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結束,兩人從總理府邸回到酒店,已是夜深。
李蓉蓉親了一下男友,嬌聲道,“我先去洗澡。”
“嗯”,趙子明應了一聲。
思緒轉回剛纔的見面,整個過程有禮、有序,卻又泛泛可陳,充滿了客氣、疏遠。
不過這也並不意外,兩人畢竟是第一次見面。
彼此的瞭解,都是通過新聞媒體,一見如故的場景是不可能發生的。
都是成年人,以利益爲準則,維持着表面的熱情就足夠了。
而且,兩人的年齡差距過大,雖然各自成就不菲,卻不代表對方心裡沒芥蒂。
在趙子明面前,一切成功似乎都有點黯然失色。
李龍雖是一國總理,真比較起來,並不比趙子明強多少。
尤其是趙子明年紀輕輕、白手起家,符合一切演義小說中,大家對英雄的幻想。
當然,政治人物從來不崇拜英雄,甚至很多時候要打壓英雄。
兩人談的最多的事還是“天眼”工程、人工智能之類的技術話題。
這樣既不顯得尷尬,又不會表現出自己的政治傾向,免得彼此衝突,傳出去又給外界造成誤解。
李龍總理理工科出身,對於相關的技術,如大數據、深度學習、增強學習,都有很深的把握。
通常趙子明只說一個開頭,對方就能很快理解,並給出自己的判斷。
趙子明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對方的一句話,
“凡是說人工智能馬上要超越人類智能的,其實都是不懂科學,不懂人類到底有多複雜,?我們人類連自己有多複雜都還不瞭解,就說機器能超越我們,是不是有點過於自信了。”
從這裡面,趙子明知道了對方敢於引進中國技術的底氣所在,“天眼”工程再先進、再可怕,到了最後,還是要人來處理。
工具只是工具。
此次的見面,總得來說,對方和趙子明腦海中的預設印象相符合。
他雖然之前沒有接觸過李龍,卻也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力求有一個客觀真實的瞭解,爲這次的見面做準備。
說起來,無論從哪方面來說,李龍都是一個不錯的接班人。
溫文爾雅,謹受過去行之有效的準則,總是在各種矛盾有了三四分的時候去解決問題,對金融危機、旅遊業發展、人口減少等問題上,都解決得不錯,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人。
雖然大家一直評價,李龍和其父比差遠了,然而,像他父親那樣的人,全世界又有多少個。
在過去半個世紀裡,新國在李耀的帶領下,以一個小小城邦國家卻擁有巨大的、世界級影響力,並一度成爲東盟的實際領導人。
這種天才素質,顯然無法通過教育傳遞給他人,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天賦是無法繼承的。
在李龍的帶領下,新國政治繼續穩定,經濟持續繁榮,社會治理並沒有明顯的漏洞,一切都按照李耀生前的路線繼續前進。
雖說,新國的影響力逐漸式微,不再是東盟的精神領袖,成爲一個正常的東盟國家。
這難道不好嗎?
這個國家在他的領導下,越來越平庸,或者說是越來越迴歸正常。
這不就是一個常態?
世界級的天才或精英,本來就屈指可數,新國得天之幸,有李耀一人就夠了。
換句話說,新國越平庸越好。
總之,趙子明對李龍的印象很不錯。
兩人雖然沒有談論任何與當下有關的政治、經濟話題,但是彼此應該都會有一番收穫。
李龍對於人工智能的判斷,符合一個精英政客的標準。
目光獨到,見解深刻,但是,沒有超出正常人的範圍。
李龍認爲,人工智能已經成了一個先進武器,使用了它,不會讓你成功,不使用它,如果你的競爭對手使用了人工智能,他隨時可以打敗你。
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新國敢第一個引進“天眼”工程。
在“圍棋·人機爭霸賽”剛開始的時候,經過邱勝銘的提醒,李龍已經注意到人工智能的浪潮。
隨後開始關注智能音箱,知道了小智的存在。
瞭解了上海市政府已經率先使用人工智能的監控體系。
上海峰會召開,翻譯小智的推出,最終促使他下定決心,升級“虛擬新加坡”計劃。
在這一點認識上,趙子明認爲他已經超越了東盟的大部分領導人,是一個合格、有爲的領袖。
人工智能確實是越來越尋常了。
隨着浪潮的襲來,不是你想躲避就能躲避的。
尼古拉斯卡爾(《淺薄》、《玻璃籠子》的作者)提出過一種觀點,“科學技術的普及速度越來越快,而且這種普及會使得科技更像是一種通用的公共事業服務。”
這用到人工智能上同樣合適。
不是因爲要取得競爭優勢而掌握人工智能,而是因爲不被人家落下,不被競爭對手超越。
在很多國家還在沾沾自喜得到公開算法時,李龍已經有了更深的考慮,這一點尤其難得。
說一句虎父無犬子,也不爲過。
如果對方不是身份太高,趙子明都起了愛才之心。
整個數字集團沒有人能達到李龍的高度。
不是知識上差距,是智識的壓制。
在一般人類中,李龍絕對屬於精英中的精英,即使達不到其父的高度,也不會把新國領向黑暗之中。
可以說,今晚見過面後,趙子明的目標已經完成。
他最大的目標就是確認一下李龍的性格、眼光,爲以後做準備。
新國作爲未來計劃的重要一環,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對領導人的把握,不能出現判斷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