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

bookmark

宋軍的攻伐很快,一日之內便能攻破一城,有時甚至能連下兩城,速度之快,攻勢之兇猛令契丹人震驚的同時也令天下人咋舌!

攻城之戰往往是最困難的。

耗時長不說,傷亡也是極大,非要有十足的勇氣和耐力否則不能成事,但契丹人的城池在宋軍面前彷彿是紙糊的一樣,轉瞬之間土崩瓦解。

大宋的火器已經強大到了契丹人不能理解的程度,火炮已經不是單一的破城工具了,隨着格物的發展,火藥彈也不是傷害最高的爆炸物。

烈性炸藥纔是宋軍的攻城利器,只需要不大的一塊就足以炸開包鐵的厚重木門,炸爛的木門如同一塊花菜,由外向內的裂開出無數瓣,駭人極了!

接下來纔是重頭戲,炸開的裂縫不算大,而宋軍也沒打算進入城門洞子裡和守軍硬拼,而是丟入幾個如同火藥彈一般的小鐵筒,這些鐵筒會炸開,但威力不大,只是噴出的霧氣卻非常嗆人,八尺高的契丹壯漢都堅持不下去,很快便會眼淚鼻涕流個不停,狼狽而逃。

接着便是不斷的爆炸,城門小小的裂縫也變得越來越大,有時甚至能把巨大的包鐵木門炸的粉碎。

這樣強悍的戰鬥力實在是令人震撼,即便是兇猛的契丹人在宋軍面前也不得不升起一種無力感,不過他們也有相對應的手段。

火藥彈不是宋人的專利,契丹也有,只不過威力和大宋的比起來便要相形見絀的多,但不失是一種反擊的手段。

臼炮這種東西的出現彷彿是必然趨勢,趙禎也沒想到格物院的匠人已經能純熟的運用火炮技術並且把它們逐漸實現,這些大宋的“科研人員”帶着相當大的激情投入其中。

最終臼炮的得意出現證明了華夏民族的技術與智慧,堪稱無與倫比。

當然臼炮這東西雖是攻城怪獸,但卻也有着巨大的缺陷,行動不便,因爲炮鋼技術還不是很成熟,現在的大宋無法冶煉出適合臼炮的炮管,只能用最爲簡單的辦法,加粗炮身。

所以大宋的臼炮動輒萬斤之重,馬車運輸十分困難,只能依靠八匹馬驅趕的六輪車才能勉強運輸,不過還好,契丹人給大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便利條件。

東京道的公路………………

說來有些諷刺的味道在其中,契丹人基本上不願修建公路的,在他們看來公路耗時耗力,浪費成本,有修公路的錢不知能多賣出多少貨物出去。

而且契丹的土地也不適合修建公路,茫茫的草原上上哪去找補給地點去?張儉得出結論,在契丹修建一條長十里的公路所費,在大宋卻能修建五十里!

於是修路這件事就被擱置了下來,但最終卻在東京道得以出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契丹的商人也知道這一點,尤其是在他們看到大宋的公路帶來的利益之後,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擁有自己的公路。

而東京道州府衆多,勞力衆多,修建公路之所需並不如同往常,於是乎便有人建議修建公路,同時朝廷還能通過收繳費用的方式收回成本,甚至盈利。

這樣一來朝中的反對之聲自然消失不見,只不過蕭惠和他的樞密院頗爲不同意,原因很簡單,大宋的軍隊也能通過公路在東京道快速用兵甚至是補充。

但他的聲音在資本面前就顯得頗爲站不住腳,公路既然可以修建,那也可以破壞不是?

於是,密密麻麻的公路網絡就在東京道出現,而誰也沒有注意到,拿下建議修公路的契丹商賈和大宋的合作都是頗爲密切。

大宋的商賈只要通過遊說的方式利用契丹的商人修路,而他又不會修建,或者說是不想去耗時耗力的修建,那這個問題最終還是會落到大宋商賈的頭上。

這便是最早的外包,大宋的商賈獲得契丹商人提供的錢財,在當地招募勞動力,向大宋購買原料,然後由大宋的匠人指導修建,過程既既簡單又方便。

而事實上大宋商賈得到的還不止這些,他們還有大宋朝廷提供的補助,務必要把這些公路修建成爲最爲結實穩固的公路,東京道的公路事實上就是大宋在幫契丹修建的!

大多數契丹人還被矇在鼓裡,所以並不知道其中曲直,他們唯一知道的便是這公路修建起來進展神速,爲何破壞起來就那麼難?

運用了大量水泥石子修建的公路非常堅硬,而在這些公路上砸一個不大不小的坑實在沒有什麼意義,因爲相比其他道路,這水泥路還是很好!

宋軍沿着公路北上,巨大的臼炮還沒來得及發揮作用,東京道的城池就基本上完蛋了,而臼炮這種不方便運輸的工具卻可以直接裝在另一個交通工具上。

大宋的戰船!

巨大的戰船爲了乘風破浪,爲了抵擋強風巨浪的襲擊,體積龐大載重驚人,萬斤的臼炮裝在創收完全不成問題,只需要加固好便可。

結果是誰都沒想到的,效果驚人的好!

東京道的蘇州城就是被巨大的臼炮彈丸給“砸開”的大門,城門樓子上的守軍瞬間連同城樓被砸成肉泥,巨大的彈丸並沒有爆炸,而是如同天神的巨錘摧毀了玩具一般的城池。

質量越大慣性越大,連續數顆彈丸落在城牆或是城中建築上之後,蘇州城這座東京道最爲繁華,守軍最多的城池投降了。

這是契丹人爲數不多的投降之一。

是真正以上的放棄抵抗,大開城門,成爲大宋的降俘,他們和整個蘇州城一樣,恐懼的顫抖,宋人甚至不用靠近城池,只需要利用炮船不斷的轟擊蘇州城,巨大的彈丸足以毀滅一切!

爲了蘇州城的繁華,也爲了城中的百姓,最後是爲了自己的性命,蘇州城的守軍將領帶着部屬向宋軍投降。

看似是被巨大的臼炮嚇得,事實上卻是他們已經被奢華的生活,長期的物質享樂給瓦解了鬥志,聲色犬馬的生活就是會讓軍隊的戰鬥力降低。

沒有思想上的約束和軍法的控制,早晚會墮落下去,蘇州城是第一個,但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
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