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

bookmark

趙禎對於宗室來說既是無情又是親切,無情在於他對宗室的打壓,從趙元儼開始到趙允讓,趙禎對宗室的鐵腕政策在所有人眼中都是無情的,甚至包括一部分朝臣和百姓。

當初趙元儼謀逆,趙禎治罪情有可原,但趙允讓的過錯沒有必要到被苛責如斯的程度,在宗室看來,無論如何都是親戚,都算是自己人…………

但同樣的,宗室也念及趙禎的好,宗室子弟中有不少獲得武職的,他們都是當初趙禎培養出來放在軍隊中的,若是沒有這件事,宗室根本就沒有獲得軍功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宗室不光獲得進入軍中的機會,他們還得到了最希望得到的東西,財富…………

作爲宗室,在政治上是沒有出路的,這一點不光他們自己清楚,朝堂之中的朝臣和百姓都清楚。

大宋的國策在立國之初便定了下來,外戚,後宮,宦官根本就不能接觸朝政,皇后有時會在特殊情況下干預政事,但所付出的代價高的驚人。

所有的朝臣都會高度警惕,而且不斷上疏皇帝或是在朝會上公開彈劾,對皇后在民間的聲譽有着極大的影響。

至於宗室不得干政,原本是沒有的,至少在太祖時期是沒有的,到了太宗事情,他自己就是得位不正而坐上皇位的,自然知道宗室對皇權將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老趙家的皇帝最大的有點比那時善於採納和總結前人的經驗,並且把解決的辦法直接定爲國策世代執行下去。

這樣一來問題便大了,宗室也從原本天家的近親變成和外戚宦官一樣的潛在威脅。

所以趙禎是知道該如何對待自己的這些親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依照太宗留下的法子對宗室進行限制。

當然,趙禎在限制宗室權利的同時,也給了他們最希望的東西,財富。

權利和財富是人類追求的永恆利益,既然不能在權利的道路上前進,那宗室就把所有的目光投向了財富。

而恰巧趙禎給了他們走向大宋財富中心的權利,東城豪門之中的宗室之多,人數之巨纔是趙禎警惕的原因。

宗室手中原本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但即便如此他們依舊不滿足,依舊在不斷的買賣土地,以期望獲得更多的財富。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土地兼併的罪魁禍首,趙禎當然不願意他們把持太多的土地,宗室不光買賣京畿路的土地,甚至連真定府,太原府以及京兆府都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土地兼併。

不少州府的縣治之下,大量的土地被宗室或是勳貴進行買賣,這也是趙禎迫不得已之下祭出商業和工廠這兩大經濟利器的原因。

當初第一批走上商業道路的人當中就包涵了大宋的宗室和勳貴,以及那些沒落的將門和官宦之家。

除了宗室之外,勳貴集團也包括了將門和官宦之家。

所以在趙禎眼中,宗室和勳貴完全不是一樣的存在,他們是倆個完全不同的羣體,互相之間雖然有利益捆綁,但卻並非是一個整體。

於是趙禎便把主意放到了宗室的身上,先對付宗室,再對付勳貴,這是一條最爲妥當的道路。

對於別人來說,宗室地位不凡,應該比勳貴更難對付,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越是和天家關係最近的宗室反而越容易對付。

再怎麼都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親戚,多少還能給趙禎這個“大家長”一點面子,而且宗室這幾年安頓的多,對朝廷的政策或是趙禎的旨意執行的非常好。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作爲皇帝擁有了最高權利,越是接近這些權利的人越明白這權利的巨大,心中的恐懼和敬畏便越強烈。

於是趙禎便利用這次夏至祭地之禮好好和宗室聊聊…………

拉着趙允成的手,趙禎望着宗室不斷的感嘆道:“朕今年才知道宗室子弟如此之多,今日來的還只是朕的三服宗親,可如此人數也是超出了朕的想象,單單是今年一年,朕便冊封了二十多個郡公,三十個郡主,七八個國公,還有一堆侯爵…………照這麼下去,馬上不是朕沒得賞賜,而是沒法賞賜了……”

趙允成的手臂微微一僵,望向趙禎臉色訕訕的道:“官家恕罪,臣實在是…………”

瞧見他侷促的模樣,趙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人倫乃是常情,現在日子好過了,在家和妻妾敦倫,誰能說出個不是來?便是朕也打算再添幾個子嗣,無論兒女都是極好的。”

趙允成連連點頭道:“官家說的是,咱們大宋現在是鼎盛一時,國朝安定,如此宗室們也賺的盆滿鉢滿,家中敦倫也是常有的事情,如此子嗣頗多。”

“只是這爵位封賞下去,很快便沒了封國,如此朕如何封賞?難道直接叫肅國公,靈國公?”

趙禎說完便微微皺眉,趙允成瞬間又變了臉色,作爲一個老實人,他實在是太難了,只能看着趙禎的臉色行事。

趙禎的意思他當然能夠猜到,老實人是老實,但並不傻,在趙禎開口之後他便知道,官家這是要對宗室的封爵下手了。

即便是老實人也要顧及自己的利益,趙允成小心翼翼的開口道:“官家的意思是三服之外的人便不算是宗室?”

趙禎臉色變了變道:“怎能不算宗親?!五服之類便是宗親,這是太祖太宗定下的事情,難道太祖一脈便不算是我趙氏宗親了?這如何能說得出口!”

“是是是!官家所言極是,宗親血濃於水不可分離也!只不過如此我宗室人數與日俱增,實在是難以調和,官家政事稠溏未曾顧及我等宗室,而臣下實在是無能,未曾與陛下分憂!”

趙禎當然不會說他無能,也不會讓三服之內的趙家血脈丟失爵位。

“朕的意思是,既然沒有賞賜那就換成別的東西,這世界上總有能用其他東西取代爵位的不是嗎?”

趙禎的話讓趙允成整個人都愣在原地,默然許久之後擡了下眼皮道:“官家是大宋的君父,意識我等的家主,官家的賞賜豈能推辭?!”

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
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