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7章 倭國割地

城外,倭國使團臨時營地裡。

倭女王面對着擺在面前的精美中國料理無動於衷。

廄戶皇太子吃着燴魚片,大加感嘆,想不到魚還可以這樣吃。做爲島國的倭人,魚自然吃的多,可是他們還真沒有吃過這麼精緻的美食。

倭國皇室平時如廁拭穢,都是用魚皮,魚在倭國皇室的印象裡,只是一種比較低級的食物。

而在佛教從中原經百濟傳入倭國後,倭國開始崇佛,並有了不食肉的禁例,雖然這個禁令不斷修改,到現在變成不能食牛、馬、犬、猿、雞等有腳禽獸之肉,魚不在限止之列,但皇室貴族們一般也只能吃到簡單的煎魚和煮魚,這種精緻的生魚片,他們還真是吃都沒吃過。

廄戶皇太子又夾起一片,吃的直讚歎。

“這中原大華就是什麼都好,什麼都高級,居住輝煌的城池,豪華的屋舍,穿着華麗的衣服,吃着精緻的食物,他們的日子真是太好過了。就算是普通的貧民,居然人人有田地可耕,個個都是自耕農,那些貴族們更是綾羅綢緞,瓷碗鐵鍋、茶葉美酒,太讓人羨慕了。我決定了,等回去後,就要全面學習秦國,從營建一座秦式的新都城開始,這座都城我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平安京,待平安京營建好,就從飛鳥城遷到新京城,在那裡全面開始新政。”

女皇感嘆一聲。

“可這一切,都得先過了大秦這一關。若是秦天子不肯原諒我倭國反秦之罪,無須大秦派出大軍征討,僅是如今那些羣起而攻襲擾不斷的海賊,就能夠讓我倭國毀滅!”

廄戶皇子默默放下筷子。

“天皇覺得我們要如何做才能讓大秦原諒我們呢?”

女王嘆聲氣,“當初我們太無知太狂妄,現在我們只能儘量想辦法取得大秦的諒解了。只要大秦肯,不管什麼條件,我們都要接受。”

廄戶皇太子也不由的嘆氣。

“自我們在朝鮮半島的任那領地丟失之後,這些年我們大和也是內憂外患。

如今的倭國,土地兼併盛行,租佃制廣泛興起,貴州豪強們割國縣山海林野池田以爲已財,爭戰不斷,或者兼併數萬頃田,或者全無容針之地,倭國立國之本的部民制因此衰弱,面臨崩潰。

部民制是和族統一日本後執政的根基,部民制的衰弱,使的社會矛盾加深,統治階級內部更加動盪,朝廷地位受到嚴重影響,大臣、大連、伴造等重臣向朝廷上繳調賦時,先自收斂,然後分進。

蘇我氏在擊敗物部氏後更是權傾朝野,幾任天皇都是他們擁立的,國家軍事財政大權皆在握。

征伐新羅的戰爭,加上營造宮宛、陵墓,和崇佛修寺院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部民苦不堪言,導致如今倭國地方的部民起義日益高漲,他們揭竿而起,與貴族進行武裝鬥爭。

皇室已經被權臣、貴族們架空了,底層的部民也都起來反抗朝廷、貴族,這使的現在的皇室其實已經快淪爲權臣貴族們的傀儡了。

推古女皇和廄戶皇太子都是權臣蘇我馬子所扶立的,但蘇我氏又專權擅政,使的女皇和太子都極爲不滿,可他們的權力本身就是來自於蘇我氏。

“若是能除掉蘇氏馬子,然後效仿大秦改革制度,廢除皇室的屯倉,貴族的田計以及部民,統統收歸國有,成爲公地、公民,然後學習大秦實行班田授地,實行租庸調製,班田六年一班,朝廷每隔六年,班給六歲以上男丁口分田兩段,女子爲男子三之二,奴婢爲公民三之一,公奴婢與公民數同。受田人死後,口分田歸公,班田農民承擔租庸調,每段交納租稻兩束兩把!”

廄戶皇太子越說越激動,這些都是他與手下臣子們這段時間把在大秦所見所聞的一些總結下來後,擬出來的改革新政。

他們認爲現在倭國如此衰弱,關鍵就是皇室大權旁落,貴族們專權,尤其是部民們已經失去了田地,故此國家的基礎已經沒了。要想改變這一切,就要學習大秦中央集權,首先就是要把土地從皇室和貴族手裡收回,然後授給失地的百姓。

得到授田的百姓,再向朝廷交租納調服役。

田爲公田,軍隊也爲朝廷所有,這樣一來,倭國就能從現在的落後與混亂中重生,能成爲與大秦一樣先進的國家。

只可惜,這一切有一個最大的阻礙,那就是蘇氏馬子,蘇我馬子是四朝老臣,也是如今倭國朝廷權力最大的‘大臣’,而大連與大伴這兩要職,也都掌握在蘇我氏的手裡。

“或許可以向秦天子請求,讓蘇我馬子代表我倭國留在大秦朝中侍奉皇帝。”女王突然道。

“好,這招好,若是能讓蘇我馬子不能回國,那蘇我氏就羣龍無首了,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奪回朝廷大權,重新任用賢明,學習大秦,也設立三省六部,地方設立國、郡、裡,派國司、郡司、里長治理。”

“重新制度官階,給貴族們賜給官階,劃給封地食邑,低等的貴族則給予布帛做爲俸祿。”

女王打斷太子。

“若要秦天子原諒我們的反秦罪行,還要讓大秦留下蘇我馬子,我們得拿出足夠的代價,你覺得什麼樣的代價,能讓大秦滿意?”

廄戶皇太子不由的皺眉。

倭國有什麼東西能夠平息秦天子的怒火呢?

“之前傳言,說秦人發現了石見銀山和別子銅山,你說這是真的嗎?”

別子銅礦在倭國的伊予之二名島,也就是後來的四國島,這是倭國三大島之一。

伊予之二名島也稱伊予島,要比東面的筑紫島(九州)小,也比倭國大本營的大和島小許多。

“如果我們把別子銅山所在伊予島割讓給大秦,大秦能否原諒我們的反秦,並重新接納我倭國爲大秦藩屬國?”

“可就怕一個小小的伊予島並不能讓秦人滿足,以秦人的實力,他們完全可以把整個倭國給吞併。”

“實在不行,那我們就把筑紫島也割給秦人。”廄戶皇太子發狠,“只要天子肯把蘇我馬子扣留在秦,並重新接納我倭國爲藩屬。我們不但可以把筑紫和伊予二島割讓給秦國,以後還年年向大秦朝貢,向他們開放貿易!”

不能平息秦國之怒,可能就得亡國,高句麗和百濟都是前車之鑑。

如果能平息秦國之怒,那麼忍痛割讓二島,也是無奈之舉了。就如同當年倭國,把好不容易攻佔並經營許多的朝鮮半島上的任那最終放棄一樣,都是壯士斷腕之舉。

任那四縣的地盤並不比伊予島小,倭人也是經營多年,但最後還不是隻能放棄了這個佔領朝鮮的橋頭堡。

如今國滅在即,也只能忍痛拿出伊予來平息秦人之怒,若是還不行,那就把筑紫島也拿出來送給秦人。

起碼,還能保有大和島本土。

“好吧,皇太子你現在就起草一份國書,然後呈奏大秦天子,先只提割讓伊予島,試探一下秦人的態度。”女皇緩緩說道,不到萬不得已,能不送出筑紫島還是先留着的好。

“嗯,我這就去起草國書。”

第736章 還君以命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1056章 王朝週期二百年第712章 困獸李淵第151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970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64章 將功贖罪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第919章 東方不敗、一統北方第964章 古來創業豈雲艱第1292 錦衣衛破城第1460章 兵之王第1275章 如狼似虎第809章 五爪龍、四爪蟒第1108章 知已知彼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938章 除爵奪封第724章 弒君第777章 羅軍大敗第675章 清除後患第564章 流放宇文述第1257章 女王第986章 烈焰紅旗白鬃馬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520章 驅趕李淵第737章 一日天子第1085 斬首而歸驚衆人第913章 必須死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88章 三隻母老虎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1519章 軍區第938章 除爵奪封第660章 血鷹第807章 虎口拔牙第137章 提親(第十一更,爲大收藏夾萬賞加更!)第1446章 推波助瀾第1388章 象林縣男爵第238章 兵過黃河第131章 七戰七捷(第五更!求訂閱!)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51章 反殺第350章 假降真受第601章 羅嗣業無敵第880章 我也想當皇帝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1243章 行刺第844章 太極宮大火第1030章 伊麗封侯鎮安西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1412章 霸皇第1091章 鐵騎踏破叛軍營第9章 擂鼓甕金錘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635章 馬邑三雄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第503章 天下英雄榜第756章 忠臣和貴族第1320章 天上掉糧食第1129章 國仙第1434章 飛奪那津城第114章 假子第1395章 官逼民反第765章 入關第853章 五娘子第712章 困獸李淵第1455章 黑狼逃遁第400章 軟禁、稱王第205章 魚俱羅第494章 新舊貴族第575章 爲奴爲婢第32章 天生神力第614章 驕狂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15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1464章 寶臣第1109章 會盟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148章 革職第641章 跪下唱征服第10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23章 捲土重來第644章 兒可汗第65章 將功贖罪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808章 李密入秦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1042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824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1488章 先登第716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15章 嫂嫂
第736章 還君以命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1056章 王朝週期二百年第712章 困獸李淵第151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970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64章 將功贖罪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第919章 東方不敗、一統北方第964章 古來創業豈雲艱第1292 錦衣衛破城第1460章 兵之王第1275章 如狼似虎第809章 五爪龍、四爪蟒第1108章 知已知彼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938章 除爵奪封第724章 弒君第777章 羅軍大敗第675章 清除後患第564章 流放宇文述第1257章 女王第986章 烈焰紅旗白鬃馬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520章 驅趕李淵第737章 一日天子第1085 斬首而歸驚衆人第913章 必須死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88章 三隻母老虎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1519章 軍區第938章 除爵奪封第660章 血鷹第807章 虎口拔牙第137章 提親(第十一更,爲大收藏夾萬賞加更!)第1446章 推波助瀾第1388章 象林縣男爵第238章 兵過黃河第131章 七戰七捷(第五更!求訂閱!)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51章 反殺第350章 假降真受第601章 羅嗣業無敵第880章 我也想當皇帝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1243章 行刺第844章 太極宮大火第1030章 伊麗封侯鎮安西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1412章 霸皇第1091章 鐵騎踏破叛軍營第9章 擂鼓甕金錘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635章 馬邑三雄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第503章 天下英雄榜第756章 忠臣和貴族第1320章 天上掉糧食第1129章 國仙第1434章 飛奪那津城第114章 假子第1395章 官逼民反第765章 入關第853章 五娘子第712章 困獸李淵第1455章 黑狼逃遁第400章 軟禁、稱王第205章 魚俱羅第494章 新舊貴族第575章 爲奴爲婢第32章 天生神力第614章 驕狂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15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1464章 寶臣第1109章 會盟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148章 革職第641章 跪下唱征服第10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23章 捲土重來第644章 兒可汗第65章 將功贖罪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808章 李密入秦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1042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824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1488章 先登第716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15章 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