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

秦漢之時,鄉亭制度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地方機構。只不過鄉是鄉,亭是亭,這是兩級機構。

漢書:鄉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

鄉有鄉三老、裡父老,助成鄉里教化,鄉里自治穩定地方。

而亭,十里爲一亭,秦漢之時亭設立十分廣泛,但卻主要負責的是地方治安。

鄉、裡、亭,秦漢時的這三個鄉里地方組織,各有側重,甚至是互不統屬的。羅成重設亭,但實際上卻又與漢的亭不同。

如今他要重設的亭,卻是建在鄉這一級上,而且是等於把原來的鄉和亭的功能結合到一起。

“將鄉亭長、巡檢、典籤、籤書、聯防隊長、民兵隊長皆定爲吏,流外吏員,聯防隊和和民兵防隊,皆需由退伍之軍人擔任。而亭長、巡檢、典籤和籤書,則自縣吏員中選用。可立下規定,在鄉里任職表現優異者,一年一考,三年一大考,四考皆優者,可升爲縣衙之各房曹佐,或錄事。”

羅成還特別加了一句,這些鄉亭的吏員,享有和縣曹佐吏一樣的薪水待遇。

而此前皇帝又曾定過制度,吏員經過考覈之後,表現優秀者,考滿後便能升遷。官員有九品十八階三十等,而吏員也有流外九品十八階,當升到吏員頂級後,也可以參加吏部銓選考試,合格者一樣可能授任爲官。

所以說,大秦的官制與之前又有不同的,雖說以前各朝也並不是官吏完全不通,但吏與官的界線越來越明顯,越來真難跨越,可現在本朝卻是完全打破了這條界線,留下了一個通道,每個吏員都有機會可以跨越。

出現這樣的改變,當然也跟本朝皇帝與一衆開國勳臣們以寒門爲主有關。

Www ●ttkan ●C O

而現在,皇帝要增加鄉一級的吏員,一個鄉增加六個吏,這可是正編吏,比起那些連吏流都入不了的胥役,不知道強多少倍,況且還是享受縣曹佐級待遇呢。

而鄉亭六吏以下的屬員,則就屬於胥役了。

出身於底層的羅成很清楚,就算以前的朝廷講皇權不下鄉,只到縣一級。但實際上,一個縣衙裡,正官雖才幾個,但是胥吏役員衆多,是很驚人的。

與其不清不楚的,倒不如正式的下派到鄉一級,設立正編,明確職事。否則縣一級,好多事情處理不過來,也是稀裡糊塗的當糊塗官。

想當初羅成做個捕役,手底下就能有一票幫閒,而一個快班就有十個捕役。衙門還有三班,另外還有六房。

每個朝廷正編的吏,其實就相當於一個部門的頭頭,手底下大把的人,可朝廷不給編,不給薪糧,可又需要這些人辦事,於是只能權力尋租,搞收色灰入,最後負擔其實還是攤到了百姓頭上去。

正因此,羅成乾脆捅破這層紙,朝廷在縣一級由兩房恢復到六房,並把三班也正式納入編制,現在鄉也設立亭,編設六吏。

把人拉入朝廷體系之內,便能受到監管。

有些朝代,以官員少而自誇,覺得這是什麼天大的仁政一樣,實不知,這根本沒有半點積極作用,畢竟一個朝廷總共三五千官員,要管理三五千萬人口,這怎麼可能管的好。

要科學,要合理。

不能又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如果那樣做,得到的只會是混亂與無序。

把鄉村完全放任交給鄉里的宗族大戶,其實並非良策,必須由朝廷主導,鄉里的鄉賢良紳、宗族大戶協助管理,這纔是合理良性的。

朝廷一下子要新增六七千個鄉亭,增加三四萬的吏員,若是在其它朝廷,只怕馬上會引來一片反對之聲。

可身爲宰相的魏徵倒沒反對,他知道,其實就算朝廷不設這鄉亭,一個縣裡的胥吏其實也沒少過。

現在設鄉亭,派吏員後,其實縣裡也不會增加多少胥吏,因爲這些鄉亭吏員胥役,本身也會是從縣裡下派,承擔的本來也是縣衙的差事任務。

只是現在下放到鄉一級,各亭各守本區,職責更明顯,與縣衙也各有分工。

相對來說,胥吏人數沒什麼變化,但對鄉里地方的掌握卻會增強。

這其實就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區別而已,只是有些人喜歡錶面好看好聽罷了。

鄉亭的典籤,其實就是相當於一個地方派出法庭,鄉里的民事訴訟,可以先由典籤審理,然後上報縣裡法曹審覈,這其實就是已經由鄉里過濾一遍了。

既加快了鄉里處理的效率,也減輕了縣曹的負擔。

而且由於典籤常駐鄉里,那麼對於本鄉里的人情關係等也會更瞭解,審理一般訴訟案肯定也能更好更公正。

而遇一些重大糾紛案,或是刑事案,雖要交給縣法曹處理,最終由縣尉縣丞等處置,可鄉亭典籤也可以第一時間瞭解案情,掌握證據、控制輿論等。

羅成翻身騎上馬,目光遙指西邊。

相比起這一路上察訪發現的這些問題,西邊還有一場更大的挑戰在等着他。

西突厥雖曾只是突厥汗庭分封派出的一支,可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能與東突厥分庭抗禮,甚至達頭阿波都曾一度反攻到東部草原,爭奪大可汗之位。

雖然後來發敗了,可經歷了這些年的安穩發展,西突厥的實力也是極爲強大的。

甚至他們在這些年裡,都把西邊的兩大世界級帝國波斯帝國和羅成帝國都給按地上摩擦過,嚴重的威脅着兩家。

波斯人本來跟西突厥結盟滅了後世阿富汗一代的強國厭噠,說好一家一半,結果分贓不均,於是西突厥乾脆跟波斯的死敵羅成帝國聯合,打的波斯是欲仙欲死。

可轉過頭來,西突厥又狠收拾了羅馬幾回,奪了人家不少地盤。

因此可以說,西突厥雖然好些年沒在中原興風作浪了,可他在西邊,卻是十足的強盜馬賊形像,還十分強橫呢,把兩老牌帝國都弄的沒脾氣。

現在射匱要來插手吐谷渾,明顯是看到大秦的強大,眼看着東突厥敗於秦軍之手,也擔憂着秦軍會來爭西域,現在不過是發先制人而已。

至於吐蕃,也會是個勁敵。

如今,三家的第一次交手角力,都選中了吐谷渾。

誰能奪佔吐谷渾,誰就能佔據接下來的主動權。

對於大秦來說,不控制吐谷渾,則河西走廊這條狹窄的通道就難以穩固,更別說兵出陽關直入西域。爭西域的關鍵在河西走廊,而控制河西走廊的關鍵在拿下吐谷渾。

對吐蕃來說,拿下吐谷渾,他們能夠實力更強,得到更多人口部族,更別說若能取得河湟谷地這塊難得的農耕地,則對他們控制吐谷渾能提供巨大的糧草支撐。

至於西突厥,他們甚至並不用奪下吐谷渾,只要扶持慕容恪復國就好,有吐谷渾在側,秦軍就無法後顧無憂的兵出河西走廊,對他們而言,這是以攻代守。

大秦是必然要收復西域的,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休,誰也無法阻攔大秦的決心。

反倒是對於吐蕃那塊高原之地,羅成現在是沒興趣的,太遙遠也太偏僻,要征服它,成本太高,暫時還排不上皇帝的征服名單。

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1521章 傳位第1519章 軍區第899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1440章 自古以來第320章 激怒第749章 馬踏冰河第861章 兩國交兵,先斬來使第609章 飛虎(吐血第十一連更,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143章 羅衙內(第五更,謝極品滴書蟲萬賞)!第1449章 挖坑第1510章 內聖外王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903章 戰神尉遲恭第1511章 飛地建國第1327章 靖蝗司第494章 新舊貴族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238章 兵過黃河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217章 釣得美人魚第1352章 崑崙第254章 第一團第620章 嗣業抗旨第872章 皇帝萬歲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974章 羌管悠悠霜滿地第272章 追第1028章 金輅馳過凱旋門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1519章 軍區第1499章 放手第1458章 深入大漠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第762章 梟雄本色第917章 高原雄鷹第711章 十二帝第1247章 韋忠賢第325章 堅城第221章 亂披風錘法第232章 靠山第945章 臥榻之側的謀反第1277章 猛士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145章 霸王餐第338章 羅成的大殺器第1433章 便女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932章 許和尚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12章 滿載而歸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956章 皇帝御封新門神第655章 張須陀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1123章 豐歲屯第234章 動員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531章 以帥爲餌第205章 魚俱羅第1293章 劫掠第754章 奉正朔第279章 尚方寶劍第861章 兩國交兵,先斬來使第21章 孃家人第1032章 象雄王奪妻之恨第417章 朝堂的排擠第862章 死節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597章 鐵馬連環(第九更!)第934章 青苗法第874章 李二投河第710章 五鳳第601章 羅嗣業無敵第178章 福利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201章 升職加官第402章 背水一戰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517章 嫡庶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744章 李淵李密
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1521章 傳位第1519章 軍區第899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1440章 自古以來第320章 激怒第749章 馬踏冰河第861章 兩國交兵,先斬來使第609章 飛虎(吐血第十一連更,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143章 羅衙內(第五更,謝極品滴書蟲萬賞)!第1449章 挖坑第1510章 內聖外王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903章 戰神尉遲恭第1511章 飛地建國第1327章 靖蝗司第494章 新舊貴族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238章 兵過黃河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217章 釣得美人魚第1352章 崑崙第254章 第一團第620章 嗣業抗旨第872章 皇帝萬歲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974章 羌管悠悠霜滿地第272章 追第1028章 金輅馳過凱旋門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1519章 軍區第1499章 放手第1458章 深入大漠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第762章 梟雄本色第917章 高原雄鷹第711章 十二帝第1247章 韋忠賢第325章 堅城第221章 亂披風錘法第232章 靠山第945章 臥榻之側的謀反第1277章 猛士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145章 霸王餐第338章 羅成的大殺器第1433章 便女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932章 許和尚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12章 滿載而歸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956章 皇帝御封新門神第655章 張須陀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1123章 豐歲屯第234章 動員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531章 以帥爲餌第205章 魚俱羅第1293章 劫掠第754章 奉正朔第279章 尚方寶劍第861章 兩國交兵,先斬來使第21章 孃家人第1032章 象雄王奪妻之恨第417章 朝堂的排擠第862章 死節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597章 鐵馬連環(第九更!)第934章 青苗法第874章 李二投河第710章 五鳳第601章 羅嗣業無敵第178章 福利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201章 升職加官第402章 背水一戰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517章 嫡庶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744章 李淵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