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當局者 旁觀者

bookmark

隴城兵營很大,其規模在僅僅一年多近兩年的時間裡,已然成了一座城池一般的存在,甚至比起隴城以及京兆府周邊的的縣都要大上很多。

步兵營、騎兵病、弓箭營、長槍營,甚至就是連刀斧營都被列入到了大軍的編制內,而不再是像之前那般,在戰時需要臨時調配。

如今的隴城兵營已然形成了一個貨架一般的兵營,不論是鍾蠶還是墨小寶,或者是李橫、田琳、歷仲方等人,若是一旦要領兵作戰,都可以從隴城兵營的貨架上,按照自己的作戰需求來挑選兵員。

自然,其中騎兵營是最爲吃香的一支大軍,所以騎兵營地往往都是空空如也,步兵營常常是人滿爲患,而弓箭營、長槍營,嚴格意義上也是騎兵營的一支,所以幾乎在這個時候,除了新招募的兵丁外,幾乎也看不到幾個人,唯獨只有步兵營如今,還存在着少量的兵力,以及葉青所率領過來的種花家軍。

而在所有的兵營中,最爲引人注目,也是最爲神秘的,則是在隴城兵營最深處,接近關山腳下的一處兵營,即便是連王重、謝倫都不是很清楚,這個由葉青直掌的兵營,到底隱藏着什麼秘密。

不過於其他兵營來說,則是時不時的能夠聽到轟隆隆的響聲,如同夏日裡的奔雷一般在山間響起,甚至動靜大的時候,往往會讓人們面面相覷之時,不由得想到一個成語:地動山搖。

三千營是何時進入隴城兵營,而後何時開始出現地動山搖如同奔雷的大動靜,到如今並沒有多少清楚,王重、謝倫在接手隴城兵營時,同樣得到了劉克師極爲嚴肅的叮囑:若沒有葉大人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三千營五里地範圍以內。

所以也正是因爲如此,才使得隴城兵營的所有人只知曉,那神秘的三千營,是以三千騎兵爲主力常年駐守於兵營很少出來外,對於其他的則是一概不知。

葉青從三千營出來的時候,才知道葉衡已經從長安來到了隴城,如今人就在隴城,並未進入到隴城兵營。

從隴城兵營裡最深處的三千營,到走出隴城兵營標誌性的東大門,所用的時間比在隴城轉一圈的時間還要多,由此可見,如今的隴城兵營,已經快要取代原有的隴城,大有要成爲一個大型軍事基地的趨勢。

自從回到京兆府後,葉青跟葉衡見面的次數很少,即便是如今京兆府被移交到了崇國公趙師淳、慶王趙愷,以及葉衡的手裡,但葉青跟葉衡之間,還從來沒有推心置腹的長談過一次。

www¸t tkan¸℃O

而這一次葉衡出現在了隴城客棧內,多少有些出乎葉青的意料,但好像又實在情理之中。

已經六十多歲的葉衡,依然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即便是自從當年的建康一役戰敗問罪後,葉衡便不怎麼再跟朝堂有關聯,可那些年來培養出來的威勢,還是能夠讓人一眼看出,眼前的老人必然是一個朝廷高官。

總之,葉衡如今的氣度跟精氣神兒還是挺唬人的,不苟言笑的神色,花白整齊的頭髮與鬍鬚,一身乾淨的儒衫長袍,微微黝黑的臉龐帶着一股逼人的正氣,雙眼清澈堅定,就像是充滿了正義感一般,讓人不由自主的就會願意選擇相信眼前的葉衡。

兩人再次見面,不等葉青以晚輩之態見禮,葉衡便已經率先中氣十足的沉聲說道:“葉衡見過葉大人。”

“葉伯伯見外了。”葉青連忙上前,雙手扶起葉衡,笑道:“葉伯伯如此豈不是要折煞葉青了,侄兒豈敢……。”

“葉大人既然給了下官在京兆府的差遣,所以朝堂禮數不可廢。若不然的話,京兆府的官場豈不是要因下官一人之私而亂了規矩。”葉衡不卑不亢的正視着葉青說道。

原本是葉青的上司,誰能夠想到多年後,自己竟然成了晚生後輩的屬下,終究還是會讓人感覺有些造化弄人。

但不管如何,在葉青的面前,葉衡也很難拿出遠房親戚長輩的關係來施壓葉青,畢竟,如今就連趙宋宗室的崇國公、當今聖上的親弟弟慶王趙愷,都被葉青籠絡到了麾下任差遣,所以他葉衡在如今的形勢下,也不可能再像之前那般,覺得任差遣於葉青麾下,會有些失了顏面。

“葉伯伯來此,可是找我有何要事兒?”葉青請葉衡坐下後便含笑問道。

葉衡看了一眼在他們二人跟前放下茶杯的賈涉,而後不等葉青說話,賈涉便對着葉青點點頭,轉身走出了房間。

看着房間被帶上,整個書房就剩下葉青一人後,葉衡則是靜靜的打量着一臉隨和的葉青。

過了好一會兒後才道:“如今你能有今日之成就,義問想必也能夠含笑九泉了。”

“若不是葉伯伯當年教導有方,侄兒又哪裡會有今日這般的一切,所以……。”葉青含笑客氣道。

“好了,這些客套話我們就不必說下去了,當年葉伯伯只是看重於你兄長葉宏,這件事兒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至於當年的你……是葉伯伯我走眼了,如今你的成就全是你一人之功,葉伯伯可不敢居功。”葉衡微微嘆着氣,神思當年的種種說道:“看到你在北地取得的這番成就,葉伯伯真是打心裡高興。今日我來隴城……還是希望有幾句話想要親自問你。”

“葉伯伯不妨直說。”葉青含笑說道,而右手食指,則是已經開始不由自主的輕輕敲擊着桌面。

葉衡突然在這個時候跑過來問自己,這自然是有些出乎葉青的預料,而且在他看來,葉衡的問題,應該是關於爲何自己會信任他、差遣他纔是。

但令葉青想不到的是,葉衡對於這個問題卻是隻字未提,反而是問自己,如今在隴城兵營的種種舉動,到底是爲何,是真要指向夏國嗎?

“葉伯伯爲何如此問?”葉青不動聲色的反問道。

隴城兵營一直以來都在厲兵秣馬,從來不曾放鬆過一刻,加上河套三路之地又是剛剛收復不久,所以不管是京兆府還是河套三路,時常能夠看到一路路大軍調動的景象。

長久以來,這種各路大軍在河套三路、京兆府奔走的景象,已經讓人們習以爲常,所以葉青根本不擔心有太多人能夠猜到,如今他的目標是夏國。

劉克師不可以以常理論之,何況自己一直都對他委以重任,加上又是在隴城兵營任差遣,所以被劉克師揣摩到他的目的,以及接下來的動向,倒是可以理解。

而如今,就連葉衡都如此一問,倒是讓葉青有些心憂,原本這件還屬於高度機密,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內情的事情,難道在一夜之間,就變得天下皆知了不成?

“不管是沙場上用兵,還是親率大軍出戰,我都不如你。即便是連我當年最驕傲的地方吏治一事兒上,如今看來,我與你都有着不小的差距。看看這幾年以濟南府、開封、洛陽爲首的山東四路,再看看如今的京兆府、河套三路,俱是一派欣欣向榮的盛世前兆,葉伯伯在這方面對你可謂是心服口服。不過……能力上不管是地方吏治還是用兵沙場上不如你,不代表我已經老到了凡事都遲鈍的地步。”葉衡並沒有掩飾自己心中這些時日裡的所思所想,反而是敞開了心懷,拿當初官場得意時的自己,跟如今的葉青做着比較。

見葉青只是默默的看着自己不說話,葉衡笑了下後,便繼續說道:“去年你回到京兆府後,便開始囤積大量的茶葉、布匹等物,崇國公的陶器窯口也是倉促之間就開始燒窯,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虞允文一直都打着賑濟、安置災民的幌子,在京兆府囤積着大量的糧食。但去年一年,京兆府各地的收成,已經足夠自給自足了。河套三路又是富饒之地,根本不用擔憂糧食不夠用。大量的鐵器同樣被你囤積於隴城,看看那山腳下經常冒着煙的地方,顯然是在鑄融、鍛造一些鐵器。這些或許瞞的過別人,但不一定都瞞的過有心人。”

“所以葉伯伯便認爲我如今有對外用兵之意?”葉青敲擊着桌面,笑着問道。

“起初葉伯伯並未往那方面想,畢竟,以如今北地薄弱的家底兒,想要繼續征戰簡直是太困難了啊。”葉衡繼續直言道:“但當這些時日,臨安朝堂之上詰問你的文書,如同雪花一樣飛進了長安衙署內,我才猛然驚醒,纔開始隱隱發現,如今你在京兆府的種種舉動,實爲要對外用兵。”

“葉青……。”葉衡雙目帶着一絲的嚴肅,使得他整個人看起來更爲威嚴了幾分,動了動嘴脣後,才緩緩說道:“不管是當初收復北地四路以及京兆府路,你都是隱忍了很久,也暗地裡謀劃了很久,更爲重要的是,那個時候你有臨安朝堂跟太上皇的支持,所以才能夠勢如破竹的收復諸多城池。所以……按理說,如今你不該如此急於求成纔是,你還很年輕,爲何要突然如此沉不住氣,不等京兆府路、河套三路徹底穩固,如同山東四路那般後再做打算?你難道就不怕……若是稍有閃失,這一切都將付諸東流嗎?”

“兩國交戰,更爲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入侵他國道義之上你又該如何自處?正所謂師出有名,僅僅憑藉當年夏人關山圍剿你葉青一事兒,便大動干戈,此法真的可行?當年收復北地,臨安朝堂雖然看似沒有出力多少,但你應該清楚,一個穩固的後方才能使你立於不敗之地,纔可進或是退。當年葉伯伯於建康一役兵敗,你雖然是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隊將,但你應該知道,神勁軍之所以會敗得如此乾脆,完全不是因爲神勁軍不如金人,而是朝堂之上的湯思退一黨從中作梗的緣故,才使得建康一役大敗。”葉衡的眉頭隨着說話,則是越皺越深,擔憂之色也是越盛。

“長安衙署內……多是彈劾我的文書嗎?”葉青默默點着頭,岔開話題問道。

“多不勝數。”葉衡嘆氣:“大量的囤積茶葉、布匹,使得臨安等地的物價飛漲,尋常百姓已然到了喝不起茶葉的份兒上,一些上好的布料,在元日前就已經漲價不少,這些……朝廷以及轉運司都是記在了你的頭上,如今讓你回臨安給個說法的有之,認爲你與金、夏暗地裡勾連,想要靠着大量的物品來讓他們支持你在北地自立者也是多不勝數。所以若是在這個時候對外用兵,沒有臨安朝堂這一個穩固的後方,怕是會凶多吉少啊。”

“我若是告訴葉伯伯,如今之勢,是實屬迫不得已,葉伯伯會相信嗎?”葉青敲擊着桌面,臨安朝堂彈劾他,他早就已經習慣了,所以離開京兆府後,他也從來不去想臨安那些官員,會在背後如何的攻訐自己。

總之,如今他要做的,便是不能夠再失去了先機了,一旦鐵木真徵遼用時很短的話,那麼回過頭來,自己於京兆府就是陷入到了恐怕難以翻身的被動之中了。

鐵木真攻遼前,幾乎是同時派使臣前往了夏國跟金國,唯獨沒有跟自己通氣,唯獨沒有在建立蒙古國後,哪怕是送上一封文書,這些都足以說明,在鐵木真的眼裡,自己纔是他真正的對手,他如今不願意看着自己再繼續壯大下去,所以他必須在攻遼之時,不能讓自己趁機發展起來,於是便必須鞏固好跟金、夏兩國的關係,從而牽制住自己不得動彈。

遼國的形勢自己與鐵木真一樣,同樣是十分清楚,甚至是相比於鐵木真,他更加清楚,此時的遼國形勢已經是大廈將傾,就差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鐵木真攻遼,即便是耶律月手裡有着兩萬無繮軍,但若是對上更爲善於閃電戰的蒙古人時,稍有閃失便會全軍覆沒。

“蒙古人真有那麼強悍?”葉衡微微動容,神情帶着一絲的難以置信:“若是如你剛纔所言,他們如今連大型的攻城械具都沒有,又怎麼會對我們造成威脅,而且甚至比金、夏兩國還要危險呢?”

“不錯,正如葉伯伯所言,蒙古人如今只是統一了草原各個部族。所以他們的大軍,如今很難威脅到有城池的金、夏以及大宋朝廷。其主要原因便是,統一草原上的各個部族,用不着如同金人南下中原時,對於一座城發動慘烈的攻堅之戰,如今他們也沒有那樣的攻城械具。正是因爲如此,鐵木真纔會在建立蒙古國,驅逐扎木合於金後,便轉身向西攻遼,正是因爲遼國如今剩餘的城池,蒙古人的戰馬都能夠一躍而過,根本不需要攻城械具。蒙古人看似每一個方面,小到一支箭矢、大到攻城械具,都沒有辦法於我們媲美,但他們有扎木合這個被金收留的藉口,一旦他們徵遼成功後,有了大量的財富,必然會開始着手這些裝備。葉伯伯,你一路走來,也看到了京兆府以及隴城兵營的情況,若是沒有金、夏對我的那一筆不菲的財富賠償,我們也根本沒有能力,建造如今這麼宏偉的兵營。”

“所以說到底,你眼裡最終的敵人是蒙古人?”葉衡感到有些匪夷所思,甚至是覺得有點兒可笑,蒙古人……蒙古人竟然都能夠成爲宋人真正的威脅?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謀夏一事兒勢在必行,只有佔據了夏國後,我才能夠安心於濟南府的繼續北上,即便是到時候無力北上,或者是臨安朝堂有大的變動,而我不得不停下腳步時,我們也必須跟金人聯手,一同抵禦蒙古人,絕不能對蒙古人攻金坐視不管,更不能幸災樂禍。實話跟葉伯伯說吧,與金人聯手、謀取燕雲十六州,都是我以後想要做的事情。或許眼下看來,蒙古人還不足以對我們造成威脅,但一旦金人被迫屈服,蒙古人甚至都不用做準備,他們就能夠從金國得到,當年他們南下入侵我大宋時的各種攻城械具,到了那時候,你還會覺得蒙古人不值一提嗎?一切看似還很遙遠,但現實是,這一切轉眼間就會發生。”葉青有些發愁的揉着太陽穴說道。

能夠在當下的形勢中,把蒙古人當作宋廷真正的威脅的根本沒有幾個人,即便是虞允文、劉克師等有限幾人,其實他們內心深處同樣是對鐵木真充滿了不以爲然,只是因爲自己這些年,在他們心中建立的威信,才讓他們能夠毫不猶豫的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去質疑。

畢竟,這些年在自己的率領下,幾乎走的每一步,在當時看起來並不是十分合理,但最終大的方向從來沒有出現過差錯漏洞。

“鐵木真極其聰明,他很清楚自己的優勢跟劣勢,所以他纔會選擇攻遼。其一,攻遼如同征伐草原一般,不需要過多的改變他們的應敵之策,弓箭、彎刀、長矛、戰馬等等就足夠,大型的攻城車、雲梯等等,他們一個也不需要。其二:當年鐵木真曾跟我一同前往遼國乃至花剌子模,所以可以說,對於如今遼國的一切,他都極爲了解。如此一來,再結合他剛剛立國後的所有部族貪婪的野心跟強悍的戰鬥力,攻遼必然是事半功倍。一旦遼國失守、滅亡,鐵木真即可繼續西征,也可以在夏國與金人之間權衡取捨,而我們該怎麼辦?夏、金對我們都有極深的敵意,與我們都有着百年的仇怨,想要在那個時候,不在蒙古人挑撥離間之下聯手結盟,簡直是太難了。”葉青感嘆道。

“爲何不選擇跟蒙古人結盟,如此一來,豈不是更有利於我們?”葉衡擡頭問道。

“……夏、金若是被蒙古人征服了,下一個就是我們了,若是聯手,等同於引狼入室。”葉青無力,難道真的只有他這個,算是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的人,才能夠清楚的看到,聯手蒙古人對金、夏的弊端,無異於自取滅亡嗎?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葉青一時之間也陷入到了迷惑之中。

第四百二十章 雪中悍刀行第十四章 分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相第六百四十九章 又缺章節名第八百八十一章 篝火晚宴第七百二十八章 出謀劃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輪迴第八百六十五章 尾聲1066 葉大人的小心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坍塌第八百九十三章 白純的不滿1048 強闖第六百五十二章 第一堅城第二百零九章 借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濫竽充數第八百六十六章 馬鹿關第二百零五章 元祐渾天儀象第二十三章 野戰刀第二百九十三章 衝突第一百四十一章 五山十剎第五百六十四章 旨意 密信1196 雨繼續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促夏助遼第五百三十六章 爭論第八百六十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七百五十八章 遊園第一百七十六章 揚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夫人第九百六十八章 固關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禁地草原第七十八章 西湖第三百三十九章 園林一角第三百九十二章 隻手遮天第八百九十六章 回臨安第七百五十七章 玉津園1104 走後門第七百五十一章 對峙1082 登基第九百四十八章 神秘貴人1204 偷天換日第四百八十八章 怎麼辦1190 北上的王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相1015 時勢造英雄第六百八十三章 成長與亂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商隊1032 我要再缺一個章節名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不第九十二章 泗州鎮場第八百八十六章 演戲第七百五十三章 涇渭分明第三百五十八章 風波亭1205 大理寺第四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2第八百四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四十七章 主戰一派第九百一十一章 官宦街巷第八百六十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三百二十九章 技高一籌1037 瞬息萬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相隔三秋第五百一十六章 打壓第八百三十六章 殺神1201 善後之事第九百二十七章 吳獵捱揍第八十二章 兩虎初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坍塌1109 缺一個章節名第八百八十六章 演戲第一百零六章 茶杯第七百六十八章 怨長久第二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第一百一十六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第六十三章 俸祿第五百五十七章 自信第九百一十章 鍾晴的心思第六百一十九章 三年後第一百六十章 燕傾雨第三百五十六章 未出場的錢小姐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攏第四百八十九章 反轉第三百八十六章 可憐的趙構第二百二十九章 宮廷禮儀第四百六十八章 禁足第三百三十四章 序第六百章 種子第九百四十八章 神秘貴人第五十四章 斜風細雨樓第三百九十章 請客第四百四十一章 功過論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邁第二百零六章 送往迎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梟雄第七百九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五十四章 禪位第一百四十五章 艮山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虞允文第四百三十二章 誘惑的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兩相交易第九百四十章 你說呢
第四百二十章 雪中悍刀行第十四章 分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相第六百四十九章 又缺章節名第八百八十一章 篝火晚宴第七百二十八章 出謀劃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輪迴第八百六十五章 尾聲1066 葉大人的小心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坍塌第八百九十三章 白純的不滿1048 強闖第六百五十二章 第一堅城第二百零九章 借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濫竽充數第八百六十六章 馬鹿關第二百零五章 元祐渾天儀象第二十三章 野戰刀第二百九十三章 衝突第一百四十一章 五山十剎第五百六十四章 旨意 密信1196 雨繼續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促夏助遼第五百三十六章 爭論第八百六十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七百五十八章 遊園第一百七十六章 揚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夫人第九百六十八章 固關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禁地草原第七十八章 西湖第三百三十九章 園林一角第三百九十二章 隻手遮天第八百九十六章 回臨安第七百五十七章 玉津園1104 走後門第七百五十一章 對峙1082 登基第九百四十八章 神秘貴人1204 偷天換日第四百八十八章 怎麼辦1190 北上的王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相1015 時勢造英雄第六百八十三章 成長與亂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商隊1032 我要再缺一個章節名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不第九十二章 泗州鎮場第八百八十六章 演戲第七百五十三章 涇渭分明第三百五十八章 風波亭1205 大理寺第四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2第八百四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四十七章 主戰一派第九百一十一章 官宦街巷第八百六十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三百二十九章 技高一籌1037 瞬息萬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相隔三秋第五百一十六章 打壓第八百三十六章 殺神1201 善後之事第九百二十七章 吳獵捱揍第八十二章 兩虎初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坍塌1109 缺一個章節名第八百八十六章 演戲第一百零六章 茶杯第七百六十八章 怨長久第二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第一百一十六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第六十三章 俸祿第五百五十七章 自信第九百一十章 鍾晴的心思第六百一十九章 三年後第一百六十章 燕傾雨第三百五十六章 未出場的錢小姐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攏第四百八十九章 反轉第三百八十六章 可憐的趙構第二百二十九章 宮廷禮儀第四百六十八章 禁足第三百三十四章 序第六百章 種子第九百四十八章 神秘貴人第五十四章 斜風細雨樓第三百九十章 請客第四百四十一章 功過論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邁第二百零六章 送往迎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梟雄第七百九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五十四章 禪位第一百四十五章 艮山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虞允文第四百三十二章 誘惑的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兩相交易第九百四十章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