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

到了大宋這種層面的王朝,所擔心的一般的不是戰爭的規模,而是國力。

所謂的國力包括多種多樣的東西,財富,科技,人才,交通運輸,等等這一切相結合纔是大宋的最終力量,當然其中最不可缺少的便是老兵。

大宋在趙禎募兵與役兵相結合的兵制下,多年的征戰積累之下,最不缺的便是老兵,而老兵也是軍隊組成的基礎以及中堅力量,絕不能忽視。

相比朝堂之中的官員,這些人看似是不值一提,但他們在戰爭中的作用卻是舉足輕重,對大宋王朝,對趙禎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趙禎太知道老兵的作用了,這些人有着相當強烈的使命感和榮譽感,稍加訓練便可投入到戰鬥之中,無論是戰場經驗還是紀律性都算是新兵完全不能匹敵的。

爲何?因爲這些老兵都經歷過生與死的考驗,都是在鋼鐵中鑄就出來的精銳,大宋培養的每一位士兵的代價可是實打實的用錢堆出來。

這些老兵是大宋寶貴的財富,只有少數人知道他們的作用,平日裡都是在民間過着簡單質樸的生活,唯一的保障就是兵部…………

趙禎規定,所有退役士兵犯案後地方衙門可以進行逮捕,但要交到兵部的兵法司進行審判。

凡是參加過戰爭的老兵一旦退役,不光有軍功上的獎勵,更有相當高的實惠在其中,最大的好處便是他們能成爲平民百姓的時候還有機會重新迴歸軍伍。

軍功越高,退伍之後的分配到衙門的紀律便越大,屆時若是還能重上戰場獲取軍功的話,對未來的仕途有着決定性的影響,這是尋常地方官吏得不到的好處。

大宋的這種役兵募兵相結合的制度已經存續數十年,培養出的老兵不計其數,即便是到了地方上,也可在十六衛中掛職,隔三差五的參加操演。

所以並不用擔心他們的戰鬥力下降很快,越是老兵經驗越豐富,這是從戰場上積累下來的財富,也是在生與死之中歷練出的寶貴經驗,而這些恰恰是新兵所不具備的東西。

在乾宇改制之前,參謀軍事院曾經提議,把所有士兵改爲職業軍人,以軍戶約束之,這樣老兵依舊是老兵,不用招募新兵進行訓練,減少成本。

但卻被趙禎駁回了,原因很簡單,他要增加大宋的老兵儲備,四年一屆的役兵法,在加上有特殊表現和募兵法,使得大宋的精銳士兵藏之於民。

這次對黑汗的戰爭便是一次重要的實驗,雖然從現役士兵中抽調了三十萬人作爲主力,但趙禎依舊召集老兵,以其原有建制組成了預備隊。

沒有那場戰爭是沒有預備隊的,一旦開戰總有地方應接不暇或是出人意料,這時候投入預備隊便是扭轉戰局的神來之筆。

從寧夏路附近的州府抽調退役老兵逐漸預備隊,分別是秦鳳路的西寧州,蘭州,秦州,以及永興軍路的保安軍,延安府,慶州等四州一府一軍之地抽調,共計老兵二十萬。

事實上人數遠超這些,趙禎在看到並不送來的奏疏時看到的數字遠超二十萬人,從三軍兩府十四州抽調老兵近五十萬,這個數字實在太過嚇人,連有所準備的趙禎都被嚇了一跳。

把這個數字砍半之後才傳遞給蔡伯俙,命三司和兵部軍備司共同協助蔡伯俙完成物資調動,士兵上戰場可不是隻有吃穿用度,還要有車馬相送,堅甲護身,利刃在手。

大宋的每一個士兵都不是炮灰,即便需要他們攻堅,也是武裝到了牙齒的炮灰…………

並且大宋的軍隊早已脫離用腳板行軍的時代,機動的馬車成爲戰場的運輸工具,但士兵們的徒步能力依舊強大,負重奔襲是最長訓練的科目沒有之一。

隨着趙禎的檄文傳遍大宋,兵部的文書也抵達秦鳳路和永興軍路,地方上的衙役第一時間把文書傳告在冊老兵,一時間無數的老兵從工廠中,田地裡,酒樓飯館之中走出。

“徐家的老大,你這是作甚?今日不出工了?鐵算盤可是扣你三日工錢的!”

走出工廠的漢子回頭瞧了一樣好心提醒他的人,忽然從老實巴交的人變成豪爽的漢子:“去他孃的鐵算盤,那賊廝鳥就算你不曠工也剋扣你的工錢,老子不幹了!”

“不幹了?!”

不單單是工友們驚訝,連剛剛趕來的鐵算盤都微微吃驚,忽然氣急敗壞的衝上去,聲音因爲憤怒而尖利:“不幹了?!你說不幹就不幹了?!別忘了你當初來可是簽了契約的!若是不到定期不幹,可要賠俺三月的工錢!”

徐老大忽然回頭,一把拉扯住鐵算盤的前襟:“你個賊廝鳥給老子聽好了,不光俺不幹了,和俺一起來的的幾個兄弟都不幹了,而且一文錢也不會陪你,知道爲何嗎?朝廷的公文下來了,俺是西征軍的人,誰敢阻攔?別說是你一個小小的木器廠,就是衙門來人俺都要走!還有你給俺記好了,若是俺這次不死,立了軍功回來,你等着!”

這可是赤裸裸的威脅,“鐵算盤”看着昔日老實巴交任勞任怨的漢子,忽然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就像是被猛虎給頂上,兩腿不自覺的打起擺子來。

露出尷尬的笑容:“原是出征西北,好說好說,今日之事便算了,這月的工錢定然一文不少的送到你家……嘿嘿……”

“鐵算盤”是識相的,聽人說徐老大是從上四軍退下的老兵,脖子上總掛着一塊銅牌牌,現在出徵在即,若是自己阻攔……事情可小可大,若是衙門追究,那自己可就是阻撓西征,別說是工廠,就是自己的腦袋還在不在都不知道。

誰知道他徐老大會不會立功而歸?就算他戰死,他的袍澤若是帶着軍功回來報復自己也受不了啊!

這時候還不如結個善緣讓他趕緊離開的好,免得惱羞成怒,說自己不放他走,招惹來衙門的人可就麻煩了,自己開個木器廠不容易!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