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四大留守

“陛……,陛下,微……,微臣……,微臣…………。”

也不能是完全一言不發,稽首跪在金鑾殿上,陳喪良的眼淚就象是斷了線的珍珠,噼裡啪啦的直往下掉,轉眼間就哭得是梨花帶雨,杜鵑泣血,嘴裡泣不成聲,連一句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來,那痛苦神情,象極了死鬼陳應良的老爹老孃從墳墓裡站起來,轉眼又倒頭重新死去,真正的傷心欲絕,真正的生不如死。

看到陳喪良這副猥瑣模樣,裴仁基和大小蕭國舅簡直一腳踹死陳喪良的心思都有了,但很可惜,裴仁基和蕭國舅等人不僅不敢真的踹死陳喪良,還連譴責陳喪良的語氣都不敢說得太重,再是恨陳應良恨得蛋疼,大蕭國舅也不敢乘機彈劾陳應良舉止不端,只能是硬着頭皮呵斥道:“陳熊渠,請注意你的言行舉止,這裡是金鑾殿,不是菜市場,也不是你的後宅”

“蕭大夫教訓丨得是。”陳喪良哭泣着點頭,又向隋煬帝頓首,哽咽說道:“微臣失禮,請陛下恕……,恕罪。”

言罷,陳應良的眼淚卻流得更快更多,蕭踽也越來越想把陳應良踹死,心中大罵,“不要臉的東西,哭什麼哭?想和裴仁基搶功勞就明白說,你他孃的這是哭給誰看?想讓天下人知道你忠孝兩全,知恩圖報?你他孃的把戲演得再好又怎麼樣,還不照樣是一個在小人得志的跳樑小醜?你他孃的哭去吧,本官不管了,反正你這次是和裴仁基爭,爭得贏爭不贏都對本官有利”

蕭踽蕭國舅也真沒辦法管下去,封建時代的統治階級爲了給被統治者洗腦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倡導的道德觀念第一條就是以忠孝爲本,現在陳喪良懇求率軍北上增援樊子蓋,本來就是忠於國事,因爲無法去報答長輩兼恩人而當朝放聲大哭,又明擺明是義舉孝行,蕭國舅真敢胡亂斥責陳喪良,不要說隋煬帝不答應封建道德觀念不答應,就是蕭國舅背後的關隴八大門閥也不會答應——門閥爲了與皇權抗衡,對孝道的提倡可是遠勝於忠君。

本來一度動心讓裴仁基去增援樊子蓋,可是看到陳喪良哭成了這個鬼樣,隋煬帝也沒了辦法,只能是笑着問道:“陳愛卿,爲何如此傷心欲絕?朕又沒有說不讓你去,急着哭什麼?”

“微臣失態,請陛下恕罪。”陳喪良抽抽噎噎的說道:“軍情大事,微臣不敢強求陛下派遣微臣率軍北上,微臣只求陛下賜假一月,讓微臣北上太原,到樊爺爺……,到樊留守身邊伺候湯藥,以報答樊留守對微臣的提攜眷顧之恩

聽到這話,隋煬帝還能有什麼說的?苦笑了一聲後,隋煬帝也只能是一揮大手,道:“告什麼假?你不是請求率軍一萬北上嗎?朕準了,去爲朕平定汾水賊亂,也去你樊爺爺身邊伺候湯藥吧。”

“謝陛下。”陳喪良頓時破涕爲笑,趕緊向隋煬帝叩拜,恭敬說道:“微臣叩謝陛下,陛下天恩,微臣即便粉身碎骨,也難報答萬一。”

帶着欣慰的笑意讓陳應良平身,隋煬帝少不得又交代了幾句陳應良,讓陳應良替自己好生照顧樊子蓋,需要什麼藥物儘管上表奏報,千萬不能讓樊子蓋受什麼委屈,陳應良忙不迭的答應,喜笑顏開的重回班列。一旁的裴仁基和大小蕭國舅恨得牙癢,卻又徹底的無可奈何,文官那邊的裴矩、裴蘊和裴弘策幾兄弟也是對視苦笑,拿陳喪良這個耍無賴的遠房侄子毫無辦法,更無法開口指責——老裴家總不能陳喪良說,你小子得學會以怨報德,要學會不忠不孝知恩不報吧?

這一天的早朝十分重要,決定派遣何人率軍增援樊子蓋這樣的大事,在今天的早朝上都還只是一個開場戲,東都留守的人選商議纔是真正的重頭戲,雖說留守這個職位只是隋煬帝自己發明的一個臨時官職,可是這個官職的權力之大大家都知道,之前樊子蓋擔任東都留守時,一句話不對連建設部長裴弘策都可以先宰後奏,整個都城就樊子蓋一個人說了算,權勢熏天,完全就是東都洛陽的臨時土皇帝。同時擔任這個官職後,也可以立即躋身於隋煬帝的信臣之列,將來卸任後也註定是繼續手握重權,所以不僅關隴門閥的人早早就瞄上了臨時職位,朝廷裡只要夠點分量的文武官員,也全都惦記上了這個職位,志在必得者大有人在。

“諸位愛卿,朕在昨日已經讓虞愛卿曉諭百官,決定三日後移駕大興,但東都重地,不能不留重臣輔佐越王鎮守,議一議吧,諸位愛卿認爲朕當任命一位愛卿留守東都?”

隨着隋煬帝的親自問話,重頭戲正式開場,隋煬帝的問話纔剛剛說完,蕭踽蕭國舅馬上就跳了出來,舉薦太府正卿元文都擔任此職,然而蕭國舅的話音未落,民部侍郎韋安石也跳了出來,極力舉薦金紫光祿大夫段達就任東都留守,一場新的較量,也立即隨之展開。

這是一場難分勝負的較量,出身於關隴門閥的元文都素有能名,當差任職很少出差錯,也頗得隋煬帝信任,段達則是隋煬帝還是皇子時的晉王府舊人,正對隋煬帝喜歡用近臣舊人的胃口,但吃虧在政績不夠,還曾經在起義軍面前吃過一些敗仗,也曾經因爲施政失當而被罷官,政績方面有些拿不出手,不過好在元文都於脆連統兵作戰的經驗都沒有,兩人基本上難分高下,再加上關隴門閥和新興權貴之間的鬥爭,爲了各自的利益各自力推元文都和段達,這場較量自然也更加難以決出勝負。

“陛下,元太府素來清直,辦差施政從無差錯,微臣認爲由他留守東都,最是合適不過。”關隴門閥的官員都跟着蕭國舅這麼說。

“陛下,元太府雖然也合適擔任此職,但是他從來沒有軍務經驗,東都地處天下腹心,抵禦外寇,平定叛亂,大都是由東都出兵,元太府若是留守東都,只恐軍務有所欠缺。段大夫則不同,他曾經追隨陛下親征吐谷渾,也曾經留守涿郡主持平叛大事,正是最合適的東都留守人選。”

朝廷上的新興權貴抓住元文都沒有軍功的弱點大做文章,力推有一些軍事經驗的段達留守東都,關隴代表則立即反脣相譏,指出段達的所謂戰功都水分十足,不是跟在隋煬帝的屁股背後揀便宜,就是靠楊善會和郭絢等地方官員統兵作戰,躲在後方白揀戰功,事實上軍事政治無一所長,惹得新興權貴馬上又指出元文都於脆連調兵遣將都不會,碰上軍機大事恐怕連派遣什麼將領統兵作戰都不知道。而與此同時,其他一些資歷足夠的文武官員也在同黨親戚的支持下,逐漸開始加入角逐,把本來就夠渾的水攪得更渾濁。

和房玄齡的分析一樣,隋煬帝在這件大事上也有一些舉棋不定,雖然元文都和段達都是隋煬帝的考慮對象,但多少有些識人之能的隋煬帝卻非常清楚,元文都沒有軍事經驗這一點,確實是他的巨大弱點,同時元文都的家族背景也有一些讓隋煬帝忌憚;而段達則完全吃虧在表現太差,幾次勝仗確實靠得力部下一手獲取,自己統兵作戰卻乏善可陳,在起義軍面前吃過不少敗仗,被義軍戲稱爲段姥姥,性格也有一些軟弱,遠不如樊子蓋那麼敢做敢當,所以段達就算曾經是隋煬帝的王府舊吏,還算有點識人之明的隋煬帝對他也是不夠放心。

至於爲什麼要說隋煬帝有些識人之明呢?朋友們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可以發現,隋煬帝當政後,他的朝中絕對算得上人才濟濟,隋煬帝所寵信重用的裴矩、蘇威、樊子蓋、薛世雄、宇文述和來護兒等人,甚至虞世基和裴蘊等著名奸佞,無一不是人中龍鳳,即便品德有差也絕對算得上才具出衆,可遇而不可求的能臣於吏,隋煬帝如果不是能識人,也不會把這些傑出人才提拔上來。——順便說一句,其實就連李密,隋煬帝也曾經只見他一面,就斷定他是傑出人才,讓宇文述替自己留心和培養李密。

言歸正傳,東都留守的人選難以決出,這點當然給了不懷好意的陳喪良大好機會,通過察言觀色發現隋煬帝難以決斷,陳喪良也沒有猶豫,不顧自己年僅二十年少言輕,果斷出列舉笏奏道:“陛下,微臣也想爲陛下舉薦東都留守,請陛下恩准。”

正在爭執的關隴門閥代表與新興權貴代表稍微安靜了一下,看向陳喪良的目光也多少有些不屑,無不心說你這個黃毛小子跳出來插什麼話?這樣的人事大事,你有什麼資格發言?隋煬帝也有些不滿的看了陳應良一眼,然後還是順口問道:“愛卿打算舉薦何人擔任東都留守?”

“啓稟陛下,微臣舉薦太府卿元文都、金紫光祿大夫段達、內史侍郎蕭踽、光祿大夫裴仁基四人,共同出任東都留守,共同輔佐越王殿下鎮守東都。”

陳喪良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惹得滿朝頓時大譁,被陳喪良點到名的大蕭國舅和裴仁基更是雙雙大吃一驚,看向陳應良的臉色也全都無比驚詫——這兩位爺當然也不是沒有垂涎過東都留守這個重職,只可惜從來沒有獨當一面機會的裴仁基是資歷嚴重不足,蕭國舅則是除了資歷不足外,更因爲緊抱關隴門閥的大腿觸怒姐夫,在隋煬帝的面前已經有些失寵,全都很有自知之明的退出了角逐,現在陳喪良卻主動跑出來舉薦他們也留守東都,蕭國舅和裴仁基當然少不得萬分驚奇。

“陳愛卿,你一口氣舉薦四位同僚出任東都留守?”隋煬帝也吃了一驚。

“陛下,正是如此。”陳應良點頭,不等隋煬帝吩咐,馬上就振振有辭的說道:“微臣認爲,陛下任命四位留守輔佐越王殿下,有兩利所在,第一利便是互相彌補不足,元太府與蕭內史擅長治政,段大夫與裴大夫擅長治軍,讓他們四人聯手輔佐越王殿下,既有主政之人,又有主軍之人,互補不足,互相幫助,東都政事便可確保無虞。”

“第二利,微臣斗膽,覺得此舉可以爲陛下考較新人。”陳應良接着說道:“微臣向陛下舉薦的四位前輩,都是對陛下忠心耿耿的朝廷棟樑之才,僅僅只是因爲欠缺獨當一面的機會,沒能大展拳腳,爲陛下分憂,爲大隋造福。陛下若是讓他們四人共同輔佐越王殿下留守東都,既可以⊥他們有機會各展所長,又可以乘機考驗觀察,看這四位前輩那一人更能擔當大事,可以寄託重任。”

“還有一點。”陳應良又趕緊補充道:“東都洛陽,距離大興西都,驛站快馬只需一天多點時間,就可以把東都消息送抵大興,陛下身在大興,也可以做到隨時對東都情況瞭如指掌,陛下任命四位前輩輔佐越王殿下,即使有所偏差,也可以隨時糾正。這是微臣的一點愚見,萬望陛下采納。”

如果不考慮互相之間的爭權奪利和推委扯皮,陳喪良這個主意其實絕對不算餿,歷史上隋煬帝第三次巡遊江都時,在沒有心腹重臣可用的情況下,事實上也是任命了多名留守共同輔佐楊侗治理東都——然後就便宜了王世充,所以聽了陳喪良的餿主意後,隋煬帝頓時就爲之動心,暗道:“不錯,是個好主意,既可以互相彌補不足,又可以⊥朕乘機考較新人,看看這幾個臣子能否接衛愛卿和樊愛卿的班,他們都是七十出頭的老人,年紀都太大了。”

隋煬帝動心的同時,文武百官也大都在竊竊私語,還大都覺得陳應良這個主意不錯,既保證了自己的利益,又可以避免讓對手獨佔東都,影響自己在東都的利益,所以點頭贊同的人相當不少。而蕭踽蕭國舅和裴仁基則是緊張得連呼吸都有些困難,還全都恨不得親上陳喪良一口,一起在心中罵道:“臭小子,想不到還有點可愛的時候。”

這時,意外發生,三百錘子打不出一個屁、十天半個月不說一句話的蔡王楊智積,突然出列奏道:“陛下,陳熊渠所議,臣弟十分贊同,但臣弟覺得,任命元太府、段大夫與裴大夫三人輔佐越王殿下留守東都足矣。”

朝中又是一片低聲驚譁,倒黴的蕭踽蕭國舅也頓時恨不得撲上來把楊智積掐死——老子那裡招你惹你了,憑什麼要不給老子這個機會?喪盡天良的陳喪良也是臉色微微一變,暗道:“糟糕應該是被這位蔡王殿下識破了。”

“賢弟,你爲什麼要把蕭愛卿排除在外?”隋煬帝疑惑的問道。

“那傢伙只會壞事。”楊智積在心裡嘀咕了一句,嘴上卻恭敬說道:“陛下,臣弟並非是建議將蕭內史排除在外,臣弟只是覺得蕭內史人才難得,不必再做考驗,陛下應該把他帶在身邊,隨時聽取採納他的朝政建議。況且蕭內史還是皇嫂之弟,若不追隨陛下身邊,皇嫂思念親人之時,無人可以安慰皇嫂的思鄉之苦。”

因爲不敢說實話,楊智積這個反對藉口有些牽強和勉強,結果不僅沒能打動隋煬帝,還又往死裡得罪了蕭國舅一把,惹得蕭國舅馬上出列,奏道:“陛下,微臣自入仕以來,少有建樹,一直愧對陛下提拔信任,今蒙陳將軍不吝舉薦,微臣願與元太府共同留守東都,輔佐越王殿下,微臣行事若有偏差,願領一切應得之罪。”

隋煬帝有些猶豫,又稍微盤算了一下後,隋煬帝突然向陳應良問道:“陳愛卿,朕知道你與蕭愛卿,今天爲何要舉薦他留守東都?”

“因爲只有這根攪屎棍子在,元文都和裴仁基他們才永遠沒有出頭之日。”陳應良在心裡如實回答,嘴上卻恭敬說道:“回稟陛下,微臣舉薦的不是素來不和的蕭國舅,微臣是建議陛下給蕭內史一個機會,蕭內史既是皇親國戚,又正值壯年,青春鼎盛,還素來才於過人,所以微臣認爲陛下不妨考慮對蕭內史的任用。”

聽到這話,蕭國舅突然覺得陳喪良比剛纔更可愛了,楊智積卻斜了陳應良一眼,心中甚是鬱悶,暗罵陳應良不懷好意,擺明了是想公報私仇,讓蕭國舅這個真正的小丑死得更慘。隋煬帝則是微微點頭,讚道:“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醜,愛卿果然心胸廣大。”

不長眼的稱讚了陳喪良一句,隋煬帝又稍一盤算,很快就說道:“這樣吧,時間也不早了,這事容朕仔細思慮,後日早朝,朕再決定是否採納陳愛卿的提議。散朝。”

百官山呼謝恩,隋煬帝乘輿離去,隋煬帝剛走,百官馬上就各依黨派三五成羣,陳喪良當然也馬上乖乖的來到裴家前輩面前聆聽教誨,結果讓陳應良頗有些意外的是,肯定應該能看出自己險惡用心的裴矩和裴蘊竟然沒怎麼不滿,還對自己言笑如常,接着更讓陳應良意外的是,至少已經半個月沒和自己說話的裴仁基,竟然主動對自己說道:“多謝賢侄保舉,若能成功,老夫不會忘了賢侄這份恩情。”

“伯父客氣,小侄不過是爲國而賢,不敢言謝。”陳應良恭敬回答。

裴仁基點點頭,突然又說道:“賢侄,能不能把報國軍留在東都?汾水那邊的情況,老夫也有所瞭解,應該用不着調動右武衛的頭號精銳報。”

“沒問題。”陳喪良含笑答應,“請伯父放心,這次北上增援樊留守,小侄不會把報國軍帶去。”

時隔數月,裴仁基第一次在陳應良面前露出微笑,旁邊的裴弘策如釋重負,趕緊邀請堂兄與侄子到自家小坐共飲,陳喪良和裴仁基都毫不猶豫的答應,裴弘策更是歡喜,又邀請裴矩和裴蘊也去自家聚會時,裴矩和裴蘊卻藉口公務繁忙,婉言謝絕,裴弘策無奈,也只好由他們去,自己則趕緊與堂兄、侄子繼續交談,努力促使自己的兩個親戚重歸於好。

看着裴弘策和裴仁基等人的背影,走在後面的裴蘊突然微微一笑,低聲對裴矩說道:“兄長,應良賢侄這一手,夠狠的啊,仁基也是我們的族人,是否該給他一點提醒?”

“用不着多事,該給他一點教訓丨”裴矩冷笑說道:“揹着我們和宇文述、蕭踽勾勾搭搭,真把我們當傻好人?給他點教訓丨讓他知道誰纔是他真正的靠山更好”

“呵呵,兄長所言極是,是該給仁基賢弟一點提醒了。”裴蘊低聲笑道:“以爲把報國軍留下,他就可以大展拳腳大於一場了?有蕭踽那根攪屎棍子在,應良賢侄就是把所有的右武衛精銳都留給他,他也別想拿到什麼功勞。”

笑着譏諷完了,裴蘊又向遠方一努嘴,再次低聲笑道:“兄長,看到沒有?效果出來了,蕭國舅今天沒和元太府走在一起,元太府也快有苦頭吃了。”

斜眼一瞟,見蕭踽蕭國舅果然沒有象往天那樣和元文都打得火熱,自己拉了幾個同黨部下自成一隊,老於城府的裴矩也忍不住微微一笑,低聲說道:“幫他一把,陛下如果問起我們意見,贊同應良賢侄的提議。”

第597章 祖上不積德第332章 內奸是誰第125章 火上加油第307章 卑鄙交易第132章 自找麻煩第133章 欺軟怕硬第235章 三日之約第591章 挑起戰端第437章 勝負時刻第181章 無辜獲罪第166章 各懷鬼胎第370章 大業十二年第65章 決戰楊玄感(下)第301章 意外阻撓第349章 太下作了第308章 只是開始第348章 閿鄉縣令第305章第115章 火中取栗第103章 四年之約第363章 不愧是親戚第539章 前車有鑑第437章 勝負時刻第570章 狐狸尾巴第128章 渾水摸魚(下)第73章 冤家對頭(下)第329章 造孽啊第353章 煙消雲散第183章 人品偉大第321章 死字怎麼寫第54章 一丘之貉(下)第345章 各出偏師第368章 越欠越多的情債第362章 出頭鳥難道當對了第352章 喪良入關第152章 術業有專攻第179章 堂堂正正第111章 狂得沒邊第236章 信使柴紹第350章 潼關怪事第152章 術業有專攻第559章 驕敵之志第112章 定計第407章 以德服人第29章 白袍再世上第372章 四大留守第585章 禍起蕭牆第433章 打仗就是賭第556章 無恥詐降第425章 極品前鋒第210章 立威之戰第553章 急轉直下第366章 倚強凌弱第610章 套住了第34章 冒險出戰第170章 不謀而合第228章 各有算盤第65章 決戰楊玄感(下)第355章 再回東都第72章 自告奮勇第155章 宿命對頭(上)第33章 各逞其能第414章 神兵天降第431章 化及兄隱憂第599章 不甘人下第315章 投鼠忌器第357章 好漢怕賴漢第87章 李家陷阱第586章 盡力了第125章 火上加油第556章 無恥詐降第196章 更要提防第221章 不合情理第359章 最討厭攻城第347章 爭氣表弟第207章 請陳大帥升帳第63章 決戰楊玄感(上)第58章 天降凶兆第139章 理念不合第64章 決戰楊玄感(中)第242章 讓人佩服第177章 疲於奔命第411章 我叫王玄策第216章 所託非人第122章 強寇來襲第234章 唐公爵口信第72章 自告奮勇第540章 隋末爲王第223章 露出馬腳第373章 爐火之上第11章 第一個考驗第605章 還恨他不?第296章 束手捆腳第114章 賢妹,求你件事第362章 出頭鳥難道當對了第356章 喪鐘爲誰而響第1章 回隋第226章 兄弟手足第359章 最討厭攻城第173章 鼠目寸光
第597章 祖上不積德第332章 內奸是誰第125章 火上加油第307章 卑鄙交易第132章 自找麻煩第133章 欺軟怕硬第235章 三日之約第591章 挑起戰端第437章 勝負時刻第181章 無辜獲罪第166章 各懷鬼胎第370章 大業十二年第65章 決戰楊玄感(下)第301章 意外阻撓第349章 太下作了第308章 只是開始第348章 閿鄉縣令第305章第115章 火中取栗第103章 四年之約第363章 不愧是親戚第539章 前車有鑑第437章 勝負時刻第570章 狐狸尾巴第128章 渾水摸魚(下)第73章 冤家對頭(下)第329章 造孽啊第353章 煙消雲散第183章 人品偉大第321章 死字怎麼寫第54章 一丘之貉(下)第345章 各出偏師第368章 越欠越多的情債第362章 出頭鳥難道當對了第352章 喪良入關第152章 術業有專攻第179章 堂堂正正第111章 狂得沒邊第236章 信使柴紹第350章 潼關怪事第152章 術業有專攻第559章 驕敵之志第112章 定計第407章 以德服人第29章 白袍再世上第372章 四大留守第585章 禍起蕭牆第433章 打仗就是賭第556章 無恥詐降第425章 極品前鋒第210章 立威之戰第553章 急轉直下第366章 倚強凌弱第610章 套住了第34章 冒險出戰第170章 不謀而合第228章 各有算盤第65章 決戰楊玄感(下)第355章 再回東都第72章 自告奮勇第155章 宿命對頭(上)第33章 各逞其能第414章 神兵天降第431章 化及兄隱憂第599章 不甘人下第315章 投鼠忌器第357章 好漢怕賴漢第87章 李家陷阱第586章 盡力了第125章 火上加油第556章 無恥詐降第196章 更要提防第221章 不合情理第359章 最討厭攻城第347章 爭氣表弟第207章 請陳大帥升帳第63章 決戰楊玄感(上)第58章 天降凶兆第139章 理念不合第64章 決戰楊玄感(中)第242章 讓人佩服第177章 疲於奔命第411章 我叫王玄策第216章 所託非人第122章 強寇來襲第234章 唐公爵口信第72章 自告奮勇第540章 隋末爲王第223章 露出馬腳第373章 爐火之上第11章 第一個考驗第605章 還恨他不?第296章 束手捆腳第114章 賢妹,求你件事第362章 出頭鳥難道當對了第356章 喪鐘爲誰而響第1章 回隋第226章 兄弟手足第359章 最討厭攻城第173章 鼠目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