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會當凌絕頂】

京都北郊,朝廷大軍撤退之後一路往南。

李訾面容上除了憤怒之外,還有幾分揮之不去的疑惑神色。

三千禁軍和南營兩衛大部分都是步卒,以藏鋒衛令人豔羨的機動性,完全可以沿途追殺,但是裴越沒有這樣做。

這個疑問直到撞上匆匆趕來的守備師援軍之後,蕭瑾的一句話便讓李訾明白過來。

“晉王懷疑你是佯裝落敗使詐,因此纔沒有讓藏鋒衛繼續追擊,以免落入我們的陷阱之中。”

李訾不由得皺起眉頭,嘆道:“他竟然如此小心。”

蕭瑾想起半年前在南境的所見所聞,感慨道:“晉王用兵正奇相合,看似常有魯莽冒險之舉,但是事後覆盤戰役進程,我驚奇地發現他已經儘可能謀算所有的意外狀況。不論當年初出茅廬時在西境面對謝林,一手瞞天過海徹底盤活北線戰事,還是在江陵之戰中以身做餌,將方謝曉戲耍於股掌之間,都能看出他瘋狂的外表下是一顆縝密通透的玲瓏心。”

此時兩人身邊並無旁人,因此李訾也不必虛言僞飾,他略顯艱難地說道:“藏鋒衛果然強大。”

蕭瑾瞭解完先前的所有細節,幽幽道:“藏鋒衛再強也只有一萬餘騎,一旦陷入陣地戰中,不一定還能摧枯拉朽。相較於這支騎兵,我眼下更擔心那支泰安衛。”

“泰安衛?”李訾沉吟道:“唐臨汾確是一員驍將。”

蕭瑾搖頭道:“個人武勇能夠發揮的作用有限。我只是想不明白一件事,既然晉王早有準備,按常理而言他應該將泰安衛擺在明面上,將藏鋒衛用作奇兵,如此方爲上策。”

兩人都覺得有些頭疼,爲將者最不喜的便是這種狀況。

藏鋒衛的確很強,但是隻要它出現在正面戰場上,己方總有攔阻破解之法。然而一支精銳步軍衛消失得無影無蹤,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出現,這纔是讓人心煩之處。

李訾緩緩道:“會不會是晉王將泰安衛派去了古藺驛?”

蕭瑾凝眸細思,隨即否定了這個可能:“谷軍機這次回京帶着藏鋒衛和靈州左衛。據我所知,靈州左衛實力一般,如果裴越的重心放在西邊,那麼藏鋒衛完全可以協助靈州左衛衝陣,不必這般大費周章。”

他頓了一頓,又道:“當務之急還是要擊敗藏鋒衛,這是晉王手中最強的本錢。哪怕是拼光守備師這兩萬人,只要啃下這塊硬骨頭,晉王便沒有逆轉局勢的機會。”

李訾頷首贊同,兩人隨即開始安排結陣迎敵。

先前一戰,李訾麾下兵力損失並不多,如今與蕭瑾帶來的守備師合併,總兵力仍有四萬餘人。

蕭瑾雖然在南境戰事中連敗兩場,但他據守虎城十年之久,應對西吳騎兵的經驗極其豐富,十分擅於搭建阻擊陣型。在他的指揮調配下,朝廷大軍繼續南撤,一直到接近京都北郊十餘里地時停下,然後在官道旁的一片平地列陣,側後方是數座連綿矮山,這種地形可以最大限度地抵消騎兵衝鋒之時的恐怖殺傷力。

約莫一刻多鐘過後,隨着遊騎斥候回報,藏鋒衛的身影出現在北面官道上。

蕭瑾和李訾神色凝重,他們都清楚這一戰關係到朝廷的未來,以及他們個人的生死榮辱。

藏鋒衛策馬徐行,不急不緩,時而下馬步行,以此來保障和恢復坐騎的腳力。

相較於朝廷那邊兩位大將的緊張和不安,裴越的神情顯得從容許多。

隊伍後半段,在王府親衛和五百甲士的保護中,一衆大臣神情各異。

耳聞與目睹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感,

即便過往數年間藏鋒衛的威名讓他們耳朵都聽出了繭子,也遠遠比不上今日這場小規模廝殺帶來的震撼。無論禁軍還是南營兩衛,在大梁軍隊序列中都屬於頂尖的檔次,然而他們的防線在藏鋒衛鐵騎面前便如豆腐一般脆弱。

這些人當然不知道南營將士本就戰意不夠堅決,戰事取勝攻心爲上,所以裴越才讓陳顯達不計犧牲直接碾壓三千禁軍,由此牽一髮而動全身,瞬間摧毀朝廷軍隊的抵抗意志。

他們只看見藏鋒衛天下無敵,繼而生出極其複雜的情緒。

有人惶恐不安如見末日,有人眼眸轉動若有所思,也有人滿面不忍之色。

唯有翰林學士吳存仁面色陰沉,無論旁邊誰來搭話,始終一言不發。

前方軍隊逐漸止步,衆人雖看不清遠處情形,卻也從藏鋒衛列陣這一幕意識到,定然是朝廷組織大軍捲土重來,一些人登時心生希望。

便在這時,數騎快速馳來,領頭者正是馮毅。

只聽他一聲令下,兩名身材精壯的騎士下馬走來,冷漠地架起吳存仁,將他推上坐騎,然後兩人將他夾在中間,一人拽着他的繮繩。

吳存仁何時遭遇過如此無禮的對待,但他知道跟這些魯莽的兵卒講不了道理,因此乾脆閉上嘴巴。

人羣之中,工部尚書簡容忽然問道:“馮統領, 你要做什麼?”

馮毅不敢大意,在馬上抱拳行禮道:“回簡大人,王爺有令,帶吳學士前去問話。”

簡容面露遲疑,最終還是站了回去。

事已至此,恐怕沒人能改變晉王殿下的決心。

兩軍陣前,旌旗招展。

被兩騎帶到裴越面前,吳存仁面無懼色,眼底深處唯有決然之色。這短短的百餘丈距離,他腦海中出現次數最多的詞是祭旗二字。依照他對裴越的瞭解,這位在戰場上崛起的親王素來不忌殺人,而當他依靠藏鋒衛取得戰場上的主動權後,想必第一件事就是要用自己的人頭震懾對面的朝廷大軍。

不過一死而已。

吳存仁神情漸趨從容,望着裴越的目光中隱有嘲諷。

然而裴越的第一句話便讓他疑惑不解。

“本王今日不會殺你。”

裴越擡手指向對面的朝廷大軍,徐徐道:“你想用自己的性命激起那些將士們的憤怒,說不定還能憑藉此舉名留青史,但本王偏不讓你如願。等到此戰落幕之後,本王會通過朝廷查案的程序,將你在陷害本王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調查清楚。本王會讓人一五一十寫清楚你的罪狀,不添油加醋,也不會無中生有,本王要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將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吳存仁終於面色發白。

這番話猶如一柄柄鋼刀砍在他的心口上,讓他痛徹心扉神魂俱裂,茫茫大地幾無容身之處。

裴越緩緩舒出一口濁氣,直視着他的雙眼說道:“你想青史留名?本王偏要讓你遺臭萬年!”

1047【撲朔迷離】994【與子同袍】642【荒唐言】368【夜戰】534【君臣交鋒】1049【真正的底牌】1061【天若有情天亦老】(九)856【逐鹿】794【黃雀】891【從此不相見】705【再相逢】874【雛鳳】1211【長風破浪會有時】(七)868【天下何人不識君】1157【菩薩低眉】1316【長槍依在】1119【漫天紙如雪】213【誘餌】129【驚雷】1261【我欲乘風歸去】585桃花笑春風1243【得失寸心知】669【何似在人間】(一十八)837【碾壓】155【徒】778【刺裴】(五)1034【功名半紙】724【觸目驚心】870【席先生的底牌】26【君子不爭】506【各懷鬼胎】897【武夫報仇】13【惡客】477【不羨鴛鴦】1293【青雲之上】999【迷霧之後】(下)747【初次交鋒】887【漫天星光】1018【必先予之】432【寂靜的平原】314【溫存】1063【天若有情天亦老】(完)16【裴寧】18【壽禮】793【刺裴】(終)1067【人間正道是滄桑】(四)1101【權傾朝野】653【何似在人間】(二)807【令郎可安好】456【取一座城】736【舉重若輕】請假一天,回家過年365【杯酒】(上)818一場風花雪月的局917【終成眷屬】747【初次交鋒】451【謀攻】77【低頭】295【恍若隔世】538【故地重遊】1086【爾曹身與名俱滅】634【終成空】743【紈絝子弟】99【迷霧】821【奪門之戰】(下)273【獵殺】1115【且聽龍吟】1100【加官進爵】533【直抒胸臆】1077【人間正道是滄桑】(完)1014【祭旗】93【爭鋒】569【傷離別】597【權柄】197花前181【婚事】1036【窮途末路】1057【天若有情天亦老】(五)1225【直掛雲帆濟滄海】(七)1218【長風破浪會有時】(完)992我以我血薦軒轅761【血色黃昏】1311【故人長絕】1076【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十三)1267【五美圖】501【定終身】700【適可而止】704【一塊匾額】122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一)1048【勤王救駕】218【收官】1309【待到秋來九月八】621【東風寒】315【蒼生何辜】460【玲瓏一指】1281【魔高一丈】377【輕眉】1122【等一道聖旨】200【聖意與草紙】1147【迷霧中的契機】
1047【撲朔迷離】994【與子同袍】642【荒唐言】368【夜戰】534【君臣交鋒】1049【真正的底牌】1061【天若有情天亦老】(九)856【逐鹿】794【黃雀】891【從此不相見】705【再相逢】874【雛鳳】1211【長風破浪會有時】(七)868【天下何人不識君】1157【菩薩低眉】1316【長槍依在】1119【漫天紙如雪】213【誘餌】129【驚雷】1261【我欲乘風歸去】585桃花笑春風1243【得失寸心知】669【何似在人間】(一十八)837【碾壓】155【徒】778【刺裴】(五)1034【功名半紙】724【觸目驚心】870【席先生的底牌】26【君子不爭】506【各懷鬼胎】897【武夫報仇】13【惡客】477【不羨鴛鴦】1293【青雲之上】999【迷霧之後】(下)747【初次交鋒】887【漫天星光】1018【必先予之】432【寂靜的平原】314【溫存】1063【天若有情天亦老】(完)16【裴寧】18【壽禮】793【刺裴】(終)1067【人間正道是滄桑】(四)1101【權傾朝野】653【何似在人間】(二)807【令郎可安好】456【取一座城】736【舉重若輕】請假一天,回家過年365【杯酒】(上)818一場風花雪月的局917【終成眷屬】747【初次交鋒】451【謀攻】77【低頭】295【恍若隔世】538【故地重遊】1086【爾曹身與名俱滅】634【終成空】743【紈絝子弟】99【迷霧】821【奪門之戰】(下)273【獵殺】1115【且聽龍吟】1100【加官進爵】533【直抒胸臆】1077【人間正道是滄桑】(完)1014【祭旗】93【爭鋒】569【傷離別】597【權柄】197花前181【婚事】1036【窮途末路】1057【天若有情天亦老】(五)1225【直掛雲帆濟滄海】(七)1218【長風破浪會有時】(完)992我以我血薦軒轅761【血色黃昏】1311【故人長絕】1076【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十三)1267【五美圖】501【定終身】700【適可而止】704【一塊匾額】122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一)1048【勤王救駕】218【收官】1309【待到秋來九月八】621【東風寒】315【蒼生何辜】460【玲瓏一指】1281【魔高一丈】377【輕眉】1122【等一道聖旨】200【聖意與草紙】1147【迷霧中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