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唱一和

隨着皇后謝蘇芳與信王妃入座,御書房裡除了宮女以及太監外,便是站着的葉青了。

如同被人孤立的感覺實在是不好受,特別是眼前在坐的一個是當今聖上,一個是皇后,一個還是時不時美眸帶憂,有些關切的連連偷瞄他額頭傷口的信王妃。

趙昚既然當初能夠在初登帝位之時,便立刻給岳飛平反,雖然其中有多方面的政治考量,跟他一心想要北伐的雄心壯志在裡面。

但不管如何說,趙昚這個皇帝,並不像是與趙構形成了完全的正副手一樣,其在治理江山社稷等等方面,還是有着頗多的自主權。

而關於今年的科舉,任命信王監察、率領禮部來舉行今年的科舉,也足以能夠看出,趙昚在朝堂之上的話語權,跟趙構所插手的朝政,其實是處在一個頗爲微妙的平衡之中。

經過皇后跟信王妃的稟奏,今日葉青與乞石烈志對峙一事兒,儼然已經成了趙昚這段時間,心裡感覺最爲得意的事情之一。

畢竟,不論是因爲趙構的關係,還是金使在臨安的這段期間,趙昚總是有一種胸口壓着一塊兒大石的感覺,好像做什麼事情,都不是那麼的順暢,處處要顧及金人的感受。

而這也讓他自元日起,並沒有覺得真正的愉悅跟舒心過,隨着近日金使的離去,趙昚這才感覺到了自己身爲大宋帝王的權威跟威嚴。

但即便是今日因葉青做了一件大快人心之事兒,而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高興,他依然還是不會在趙構狠狠的訓斥了葉青一番後,馬上就背離趙構的初衷,而後給予葉青安撫。

活人與死人之間還是有區別的,何況趙昚對於趙構又是孝敬有加,即便是除去孝敬的原因,身爲帝王的趙昚,也不會讓臣子看到、感覺到他跟趙構之間,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而且在趙昚看來,自己能夠派關禮在德壽宮門口等候他,對於葉青這個臣子來說,已經是一種安撫跟恩賜了,若是再進一步對葉青做出賞賜,顯然不是帝王權謀之道。

看着皇后謝蘇芳跟信王妃略帶遺憾的樣子,趙昚如今還能做的,便是從另一個方面關心葉青,從而讓皇后跟信王妃感到滿意。

所以趙昚看着站在跟前的葉青,話題自然而然的便從今日與乞石烈志一事兒上,轉移到了今年的科舉一事兒上。

一個帝王向一個準備參加科舉的“士子”關心問詢,不管是在趙昚、還是皇后、信王妃看來,這都算是對葉青的一種嘉賞跟鼓勵。

而葉青自跟趙構打交道以來,也早就學會了佞臣一道的冰山一角,最起碼睜着眼睛說瞎話,他現在可謂是駕輕就熟、信口拈來。

於是剛剛被信王任命爲考官的朱熹,就成了葉青在當今聖上趙昚面前攻訐的對象。

朱熹與兩名道姑有染,甚至是與自己的兒媳之間也是不清不白的事情,自然是也被佞臣葉青拿了出來攻訐朱熹。

“臣以爲,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是一氣呵成,世道人心、上行下效。自身不正,又如何立爲士子之楷模?若是以朱熹這樣的人爲考官,豈不是讓天下士子都失去了倫理之道德?臣只是一個待參加科舉之士子,但寒窗苦讀聖賢書以來,絲毫不敢亂了倫理輩分,更不敢違越天道人倫。臣向來堅守聖賢所言之三綱五常: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仁義禮智信也。對於朱熹爲考官之事兒,臣斗膽進言,臣即便是參加科舉,怕也會是無功而返。”葉大學士一臉的正氣凜然,不卑不吭,甚至有帶着一絲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慷慨莊嚴說道。

若不是額頭上的傷口此刻顯得有些滑稽,恐怕就是連旁邊的關禮,都要相信葉青說的都特麼是真的了!

“此話當真?”趙昚眉頭一皺,沉吟了下後道:“朱熹雖不是朕的臣子,但以其聲望與學識來講,也是大宋之聖賢大儒,你若是因私攻訐,朕可不會輕饒你?”

“回聖上,臣所言句句屬實。聖上當該知曉,臣雖未入仕,但掌管皇城司近一年來,即便是不想過問此事兒,但也架不住風言風語往皇城司裡刮,所以臣在留心此事兒之後,在查明真相之後,纔敢如此,若不然,臣豈敢攻訐一位我大宋士子、儒生敬仰之聖賢。”葉青神色平靜說道。

但即便是現在,他連朱熹的兒子叫什麼都不知曉,不過事已至此,既然已經說了,那就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至於要是趙昚真的問起朱熹的兒子叫什麼,那到時候只能是胡謅了。

不過好在,趙昚顯然並沒有想過從最簡單的地方着手懷疑葉青,而是靜靜的看了一眼葉青後,目光便轉向了因爲葉青那一番攻訐朱熹的話語,此刻顯得有些震驚的皇后跟信王妃。

皇后謝蘇芳的內心是真的很震驚,她是真的不敢置信,朱熹竟然是如此一個道貌岸然的僞君子。

而信王妃的震驚則是,葉青的膽子也太大了吧?竟然敢當着聖上跟皇后的面,眼睛都不眨的就胡說八道。

而且她更是明白,葉青此番話語,可謂是真的要跟信王撕破臉皮了。

那日在西湖畫舫之上,雖然最後葉青佔了上風,但信王等人對他放肆的嘲笑,可謂是言猶在耳,葉青這是開始報復信王跟朱熹等人了。

“關禮,雖然你還未前往皇城司,但這些時日皇城司的一些消息,你多少也有參與,可知此事兒?”趙昚目光再次掃過眼前恭敬站着的葉青,而後緩緩落在關禮身上問道。

“回聖上,葉大學士所言確實屬實。”關禮恭敬的向趙昚行禮說道。

趙昚顯然還是極爲信任關禮的,聽到關禮確定的回答後,先是重重的嘆了口氣,而後不自覺的從椅子上站起來,來回踱步着,想了下後看着葉青道:“這些不會是因爲朱熹攻訐你復原元祐渾天儀象一事兒,所以你才報復他吧?”

“回聖上,臣……臣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元祐渾天儀象就在嘉會門城樓之上,誰人都可以上去盤查……。”葉青話還未說完,便被趙昚打斷。

“但朕聽說,自元祐渾天儀象落成以後,最初你可是禁止任何人登樓近觀的。”趙昚皺着眉頭,有些消瘦的身軀,使得身上原本該是合體、貼身的窄袖長袍都有些鬆鬆垮垮。

“最初落成之時,臣還需要繼續各種調試、修正,若是那時人太多,而誤碰了某些機關,臣則就需要花費甚至比復原元祐渾天儀象,還要長的時間來修復了,所以臣纔會禁止他人登樓靠近。何況復原元祐渾天儀象一事兒,豈是臣一人就能夠瞞天過海而瞞過所有人?太府寺、工部都有人衆多人蔘與,臣即便是想要瞞天過海,怕是工部跟太府寺也不會答應。”葉青條理分明、從容不迫的說道。

“這倒也是,以你一個皇城司的統領,是不可能讓近千人跟着你一同作弊的,朕……朕差些被矇騙了啊。”趙昚仰頭思索着葉青的話語,而後認同的點點頭說道。

皇后謝蘇芳看話題不再是朝堂政事兒,便輕聲道:“聖上若是心存疑慮,當可讓太府寺跟工部進宮一問便知,妾身倒是覺得,每日每個時辰聽着的鐘鼓之聲還是頗爲悅耳呢。”

趙昚不說話的點點頭,其實他心裡何嘗不是清楚,工部李道跟葉青並不對付,若是元祐渾天儀象存疑,李道早就該在朝堂之上稟奏、彈劾葉青了纔對。

信王妃看着笑容滿面的皇后,又看了看像是猶豫不定的趙昚,而後美眸飛快的掃過葉青那受傷後,此刻腫脹的更加厲害的額頭,不由說道:“信王其實……其實也不太相信葉大人會在元祐渾天儀象一事兒上作弊,只是因爲對此並不通曉,加上朱熹等人言語鼓惑,纔會……纔會懷疑元祐渾天儀象有作弊之嫌。”

“朱熹當真有如此不堪?朕可是聽聞,其不論學識還是人品……。”趙昚顯然是一時之間難以相信,憨厚、質樸的朱熹,又在朝堂之上爲官多年的臣子,會如此攻訐一個跟他並無瓜葛的“士子”。

信王妃神色之間同樣帶着一絲的猶豫跟糾結,貝齒輕咬紅脣,顯然一時之間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底該不該繼續幫着葉青,在當今聖上跟前說謊。

不過好在其倒算是聰明,美眸再次掃了一眼葉青後,淡淡說道:“聖上或許有所不知,上元節之日在西湖……。”

“你是說同遊西湖之事兒嗎?”趙昚笑着問道。

“不錯,那日西湖遊船,朱熹說雨乃是氣也,但他乃是枯坐三天悟出來的。而這位葉大人則是告訴信王等人,其實大可不必枯坐家裡去悟雨與氣的關係,只要燒壺開水就足以知曉,雨乃是氣的形成。”信王妃堅定的說道。

信王妃言下之意便是:朱熹所言的一切,即便是對,也是憑空猜想出來的,而葉青則是把事實擺在眼前來證明真僞的,所以足以證明,葉大人的話語跟元祐渾天儀象,顯然比朱熹的憑空猜想更爲可信一些。

隨着信王妃話音剛落,葉青便接過話茬道:“臣斗膽進言,當年朱熹爲官之時上奏彈劾唐仲友,人人都以爲他乃是因唐仲友徇私才彈劾,但據皇城司查探,其真相乃是,朱熹是爲幫好友呂祖謙纔會連連上奏彈劾。”

“爲何?”趙昚問道。

“因其好友呂祖謙,與如今的台州知州唐仲友,同時喜歡上了一個妓女嚴蕊,而呂祖謙情場之上敗於唐仲友後,朱熹爲其出頭、打抱不平,才連番上奏彈劾唐仲友。”葉青繼續說道。

葉青與信王妃一唱一和之下,使得朱熹此時在趙昚心中的地位,瞬間一落千丈。

1044 三朝元老1095 籌碼的兩面性1186 典籍1119 夫妻爲帥第六百六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零七章 最大的青樓第七十九章 西湖有感第八百三十章 斥候1029 亂的開始1155 認同第九百三十六章 拉攏 離間第六百九十四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與不平靜第七百四十一章 從長計議第四百八十三章 接應第三百八十六章 可憐的趙構第三百零一章 鍾晴第六百一十六章 唉……1218 普天之下1060 夜的後患第一百一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五百七十九章 鍾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分國稱帝1141 缺一個章節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門巷第五百四十九章 夜黑風高第七百一十章 有鳳來儀1185 缺個章節名1051 就範第九百三十六章 拉攏 離間第四百六十五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九十二章 隻手遮天第五百五十九章 攬財鏈第九百六十九章 攻城1142 說服第四百六十七章 地牢第五百零四章 逃脫1054 宵禁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言爲定1218 普天之下第九百一十一章 官宦街巷第七百一十三章 河套1073 侍奉 開恩第四百八十八章 怎麼辦第一百六十四章 燕家的條件第二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強自立第八十七章 文人傲骨第九百章 媒婆史彌遠1054 宵禁1222 論學第九百四十七章 腹背難受第八百七十二章 抵長安第八百六十章 現實來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五十二章 不夜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扶不扶第六百五十八章 刀下之臣1164 黑石第六百一十二章 三個月的時間第二百八十九章 迷茫第九百三十六章 拉攏 離間第五百五十九章 攬財鏈第六百九十七章 牽掛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量個事兒1083 北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爲人父第九百五十章 烏合之衆第八章 勢力的老劉頭1165 對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君臣大義第一百零九章 趙1097 說客1223 萬寧宮第三百三十六章 論第九百六十六章 朝堂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零七章 最大的青樓第四百二十八章 號角聲第二百七十一章 手拿聖旨的人第九十六章 舌戰羣儒1第十二章 揹包 手錶 野戰刀第四百五十五章 鬧劇第七百一十一章 試探朝廷第九百七十四章 劣根性第五百四十九章 夜黑風高1125 謀反第五百七十八章 判若兩人第七百章 祭奠第六百八十二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六百四十一章 舉薦1193 雨幕1150 還缺章節名1044 三朝元老第九十八章 詩作第六百零五章 大中第八百六十六章 馬鹿關第八十七章 文人傲骨第九十九章 最好 最壞的時代第六百七十八章 三妻1192 雨還在下
1044 三朝元老1095 籌碼的兩面性1186 典籍1119 夫妻爲帥第六百六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零七章 最大的青樓第七十九章 西湖有感第八百三十章 斥候1029 亂的開始1155 認同第九百三十六章 拉攏 離間第六百九十四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與不平靜第七百四十一章 從長計議第四百八十三章 接應第三百八十六章 可憐的趙構第三百零一章 鍾晴第六百一十六章 唉……1218 普天之下1060 夜的後患第一百一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五百七十九章 鍾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分國稱帝1141 缺一個章節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門巷第五百四十九章 夜黑風高第七百一十章 有鳳來儀1185 缺個章節名1051 就範第九百三十六章 拉攏 離間第四百六十五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九十二章 隻手遮天第五百五十九章 攬財鏈第九百六十九章 攻城1142 說服第四百六十七章 地牢第五百零四章 逃脫1054 宵禁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言爲定1218 普天之下第九百一十一章 官宦街巷第七百一十三章 河套1073 侍奉 開恩第四百八十八章 怎麼辦第一百六十四章 燕家的條件第二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強自立第八十七章 文人傲骨第九百章 媒婆史彌遠1054 宵禁1222 論學第九百四十七章 腹背難受第八百七十二章 抵長安第八百六十章 現實來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五十二章 不夜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扶不扶第六百五十八章 刀下之臣1164 黑石第六百一十二章 三個月的時間第二百八十九章 迷茫第九百三十六章 拉攏 離間第五百五十九章 攬財鏈第六百九十七章 牽掛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量個事兒1083 北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爲人父第九百五十章 烏合之衆第八章 勢力的老劉頭1165 對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君臣大義第一百零九章 趙1097 說客1223 萬寧宮第三百三十六章 論第九百六十六章 朝堂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零七章 最大的青樓第四百二十八章 號角聲第二百七十一章 手拿聖旨的人第九十六章 舌戰羣儒1第十二章 揹包 手錶 野戰刀第四百五十五章 鬧劇第七百一十一章 試探朝廷第九百七十四章 劣根性第五百四十九章 夜黑風高1125 謀反第五百七十八章 判若兩人第七百章 祭奠第六百八十二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六百四十一章 舉薦1193 雨幕1150 還缺章節名1044 三朝元老第九十八章 詩作第六百零五章 大中第八百六十六章 馬鹿關第八十七章 文人傲骨第九十九章 最好 最壞的時代第六百七十八章 三妻1192 雨還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