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棋子 棋子

bookmark

歷史上的昏庸、平庸之主多不勝數,而大宋朝廷自宋孝宗之後,剩下的君主也就是顯得越發的平庸,在治國安邦上幾乎沒有一個能夠讓人稍微有些印象的。

不論是昏庸還是平庸的君主,並不代表他們不願成爲當今天下之主,甚至是,相比其他與他們有資格競爭的對手而言,他們的想要成爲君主的野心,在其中依然能夠名列前茅。

但之所以上位之後便成平庸、昏庸之輩,完全在於他們根本沒有那份擔當,他們在意的,只是成爲君主後的無拘無束,以及君臨天下的唯我獨尊的感覺。

至於朝堂政事,他們並不感興趣,他們既沒有能力,也沒有心思把重心放在朝堂政事、江山社稷上。

對於如今的聖上趙惇來說,他便是一個這樣子的君主,他希望能夠成爲君王,但他喜歡的是,得到帝位後的風光與無拘無束,他喜歡的是爲帝后的爲所欲爲,以及羣臣俯首,整個天下都在他手裡的那種感覺。

至於朝堂政事,顯然,他並不是很感興趣,他感興趣的,只有一件事兒,那就是他是如今大宋朝的帝王就足矣。

至於江山社稷的安危、朝堂之上的動盪,會不會因此而釀成趙宋宗室的亡國滅種,他不會去考慮,也不想考慮,畢竟,當年大宋朝在比他現在要危險百倍的時候,都能夠頑強的存活下來,而後偏安一隅繼續奢靡享樂的生活。

何況如今朝廷還收復了北地四路、京兆府路,要能征慣戰者有之,要提筆安天下者,在他心裡,趙汝愚這個宗室,就如同是他的左膀右臂,完全有能力幫他治理好大宋江山。

而且因爲宗室的關係,還能夠讓他無條件的信任、委任於他一些重要的事情。

主強臣弱、主弱臣強,幾乎如同是歷史的鐵律一般,幾千年的歷史中,兩者並強的盛世幾乎很難看到,而即便是有如此的盛世,但一旦到了結局的時候,便會發現,總有一方的下場是十分的悽慘,讓人每每思及,都不得不扼腕嘆息。

福寧殿內,李鳳娘走出來的時候,正是趙汝愚在門口候着的時候,所以隨着李鳳娘在趙汝愚行禮後離去,趙汝愚便快步走進了福寧殿內。

原本以爲在大殿門口碰到皇后李鳳娘,皇后無論如何,也應該會跟自己相商、透露幾句聖上召他入宮的事情,但李鳳娘竟然是一個字都沒有說,這讓進殿的趙汝愚,心裡又開始變的七上八下的揣摩着,聖上匆匆詔自己入宮的來意。

比起面對李鳳娘時,此時的聖上趙惇顯然就要從容多了,不願意理政、不喜歡朝堂,不代表這個君主就是一個智商有硬傷的笨蛋。

所以趙惇在李鳳娘跟前的弱勢,跟他的智商毫無關係,完全是從一開始便被李鳳孃的強勢給鎮住,以至於即便是爲帝之後,依然還不能翻身做“主人”。

“你先看看這個。”趙惇把剛纔給李鳳娘看的奏章,再次丟給趙汝愚說道。

先是愣了一下的趙汝愚,雙目帶着好奇,恭敬的接過那奏章,當看到第一行那熟悉的字跡,以及那他已經快要熟悉到能背誦如流的內容時,趙汝愚便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

“簡直是天助我也,臨行前在府裡宴請慶王這一頓飯,簡直是太值了。”趙汝愚心裡頭暗自活動着,在他看來,慶王如此做,完全是在幫他。

雖然慶王並不知道自己覬覦左相位置已久,但慶王能夠一道奏章送兩人,加上聖上急急詔自己進宮,這就如同是幫了他趙汝愚一個天大的忙。

而這兩日韓家因爲韓侂冑將要出征一事兒,正在趁着元日的喜慶氣氛,府裡聚滿了上上下下的臣子,在爲韓侂冑元日後的出征送行,因此趙汝愚敢肯定,如今慶王彈劾劉德秀在淮南東路貪腐的奏章,韓家必然還不知曉。

“右相如何看此事兒?”趙惇坐回龍椅,多少有些君王氣勢的看着趙汝愚問道。

“回聖上,臣……臣這裡也有一份相同的奏章,同是出自慶王之手。”趙汝愚一邊說,一邊把自己的那份奏章,連同趙惇丟給他的那份,一同遞給了旁邊的太監。

隨着旁邊的太監把兩道一摸一樣兒的奏章遞給趙惇,趙惇也只是裝模作樣的隨意翻了翻,既然趙汝愚都這麼說了,那麼這兩份奏章,或者說是趙汝愚那份,便不可能有假。

“朕向來看重慶王,畢竟,慶王乃是朕的兄長,朕相信他不會騙朕。如同右相你一樣,都是朕最爲信賴的朝中之臣,所以右相以爲當該如何?”趙惇神情放鬆的問道。

“回聖上,臣以爲,既然慶王只給聖上、及臣上了這彈劾劉德秀的奏章,就已經說明,如今在淮南東路的慶王,並不是很相信淮南東路安撫使葉青,若不然的話,慶王應該是第一時間告訴葉青纔是。所以……。”趙汝愚幾乎不給趙惇發問的機會,搶着話繼續說道:“所以臣認爲,劉德秀當年乃是左相韓誠舉薦,那麼此事兒,自然是絕不能讓左相大人蔘與,而葉青雖是淮南東路安撫使,有判淮南東路官場的權利,但慶王的奏章,也已經說明,慶王擔憂葉青跟劉德秀官官相護、沆瀣一氣。而且臣也收到了這份奏章,臣如今又是居右相之職,所以請聖上下旨,由臣來判此案。”

“如此由你來判,刑部、大理寺、御史臺那邊朕怕是不太好交代,當然,你身爲右相確有其職權,可是否一個人單薄了一些?”趙惇這句話,看起來並不像是他發自肺腑的,倒像是在背誦別人的話語一樣。

趙汝愚聽着趙惇有些機械的話語,此時也並沒有多想其他,何況趙惇所言也確實屬實,加上他一個右相,手裡雖有慶王給他的奏章,但確實是稍微顯得單薄了一些。

心思急轉的趙汝愚,趁着回話的間歇,在腦海裡飛快的權衡着利弊,大理寺如同是葉青手裡的司法衙門,決計不能讓其參入進來,不然的話,到時候很可能如此功勞便會被葉青搶去。

而御史臺向來跟史彌遠走得近,雖然監察御史已經死在了北伐戰爭中,但其他御史跟銅臭味兒十足的史彌遠依然是臭味相投,所以讓御史臺參合進來,對他趙汝愚也沒有什麼好處。

所以唯一能夠參合進來的,便就是刑部尚書錢象祖,先不說此人爲人如何,就憑錢家在臨安一帶的威望,以及跟趙宋宗室的淵源,包括在聖上繼位前的種種關聯,都值得他趙汝愚來推舉其跟他一同判案。

何況,對於他來說,這也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跟錢象祖打交道了,畢竟在當初擁立聖上登基時,錢象祖就一直出現在太子府裡,所以趙汝愚以右相、宗室的身份,來帶領着錢象祖判案,對於他來說可謂是有利無弊。

錢象祖對於當今聖上趙惇來說,自然是更爲的不陌生了,畢竟,在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已經算是他的人了,而且更爲難能可貴的是,錢氏自降宋以來,從來不曾參與過朝堂之上的任何黨爭,所以由其來輔趙汝愚這個宗室辦差,他自然是一百個情願加放心。

“但若是……此事兒牽涉到葉青該如何?”趙汝愚興奮完了之後,則是開始想着如同鐵桶一般堅固的淮南東路官場,並不像其他各路那般,能夠讓差遣的官員在其地爲所欲爲。

趙惇端着茶杯,打量着裡面飄蕩着的茶葉,想了下道:“你認爲呢?”

“臣以爲,既然慶王的奏章上沒有提及葉青,也沒有懷疑葉青參與,所以臣以爲,此事兒是否有牽連葉青,還需要謹慎查證爲妥,而在此之前,在無確鑿證據前,臣以爲最好莫要驚動葉青爲妥。”趙汝愚在心裡計算着說道。

畢竟,他想要通過這件事情來消弱的是韓誠在朝堂之上的聲威,沒有必要因爲劉德秀一事兒,得罪了韓誠之後,還得罪葉青,若是如此的話,那麼他趙汝愚也不用費勁折騰了,直接洗乾淨了脖子等着被二人聯合起來宰吧。

也正是因爲想到了若是自己一昧得罪兩人的話,恰好會迫使兩人聯合起來的後果,於是在得到趙惇認同後的趙汝愚,在走出福寧殿的時候,不由自主的開始想着,爲何自己就不能因爲此事兒,而暗地裡跟葉青聯合,把葉青當成他的一枚棋子,甚至是將來面對韓誠攻訐、報復的擋箭牌來用呢?

劉德秀是韓誠的人,在淮南東路官場上任揚州知府的差遣,想必葉青也絕不會願意看到,劉德秀一直在揚州,如同死狗一樣的攔在他腳跟前吧,或者是如同韓誠的一隻眼睛一樣,時時刻刻監視着他在淮南東路的一舉一動。

而之所以劉德秀一直還能夠在揚州安穩無事兒,趙汝愚分析以爲,這除了劉德秀謹慎小心,沒有被葉青抓住把柄外,便是葉青這幾年在淮南東路的重心,大部分是放在了北伐一事兒上,所以才容忍了劉德秀一直留在了揚州。

所以若是自己只要稍微給葉青透露一點兒跡象,那麼以葉青的精明,必然是能夠看出來自己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他沒有理由拒絕跟自己合作,幫他去除掉淮南東路的一個眼中釘的提議吧!

漸漸走出皇宮的趙汝愚,盤算自己的謀劃與打算,則是越想越興奮,絲毫沒有注意到,已經前往孤山園林很久的關禮,剛剛從他身邊擦肩而過,徑直向着福寧殿的方向走去。

第二百六十三章 吉祥如意第九百五十五章 傻白甜第五百一十七章 慶元第七百零五章 耶律父子第九十七章 舌戰羣儒2第八百八十章 沒有葉青的臨安第三百六十六章 能不能缺個章節名?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一百五十章 亂了心思1136 雁門關第六百零六章 一唱一和1176 教義 交易第三十二章 錦瑟1123 以儆效尤第七百二十一章 小憩一下第九十七章 舌戰羣儒2第九百六十一章 征程第八百八十八章 談判第八百二十九章 探營第七百六十九章 良策1044 三朝元老第五十七章 謀殺第二百二十八章 設計1078 人心人性1192 雨還在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敲山震虎1095 籌碼的兩面性第七百七十三章 回揚州第四百零二章 漢唐遺民第九百九十九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零四章 明月第九百七十一章 水無常形第六百四十一章 舉薦第十一章 斜風細雨第四十一章 蓬蓽生輝第七百六十八章 怨長久第三百九十四章 誤會第九百七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八百八十七章 韓誠第二十章 家有訪客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枚胎記第五百一十七章 慶元1048 強闖第一百一十六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第三百五十九章 合謀第六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1115 聲東擊西第一百七十八章 韃靼第六十六章 蝴蝶效應第一百四十章 燕鴻淵的憂慮第八百四十章 上當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風波亭第二百五十三章 風水輪流轉第九十七章 舌戰羣儒2第八百八十一章 千古奇聞第七百七十九章 五世而斬第九百八十六章 攻守第四百章 中都第四百六十六章 缺個章節名第九十三章 聖旨第七百三十四章 史府第二章 嫂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開關1055 一箭雙鵰第一百一十五章 走馬上任1016 權謀的序第六百二十六章 同流合污第一百四十五章 艮山門第一章 禁軍葉青第七百五十三章 涇渭分明1166 缺個章節名吧第五百五十二章 清晨 唐婉第三百九十三章 到此爲止1135 雪後的世界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北之別1069 一舉一動第八百九十五章 三封文書1195 雨一直下第二百二十章 一旦挑第八百八十八章 談判第八百九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四十九章 君臣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石二鳥1147 轉機1013 劉克師的建議第九百八十三章 持久之戰1129 朝堂差遣1191 淳熙十四年第四百八十一章 君臣之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難題與拉攏1125 謀反1022 缺一個章節名第三百七十三章 葉少卿的人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草原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邁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致對外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零九章 皇室尊嚴第七百五十六章 過度
第二百六十三章 吉祥如意第九百五十五章 傻白甜第五百一十七章 慶元第七百零五章 耶律父子第九十七章 舌戰羣儒2第八百八十章 沒有葉青的臨安第三百六十六章 能不能缺個章節名?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一百五十章 亂了心思1136 雁門關第六百零六章 一唱一和1176 教義 交易第三十二章 錦瑟1123 以儆效尤第七百二十一章 小憩一下第九十七章 舌戰羣儒2第九百六十一章 征程第八百八十八章 談判第八百二十九章 探營第七百六十九章 良策1044 三朝元老第五十七章 謀殺第二百二十八章 設計1078 人心人性1192 雨還在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敲山震虎1095 籌碼的兩面性第七百七十三章 回揚州第四百零二章 漢唐遺民第九百九十九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零四章 明月第九百七十一章 水無常形第六百四十一章 舉薦第十一章 斜風細雨第四十一章 蓬蓽生輝第七百六十八章 怨長久第三百九十四章 誤會第九百七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八百八十七章 韓誠第二十章 家有訪客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枚胎記第五百一十七章 慶元1048 強闖第一百一十六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第三百五十九章 合謀第六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1115 聲東擊西第一百七十八章 韃靼第六十六章 蝴蝶效應第一百四十章 燕鴻淵的憂慮第八百四十章 上當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風波亭第二百五十三章 風水輪流轉第九十七章 舌戰羣儒2第八百八十一章 千古奇聞第七百七十九章 五世而斬第九百八十六章 攻守第四百章 中都第四百六十六章 缺個章節名第九十三章 聖旨第七百三十四章 史府第二章 嫂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開關1055 一箭雙鵰第一百一十五章 走馬上任1016 權謀的序第六百二十六章 同流合污第一百四十五章 艮山門第一章 禁軍葉青第七百五十三章 涇渭分明1166 缺個章節名吧第五百五十二章 清晨 唐婉第三百九十三章 到此爲止1135 雪後的世界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北之別1069 一舉一動第八百九十五章 三封文書1195 雨一直下第二百二十章 一旦挑第八百八十八章 談判第八百九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四十九章 君臣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石二鳥1147 轉機1013 劉克師的建議第九百八十三章 持久之戰1129 朝堂差遣1191 淳熙十四年第四百八十一章 君臣之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難題與拉攏1125 謀反1022 缺一個章節名第三百七十三章 葉少卿的人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草原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邁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致對外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零九章 皇室尊嚴第七百五十六章 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