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朝廷來人了

bookmark

葉青所率的一千多人,雖然多數以當年的老背嵬軍爲主,但也正是這些人,比還在戰爭中成長的其他人,更是要心狠手辣、穩重周全的多。

隨着幾聲嘹亮的哨音在固關上空盤旋,剛剛進入城內的種花家軍,立刻就地展開了屠殺式的攻勢,措手不及的固關夏兵,還根本來不及反應到底怎麼回事兒,就已經身首異處。

甚至一些夏兵,在看到自己的同伴被宋人一刀砍下了頭顱後,還呆呆地站着問道:你幹什麼?

而後面對冷笑提刀過來的宋人,竟然不知道拔刀還手,卻是轉身向關營門口望去,想要向他們的守將李仁稟奏,宋軍殺人了。

只是不等他稟奏,更不會有人迴應他的話語,他就輕飄飄的、不費吹灰之力的飛了起來,一雙帶着無辜跟疑問的眼神,隨着頭顱滾出好遠後,好像還在傻傻的疑問着:爲什麼要殺我?

頭顱被陷入混亂的腿腳踢來踢去,此時的夏兵,到死也是帶着諸多的疑問跟懵懂進入了陰曹地府,而宋軍顯然知道自己攻固關需要做什麼。

並沒有什麼人大喊大叫的命令着,但所有人在開始陷入混亂跟廝殺聲、警告聲的關營內竟也是各司其職,殺人的殺人,追擊的追擊,尋找烽火臺的則是看着跑的最快的夏兵,手裡的弓弩瞬間端起,毫不留情的扣動扳機,箭矢直入夏兵心窩。

不過是短短的時間內,當葉青在賈涉等親兵的護衛下,殺進關營內後,整個關營內已經是廝殺聲、哭喊聲、慘叫聲混成了一片。

賈涉手裡的長矛高高舉起,上面李仁的頭顱鮮血淋淋,屢屢鮮血時不時的在他揮動的長矛軌跡中,向着衆人的身上淋去:“看清楚這個人頭是誰!還不投降!”

賈涉中氣十足的吼着,但能夠聽到的也只有跟前正在廝殺的夏兵,而遠處那閣樓上,或者是大營內的混亂,依舊是不聞不問的繼續着。

關大營內不遠處的烽火臺旁,此時一個個夏兵的屍體從高空墜落,剛剛點燃的狼煙,還未來得及冒出黑煙,就被種花家軍趕過來的兵士提着水桶澆滅,連一股青煙都沒有讓其升高到空中。

夏兵的抵抗還在繼續,賈涉不得不按照葉青的命令,在幾十名兵士的保護下,舉着長矛挑着李仁的頭顱四處奔走,一邊跑一邊嘶吼着:“李仁已死,還不趕快投降!”

隨着賈涉的話語,特別是他長矛上所挑的李仁的頭顱被夏兵認出,於是幾乎在賈涉等人所過之處,夏兵便一個個不敢置信的放下了兵器,或者是放棄了抵抗。

關營外再次響起讓整個大營跟着顫抖的鐵蹄聲,隨着墨小寶跟鍾蠶,率領着其他人撲入關營內後,葉青第一時間便開始跟墨小寶做着交接,而後便率領着最初的千人,開始繼續往下一個關口。

“大人……。”墨小寶看了看四周已經只剩下了斷斷續續的廝殺慘叫聲,道:“大震關雖然是關隴道第二道關卡,但向來都是有重兵把守,這一次人數肯定不在少數……。”

葉青抖了抖手腕,看了看時間、而後又習慣性的擡頭看了看頭頂的太陽,淡淡道:“如法炮製就是了。何況……現在我啓程趕路,到達大震關也會是日落之時了,這也符合我們的行程距離。只要這邊消息沒有走漏,那麼進入大震關不是難事兒。”

“裡應外合!”墨小寶點點頭,看着葉青那淡淡的但堅決的神情,最終還是放棄了勸服葉青換他打頭陣。

“聽號令行事。”葉青拍了拍墨小寶的肩膀,轉身便接過賈涉遞過來的繮繩翻身上馬,而後突然回頭道:“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吧?”

墨小寶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以前或許會有,但現在不會了。”

“那就好。”葉青也隨和的笑了下,便開始率兵出固關,向着下一站大震關馳去。

輕鬆攻破固關完全是在預料之中,所以不管是葉青,還是身後的一千多人,並沒有因此而顯得興奮,相反,在出了固關後,整個大軍的氣勢在太陽下顯得更是冷冽了幾分,同時也充斥了前所未有的凝重味道。

不管是賈涉還是身後的種花家軍,他們如今都已經不是戰場上的菜鳥、新手,所以他們同樣都有着自己的判斷,也知道開始的戰事越是輕鬆,那麼往後的戰事也就會越發的慘烈跟艱難。

這一次他們能夠偷襲得手,下一次不見得就還能夠偷襲得手,戰場上,終究是用實力說話的,一直相信好的氣運的人,早就已經是戰場上的一堆白骨了。

賈涉嘴角帶着冷笑,把葉青命部隊放緩速度,馬背上休整的命令傳下去後,便在眉頭緊皺的葉青旁邊有些自語道:“夏人既然想要大人您的命,就該讓他們付出代價纔是。要是我,我就絕對不會心慈手軟,固關的夏兵,我一個人也不會放過。”

葉青瞄了賈涉一眼,而後笑了下道:“行了,我知道你的心思。墨小寶跟你不一樣,那是個從小靠着在臨安御街乞討活下來的孩子,雖然有時候會心懷仁慈,但關鍵時刻他是知道輕重的。能夠從一個人人都想要欺負的御街孤兒,成爲一軍將領,而且還一直對這個世界心懷善意,這便是墨小寶的與衆不同之處。所以你就放心吧,他不喜歡欺凌弱小,但不代表願意讓弱小傷害自己。”

賈涉不好意思的笑了下,確實,在葉青跟墨小寶交代的時候,他就覺得有些不穩妥,墨小寶跟鍾蠶兩人相比較,雖然率軍打仗都極爲出色。但墨小寶身上的那股狠勁兒,對敵人的那種殘酷跟無情,與鍾蠶相比則是差了一些。

所以當葉青問道墨小寶,不會有心理負擔時,賈涉就想着提醒葉青,不妨把此事兒交給鍾蠶來辦,而不是心底稍微仁慈一些的墨小寶。

固關只有千多夏兵在守關,隨着守將李仁的死,那麼爲了保險起見,不讓夏兵把固關的消息第一時間傳到外面,或者是被前方的大震關獲悉,就只有全殲這一個辦法。

太陽高高的掛在半空中,隨着關隴道的種花家軍繼續向前,也隨着固關上空的血腥味越來越濃時,已經不知不覺的向西傾去,金色的餘暉變成了殘陽如血,使得固關格外的蕭瑟跟詭異,整個關營內安安靜靜,沒有絲毫的聲音。

同樣,此時在京兆府路治所大廳內,虞允文、老劉頭、趙乞兒、潑李三、李橫、歷仲方、田琳七人,個個是眉頭緊皺、臉色凝重,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辦。

已經有近半個月跟葉青沒辦法聯繫上了,而他們手裡最新的,關於葉青的消息,還是葉青快要到達興慶府時,給他們的稍安勿動的消息,從那以後,夏人邊疆跟宋境就徹底的進入到了戰事狀態,所有的一切都被隔絕了。

凝重沉悶的氣氛被外面急促的腳步聲打破,武判神色凝重,但多少還帶着一絲欣喜的走了進來,不等他開口,虞允文等七人俱是不約而同的站了起來:“怎麼樣了令弟的傷勢?”

“無礙了,只是還有些虛弱,葉大人如今怕是已經進入關山了,但武廉並不知道葉大人會從哪一條路過關入京兆府,而大人給他的命令是,給他三日的時間,弄清楚咱們這邊誰在準備接應。葉大人對武廉的原話是:給你三日的時間,我要知道虞允文跟前現在有多少人馬,還要知道老劉頭、李橫、武判他們是否都在京兆府……。”武判神情有些苦澀的說道。

“這麼說來,武廉等於是全軍覆沒了?就只有他人逃了過來?”老劉頭皺眉,嘆口氣道:“武廉沒說葉大人打算何時出發嗎?”

武判搖頭,道:“按照武廉的意思,葉大人應該會等他的消息後再出發的,但興慶府顯然不會讓他做長久的停留,如今距離葉大人給武廉的期限已經過了兩日,所以我推測,葉大人恐怕已經猜到了武廉遭遇了不測,所以……。”

“所以葉大人此時已經在關山的某一個關口了,他不可能爲了等待武廉的消息,而繼續留在興慶府,以葉大人的用兵之舉來看,他決計不會讓興慶府察覺到,他已經大致知曉了他們的計劃,從而失去唯一的優勢。”虞允文長長的嘆口氣說道。

“但他難道真的要選擇硬撼關山嗎?關山兩道,不論是秦家源道還是關隴道,一個置有五道關口,一個則是置有六道關口,但不管哪一個,都是有夏人屯兵駐守,若是強憾,以他所率的五千人,無異於以卵擊石。”潑李三眉頭皺的很深,看了一眼廳內的衆人後,繼續說道:“但就是這種無異於送死做法,很有可能就會是他葉青所選擇的鋌而走險的辦法,也是他的處境之下,唯一能夠突破關口的辦法。”

虞允文皺眉,不管怎麼猜測,如今都只能是猜測,而不能夠知道葉青到底是如何打算的,而且……即便是葉青硬撼關山,但關山還有兩條官道,葉青他又會選擇哪一條呢?

“劉將軍、李將軍,你們與葉大人最是熟識,特別是李大人,當年就跟葉大人一同任差遣於神勁軍,所以以你們的瞭解來看,若是葉大人硬撼關山,他會選擇哪一條官道來走?”虞允文皺眉問道。

在坐的雖然跟葉青都是相識多年了,但論到熟識、瞭解的程度來,無疑還是要以老劉頭、李橫二人爲最。

老劉頭跟李橫互望一眼,而後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道:“應該會走關隴道。”

“爲何?”包括虞允文、武判在內的好幾聲音一同問道。

李橫看了一眼武判,武判立刻意會,緊忙從角落拿起一張地圖,而後在地面上鋪開,於是北地五路的領兵大將,一個個就如同莊稼漢似的蹲在了大廳的正中央。

李橫清了清嗓子,而後指了指關山,說道:“論起對葉大人的瞭解,我李橫跟各位大人相比都相差不多,當年雖然在神勁軍一同任差遣,不過那時候我們都是聽從號令的,根本沒有機會自己做選擇。而我之所以覺得葉大人會走關隴道,其實並非是我的猜測,而是我的娘子、劉大人的閨女蘭兒所猜測的。”

李橫有些擔憂的看了一眼蹲在他旁邊的老劉頭,而後繼續說道:“蘭兒自從跟葉大人相識以來,就頗爲得葉大人信任,也不瞞各位,當年葉大人還單單隻任皇城司的差遣時,就已經把蘭兒視爲心腹了,有時候看的比我李橫都要重要,甚至在葉大人當年出使金國時,臨安城的許多事情,我那個……。”

說道此處的李橫此時更是心虛,因爲也正是那個時候,隨着老劉頭跟葉青出使金國,所以他跟劉蘭兒的關係才突飛猛進,所以可想而知,他能夠跟劉蘭兒最終走到一起,而且先斬後奏,完全是鑽了葉青把老劉頭帶走的這個空子。

老劉頭冷哼了一聲,當下也知道不是計較的時候,悶着頭道:“繼續說下去。”

“是,劉大人。”李橫心虛的喊了一聲劉大人,而後繼續道:“那時候皇城司的許多暗棋,甚至是包括如今的傘,其實說白了,雛形完全出自葉大人的授意、蘭兒一手的努力纔有了今日的規模。所以蘭兒認爲,葉大人絕對會選擇關隴道,其原因是關隴道地勢平坦、開闊,適合騎兵飛馳,雖然弊病是撼關會難如登天,特別是大震、馬鹿兩關,猶如蜀道之難,但也正是因爲大家都知道其苦難程度,必然是會在心理上有一定的鬆懈,所以這可能是葉大人唯一的機會。至於爲何不選擇雖然道路會坎坷、而且守軍相比關隴道會少的秦家源道,劉蘭兒認爲,夏人必然會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秦家源道,因爲他們會認爲,葉大人必然是選擇秦家源道。所以葉大人必然會走關隴道,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馬鹿關。”

“馬鹿關?”虞允文順着隴城向東,而後食指點在了馬鹿關口上道:“這裡易守難攻,甚至有可能金人也會在此阻擊,爲何反而成了葉大人想要經過的地方?”

“馬鹿關向南可達秦家源道的長寧驛,蘭兒認爲,長寧驛與馬鹿關之間,雖然道路難走,石階頗多,山勢險峻,而且有的地方只能夠容一馬通過,但也是誘馬鹿關守軍出關殲敵最爲合適的地形。葉大人所率的種花家軍只有五千人,兵力上不佔優勢,但勝在各個都是身經百戰,強憾無比,若是能夠在適合他們攻守的地形下,與夏人、金人形成遭遇戰,而非是攻城戰的話,那麼最起碼能夠保證在短時間內,不會被形成夾擊之勢。”李橫在關山各個關口上比劃着說道。

緊皺眉頭不語的潑李三,突然敲開了李橫的手,順着固關、大震關一路向東指着道:“若是蘭兒那丫頭猜測的是對的,那麼葉青就必須一一拔下固關、大震關、安戎、付汗坪、老爺嶺五關,就算是都能夠順利攻下,這需要幾天的時間?而如何又能夠保證,在拿下這幾關的情勢下,不被秦家源道、以及馬鹿關的夏兵所知曉?”

“蘭兒說了,聽天由命。”李橫悽然一笑道:“這是葉青唯一的機會,如果闖不過那五關,就不會有以後了,如果能夠闖過……那麼還要看虞允文大人會不會出兵馳援。”

衆人的目光,隨着李橫的話語,齊齊的望向了低頭沉思的虞允文。

京兆府路在李橫等人看來,雖然說是也歸屬葉青這個北地五路的節度使統轄,但當初京兆府路的收復,葉青並沒有直接參與,也沒有遣一兵一卒相助,而是全部由虞允文一人率兵所收復的。

其中雖然葉青幫虞允文頂住了來自朝廷的所有的壓力,讓虞允文能夠在收復京兆府路的時候“輕裝上陣”,不必考慮來自朝廷的阻力跟壓力,而且即便是戰後,朝廷也是把所有的攻訐,都集中在了葉青一人的身上,對於他虞允文,則是遙賞、遙賞、再遙賞。

而且就在前兩日,在虞允文已經多年不曾回過朝堂的情況下,朝廷竟然是絲毫不計前嫌,突然下旨再次示好,遷虞允文爲京兆府路安撫使,知樞密院事,賜封:雍國公。

朝廷如此一系列的封賞,已經讓聚集在京兆府路的衆人隱隱感到了一絲的不安,而更令人不安的是,緊隨其後朝廷又爲了以示對虞允文的看重,據說已經派遣了一名臣子,要親自來京兆府路,代聖上向虞允文行除了官職以外的所有賞賜。

至於這些賞賜包含了什麼,沒有人知道,但每個人都清楚,朝廷給予虞允文的賞賜,絕對不輕,甚至其中,也會含着一些交易的味道。

“葉青若是闖不過五關,而虞大人則是出兵馳援,事後勢必會被朝廷認定爲是謀反,那麼到時候虞大人的一切榮華富貴,恐怕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但若是葉青能夠闖過五關,而虞大人並未出兵馳援的話,我想,朝廷對虞大人的賞賜,可能還會更爲豐厚一些。”潑李三目光盯着地圖,沉聲說道:“當然,也有可能不管葉青能否闖過五關,但只要葉青死在了關山內,恐怕到時候也會是朝廷對虞大人厚愛的盡頭時吧?”

潑李三的意思已經十分明顯,虞允文被朝廷的看重與賞賜,並非是因爲他收復了京兆府路的功績,而是由葉青的生死決定的,但不管如何,葉青只要死了,你虞允文也絕不會有好下場,可要是葉青還能活着回來,說不準朝廷反而還會更加看重你虞允文。

“如此一來,豈不是說,葉青看似死在了夏、金人聯手的手裡,倒不如說是……死在了我們自己宋人的手裡?如此的話,這與當年的嶽元帥又有何不同呢?”老劉頭長吁一口氣嘆道。

“當然不一樣,當年嶽元帥是咱們宋人親自動手的,而這一次朝廷學聰明瞭,懂得借刀殺人了。不過到時候虞大人的處境就更難堪了,到時候不管虞大人怎麼解釋,恐怕天下人都會認爲,是他沒有馳援葉青,所以才害得葉青被困關山得不到馳援而死的。朝廷也就會順應民意,而後先是罷免了虞大人,再收回那些賞賜跟升遷文書等等之類,虞大人到時候也就……。”趙乞兒陰笑着冷冷說道。

“朝廷這是一石二鳥之計啊……。”李橫瞬間接話說道:“即如同當年莫須有罪名於嶽元帥,替金人剷除了心腹大患一樣,此次又是藉着我們自己的人,不光替金人除掉了心腹大患葉青,也把虞大人……。”

“藉着金、夏人的兵,以及我虞允文在京兆府路的權,最終是把當初收復北地五路的葉大人長留於關山,也使得我虞允文最終身敗名裂,成爲秦檜一般陷害忠良的奸臣。最終朝廷與金廷修好,與夏恢復往來, 從此不再起兵戈。”虞允文起身,看着依然蹲在地上的幾人說道:“虞允文並不是不清楚朝廷分而殲之的目的。至於爲何一直不曾決定出兵,而是……我們還無法判斷出最佳的時機。夏人先下手爲強,斷了我們跟他們的所有聯繫,葉大人在夏國的舉動,如今我們無從掌握,出兵早了,只會讓夏人更加防備,急攻葉大人。晚了……我虞允文就算是死,也會爲葉大人報仇的。”

“當務之急,是我們需要知道葉大人確切的行蹤,他到了哪裡,是否能夠撼過五關。若是無法過五關,我們該如何辦,是牽制敵軍,還是全力攻夏……。”潑李三也站起身說道,目光則是望向了廳門口。

虞允文回頭,只見一名吏員站在大廳的門口,臉色有些緊張的道:“大人,朝廷派來的人已經到城門口了。”

隨着吏員的話語,大廳內的衆人,瞬間又陷入到了凝重的氣氛中,朝廷派遣官員的速度也太快了!也太會挑時候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坍塌1023 偶遇第八百二十七章 小動作第四百三十章 狂歡第七百五十一章 對峙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時 人和第二百七十三章 “落水救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二十九章 羊角燈第九十八章 詩作第九百零五章 稟奏朝廷書第十章 燕府第一百四十章 燕鴻淵的憂慮1048 強闖第一百零四章 明月1114 送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試就試試第六百六十九章 君臣第三百六十六章 能不能缺個章節名?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雪連天第六百零四章 威楚第七百五十九章 孔雀東南飛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臨安第五百三十八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八百七十七章 元日前的悠閒第八百一十六章 天使第九百三十章 酒館裡的比較1101 那把剪刀第三百八十六章 可憐的趙構第七百四十三章 缺個章節名好不好1070 求見第九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一十一章 雨夜第六百三十二章 只可意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衝突第二百四十六章 活棋 死棋第六百一十五章 刺殺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旨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山治第九百一十九章 皇后與貴妃第四百四十章 交鋒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動不動第九十五章 論戰第九章 傾國傾城1122 興慶侯1012 宗室第八百三十九章 拔寨第四百三十五章 疆域1057 夜的第一章第六百七十八章 三妻第八百六十九章 邀請第六百零五章 大中第九百零四章 詢問1216 缺章節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獅子大開口1122 興慶侯第八百六十八章 籌碼1156 投桃報李第四百八十九章 反轉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太平的夜第五百五十三章 接人 待物第二百一十章 新老皇城司1055 一箭雙鵰第八百八十七章 韓誠第八十七章 文人傲骨第四百八十五章 性情中人第七百六十章 缺個章節名第九百零六章 詔第六百三十六章 素心 鐵衣1159 信任崩塌1078 人心人性第二百九十三章 衝突1075 助紂爲虐第三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故事的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善用兵者第六百三十六章 素心 鐵衣第六百二十六章 同流合污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夷1107 刺客第九百七十八章 內訌1158 出兵相助第五百八十章 其人之道第五百一十九章 頗黎第九百九十六章 有些亂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雪連天第二十七章 羊跑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又受傷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虞允文第六百八十八章 帷幕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四十二章 點到即可第二章 嫂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進宮第七百二十七章 紅顏禍水第三百一十三章 點睛之筆第六章 叔嫂1214 寂靜無聲第八百一十六章 天使
第一百一十七章 坍塌1023 偶遇第八百二十七章 小動作第四百三十章 狂歡第七百五十一章 對峙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時 人和第二百七十三章 “落水救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二十九章 羊角燈第九十八章 詩作第九百零五章 稟奏朝廷書第十章 燕府第一百四十章 燕鴻淵的憂慮1048 強闖第一百零四章 明月1114 送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試就試試第六百六十九章 君臣第三百六十六章 能不能缺個章節名?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雪連天第六百零四章 威楚第七百五十九章 孔雀東南飛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臨安第五百三十八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八百七十七章 元日前的悠閒第八百一十六章 天使第九百三十章 酒館裡的比較1101 那把剪刀第三百八十六章 可憐的趙構第七百四十三章 缺個章節名好不好1070 求見第九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一十一章 雨夜第六百三十二章 只可意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衝突第二百四十六章 活棋 死棋第六百一十五章 刺殺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旨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山治第九百一十九章 皇后與貴妃第四百四十章 交鋒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動不動第九十五章 論戰第九章 傾國傾城1122 興慶侯1012 宗室第八百三十九章 拔寨第四百三十五章 疆域1057 夜的第一章第六百七十八章 三妻第八百六十九章 邀請第六百零五章 大中第九百零四章 詢問1216 缺章節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獅子大開口1122 興慶侯第八百六十八章 籌碼1156 投桃報李第四百八十九章 反轉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太平的夜第五百五十三章 接人 待物第二百一十章 新老皇城司1055 一箭雙鵰第八百八十七章 韓誠第八十七章 文人傲骨第四百八十五章 性情中人第七百六十章 缺個章節名第九百零六章 詔第六百三十六章 素心 鐵衣1159 信任崩塌1078 人心人性第二百九十三章 衝突1075 助紂爲虐第三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故事的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善用兵者第六百三十六章 素心 鐵衣第六百二十六章 同流合污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夷1107 刺客第九百七十八章 內訌1158 出兵相助第五百八十章 其人之道第五百一十九章 頗黎第九百九十六章 有些亂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雪連天第二十七章 羊跑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又受傷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虞允文第六百八十八章 帷幕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四十二章 點到即可第二章 嫂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進宮第七百二十七章 紅顏禍水第三百一十三章 點睛之筆第六章 叔嫂1214 寂靜無聲第八百一十六章 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