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

bookmark

趙禎從未想過消滅外族,整合一直是他的手段,不光如此,還要讓他們融入到華夏之中,成爲華夏的一部分。

大宋是征服了外族,很多存在於華夏曆史中的外族,但這對趙禎來說還不夠,趙禎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蕭撻裡看來他是一個控制慾極強的人,他不光要征服這些部族,毀滅他們的國家,還要征服他們的靈魂!

讓他們不再是和大宋捆綁在一起,而是和華夏捆綁在一起,成爲華夏文明的一部分,一旦如此,那以後無論是哪朝哪代,都是華夏人的華夏,而不是漢人,契丹人,亦或是党項人。

蕭撻裡已經喝得微醺,藉着酒勁開口道:“趙禎,這事情就不該是你做的,能這樣做的人世上只有聖人,唯有聖人如此才能獲得天下歌頌,到了你的手中若是事成,便充滿權謀!”

趙禎撇了撇嘴,這話是沒錯的,雖然是同一件事,可在自己手中成事必會被後人留下權謀之感,當然這本身就是一件爲華夏權謀的事情,只是未做皇帝沒有聖人那般的坦蕩。

夷狄入華夏,這不算什麼,但要讓他們習慣,並且保持下去,成爲一種記憶,可以說這是趙禎蓄謀已久的事情,只不過到今天才來得及實施而已。

有一點非常重要,想要實現這一點必須要等到大宋足夠強大,擁有足夠的能力去安撫,吸納,甚至是包容,並且有時間去習慣,如此才能讓大宋出現“民族大團結”。

這話說的有點大,民族大團結非常困難,可這也是一項強大的“光環”是一個國家的強大助力,一旦實現民族大團結,那最後的結果便是這個國家走上一條寰宇無敵的道路。

民族大團結有多麼的重要?看看後世那些被各個民族之間矛盾折磨的快要分裂和已經分裂的國家!

有幾個能像中國一樣緊緊團結起來不斷強大,不斷走向世界巔峰的?

這種事情不能和別人說,無論文臣武將都不行,即便是後宮中的知己也沒辦法開口,唯有同樣做過皇帝的蕭撻裡趙禎才能毫無避諱的說出來。

這事情對她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契丹這樣強大的部族也需要歸屬感,也需要在大宋在華夏紮根,無論承認與否,契丹都是華夏文明中的一部分,他們的祖先便是華夏的一部分了。

華夏的歷史本就是不斷擴展,不斷包容的歷史,原本的華夏只有中原,加上東夷、西戎、北狄、南蠻“四方之夷”,組成了所謂的“天下”。

華夏文明就是在和四方之夷碰撞,摩擦之下才形成今天的局面。

到了現在的大宋,南方已經被大宋開發出了不少的魚米之鄉,“嶺南”的這一代表荒蠻,落後,愚昧的稱呼已經被江南所取代,成爲大宋的天下糧倉。

江南不光出產大量的農產品,還是大宋糧食的主要集散地,來自南海駐地的糧食幾乎會先運到江南再往被販賣。

南蠻這個詞只有在北方人在生氣罵街的時候纔會對南方人冠以的稱呼,尋常的時候只會稱其爲南人,同樣北狄也是南方人對北方人的蔑稱。

南北差異,東西之別形成了大宋特有的地理排斥,這是趙禎不希望看到的情況,朝堂之上便是如此,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朝堂居然牴觸南人,牴觸來自南方的官員。

原本還是並不怎麼牴觸北方人的,但現在也開始出現北狄這個稱呼了,只有在真定府以南,荊湖以北纔不被抵制,什麼時候大宋開始出現這樣的地理歧視了?

趙禎後來纔想明白,這恐怕就是民族碰撞融合以及疆域不斷擴大的所導致的。

地域的差異說到底是民族之間的差異,是人們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尋找殊同的辦法,趙禎忽然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一個自己把華夏各族聚集在一起,擰成一股繩的好機會。

所謂的華夏一直都不是單獨存在的漢家民族,相反而是各民族的融合總成,在趙禎的印象中,少數民族在後世不光有和漢族同等的待遇,甚至有不少的優惠政策,他們是共同組建華夏和中國所必不可少的存在。

合則兩利,鬥則具傷。

所以趙禎在蕭撻裡面前談及契丹,爲的就是先把契丹作爲實驗的對象,契丹在大宋的特殊性是無與倫比的。

契丹人不像党項人似得融入到大宋漢家百姓之中,他們是最爲龐大的外族,是經過三番五次內遷而依舊存在的北方民族。

想要把契丹收攏,最複雜的便是讓他們在大宋找到歸屬感,而歸屬感這東西需要非常大的投入,畢竟契丹人對自己本民族的歸屬感更爲強烈,雖然能征服他們的身體,但卻無法征服契丹人的靈魂。

趙禎已經給了契丹人科舉的權利,這同樣也是在改變他們的文化,畢竟儒學依舊是科舉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儒學中的儒家思想便是吞併外族的一劑良藥。

無論是優美的詩詞歌賦,還是中規中矩的四書五經,都是在文化上趨同的表現。

契丹人擁有過自己的王朝,遼朝在鼎盛的時候已經開始向儒家,向華夏文明靠近和趨同,趙禎現在做的不過是把這種手段運用的更加光明正大,更加得心應手而已。

契丹人想要參加科舉,那就必須要學習儒學,同時還要學習其他各種學科,按照各科成績進入朝堂,走上仕途,如此契丹人還能不快速融入到大宋,融入到華夏之中嗎?

趙禎慢條斯理的把自己對待契丹的優惠政策告訴蕭撻裡:“現在我大宋的科舉乃是多科制,以最後各科成績爲總,朕既然要招攬契丹人,那必須在分數上加以優待,凡契丹人考取功名,分數可適當減免,但也不能比其他人少多少,不知皇妃覺得多少分合適?”

蕭撻裡望向趙禎,不喜反驚:“官家這是打算提出怎樣的苛刻條件?!”

都是最瞭解自己的都是枕邊人,這話一點也沒錯,蕭撻裡雖然最晚入宮,但她實在是太過了解自己了。

自己稍稍一動,她便知道要出哪張“牌”!

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
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