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

bookmark

第九百二十八章巡視

蔡確笑道:“蘇頌一開始詳查細究,這才爆出陳世儒這樁大案,而其後卻整整拖了半年!”

“陛下託人傳話,親自囑咐,都不能速結,相公你告訴我,還會是什麼原因?”

“至於蘇軾,證據還是蘇油的得力干將沈存中送到御史臺手上的。”

“自外放以來,蘇軾對新法、對王相公、對陛下,多有怨言,見於詞章。”

“當年沈存中撫兩浙災傷,陛下讓其收錄蘇軾詩文以獻,其中就有苗頭,沈存中上奏之時還特意勾畫了出來。”

“這幾年蘇軾倚仗文名囂張跋扈,與朝中同黨往來,行文裡邊更是訕瀆謾罵,禍心愈熾。”

王珪開心了,白紙黑字,衆口相傳,這個跑都跑不掉,不過還是有些擔憂:“攀扯不要太多。”

蔡確拱手,意味深長地說道:“相公不用提防我,因爲此事,無需你我插手。”

王珪一下子傻了,老子不插手那是理所應當,你是御史中丞,你不插手,這事情還怎麼弄?!

蔡確笑道:“壽昌尋母,蘇軾歌之,其中有‘此事今無古或聞’和‘西河郡守誰復譏’兩句。”

“後句用了吳起母死不歸的典故。李定以爲諷己,恨之切骨。”

“舒亶,任職翰林時因‘自盜爲贓’而被朝廷懲罰,聲名狼藉。後因張商英提拔而上位,卻又利用其對他的信任出賣之,乃見機而作的反覆小人。”

“張璪,原是蘇軾的進士同年,兩人入仕後又在鳳翔同事兩年,交遊頗密。”

“介甫公用之,初事而後反,言納錢免役法、武學、經營東南鹽法不當。”

“而介甫公去後,又媚附呂惠卿,再得進用。乃劾參知政事馮京與鄭俠溝通,致馮京遭貶。”

“聽聞他最近正在與相公你書信往來?此人能探情變節,左右從順,各得歡心。相公,可用之而不可不防啊……”

王珪臉上頓時變色:“沒有此事!”

蔡確笑道:“沒有當然最好,我就是提醒相公,不要留下字跡,如呂惠卿反介甫公的教訓,可謂深刻。”

王珪的臉色頓時有些發白。

蔡確說道:“親自經手這麼多案子,此事再由我來舉領,反而缺乏說服力。”

“不如將位置騰出來,虛位誘之。”

“此三人必定紛紛效進,之後,就不勞相公操心了……”

蔡確笑眯眯的拱着手:“此次發動,時機至爲關鍵,因此需要我前期壓着。等蘇油離開交趾,相公再將我移走,三人必定反彈。”

“我們大可以摘清干係,無需參與而坐收成利。相公,還有比這更便利的法子嗎?”

這話意思說起來隱晦,其實一點都不隱晦,王珪明白了,蔡確是想借此要官!

御史中丞,也是四入頭!

要騰出這個位置,就要把蔡確移走,移到哪裡?難道還能外放?

蔡確的意思,當然是要參知政事之職!

王珪心思換來換去,還有些拿不定主意:“持正且去,容老夫思謀。”

蔡確也不勉強,恭恭敬敬施了禮,瀟灑地離開了。

他心裡篤定得很,蘇油要入京,王珪一人難抗,就必須引援。

自己替他扳倒吳充,已經展現了能力和態度,可以說是王珪現在的最佳選擇。

獻上此計,王珪只要是有心,那就必然入彀,必然選擇自己。

王珪畢竟心胸狹窄,而且也不是特別優秀。

被嫉妒矇蔽了雙眼,對蘇軾的忌憚竟然比蘇油還大,足見不是什麼成熟的政治家。

自己的能力,正是他所需要的,理論上說,蘇油入朝之後,兩相制衡,也便於王珪這個首相“駕馭”。

所以蔡確根本不需要王珪確定的答覆,形勢所迫,王禹玉,呵呵呵……他不得不爲!

入朝四年而至參政啊,這個晉升速度,大概已經刷新大宋政壇的記錄了。

蔡確對自己的這番操作,非常得意。

……

新科進士的事情傳到交趾,交趾的羣臣徹底放下心來,對大宋的忠誠度刷新到了新高。

金殿釋楊蒔,陛下親送衣冠,賜宴敬酒,還寫詩命其陪和,這就是徹底洗白了《露布》的罪行。

這樣的皇帝不效力,天底下還有什麼皇帝值得效力?

趁此機會,蘇油和李道成開始了第三屆公務員培訓班,這次的範圍,擴大到了金甌路和日南路。

培訓班是李道成在主持,而蘇油則深入基層,去三州視察去了。

占城的地形就像一串香腸,一個州一個州的串接在一起,一個個訪問過去就行了。

局面還不是太安定,任何一項政治制度的改變,都存在反對者。

因此蘇油這次帶上了石薇,曹南,程嶽,打出了旗牌,儀仗,還有五百人的新軍隨行警蹕。

三州官員來到地哩州邊界相迎。

奉炎軍大部已經解散歸農,留下部分精銳,經過木依和平正盛訓練之後,與少量的占城原屬王軍和訶黎降軍一起,組成了新的軍隊。

州軍的人數很少,一州七百人而已。

張令從穿着紅色的大宋五品官服迎上:“下官張令從,見過少保。”

蘇油遠遠就下得馬來:“此後與張世兄同殿爲臣,不用如此客氣。族譜可上好了?”

張令從笑道:“已令四兒將本宗族譜送去漳州了。認祖歸宗的大恩德,一直沒能當面與少保道謝,下官惶愧得很。”

蘇油說道:“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如今安定了下來,還是需要早擇妻室,開枝散葉才行。”

張令從鐵打的漢子,也不禁腦門冒汗:“是是……”

蘇油這才問道:“黃時中呢?”

一個年輕人上前:“下官黃時中,見過少保。少保爲先君撰寫的墓誌,合族褒榮,備感厚恩。”

蘇油說道:“汝父爲民請命,橫身抗暴,他不是爲了自己一個人的福祉,而是爲了佈政州,金甌路,甚至是爲了整個占城全體人民的福祉而犧牲的。”

“這些人裡,有遠海而來的宋人,有原來留下的交趾人,有本土的占人。”

“因此你父親的犧牲,不是爲了一身一族,而是爲了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裡說得很明白——‘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令父是爲了所有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因此重於泰山。朝廷纔不吝追封,澤及子弟。”

“你要繼承你令父的思想,爲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謀取豐足的生活,庶幾可以慰藉祖志。”

黃時中連連稱是。

黃牧其實就是一個商賈,但是蘇油的墓誌銘中,將之塑造成了一個現代的切·格瓦拉式的人物,富含國際主義精神,有救他國人民於水火的責任心,捧到了很高的位置上。

不言而喻,這也是實際宣傳的需要。

除了黃牧,三州還有一個道德標杆。

李福全,紅泥灣戰役之後加入了張令從奉炎軍的弓箭社首,之後一直負責軍隊後勤,組織民壯,是奉炎軍中蕭何一樣的人物。

但是占城歸宋之後,李福全辭謝了大宋任命的一切官職,重新回村種地去了。

用他的話說,是自己本來就是一介農夫,被訶黎逼得造反,那是沒有辦法。

如今天下太平,自己也有了宋人的正式身份,已經很滿足了。

自己又不會舞文弄墨寫文章,趕車運糧在行,當官那是真當不了,回家種地,纔是自己的本份。

與李福全一起返回龍頭村的,還有很多當時一起起事的村民。

蘇油將此事奏報趙頊,趙頊深受感動,下了特旨,封賞了李福全戶部員外郎的散官,並且永遠豁免龍頭村租賦,以報村民們質樸尚義之德。

因此雖然李福全一身農夫裝束站在三州的官員之中,卻沒人敢輕視與他,蘇油都要主動走到他身前,先行施禮,道一聲李翁。

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天選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魚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七百二十五章 鉅艦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蘇半朝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七十七章 蠻部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詩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八百二十六章 決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儀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花邊故事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關於官制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槳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三百九十六章 計較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九百七十八章 軍事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
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天選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魚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七百二十五章 鉅艦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蘇半朝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七十七章 蠻部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詩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八百二十六章 決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儀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花邊故事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關於官制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槳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三百九十六章 計較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九百七十八章 軍事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