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攻入平壤

十萬大軍乘坐千餘艘戰船,浩浩蕩蕩跨海而來。

貝水江中,千帆破浪。

兩岸到處都是升起的烽火,無數奔逃的高句麗百姓。

“大帥,是否先在江口靠岸,設營築壘?”副帥周法尚問來護兒。

來護兒此時想的卻是直搗高句麗王城,根本沒想過要做什麼其它打算。“按聖上計劃,宇文述的九軍應當已經到平壤城下了,我們路上耽誤了些時間,已經延期了。這個時候,就不要再上岸立什麼營壘了,直接到平壤去,與九軍匯合。”

寬闊的貝水江面,見不到一艘高句麗人的戰船。

平壤城距離貝水入海口約二百里左右,雖然平壤距離海邊直線距離很近,但貝江曲折蜿蜒,倒是大大增加了距離。

“據說當年商朝滅亡之後,殷商貴族箕子來到朝鮮,以平壤爲都城,是爲箕子朝鮮。平壤城,也因此被稱爲箕城。

到西漢時,燕國人衛滿逃到朝鮮,取代箕子朝鮮,建立衛滿朝鮮。後漢武帝派兵滅亡衛滿朝鮮,佔據平壤,在半島北部設立四郡,使半島直接納入中原的管轄之下。

其中平壤一帶即爲樂浪郡,是爲漢四郡的中心,樂浪郡治朝鮮縣,在貝江南面。”

來護兒指着那塊寬廣的平原道,“這裡可是塊好地方啊,山川水美,土地肥沃,比起遼東來氣候溫暖的多,而且土地肥沃的多。只要海路通暢,其實距離中原倒也並不是很遠。等我們拿下半島,到時便能重新恢復樂浪郡了。”

來護兒原來是南陳人,水性是極好的,他看着這貝江兩岸的土地,感覺好像回到了江南一樣。

擁兵十萬,來護兒便豪氣沖天。

船隊浩蕩前進,一直抵達平壤城處六十里之處的江西灣原。

來護兒第六子來整大步而來,低聲稟報,“父帥,費青奴派人回報,就在前方,發現了高句麗人鐵索攔江,他們在西岸平原上,聚集了五萬人的大軍。”

“哈哈哈,想不到高句麗人也還有點種,我還以爲,我一直殺到平壤城下,都看不到一個抵抗者呢。來的正好,居然敢出城來浪戰,那就殺他們落花流水,到時正好一舉乘勝拿下平壤城。”

來護兒心情大好。

五萬高句麗人,也敢出城浪戰?

他可是帶着千餘艘船,船上滿載三個軍十萬人馬,更別說還有幾萬人的水手船員。

“大帥,當心高句麗人有詐。”副帥周法尚提醒,在他看來,高句麗人確實沒有理由在這裡來野戰。

“可知高句麗主帥是何人?”

來六郎道,“據說是國王高元之弟高建武,高建武是國王高元的異母弟,據說驍勇好武,有些本事。”

“哼,王室子弟,再有本事,又能強到哪去,高句麗居然不派出名將宿臣統兵,反而派了個王子來,這是自尋死路。傳我命令,艦隊準備在西岸登陸。”

周法尚親自陣前督戰,結果高句麗人並沒有來守灘。

來護兒等率兵輕鬆登上西岸。

“報!”

“高句麗國王高元親自陣前,高句麗列陣十里。”

來護兒眯眼打量前方,江西原上,高句麗軍密密麻麻,一個又一個的軍陣擺在那裡。

“看樣子,高元是打算拼死一戰了,這根本不止五萬人。”

“約摸得有八萬人。”前鋒將領費青奴稟報說。

“就算來十萬我都不怕,原以爲高元會堅壁清野,這樣我等野外所獲,只能攻堅。可現在硬是要來浪戰送死,我們一日之內便能殲滅他們,殺入平壤城。”

那邊,高句麗人乘隋軍還未立穩陣腳,便主動的發起進攻。

高元之弟高建武親率着數千敢死隊率先來攻,後面一個又一個的高句麗軍陣緊隨出擊。

來護兒哈哈大笑。

“誰願爲王師前鋒,摧鋒破陣?”

來六郎和費青奴一起高聲請令。

“好,本帥就令你二人爲左右先鋒,各統兵馬迎戰。”

面對高句麗的主動出擊,來六郎和費青奴兩人的反擊卻很簡單,他們直接率領一萬輕騎衝殺。

或許是高句麗人根本沒有想到,跨海而來的隋軍,居然還能有一萬輕騎兵。

高建武率領的死士雖悍不畏死,但步卒對輕騎,卻毫無勝算。

來六郎今年不到二十,可一身騎射本領卻不在其父來護兒之下,是來家諸兄弟中武藝最出色者,他和父親一樣不用馬槊,而是使一杆鐵槍。

他帶着五千輕騎如狂飆突進,邊騎邊射。等眼看着就要衝進高句麗步兵槍陣時,卻又率輕騎兩翼分開,繼續圍繞着高句麗人拉弓放箭。

如此反反覆覆,就是不衝高句麗的步陣。

高建武的敢死隊被削皮一樣的越削越薄,而後面跟進的高句麗軍陣,也一樣只能疲於應付。

一支高句麗騎兵從兩翼殺到。

這時來六郎和費青奴率輕騎後退,連往回騎邊回頭射箭。

高句麗輕騎追到隋軍步兵陣前,結果迎接他們的是漫天的箭雨。

這種打法,讓高句麗人吃盡了苦頭。

本以爲能夠痛痛快快的殺一場,誰料隋軍居然用出了這種無賴打法。

“旗語傳令,讓來六郎、費青奴再衝!”來護兒下令,“讓具裝甲騎準備突擊。”

鼓聲如雷。

戲弄了高句麗人半天的兩員年輕驍將,接到命令之後,重整輕騎,再次殺向高句麗人。

他們邊衝邊射箭。

“把所有騎兵都調上去,滅了他們!”

高句麗中軍,國王高元親自下令。

無數高句麗騎兵殺出本陣,迎向隋騎。

兩軍越衝越近,箭矢亂飛,不斷有人中箭落馬。

眼看着高句麗騎兵以多勝少,可這時突然自隋軍輕騎後面殺出一支三千人的重裝騎兵。

這支騎兵清一色的烏黑鐵甲,甚至馬都是渾黑一色。

人馬俱着鎧甲。

三千重騎排着數排,橫衝直撞過來。

在三千重騎的突擊之下,高句麗人的騎兵頂不住了,而來六郎和費青奴兩人乘勢從兩翼絞殺過來。

“哈哈,勝局已定,讓步卒全軍掩殺,活捉高元,陣斬高建武!”

來護兒提起鐵槍,揮軍掩殺。

三千重騎在前突擊,一萬輕騎兩翼掩殺。

八萬餘步卒乘勢掩殺。

高句麗軍大敗。

來護兒令艦隊就在江西灣等候,然後讓周法尚率四萬輜重兵,兩萬戰兵留守江西灣,在江西灣平原上樹營立壘,掃蕩周邊。

然後他親率四萬戰兵步騎,追擊着敗兵直趨平壤城下。

六十里追殺,斬殺俘虜高句麗軍五千餘人。

殺到城下,高句麗人退入城中,堅閉城門不出。

來護兒率四萬戰兵來到平壤城下,並沒有看到宇文述等九軍。

“九軍竟然還未到?”

“父帥,高句麗新敗,龜縮不出,九軍未到,現在是否先掃蕩平壤外圍?”

“平壤外圍的掃蕩,已經交給了周副帥了,咱們此來的目的就是平壤城。來人,給我去罵城。”

一羣隋軍府兵來到城下破口大罵,還有人直接脫了褲子對着城上拉尿的,這般辱罵半天,終於城上有反應了。

“出來了,高句麗人終於忍不住,出城來戰了。”

“來的正好,給我殺,來多少殺多少。”

來整、費青奴再爲前鋒衝殺,高句麗出城之兵沒多久便大敗,往城中逃回。

來六郎乘勢率軍掩殺,跟在敗兵後面殺進了平壤外城。

來護兒在後面看的大喜,“破城了,全軍跟我上!殺進平壤城,活捉高元!”

幾萬將士,無不興奮萬分,攻破敵都的潑天大功啊,頓時個個奮勇爭先,齊齊殺向平壤城。

第1032章 象雄王奪妻之恨第845章 洛陽第264章 方天畫戟和圓月彎刀第624章 長城腳下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75章 解甲歸田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459章 釣大魚第635章 馬邑三雄第753章 李密稱臣第9章 擂鼓甕金錘第539章 鐵面無情第1346章 洗牌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475章 戰滎陽第722章 張須陀奉詔第998章 茶馬古道入黨項第467章 一雪前恥、地獄歸來第1369章 黑齒義隆第891章 夜哭第614章 驕狂第1532章 子孫滿堂第904章 遷都第590章 挖牆角第678章 龍之怒第718章 必殺此老賊第1105章 雷神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335章 三妻四妾第363章 李三娘第120章 精兵悍將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1460章 兵之王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969章 恩斷義絕燕雙飛第436章 羣英會第395章 王位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1234章 另立太子第1356章 利益第848章 定楊可汗第316章 血戰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165章 賞官第1460章 兵之王第892章 請降求和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131章 七戰七捷(第五更!求訂閱!)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396章 開倉第49章 劫殺第12章 滿載而歸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226章 卑鄙無恥第825章 唐帝第1066章 五百童男又童女第626章 攔路虎第720章 悔婚第1400章 衍聖公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70章 拆夥第527章 求降第741章 僞帝第384章 赴湯蹈火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946章 大非川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305章 鐵馬冰河後庭花第1393章 清算第169章 養兵第676章 江都、驍果第10章 上堂領賞第1054章 白衣暮登天子堂第637章 出爾反爾第300章 讒言第110章 嗣子第1269章 孤膽英雄第1355章 雙頭蛇第1419章 播告羣嶽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767章 長孫剝皮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152章 步步緊逼第852章 突厥四兒第723章 忠武軍登陸第1374章 獅子之城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1493章 殖民據點
第1032章 象雄王奪妻之恨第845章 洛陽第264章 方天畫戟和圓月彎刀第624章 長城腳下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75章 解甲歸田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459章 釣大魚第635章 馬邑三雄第753章 李密稱臣第9章 擂鼓甕金錘第539章 鐵面無情第1346章 洗牌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475章 戰滎陽第722章 張須陀奉詔第998章 茶馬古道入黨項第467章 一雪前恥、地獄歸來第1369章 黑齒義隆第891章 夜哭第614章 驕狂第1532章 子孫滿堂第904章 遷都第590章 挖牆角第678章 龍之怒第718章 必殺此老賊第1105章 雷神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335章 三妻四妾第363章 李三娘第120章 精兵悍將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1460章 兵之王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969章 恩斷義絕燕雙飛第436章 羣英會第395章 王位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1234章 另立太子第1356章 利益第848章 定楊可汗第316章 血戰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165章 賞官第1460章 兵之王第892章 請降求和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131章 七戰七捷(第五更!求訂閱!)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396章 開倉第49章 劫殺第12章 滿載而歸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226章 卑鄙無恥第825章 唐帝第1066章 五百童男又童女第626章 攔路虎第720章 悔婚第1400章 衍聖公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70章 拆夥第527章 求降第741章 僞帝第384章 赴湯蹈火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946章 大非川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305章 鐵馬冰河後庭花第1393章 清算第169章 養兵第676章 江都、驍果第10章 上堂領賞第1054章 白衣暮登天子堂第637章 出爾反爾第300章 讒言第110章 嗣子第1269章 孤膽英雄第1355章 雙頭蛇第1419章 播告羣嶽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767章 長孫剝皮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152章 步步緊逼第852章 突厥四兒第723章 忠武軍登陸第1374章 獅子之城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1493章 殖民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