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

bookmark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不善加己

趙頊在蘇油這裡很鮮活,不是泥塑木雕,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每個決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

他也不是事事都爲國爲民,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完全就是爲了自己,偶爾也有自己的任性。

比如宮裡有一柄珍藏羽紋花鋼劍,叫“中土聖主”,丟在內庫好些年都不聞不問,直到大宋一柄劍走私到了遼國,遼人從劍上解讀出了文字後,趙頊才命人將宮中收藏那些劍翻出來,看看有沒有類似文字,才發現了這一把。

比如趙頊就沒法用尺規將圓進行五等分,哪怕是蘇油和蘇小妹給他講解了方法,當時明白了,過不了多久就又忘了。

但是趙頊有自己的強項。

比如那把劍,就沒有被定爲祥瑞,趙頊只是將之遍示羣臣,表示這樣的東西不足爲怪,然後重新將劍丟回了庫中。

又比如雖然對理工的東西記不紮實,但是卻反而因此格外重視理工,認爲能精通此道的都是人才,還建立了皇家理工學院,專門培養宗室。

這樣的父親形象,在趙煦心目中反而更高大,趙頊明明沒有秦皇漢武唐太宗那樣的天賦,成就上卻並不比他們稍弱,原因是什麼?

因爲那張反拋物線圖,讓趙頊看到了嚴峻的事實和改革的艱難,但是同時也讓他對改革前期的緩慢有了長足的心理準備,因此才能堅定信念,矢志不移。

羽紋花鋼劍一事更能說明其性格,他一生不上尊號,也根本看不上那些“祥瑞”。

他之所以要翻找國庫,心裡的想法是——遼國有,我大宋沒有,那就不行。

這就叫不服輸。

這些“缺點”,反映出趙頊性格里人性的那一面,而且最可貴的是趙頊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陷,正視國家的現實,永遠不做那個穿“新衣”的皇帝。

同時也反映出一點,政治在趙頊這裡不是永遠唯一的考量,他偶爾會出格,所以他不是最好的政治家。

但是偏偏因爲這些缺陷,養成了他自己的魅力。

聽趙煦如此說,蘇油笑道:“陛下懂得物盡其用的道理,這是很好的,今日程頤要講‘顏子不改其樂’,陛下要好好聽講。”

文彥博說道:“陛下求學,與科舉求進不同,是要明白經義中的道理,因此不必拘泥文字細節,學習起來要比普通學子快。”

“聽說陛下之前每日要熟悉數段經義,還要謄抄十五遍?這是對付墨經、貼義的學法,老臣不太贊同。”

蘇油說道:“師兄,謄抄經典,也不就是爲了死記硬背,這也是真心誠意,神通古人的一個方法。”

“當然,強行灌輸肯定是不好的,但是如果陛下覺得其章句可喜,這樣做就沒問題了。”

文彥博搖頭:“不對不對,老夫就從來不覺得文字功夫可喜。”

蘇油表示不服:“可我家子瞻就覺得這是一種樂趣,他最喜歡抄書,《漢書》《史記》到現在抄了不下三遍,還做了思維導圖。”

這是真的,蘇軾抄漢書的同時還對漢書的知識體系做了精煉,曾經讓人從自己的導圖中任意選一個字,他就能講解出一大段的內容。

“還有老族兄,一日不謄錄五千字,就跟沒有吃飯,沒有睡覺一樣,覺得難受。”

文彥博不禁翻起了白眼:“少拿蘇家說事,你蘇家人一羣怪物,不足爲據。”

說話間呂公著也到了,呵呵笑道:“最可敬畏的還不是他蘇家學閥,而是那種天賦不高,明明自以爲苦,卻心性剛毅,咬牙硬扛,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自律,最終一樣獲得大成就的人。”

這是說的司馬光,論起學習自律,司馬光堪稱古今第一,范仲淹雖然學習刻苦,可人家那是被現實給逼的,跟司馬光這種主動自虐有本質區別。

說到這個,連蘇油都一起加入了苦笑搖頭的行列,惹不起惹不起。

程頤還是不苟言笑,待到幾人見禮完畢,看到趙煦手上的柳枝,不由得皺眉:“聽聞陛下在宮中盥而避蟻,有是乎?”

趙煦點頭:“有之。”

程頤拱手道:“推此心以及四海,帝王之要道也。臣在宮外有聞,亦爲天子有仁慈之心,倍感欣喜。”

“春時萬物發生,不可無故摧折。陛下手上的柳枝何來?”

趙煦“啊”了一聲,趕緊將柳枝丟掉:“我……宮中新移來不少花木,其中柳樹最先得活,我一時高興,就是隨手……”

程頤正色道:“陛下無需找藉口,君子朝乾夕惕,可不得事事隨手隨心,不管什麼事,做之前先思忖一番,想想對錯,這樣纔不至於有失。”

趙煦小臉漲紅,露出委屈的神情,還想要辯駁,蘇油卻俯身將那柳枝撿起來:“先授課吧。”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趙煦這才吶吶說道:“我知道了……”

應該說程頤的學問還是可以的,一篇“顏子不改其樂”,講得也算是很精闢了。

至於趙煦聽進去多少,又得另說,因爲這娃又擺起了撲克臉。

既畢文義,程頤最後總結:“陋巷之士,尚知仁義在躬。而人主崇高,奉養備極,苟不知學,安能不爲富貴所移!”

“且顏子,王佐才也,而簞食瓢飲;季氏,魯國蠹也,而富於周公。魯君用舍如此,非後世之鑑乎?”

“故史遷有云:‘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之醜也;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

蘇油心中暗自好笑,趙煦一年東勝洲零花錢就千萬貫,有了這個打底,才能做到富貴不移!

不但富貴不能移,還能往外倒,做慈善!

散學之後,蘇油送趙煦去理工學院。

兩人在車上沉默了好一陣,趙煦終於開口:“我不喜歡他。”

開口就好,蘇油點頭:“我也不喜歡他。”

“是嗎?”趙煦頓時覺得自己有了撐腰的:“司徒也這樣認爲?”

蘇油把玩這趙煦摘下的那根柳枝:“是的,能得人敬,難得人親。若是陛下因爲程頤,而對聖道起了反感之心,道理講一千遍都不往心裡去,徒廢口舌是小事,耽誤陛下進益,豈不是壞了大事?”

趙煦頓時鬧了個紅臉:“我雖然愚鈍,也不至於如此。”

蘇油笑了:“如此臣就放心了。陛下須知臣子各種性格都有,既然是天子,那就各種性格的人都要包容。”

“除非陛下的志向是皓首窮經極研義理一輩子只對着書本與古人交流,否則總要和各種性格的臣子們打交道,總要讓他們各守其職,爲國效力。”

“程侍講今日是用顏回的故事提醒陛下,不讓有才德的人曲淪下僚,讓其有機會施展才學,纔是興邦之道。”

“這一點他講得是很有道理的,因此陛下即使不喜歡這個人,也不能反感他說的這個道理。只要他說得對,陛下就應該虛心接受。”

“我不喜歡他的原因,是他只對陛下折柳一事提出了批評,卻沒有提出補救的措施,讓我想起了以前的臺諫。”

“只看到問題,甚至小題大做,只會批評,卻拿不出具體舉措來匡救時政。這一點,臣卻又不取了。”

趙煦說道:“這就是司徒將那柳枝撿起來的原因?”

蘇油說道:“汴京城裡有個風俗,起自漢唐。因爲柳音通‘留’,那個時候的長安洛陽,送別親人朋友到御橋的時候,都要折柳相送。”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當時的人,因此留下了無數關於折柳的詩篇,所謂‘楊柳青青着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折楊柳》在漢代就成笛曲,流傳很廣,‘折柳’,已經成了詩歌裡嘆別的意向之託。”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在我看來,陛下今日之舉本出無心,而造成的後果,也輕微至極,程侍講以摧折春和相責,實在是有些過了。”

“不過陛下也不必計較,臣給陛下講一個呂公的故事吧。”

趙煦很喜歡聽蘇油講故事,頓時來了精神:“什麼故事?”

蘇油說道:“呂公平生未嘗較曲直,有人污毀他,他也從來不做申辯。多年以前,大宋的銅產量還很低,銅器是緊俏商品,非官員不得購買。”

“那時候臣從大理搞到了一些銅料,由四通商號做出了一些緊俏銅器,先帝許於萬姓大集發賣。”

“呂公家鄉的寺廟需要銅器,便託呂公幫忙,呂公當時俸祿不高,沒有辦法便找到了我,想用自己心愛的紫金石硯,換一個銅香爐。”

“那硯臺是呂公心愛之物,背後有一道座右銘,臣見到後非常喜歡,便私下出錢買了個香爐,從呂公那裡換得這方硯臺。”

趙煦問道:“呂公的座右銘?那是什麼?”

“這也是臣佩服呂公的地方——不善加己,直爲受之。”

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一百一十四章 商議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州案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五百章 女騎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九十九章 溫度計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九百二十一章 趙頊的家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魚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氣跑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請假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反撲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擊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二百一十六章 例題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會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會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
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一百一十四章 商議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州案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五百章 女騎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九十九章 溫度計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九百二十一章 趙頊的家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魚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氣跑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請假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反撲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擊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二百一十六章 例題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會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會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