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裝甲部隊作戰的先決條件……坦克雖然有火力、防護和機動的優點,但同時也有目標大反應笨拙的缺點,這使其會成爲敵人飛機很好的目標,甚至說是靶子也不爲過。
這也是德軍重視空軍發展的原因之一,制空權是“閃電戰”的先決條件。
因此,德國“閃電戰”在二戰後期玩不轉,不僅是因爲德軍損失慘重素質下降,更是因爲德國空軍在美國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的大批量投入下已經丟失了制空權。
一旦失去了制空權,裝甲部隊的機動就是個笑話,他們總是在趕往目標的路上就被炸燬一大半,等趕到目的地的時候已經是殘兵敗將無力戰鬥了。
此時蘇聯空軍佔據優勢,同時最高統帥部也很看重特維爾願意爲近衛坦克第1旅提供空中援助,卡圖科夫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二十餘架蘇軍戰機在特維爾上空甚至西面實施掩護,另外還有大約一百架戰機待命,一旦德軍戰機出動馬上就會遭到蘇軍戰機的攔截。
在這基礎上,近衛坦克第1旅第一時間就對鐵路發起炮擊。
其實蘇軍一直都可以轟炸德軍鐵路。
比如遠程炮火、轟炸機轟炸等等。
無奈的是此時的莫斯科白天長晚上短,一天十五小時是黑夜。
而且德軍組織起大量的蘇軍百姓做勞役,鐵路是隨炸隨修,所以用炮火和轟炸機封鎖效果都不好,尤其是德國空軍雖然處於下風卻佔據單架素質優勢……德國空軍處於下風是因爲天氣寒冷、燃油不足等因素導致升空率大大降低,他們在戰機性能、飛行員素質等方面依舊有優勢。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鐵路距離特維爾只有兩百米,而且還在特維爾大橋下方……鐵路是在河道上修建的。
蘇軍坦克甚至輕型迫擊炮都能輕易將其炸斷。
更糟的還是德軍無法維修,任何派上來維修的人都毫無疑問的會被蘇軍火力壓制。
於是,德軍的運輸很乾脆的被切斷。
最悲慘的其實還是那些被佈署在特維爾大橋橋洞裡的德軍。
他們大多是機槍兵和狙擊手,還有反坦克炮兵,他們下去時是用繩索吊運至橋洞裡的。
但橋面被佔領就意味着他們的退路沒了,而橋洞距離河道又有幾十米的距離,如果河道里的是河水還好,往下一跳就能逃脫了,但那卻是封凍的冰面。
於是,橋洞裡的德軍就陷入進退不得的窘境。
演員探出頭去往下方望了望,“砰”的一聲,一發子彈飛射上來就將他的帽子打飛,它撞到橋面反彈一下然後朝反方向滾了一段距離就掉到橋下。
周圍的戰士們“哄”的一聲笑了起來。
“快去追你的帽子,奧庫涅夫!”
“聽說你習慣把馬盒煙藏在帽子裡?
……
這的確是演員的習慣,原因是氣溫太低如果還像往常一樣將馬盒煙放在鐵盒裡並裝在上衣口袋的話,其結果通常是被凍得根本無法打開。
這對於演員來說是無法容忍的。
所以他就將菸絲用個小布袋裝着並放進帽子上層。
用他的話說,這樣既可以保暖又可以時刻感受到菸草的味道,更重要的還是隨時想抽菸都不用擔心菸絲會被凍得像冰塊一樣碎成粉末。
此時的演員就後悔莫及了,眼睜睜的看着藏有菸絲的帽子飛到橋下消失不見蹤影。
“這些婊子養的!”演員恨得直咬牙。
他遲疑了下,然後飛快的跑向馬車……馬車是近衛坦克第1旅的標準配置,大約是每連配一到幾輛運送補給。
馬車在別的地方或許是低級配置,但在蘇聯的冬天卻並非如此。
原因是汽車需要燃油,在低溫下會被凍住很難啓動,並且在厚厚的積雪中輪子會陷住無法動彈等等。
這時反而是馬車更方便的,因爲它只需要將輪子換成雪橇,然後就可以在馬匹的拖動下跑得飛快,甚至因爲使用雪橇所以載重量還不低。
演員從馬車裡取出一個燃燒瓶,用“子彈打火機”點燃了,然後飛快的探出身去往下方橋洞裡一甩,“蓬”的一聲,橋洞裡就燃起了一團大火。
慘叫聲隨之而起,橋洞裡的德軍士兵避無可避……一開始他們還能躲到橋洞的另一頭,但火勢會在彈藥箱之間蔓延。
其實更重要的還是那些被點燃的德軍士兵,被火焰包圍的他們在極端痛苦的情況下早已失去理智,那時的人總是條件反射的奔向自己的戰友希望能得到幫助,於是很快就到處都是火頭,其間還有彈藥爆炸的聲音。
部份德軍士兵承受不住痛苦,乾脆從橋洞一躍而下,然後“叭”的一聲摔到了河道的冰面上。
舒爾卡沒能看清他們摔死的樣子,因爲他們身上的火焰依舊在燃燒,能看到的只有一團團黑煙。
這倒是給其它人提了個醒。
在此之前蘇軍要攻擊橋洞裡的敵人也不容易,因爲會像演員之前那樣,一探頭瞄準就被下方的敵人“叭”的一槍……尤其像這種就在正下方的目標還不容易瞄準,因爲一不小心自己會摔到橋下。
但如果像演員那樣投擲燃燒瓶就簡單多了。
於是其它人二話不說,從馬車裡拿過燃燒瓶點燃了就接二連三的往下方的橋洞下方投擲。
這其間有些德軍着急的大喊:“不不,別這麼幹,我們投降!”
但這無濟於事,執行穿插任務的蘇軍不留俘虜,他們沒有精力也沒有條件收容俘虜,俘虜不僅會分散士兵們的精力,還會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危險,比如天色黑下來的時候,再比如德軍進攻的時候。
於是,一個個燃燒瓶投了下去,慘叫一陣陣的響了起來,很快整座橋就到處都是火焰和濃煙,以及一個個帶着火頭的德軍士兵從橋洞躍下。
這殘忍的一幕使附近的德軍看了都心驚膽戰。
“這是他們應得的!”指導員在舒爾卡身邊說:“這就是侵略者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