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拜封節度使

“我覺得倒是可以幫下王世充,這人挺有本事,很會討皇帝喜歡,你幫他,他也會記下這個情。而且,李淵是你外舅,讓他到淮南,也不是壞事。”魏徵咪了口燒酒,再夾了一顆豆子入嘴,有些滿足。

魏徵的話倒是讓羅成心裡一動。

李淵。

他對李淵雖然一直也很警惕,覺得李家父子跟他並不怎麼同心,但讓李淵到淮南來,並不比他在江南差,或者若是他這次不出手,可能李淵不太可能有機會任道一級使職。

如魏徵所說,不管怎麼說,在外人眼裡,李淵跟他都是姻親,這個時候拉他一把,那也是壯大自己同盟的力量。

畢竟宇文述雖然被趕去雲南,可並沒有就此倒下,宇文家在朝中還有很強的勢力,尤其是羅藝告訴他,裴蘊虞世基這兩個宰相那是很厭惡他們羅家人。

羅藝這次得去交趾,朝中沒有了宰相撐腰,以後還不知道會如何變化。

········

“臣覲見至尊。”

羅成入殿,拜禮。

今天皇帝沒有頭頂九旒珠冕,也沒有穿那玄上纁下的禮袍,他今天只戴着頂黑幘巾,身上穿一件明黃色的袞龍袍。

皇帝笑着道,“起來吧。”

殿裡還有其它幾位宰相,六位宰相,如今宇文述的參知政事銜已被免去,羅藝的也即將被免去,不過他今天還是被召來,但宇文述則沒被召來。

除了五位宰相外,還有一位中年男子,長的很高大儒雅。

“這位是皇后之弟蕭瑀,朕已經拜他爲內史侍郎,加參知政事銜。”皇帝給他介紹。

羅成心道原來是這位,他是蕭後的弟弟,後梁明帝的第七子,樑靖帝蕭琮的異母弟。他七歲的時候在後樑封王,後來姐姐嫁給楊廣,他便跟着到了長安,可以說一直是跟隨姐姐生活長大的,也是楊廣看着長大的。

本來楊廣對他很不錯,不過蕭瑀這人比較耿直,看不慣的地方肯定得說,經常直言相諫,於是惹的楊廣十分不快,幾次把他貶到地方上去。

這次皇帝接連把宇文述和羅藝兩位宰相外放,於是又把這個小舅子召回朝中,還授他宰相之職。

其實以前楊廣也授過大舅子蕭琮爲宰相,不過不是實授,畢竟蕭琮以前當過皇帝,不過是拉出來擺擺樣子,安撫一下荊襄之地的後梁子民而已。後來等皇位坐穩,很快就把蕭琮踢下去了。

不過對蕭瑀,楊廣還是跟對蕭琮不同的,畢竟這位是從小在他身邊長大的,也不曾當過皇帝,對西樑更談不上什麼感情。

“早聞蕭公忠直敢言,十分佩服。”羅成拱手。

蕭瑀也打量着羅成,這還是兩人頭次見面,不過蕭瑀明顯對羅成觀感不錯,“羅帥爲朝廷平滅高句麗,可謂不世之功,否則遷延日久,還不知道要遭受多少損失。”

他笑着道,“若非羅帥太過年輕,其實倒適合入朝爲兵部尚書。”

羅成連忙擺手,他對做兵部尚書還真沒什麼興趣,這兵部尚書跟十二衛四府職權分的太亂,並沒有什麼可當的。

這時楊廣回到御座坐下。

“羅成,你之前跟朕提議的實道一事,朕思慮許久,又與諸位相議過後,覺得可行。今天召你過來,就是想讓你也一起來參與下關於如何劃分道與使職之具體事務。”

羅成不過是一個留守,還是入京朝集,現在卻得以入宮跟着衆宰相一起議事,這簡直就是萬分破例了。

虞世基呵呵笑道。

“羅家父子二人同殿議事,傳出去可是千古美名呢。”

羅成對着這個大奸臣笑了笑,這傢伙拍馬本事第一,而且筆桿子確實厲害,不但字堪稱當代大家,而且這文章寫的妙筆生花。

對這種人羅成沒好感,可也沒想要去得罪,只要他不過份的來惹自己,羅成也不想去動他。

畢竟,小人難惹。

“臣以爲,十三道可行,但節度使無必要。”虞世基直言。他的論調是節度使職權太重,畢竟按羅成的建議,這個節度使其實就是過去的使持節大都督,或隋初的大總管。連觀察使和安撫使這樣的大員,都得受節度使節制。

而裴蘊也出聲。

“臣也以爲十三道可設,但節度使不必要,甚至,安撫使和觀察使設一便可以。”

而裴世矩則表示,不如按過去的制度,在邊郡,設立都督兼太守,以統領軍政。或在緊要之處,一都督統數郡之兵。但道一級,不設更高的統領軍政的節度使,而是大小都督都受安撫使統轄。

比如說在河北河南河東三道,河南道就完全沒必要設立都督,而在河北道,可以在涿郡設都督,以統領涿郡、漁陽、北平、上谷四郡之軍事。而河東道,可設立馬邑都督,或雁門都督等。

這幾位宰相都是反對設立節度使這樣能夠統轄十幾二十郡的地方統兵大帥,認爲將來可能尾大不掉。

甚至裴蘊直接進言,認爲留守一職其實沒有必要保留,可以一併廢除。

“羅成,你認爲呢?”

“陛下,臣以爲,幾位宰相之言老成持重,十分穩重。不過,國家決策也當順時適勢,過去征討是由徵軍總管和大總管統領部隊臨時出征,事畢則解,所以卿相率兵御戎,戎平則師還,並無久鎮。緣邊之地,其在邊疆,雖設軍鎮,可畢竟我朝府兵制度,府兵多在中原,邊地兵少。

過去大隋實力強勁,無人敢犯邊,而如今雖然大隋依然強大,但朝廷多年開疆拓土,如今東邊已經深入到了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邊也已經控制着河套平原漠南之地,而在南邊,大隋不但遠及交趾,而且現在還要重入中南之地,在西邊,平滅吐谷渾之後,朝廷在那裡設有四郡,未來還打算進入西域。”

“陛下,東西南北各個方向,如今都已經擴張到極致,距離中原腹心,那都是數千裡之遙。邊關形勢嚴峻,遼東還有高句麗,隨時可能還有叛亂風險,所以必須駐大軍鎮守,一步步不斷的威壓才能把高句麗徹底吞併下來。”

“西北吐谷渾滅亡已數年,但到現在叛亂都還未停過,所以也一樣得常駐軍隊穩固。”

······

第482章 真英雄,自風流第1527章 起兵勤王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870章 雲侯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372章 分兵獨進第736章 還君以命第659章 這樣也行第166章 躍龍門第404章 天子之怒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498章 拜帥第1258章 大司馬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514章 賴封不賞第1292 錦衣衛破城第312章 圖形凌煙閣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1521章 傳位第265章 馬蹄陣陣煙塵起(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1068章 與民爭利爲哪般第45章 限期破案第297章 回易第1298章 滅國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187章 豪強第1262章 長生藥第1535章 出宮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431章 暗影衛第1298章 滅國第659章 這樣也行第946章 大非川第762章 梟雄本色第563章 黑槊龍驤第51章 反殺第58章 青眼有加第986章 烈焰紅旗白鬃馬第642章 質子軍第652章 軍旗墜落第61章 八風第615章 逆戰第425章 驍果統領第102章 勇者無敵第239章 阿舅賊第12章 滿載而歸第1497章 騎士歸來第1485章 晨曦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251章 鯨吞第548章 海東王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640章 槊挑金狼汗(感謝農民伯伯盟主!)第837章 最後通牒第954章 已報生擒吐谷渾第1319章 油炸天雞第1507章 長卿不爭第143章 羅衙內(第五更,謝極品滴書蟲萬賞)!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951章 暫借羌兵討不臣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731章 驚變玄武門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919章 東方不敗、一統北方第649章 死於驕傲第440章 大帥巡營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1231章 毋動,動,滅國矣!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1029章 朕與將軍解戰袍第805章 洛陽第804章 洛口第1417章 倭國割地第205章 魚俱羅第229章 鄭觀音第1462章 菩薩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330章 晉升大將第1512章 退盟威脅第709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444章 無間道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52章 裁軍第1388章 象林縣男爵第354章 五貴第366章 十萬伏兵第507章 江都第1379章 自立爲王
第482章 真英雄,自風流第1527章 起兵勤王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870章 雲侯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372章 分兵獨進第736章 還君以命第659章 這樣也行第166章 躍龍門第404章 天子之怒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498章 拜帥第1258章 大司馬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514章 賴封不賞第1292 錦衣衛破城第312章 圖形凌煙閣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1521章 傳位第265章 馬蹄陣陣煙塵起(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1068章 與民爭利爲哪般第45章 限期破案第297章 回易第1298章 滅國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187章 豪強第1262章 長生藥第1535章 出宮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431章 暗影衛第1298章 滅國第659章 這樣也行第946章 大非川第762章 梟雄本色第563章 黑槊龍驤第51章 反殺第58章 青眼有加第986章 烈焰紅旗白鬃馬第642章 質子軍第652章 軍旗墜落第61章 八風第615章 逆戰第425章 驍果統領第102章 勇者無敵第239章 阿舅賊第12章 滿載而歸第1497章 騎士歸來第1485章 晨曦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251章 鯨吞第548章 海東王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640章 槊挑金狼汗(感謝農民伯伯盟主!)第837章 最後通牒第954章 已報生擒吐谷渾第1319章 油炸天雞第1507章 長卿不爭第143章 羅衙內(第五更,謝極品滴書蟲萬賞)!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951章 暫借羌兵討不臣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731章 驚變玄武門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919章 東方不敗、一統北方第649章 死於驕傲第440章 大帥巡營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1231章 毋動,動,滅國矣!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1029章 朕與將軍解戰袍第805章 洛陽第804章 洛口第1417章 倭國割地第205章 魚俱羅第229章 鄭觀音第1462章 菩薩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330章 晉升大將第1512章 退盟威脅第709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444章 無間道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52章 裁軍第1388章 象林縣男爵第354章 五貴第366章 十萬伏兵第507章 江都第1379章 自立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