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事只有一更,明天繼續三更!
***************
在此之前,空軍的準備或許需要幾個月的準備時間。畢竟是在沒有理論支撐的基礎上在黑暗中摸索,所有的東西都是慎之又慎並且進行驗證。
但在舒爾卡提出這一整套的理論之後……雖然它也需要驗證比如組織幾次演習,但它至少給空軍改革指明瞭方向,使空軍不需要一個又一個的嘗試並排除錯誤且無效的理論。
“不,當然不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諾維科夫有些激動的回答:“雖然我還不敢確定需要多久才能完成改革,但我相信應該能趕上史達林格勒戰役!”
“這麼說,諾維科夫同志!”赫魯曉夫興奮的說:“你是同意我們的作戰計劃了?”
“當然!”諾維科夫回答:“這是蘇聯的戰爭,所有人的戰爭,如果能取得勝利將挫敗敵人的攻勢,我又有什麼理由不同意這個作戰計劃呢?”
“太好了!”赫魯曉夫激動的抱住了諾維科夫:“感謝你,諾維科夫同志!”
“不,赫魯曉夫同志!”諾維科夫說:“我認爲我們最應該感謝的人是舒爾卡,他太讓人吃驚了!”
“是的!”赫魯曉夫哈哈笑了起來,接着就一把抱着舒爾卡,一邊拍着舒爾卡的後背一邊說道:“你立了大功了,舒爾卡同志!‘突圍英雄’果然名不虛傳!”
“謝謝,政治委員同志!”舒爾卡回答:“可是這個計劃不一定成功……”
諾維科夫搖了搖手:“就算這個計劃不成功,你給空軍提的這些改革建議也毫無疑問是個大功勞!只是……你是從哪學來的這些空軍知識?”
“我沒學過空軍知識,諾維科夫同志!”舒爾卡回答:“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說結合一些步兵戰術猜的!”
舒爾卡說的不是實話,這些改革方案絕大多數都是蘇聯空軍真實的走向,只不過它們是在諾維科夫和他們的參謀們不斷的在戰場上學習、瞭解、推演等,最終定下的方案。
所以,舒爾卡這其實是那種“打哪指哪”的神槍手,他知道正確答案,然後再找些藉口指向這些正確答案……這顯然要比推算出正確答案要簡單得多。
看着諾維科夫依舊難以置信的眼神,朱可夫就給舒爾卡解了圍:“這沒什麼好奇怪的,諾維科夫同志!我是說,如果你知道舒爾卡同志之前做了多少驚人之舉的話!”
“是的!”赫魯曉夫拍了拍舒爾卡的肩膀,說:“所以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不知爲什麼,舒爾卡聽赫魯曉夫說這話的時候有種不舒服的感覺,因爲這似乎也意味着赫魯曉夫調查過他。
不過這些似乎都不重要,因爲赫魯曉夫此時沒把舒爾卡列爲間諜也就意味着他沒找出什麼破綻。
這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就證明了舒爾卡的“清白”……政治委員都沒找到破綻,那就意味着沒有問題,甚至其它人也不敢懷疑什麼了。
原本赫魯曉夫帶舒爾卡來,只是爲了討論這個作戰計劃並說服諾維科夫。
他的計劃是當天晚上就返回史達林格勒繼續整頓士氣。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爲舒爾卡向諾維科夫提出一連串的改革建議,於是諾維科夫希望舒爾卡能留下與他一起進行空軍的改革。
赫魯曉夫一想覺得這也是應該的。
首先,是空軍改革非同小可,它的成敗幾乎就決定了這個包圍計劃能否實施,從而也就決定了史達林格勒的存亡。
其次,如果包圍計劃可以實施的話,那麼史達林格勒的戰鬥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不是說不重要,它同樣需要拚死防禦拖延時間,否則一旦讓德軍全面佔領史達林格勒,那麼德軍就可以據頓河、伏爾加河構築防禦,到時即便是蘇軍成功包圍德軍只怕也難以下嘴。
區別在於:包圍計劃之前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能夠守住史達林格勒上,包圍計劃之後,戰略重心就由史達林格勒轉到了外圍的幾個方面軍上。
再次,如果空軍在改革過程中出現什麼新問題的話,那麼以舒爾卡的才華說不定就能過關斬將一路帶領空軍走上正軌,畢竟是舒爾卡提出的改革理論。
由於戰役的緊迫性,所以空軍的改革十分迅速,一天不到諾維科夫就與他的參謀在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內構建了一個改革指揮部……這是爲了更好的與步兵將領尤其是朱可夫討論,畢竟這次改革很大一部份是爲步兵提供掩護,他們更需要了解步兵的需求並與其協同。
然後,諾維科夫等包括舒爾卡在內徹夜未眠,連夜趕出了一套空軍改革計劃書,並秘密送往莫斯科……它需要最高統帥部尤其是史達林的批准。
在等待批示這段時間諾維科夫等人也沒閒着,他們已經開始做各種準備工作了,比如編制調動名冊、聯繫火車、汽車準備運輸裝備等。
這與之前蘇聯軍隊的慢節奏、低效率完全不同。
不過這也正常,現在是戰爭時期,任何一點時間的浪費都很有可能影響整場戰爭甚至是蘇聯的命運……史達林格勒戰役如果失敗了,德軍就很有可能封鎖、控制巴庫油田,從而徹底改變蘇德戰役的結果。
因爲事關重大,所以誰都不敢掉以輕心,從上到下包括史達林自己在內都將所以與史達林格勒戰役相關的計劃列爲最高優先順序。
第二天傍晚莫斯科就有了迴音。
電報是史達林親自發來的:“我完全同意這個改革計劃,你們務必盡一切努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這些改革!在未來幾個月裡,你們可以調動一切所需資源,我們沒有時間再等下去了!”
指揮部裡霎時就暴發出一陣歡呼……雖然大家都知道這計劃多半會通過,但心裡還是有一絲擔憂,因爲最高統帥部裡不缺古板、無能而又固執的將軍,他們坐在辦公室裡不瞭解戰場不瞭解情況卻總能做出自以爲是的決定。
幸運的是這些並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