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

鐵頭看地圖,竟然是一片荒山,連人煙都沒有。

鐵頭不解:“主君,一塊荒山,我不明白。大娘子問起來我當如何回答?”

“天下最好的玉,這裡是唯一的產地。不,這裡的玉不行,裡在玉礦區之中還有一種寶,叫翡翠,是玉之精華。價值遠超黃金,你安排可靠的人秘密佔下,但卻不要挖掘,還不到時候,天下沒有大定之前,不需要這些富貴之物。”

“是,我這就去安排。”鐵頭施禮退下。

接下來幾天,劉安完全就沒有越過大理的邊界,因爲曾會雖然迂腐,卻在大理國有着不小的聲望,自己進入大理國或許會引發大理百姓的反感。

讓曾會監國,那麼意義會大不同。

幾天後,潘羅支到。

“安哥兒。”

“恩。”劉安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然後兩人相互一禮,誰也沒再說話。

劉安和潘羅支肩並肩的回到了軍營之中,此時的大宋軍營已經空了大半,宋軍借道大理,一邊整合大理的軍隊,接受大理國各城池的倉庫,然後開始準備南下作戰。

劉安與潘羅支在帳內坐定,潘羅支問:“你怎麼想?”

“不知道。”

潘羅支聽的出來,劉安說的是實情。

並非劉安優柔寡斷,這樣的大事不是拍拍腦袋就能決定的。

潘羅支再問:“你怎麼想。”

劉安說道:“結果沒有,我卻想了很多。”

“說說。”

劉安搖了搖頭:“沒想好,不過我沒想過當皇帝。我以前倒是想過,搞一個大評論會制度,就是大夥說了算。”

潘羅支搖了搖頭:“人心是沒底的。”

劉安問:“唐,強嗎?”

“強?”

“三代帝皇之後,第四代如何?第五代如何?”

潘羅支說道:“用你們中原的一句話,天下分分合合,你能管多久?”

劉安回答:“我想要的是一個文明的長久。”

“對,你說的是文明,不是王朝。”

“也對。”

劉安倒是沒辦法反駁潘羅支。

潘問:“接下來要如何?”

劉安笑了:“這事沒決定,也不影響咱們吃飯,喝酒,對不對。”

“確實,不影響吃飯、喝酒。可影響性命。”

潘羅支一點也沒笑,很是嚴肅。

劉安:“我明白了。”

“恩。”潘羅支點了點頭:“那麼接下來,並不是往南邊征戰,而是先將內部穩定。”

“蜀軍南下是必要的,你那邊吐蕃軍也要南下。”

“沒錯,他們不是嫡系,他們並非能夠十分信任的,讓他們遠離也有好處。”

劉安:“是,但補給、軍械不差他們的,而且我也需要南下。”

兩人正說着,鐵頭髮瘋一樣衝了進來。

潘羅支沒生氣,鐵頭是劉安的長隨,並非普通人,能這麼急衝進來必有大事。

“主,主君。”

“慢慢講。”

鐵頭整個人伏於地上:“主君,六百里加急,官家的船隊過揚州在江面上出了大事,佑哥兒落水,皇城司的消息是有人陷害,對外公佈的是意外,娘娘悲痛欲絕,重病不治亡故。佑哥兒生死不明。”

劉安的臉上平靜,沒有表情。

潘羅支坐在一旁什麼也沒說,安靜的等着。

潘羅支知道,大宋趙家完了。

約一柱香後,劉安開口說道:“鐵頭,帶親信護衛隨我回汴梁,派人回急前往占城,告訴泰山,佑哥兒無論生死,這天下不再姓趙。請泰山回汴梁。”

說完,劉安站了起來轉身潘羅支:“兄西去,幫我鎮住大理。”

“我身邊一千親衛,皆爲敢死之士,爲弟戰至一兵一卒。”

劉安搖了搖頭:“不用。”

拒絕之後劉安又解釋:“若是大宋開國百年,那麼汴梁城我無人可用。現才四十年,開國將領無數,四大武勳的羽翼還沒有被剪去。他們不敢反,可我敢。我相信他們已經有了選擇,請兄等我,我信至,兄赴汴梁。”

潘羅支起身將自己懷中一把很破舊的障刀遞給了劉安。

劉安雙手接過:“兄等我。”

“若有須,我定會前往相助。”

“好。”

劉安將刀塞進懷中,大步往外走。

在帳外,三百親衛已經集結完畢,劉安慢慢的脫去了身上的大宋官服,換上了他更喜歡的後世元帥服後坐下。

鐵頭上前,用刀爲劉安削髮。

很快,劉安從長髮變成了寸頭,然後起身披上了大衣,至於頭髮渣子現在很難受,劉安也顧不得了。

“回京。”

“是。”

蜀軍的將軍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可看劉安的反應,京中必有大事。

有人在猜測,大理平定,那麼劉安回汴梁便是奪天下。

劉安回到蜀中益州,林理已經出迎三十里。

見到劉安之後,林理什麼也沒說,只是遞上了一張紙。

檄文。

檄文的內容是,天子身邊的奸人,臣劉安清君側。

劉安將檄文看完後折了幾下塞進懷中。

林理這才說道:“有聖旨到……”

林理猶豫了片刻,在他想如何稱呼劉安,最終他還是說道:“你進大學士,其父進國舅,官家要封劉氏爲皇后,朝中無一人反對,呂蒙正告病在家,向敏中殿上怒罵官家後將冠袍扔在地上,自入大牢。”

劉安開口說道:“幫我寫一份檄文,清君側自古以爲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這是造反或是奪權的藉口。我劉安不需要這樣,直接替我寫,趙氏一族對功勳無情,對士卒無義,對內強權,對外軟弱,既無富國強民之舉,又無於創漢唐盛世之能,我劉安代天下彈劾趙氏,免去其皇帝之位,爲天下,爲我華夏之文明,邀請天下願奉華夏爲先祖之民,汴梁城商議天下共治。”

“好。”林理沒反對。

劉安反了。

汴梁城依舊是一片繁華,依舊是一片歌舞昇平,市集的商人們依舊在談論着他們的生意。

朝堂之上,早朝只來了一半的官員。

三相沒在。

六尚書只來了一個溫仲舒。現爲刑部尚書。

“討賊!!!”

皇帝這一聲吶喊喊到嗓子都破音了。

無人領軍。

兵符發到了溫仲舒手中。

溫仲舒本就是軟弱之人,咬破舌頭裝出一副吐血的慘樣,然後被擡下了大殿。

林特領了兵符,文官帶兵。

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一百節 毒誓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一節 穿越者劉安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十二節 衝動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一百節 毒誓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三節 開榜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
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一百節 毒誓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一節 穿越者劉安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十二節 衝動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一百節 毒誓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三節 開榜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