神鬼都要躲避。

他舉幡朝天上一晃,毒煙四散,又把破天皇極大衍弩取在手中,此弩爲以千年古木爲體,虯龍筋爲弦,共有九根弩箭,每一根都是運大衍妙用採五金之精匯紫薇星光經三百六十五天煉成,上有儒門聖字、浩然正罡、紫薇皇氣,破萬法,誅萬邪!

彷彿彈琴一般,輕輕一點,一聲弦響,便聽那天蠶童子一聲慘叫,腦門上已經多了一個血洞,屍身直直墜下,白玠神弩一聲空鳴,卻是連他的本命蠱神一起射死!

天蠶仙娘沒想到自己兒子竟被對方一擊而死,頓時又是心疼,又是驚怒,一下子從輦上站起來,一聲厲嘯,先前天蠶童子背上揹着的竹簍陡然爆開,裡面落下萬條天蠶,墜地簌簌而動,衍化蠱陣。

這天蠶蠱陣不分五行、不按八卦,看似雜亂無章,齊頭擺動間,空中燃起朵朵蠱惑魔光,其中又有數千點金星閃爍飛舞。

白玠急忙要調回飛劍斬殺蠱蟲,忽然空中現出無數道比頭髮還要細的金絲,竟然將雙劍網住,他接連變換六種劍訣,怎奈那金絲又軟又韌,雖然雙劍不怕污穢,卻仍被層層網住。

天蠶仙娘道:“此網乃是天蠶所吐仙絲所織,你已經入了我的落網,乖乖束手就擒,給我兒賠命,也少受些零碎苦頭!”說話之間,已經用金絲纏住雙劍,那兩口仙劍雖被困住,兀自金光閃爍,跳動不休,被她捏在手,刺破指尖,用血一抹,立即光滑暗淡,隨手扔在輦上。

白玠眼看蠱陣收縮,天蠶逐漸靠近,又有金絲從四面八方壓迫而來,急忙從袖中取出一物,拋在地上,化成一張寶輦,上有祥光萬道,瑞氣千條,頂有慶雲漂浮,金燈掛於雲腳。

白玠跳上寶輦,伸手一指,輦上現出朱草、甘露、祥風,醴泉,蓂莢等諸寶,四角上又有黃龍、麒麟、鳳凰等護衛其上,嘶吼爭鳴,宛若真實。

此寶名叫太祥瑞應輦,與前面的闢神幡、破天皇極大衍弩皆爲他安身立命六寶之中,周圍欺上來的毒蠱都被黃龍、鳳凰擋住,天上落下來的金絲被慶雲、金燈擋住,雖然將他困在蠱陣之中,卻不能傷害。

白玠在輦上,再次架起神弩,這次不是空弦,而是上了實打實的弩箭,一聲破空尖嘯,神弩如電激射,天蠶仙娘自負天絲寶樟厲害,任是什麼東西也能射出,正想着怎樣炮製對方,以抱殺子之恨,哪知白玠這神弩非同小可,金絲竟然困它不住,金光一閃,已經射到了近前,天蠶仙娘也慌了手腳,尖叫一聲,忙化一道妖火飛走,那神弩被白玠控制着射在八卦臺上,只聽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那八卦臺連同上面天蠶仙孃的徒子徒孫全部化作齏粉。

妖光一閃,天蠶仙娘從先現出身影,卻是在小腹上被神弩射穿一個大洞,她恨得咬牙切齒,取出萬全回生散吞了一些,然後厲罵一聲,用手一按腰間葫蘆,便把裡面神火放出,接着將口一張,藉着火氣噴出紅光燦爛的一條蠶形蠱神,初見時長才數寸,迎風一晃,便長到數丈長短,蠱身上一陣爆響,立即分化開來,化作數十萬條或是火焰蟾蜍、或是鐵背蜈蚣、或是守宮晰蠍、毒蛇七修、六翅金蠶之類,個個身帶火焰,金星亂迸,遮天蔽日,齊聲怪叫,張牙舞爪蜂擁而來。

蠱陣之中,萬千天蠶齊齊吐出金絲,密密麻麻,將神輦一層層包裹。

白玠取定雅鍾在手,數次發出神音,都不能突破金絲禁錮,雖然震死了不少蠱蟲,卻無濟於事,又不敢放出窮天印等其他幾樣寶物,生怕再被敵人收去,眼看着周圍金絲密密層層地覆蓋上來,金燈被一盞一盞勒滅,連黃龍也在金絲之中嗚咽消失,心中大急,再次把神弩架起,卻已經被厚厚的金絲擋住了視線,找不到外面天蠶仙孃的所在。

天蠶仙娘正全力催動蠱陣,把白玠困在裡面,逐漸把他變成一個蠶繭,帶回寨中再行祭煉。

第2回 南京內亂第1回 三位神僧(上)第7回 上榜時辰(上)第10回 白骨明王(上)第1回 封神之人(上)第2回 玄陰教祖(下)第5回 菩薩舍利(下)第3回 豔屍情事(下)第3回 徒弟被拐(下)第2回 白蓮聖女(下)第9回 齊承基剔骨化金蟬(上)第4回 神農金丹(上)第8回 齊星衡訪仙九華山(上)第4回 偷天換日(上)第5回 天子守門(下)第5回 控雙劍血嬰戰鬼後(上)第4回 五嶽神峰(上)第8回 瘟癀魔陣(下)第1回 三位神僧(上)第6回 天狐幻陣(下)第1回 白骨夫人(上)第9回 發寒光菩薩留法旨(上)第9回 滿城金蓮(上)第5回 演化洪荒第4回 巫山議會(下)第3回 嵩山二老(上)第5回 佛光渡河第10回 白骨明王(上)第6回 關頭鬥法(下)第4回 獨木難支五臺初傾(上)第1回 嘉靖進京(上)第5回 演化洪荒第8回 瘟癀魔陣(下)第8回 天魔追命第10回 關外三佛(上)第7回 鬥母元君(上)第4回 屍魔戲天王第3回 嵩山二老(上)第9回 修羅魔功(上)第5回 衣鉢傳人第10回 蜀山大劫(上)第9回 綠雲真人(下)第6回 擎獨臂青年拜佛身(下)第3回 金臺拜將(下)第9回 三教立帝(下)第2回 託英魂熱血貫三軍(下)第4回 巫山雲雨(上)第7回 十絕陣(下)第3回 太原會戰第9回 發寒光菩薩留法旨(上)第2回 英魂十絕(上)第9回 昊天寶鏡第3回 京都論道(下)第8回 百萬金蠶第9回 南疆蠻祖(上)第4回 巫山議會(下)第4回 北極南公第8回 存正氣七星共北辰(上)第3回 徒弟被拐(上)第9回 飛蝗毒陣第5回 幻波池底(下)第1回 三僧二尼第8回 幽冥鬼爪(上)第10回 噩耗傳來(下)第6回 服仙丹佛童變血嬰(下)第7回 夸父魔經(下)第3回 血魔誅仙(下)第8回 白眉神針(上)第8回 存正氣七星共北辰(上)第2回 陰陽怪叟(下)第8回 幽冥鬼爪(上)第3回 神燈長明第9回 曉月禪師第9回 后土神圭(下)第2回 陰陽怪叟(下)第10回 關外三佛(下)第2回 白蓮聖女(下)第1回 嘉靖進京(下)第9回 三教立帝(下)第3回 一將休持三軍欲倒(上)第7回 六道靈幡(上)第9回 六甲鬼將第6回 天狐幻陣(下)第4回 巫山議會(上)第6回 太陰神幡(下)第4回 五鬼天王(下)第10回 天蠶仙娘(下)第2回 依兮荏苒第10回 天蠶仙娘(上)第6回 天狐幻陣(上)第9回 綠雲真人(上)第1回 收冤魂妖道做鬼法(下)第3回 掃帚喪門第3回 一將休持三軍欲倒(下)第10回 水仙禁法第7回 黃河九曲第7回 鬥母元君(上)第7回 十絕陣(下)第7回 去執念一心脫七苦(下)
第2回 南京內亂第1回 三位神僧(上)第7回 上榜時辰(上)第10回 白骨明王(上)第1回 封神之人(上)第2回 玄陰教祖(下)第5回 菩薩舍利(下)第3回 豔屍情事(下)第3回 徒弟被拐(下)第2回 白蓮聖女(下)第9回 齊承基剔骨化金蟬(上)第4回 神農金丹(上)第8回 齊星衡訪仙九華山(上)第4回 偷天換日(上)第5回 天子守門(下)第5回 控雙劍血嬰戰鬼後(上)第4回 五嶽神峰(上)第8回 瘟癀魔陣(下)第1回 三位神僧(上)第6回 天狐幻陣(下)第1回 白骨夫人(上)第9回 發寒光菩薩留法旨(上)第9回 滿城金蓮(上)第5回 演化洪荒第4回 巫山議會(下)第3回 嵩山二老(上)第5回 佛光渡河第10回 白骨明王(上)第6回 關頭鬥法(下)第4回 獨木難支五臺初傾(上)第1回 嘉靖進京(上)第5回 演化洪荒第8回 瘟癀魔陣(下)第8回 天魔追命第10回 關外三佛(上)第7回 鬥母元君(上)第4回 屍魔戲天王第3回 嵩山二老(上)第9回 修羅魔功(上)第5回 衣鉢傳人第10回 蜀山大劫(上)第9回 綠雲真人(下)第6回 擎獨臂青年拜佛身(下)第3回 金臺拜將(下)第9回 三教立帝(下)第2回 託英魂熱血貫三軍(下)第4回 巫山雲雨(上)第7回 十絕陣(下)第3回 太原會戰第9回 發寒光菩薩留法旨(上)第2回 英魂十絕(上)第9回 昊天寶鏡第3回 京都論道(下)第8回 百萬金蠶第9回 南疆蠻祖(上)第4回 巫山議會(下)第4回 北極南公第8回 存正氣七星共北辰(上)第3回 徒弟被拐(上)第9回 飛蝗毒陣第5回 幻波池底(下)第1回 三僧二尼第8回 幽冥鬼爪(上)第10回 噩耗傳來(下)第6回 服仙丹佛童變血嬰(下)第7回 夸父魔經(下)第3回 血魔誅仙(下)第8回 白眉神針(上)第8回 存正氣七星共北辰(上)第2回 陰陽怪叟(下)第8回 幽冥鬼爪(上)第3回 神燈長明第9回 曉月禪師第9回 后土神圭(下)第2回 陰陽怪叟(下)第10回 關外三佛(下)第2回 白蓮聖女(下)第1回 嘉靖進京(下)第9回 三教立帝(下)第3回 一將休持三軍欲倒(上)第7回 六道靈幡(上)第9回 六甲鬼將第6回 天狐幻陣(下)第4回 巫山議會(上)第6回 太陰神幡(下)第4回 五鬼天王(下)第10回 天蠶仙娘(下)第2回 依兮荏苒第10回 天蠶仙娘(上)第6回 天狐幻陣(上)第9回 綠雲真人(上)第1回 收冤魂妖道做鬼法(下)第3回 掃帚喪門第3回 一將休持三軍欲倒(下)第10回 水仙禁法第7回 黃河九曲第7回 鬥母元君(上)第7回 十絕陣(下)第7回 去執念一心脫七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