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章 應對措施

200章 應對措施

這場雨依舊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空氣中溼冷的空氣越發濃重,讓人感受到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冬天。

樑村的冬天很少下雨,即便下點小雨也是會很快就停止,並不會像現在這樣延綿不絕。綿綿雨絲從天而降,使得整個樑村就如同是浸泡在水中,瀰漫一種慵懶的氣息。

北風一吹,空氣的溫度就一如過山車一樣直線下降,讓劉睿這些習慣南方溫暖冬天的人感覺到異常不適應。

手錶的指針走向了六點半,平時這個時候天色已經亮了,不過今天外面的天空依舊是灰濛濛,讓人看不真切。北風從湖面上吹過,遠遠地傳來了嗚嗚的風聲,令人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有時候,風聲之中還會夾雜着一兩聲候鳥淒厲的叫聲,更是平添了一份淒涼的情緒。

劉睿有些憂慮地看着屋外淅淅瀝瀝的凍雨,心思早已經是飛到了劉家大院邊上的番茄地。原本想着番茄地能夠創造一筆驚人的財富,給樑村的村民製造一個難以超越的豐碑,帶動村民們發展經濟作物種植業。但是,這場凍雨下來,恐怕收成真的就成問題了。

張振光也是知道劉睿的心思所想,很有默契地岔開小番茄的事情,把話題集中在養豬場後續的管理上。這一次寒流的突如其來讓張振光等人警醒,明白要想讓養豬場發展壯大,就必須加強管理,並且做好各種準備,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畢竟這一次寒流的襲擊在第一時間就被發現了,目前看來並沒有給養豬場帶來什麼損失。若是將來出現更爲危急的情況,給養豬場造成鉅額的損失,張振祖等人就是後悔也是來不及的。

劉睿和張振光等人在討論養豬場的發展方向,不過也是心不在焉模樣。不過,事已至此,劉睿就是擔心也是無濟於事了。如今的劉睿只能寄望於經過空間泉水滋養過的小番茄抗凍能力有所加強,熬過這場劫難。

一直等到了七點半,天上的雨勢依舊沒有停下的跡象,看着外面陰沉沉的天氣,恐怕這場雨還得下上好長一段時間。

因爲一直在下雨的緣故,張振祖也沒有辦法到鎮上買塑料布,只能是電話通知青雲鎮的商戶送貨上門。還好,養豬場裡有電話,要不然還真的是一件麻煩事。這個時候,張振光等人對劉睿當初堅持安裝電話的舉動總算是服氣了。

當初,張振光都嫌安裝電話太費錢,說養豬場創業初期,應該能省則省,不能大手大腳。養豬場身處鄉下,而且還沒有什麼客戶需要聯繫,安裝電話有點多餘。

不過劉睿還是堅持安裝電話,爲的就是有急事的時候可以方便聯繫。要不然像現在在養豬場所有人都還沒有手機的情況來看,要想辦事還真的得費勁不少。

等到七點半,無數的電話就開始打出去了,先是讓鎮上的商戶送貨來,然後開始讓村裡面的人幫着挨家挨戶找一些乾燥的稻草。

距離秋收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稻草不是被村民們焚燒當作草木灰就已經是被雨水侵蝕、腐爛了,要想在曬穀場上找到乾燥的稻草已經是不太可能了。更何況今晚的這場雨下來,整個世界都變成了溼漉漉一片。

雖然現在外面的世界都已經是進入了二十一世界,但是在樑村依舊還是保留着很多傳統的耕種方式。對於需要精耕細作的南方水田來說,家裡有一頭水牛頂得上兩個壯勞力,因此樑村不少的農戶還養着水牛。

對於樑村的村民來說,在春夏秋季節給家裡的牲畜餵食是相當容易的事情,漫山遍野的青草就是最好的青飼料。不用可以去尋找,把牲口往山上的荒地一趕,讓它們自行覓食就可以了。

不過到了冬天,因爲氣溫下降的緣故,雖然樑村周邊依舊是綠色爲主體,但是卻很難找得到鮮嫩的青草。爲了給牲口們補充養分和飼料,不少的村民們都養成了在秋收的時候收集一些乾燥的稻草的習慣,等到冬天的時候就拿出來喂牲口。

另外,稻草在平時的農業生產之後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裡人根本就無從知道這些看起來一點用處的稻草究竟有什麼用處。

一般的村民都會有飼養肉豬或者母豬的習慣,對於收入來源比較少的村民來說,家裡的豬就是來年的娃娃的學費和媳婦的新衣裳。有時候,很多村民伺候家裡的豬比伺候自個還要精心得多,簡直是把豬當成了家裡的正式成員。

一進入冬天,稻草就可以變成豬圈裡的鋪墊,給豬豬們取暖用,因此不少餵豬的人家總是會準備一些乾燥的稻草。尤其是那些飼養母豬的人家,在母豬下崽的時候,稻草就成爲了最好的鋪墊材料,幫助豬仔們順利成長。

家裡養雞養鴨的村民,雞窩裡都是要鋪上一層柔軟凹槽,這樣才能讓母雞、母鴨們擁有一個舒適的環境,提高產蛋率。

另外,村民們在播種稻穀、蔬菜的時候,爲了防止雨水把播灑得均勻的種子沖掉,就會在菜畦上鋪蓋一層薄薄的稻草,起到防護作用。

前幾年,在液化氣、沼氣等等新能源哈沒有廣泛走進農村的時候,稻草也是不少農村家庭生火做飯的主要材料。只不過這幾年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村民已經摒棄了這種煙塵很大的柴火。

凡此種種,小小的稻草在農村有着極廣的用途,並不是城裡人看上去那樣百無一用。

還好,張家人的面子足夠大,電話一打回去,就有人主動幫忙,挨家挨戶地搜索稻草。

對於劉睿等人來說,只要能夠收到一些稻草用於不備之需就可以了。畢竟只要圍上塑料布,緊接着再點上白熾燈,就足以讓豬圈裡面保持一個比較高的溫度,不用擔心仔豬們會受到寒流的不利影響。

很快的,鎮上農資店的廖老闆開着自家的五菱微型貨車來到了養豬場,送來了劉睿他們繼續的塑料布。

塑料布搬下車之後,劉睿立即用早已經準備好的高壓噴霧器,往塑料布上面噴灑萬分之五的高錳酸鉀溶液,就是爲了消毒。畢竟這些貨物在外界不斷搬運,總是會沾染不少的病菌,爲了養豬場的安全,必要的消毒措施自然是不可缺少的。

塑料布抵達之後,劉睿就開始行動起來了。

這個時候,養豬場聘用的三個工人也是趕到了養豬場,加入了轟轟烈烈的圍欄行動之中。

俗話說,人多好辦事!

隨着幾個工人的加入,圍欄行動進展是相當順利,很快就把所有豬圈都圍了一個嚴嚴實實。

一開始的時候,仔豬們還是有點驚慌,畢竟原本可以看到外界的它們猛然被一張張彩色的塑料布遮擋了自己的視線,肯定是有一點點不適應的。

不過,隨着塑料布把凜冽的寒風和空氣中紛飛的雨霧遮擋在豬圈外面,豬圈之中的溫度是直線上升。仔豬們感受到環境開始往着自己所中意的氛圍轉化,原本驚慌失措的情緒也就逐漸地平息了下來,開始安穩地在豬圈裡趴着哼哼叫了。

圍好塑料布之後,劉睿又開始拿着噴霧器均勻地把所有的塑料布都噴過一遍。作爲養豬場嚴格衛生防疫制度的制定者,劉睿對於每一種進入豬圈的物品都是相當嚴格,爲的就是能夠保障仔豬們不會因爲各種疏忽而染上疾病。

劉睿剛剛把豬舍裡所有的角落消毒完,豬圈裡又開始傳來了陣陣有節奏的嗷叫聲,那是仔豬們到了吃飯的時間,開始了例行的喊叫行動。

就如同是條件反射一般,一頭仔豬叫起來,緊接着無數頭仔豬也跟着嗷叫了起來。一時間,整個養豬場就如同是燒熱的油鍋之中撒入了一把食鹽,沸騰了起來。

不過,作爲股東,劉睿和張振光等人聽着亂糟糟、甚至還有點刺耳的豬叫聲,還真的不覺得煩躁,倒反是覺得有一種喜悅在心頭蔓延。

豬場的仔豬們叫得越歡,就意味着這些仔豬們越加健康,將來的受益會更加大。

一開始,劉睿還擔心寒流的侵襲讓仔豬們受到影響,變得病怏怏的。不過就目前所觀察的情況來看,仔豬們依舊是那麼健康活潑。

一看仔豬們開始叫了,張振耀和幾個工人就如同是得到了信號,開始給仔豬們準備早餐。

養豬場的仔豬是每天餵養三次,早上八點一次,中午十二點和下午六點各一次。

一般來說,仔豬們每天吃的飼料調配在劉家酒坊的時候就開始了,然後在吃之前進行最後的調適。

劉家酒坊釀酒完畢之後,整個蒸餾罐之中都是溫度高達一百二十攝氏度左右的酒糟。假如那天劉家釀造一百斤的大米,劉家宏在釀酒結束之後就會把20斤的玉米拌成糊狀,把滾燙的酒糟衝進去,然後不停地攪拌。

利用酒糟的高溫,就可以很輕鬆地把玉米悶熟,有利於仔豬們食用之後的消化。等到玉米熟了之後,劉家宏和幾個酒坊的工人就會把這些酒糟玉米糊裝入早已經準備好的大桶之中,用推車推到養豬場備用。

在餵食之前,養豬場的工人還要按照比例往酒糟玉米糊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米糠、麥麩、大豆粉、魚粉以及一些礦物質,就可以變成仔豬們最鍾愛的美食了。

因爲這些飼料之中含有美味的酒糟、香甜的大豆粉還有魚粉,仔豬們吃過之後基本上可以滿足自身生長髮育所需求的營養元素。此外,酒糟之中還還有微量的酒精,仔豬們吃過之後不免有些貪睡,這就更加利於仔豬們的生長了。

所以,自從仔豬們進入張記豬場以來,長勢非常良好。劉睿隔三岔五來到養豬場,都能感受到這寫仔豬們用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生長,令人異常喜悅。

等到張振耀等人把已經調配好的糊狀飼料放入豬槽之中,仔豬們紛紛爭先恐後地吃了起來。

今天早上,因爲寒流的突然襲擊,讓仔豬們不得不從睡夢之中醒來,花費了大量的熱量抵禦嚴寒。如此以來,仔豬們自然是相當飢餓,比往常吃得更香。

走在一排排的豬圈中間,看着仔豬們頭也不擡的吃食,聽着它們砸吧嘴巴的聲音,劉睿感受到一種生命的熱情在流淌。

現在僅僅是幾百頭仔豬吃食的場面就如此精彩了,若是將來變成上萬頭仔豬一起吃食,那場面該會是何等的壯觀呢?

張振光等人也是面帶喜色,畢竟養豬場就是他們的希望所在,如今養豬場生機勃勃,如何能不讓他們開心呢。

劉睿等人對於這樣的場面早已經是司空見慣了,都還是有點心生搖曳的感覺,至於鎮上的廖老闆的表情就更加震驚了。

廖老闆在青雲鎮上經營農資好幾年,不說是鉅富也是小有資產的富裕戶,家裡有個十來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前段時間他也聽人說張家兄弟開辦了一個養豬場,是青雲最大的養豬場,裡面有着數百頭的肉豬。

一開始,廖老闆只是以爲是沒有見過世面的鄉下人喜歡誇張,以訛傳訛,把一個一般的養豬場說得天上僅有的大豬場。再後來,這樣的傳言聽多了,廖老闆也就一笑置之,不在理會。在廖老闆看來,就以樑村這樣的鄉下人,怎麼可能辦得起現代化的養豬場呢?

哪怕廖老闆認識張振光,知道他是下樑村的村支書,也算是農村的一個能人,他也不太可能搖身一變成爲一個能夠興建和管理現代化養豬場的企業家。

今天接到張振祖的電話,說是需要一批塑料布圍豬圈,廖老闆索姓就親自駕車過來,也想親眼看看被村民們說得神乎其神的養豬場究竟是什麼樣的?

進入養豬場卸貨之後,廖老闆就被劉睿有點嚴苛的消毒措施給嚇了一跳,在心裡的看法開始有點轉變了。在廖老闆看來,如此注重消毒環節的養豬場,即便再怎麼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進入養豬場的內部之後,廖老闆就越發覺得自己的眼睛不夠看了。

整齊劃一的建築、乾淨整潔的豬圈、設備齊全的豬舍都讓廖老闆大開眼界。以前也在不少地方走過的廖老闆也見識過一些所謂的標準養殖場,論起硬件設施,張記豬場並不比那些養豬場差。

不過,最令廖老闆感到驚訝的是,豬舍之中那些毛色粉紅、姓格溫順的仔豬個頭都很均勻,同一批仔豬之中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聽張振祖說最大的這批仔豬買回來才兩個月,但是按照廖老闆的目測,這些仔豬的重量起碼超過了一百五十斤。刨去仔豬買進來的時候五十斤的重量,基本上一個月能長五十斤,再飼養一個月就可以達到兩百斤以上。按照這樣的推算,一百天出欄並不是天方夜譚。

廖老闆知道,一般的養豬場號稱仔豬三個月出欄,但是這其中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再則,一般的養豬場大量使用飼料和各種添加劑,肉豬成長自然是很快,但是肉質並不見得就一定是好的。

張記豬場並沒有使用飼料和添加劑,喂的只是酒糟、玉米、麥麩、大豆、魚粉等等原汁原味的材料。但是,僅僅是靠着這樣的材料,就能創造如此好的成績,如何能不讓廖老闆感到驚奇呢?

廖老闆有點訝異,究竟是什麼原因能夠造成如此的奇蹟呢?

廖老闆所不知道的是,在酒糟之中含有空間泉水的成分,豬圈裡喂的水也是空間泉水,這就是這些仔豬們爲什麼能夠長得如此之好的重要原因。

不過,這樣的秘密也只有劉睿能夠知道,其他人也只能是一頭霧水了。

越是在養豬場裡待久了,廖老闆所感受到的震撼也就越發強烈,心裡那種不以爲然的情緒早已經是不翼而飛了。特別是在聽過劉睿所說的對於養豬場未來的規劃之後,廖老闆心裡頭的震撼就更加強烈了。

萬頭養豬場!

這就是劉睿的目標,這就是張記豬場的未來!

這個時候,廖老闆早已經是不再覺得劉睿的計劃是不切實際的,並不會覺得張振祖等人是異想天開了。因爲看過養豬場的基礎設施、管理制度以及仔豬的生長情況都是邁進了先進養豬場的行列,廖老闆自然知道劉睿等人確實是有足夠的底氣。

特別是在聽過劉睿所說的對於養豬場未來的規劃之後,廖老闆心裡頭的震撼就更加強烈了。

萬頭養豬場!

這就是劉睿的目標,這就是張記豬場的未來!

這個時候,廖老闆早已經是不再覺得劉睿的計劃是不切實際的,並不會覺得張振祖等人是異想天開了。因爲看過養豬場的基礎設施、管理制度以及仔豬的生長情況都是邁進了先進養豬場的行列,廖老闆自然知道劉睿等人確實是有足夠的底氣。

()

138章 山塘規劃126章 霜番石榴144章 迷離深秋113章 大雨滂沱152章 嗩吶聲聲227章 心結打開206章 熱鬧非凡019章 種菜大計187章 空間隨想204章 損失慘重106章 竹林宿營160章 候鳥隨想108章 叢林狼蹤081章 熱鬧晚宴165章 設備處理040章 收購意向078章 醉人酒香035章 履行合約140章 齊頭並進218章 未雨綢繆045章 商量對策019章 種菜大計102章 考察路上165章 設備處理093章 沼氣補貼103章 森林精靈064章 中科院士188章 珙桐攻略173章 旅遊規劃119章 穩步前進064章 中科院士023章 空間擴張081章 熱鬧晚宴036章 事後餘波105章 無邊竹海132章 和諧相處102章 考察路上190章 掌舵前進203章 暖爐夜話079章 喜事連連144章 迷離深秋142章 藝術表演208章 創業榜樣061章 一舉數得173章 旅遊規劃095章 破土動工219章 相互合作026章 合作意向182章 談判過程182章 談判過程123章 竹藝公司062章 專家到來057章 盜獵鬧劇096章 涅盤重生127章 悠然天籟091章 父子齊心194章 採收番茄038章 中秋佳節187章 空間隨想231章 一片熱土130章 高超技藝199章 發展方向060章 解決方案155章 牛犢訓練161章 身份變化116章 回到正軌069章 望天巨樹063章 臨行準備193章 巨大變化157章 越冬準備170章 候鳥資源183章 規劃設計136章 發展前景169章 釀酒技術032章 事前準備110章 難眠夜晚029章 珍稀物種132章 和諧相處163章 觀鳥天堂039章 進城辦事213章 春雨迷濛218章 未雨綢繆052章 桂花飄香195章 合作伙伴211章 春暖花開201章 停電危機071章 無邊美景041章 習慣問題127章 悠然天籟009章 購買種子206章 熱鬧非凡040章 收購意向134章 未來規劃116章 回到正軌113章 大雨滂沱178章 小小曖昧166章 原料採購162章 候鳥觀測093章 沼氣補貼184章 萬事俱備
138章 山塘規劃126章 霜番石榴144章 迷離深秋113章 大雨滂沱152章 嗩吶聲聲227章 心結打開206章 熱鬧非凡019章 種菜大計187章 空間隨想204章 損失慘重106章 竹林宿營160章 候鳥隨想108章 叢林狼蹤081章 熱鬧晚宴165章 設備處理040章 收購意向078章 醉人酒香035章 履行合約140章 齊頭並進218章 未雨綢繆045章 商量對策019章 種菜大計102章 考察路上165章 設備處理093章 沼氣補貼103章 森林精靈064章 中科院士188章 珙桐攻略173章 旅遊規劃119章 穩步前進064章 中科院士023章 空間擴張081章 熱鬧晚宴036章 事後餘波105章 無邊竹海132章 和諧相處102章 考察路上190章 掌舵前進203章 暖爐夜話079章 喜事連連144章 迷離深秋142章 藝術表演208章 創業榜樣061章 一舉數得173章 旅遊規劃095章 破土動工219章 相互合作026章 合作意向182章 談判過程182章 談判過程123章 竹藝公司062章 專家到來057章 盜獵鬧劇096章 涅盤重生127章 悠然天籟091章 父子齊心194章 採收番茄038章 中秋佳節187章 空間隨想231章 一片熱土130章 高超技藝199章 發展方向060章 解決方案155章 牛犢訓練161章 身份變化116章 回到正軌069章 望天巨樹063章 臨行準備193章 巨大變化157章 越冬準備170章 候鳥資源183章 規劃設計136章 發展前景169章 釀酒技術032章 事前準備110章 難眠夜晚029章 珍稀物種132章 和諧相處163章 觀鳥天堂039章 進城辦事213章 春雨迷濛218章 未雨綢繆052章 桂花飄香195章 合作伙伴211章 春暖花開201章 停電危機071章 無邊美景041章 習慣問題127章 悠然天籟009章 購買種子206章 熱鬧非凡040章 收購意向134章 未來規劃116章 回到正軌113章 大雨滂沱178章 小小曖昧166章 原料採購162章 候鳥觀測093章 沼氣補貼184章 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