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很快就被舒爾卡解決了。
方法其實很簡單,既然蘇聯軍隊的素質還沒達到可以全軍展開冷槍冷炮運動並且像志願軍那樣收放自如,那就不應該奢求一步到位而應該逐步放開。
具體到操作上也不難:一個連有三個排,任何時候保持兩個排在原崗位防守,另一個排被解放出來分散在前線各地點進行狙擊戰。
當然,在分散開前舒爾卡會對這些部隊進行一些必要的培訓。
這時學員部隊就能發揮作用了,他們每兩人一組指派到各個連隊,然後輪流對解放出來的排進行現場訓練和指導。
如果說有什麼困難的話,那就是此時還是白天,蘇軍所有的動作都需要躲在廢墟後完成。
幸運的是德軍補給並不像抗美援朝戰場時美軍那麼充足……美軍如果發現一個目標甚至只是一個可疑目標的話,他們會用一堆炮彈將目標摧毀。
但是德軍,如果沒有相對重要的目標或是建築需要炸燬,他們通常不使用炮火而是步槍、機槍。
這是由補給困難決定的,德軍必須省着用:一箱子彈的重量也就是一發炮彈,而通常用炮火解決問題沒有幾發連續射是無法完成的。
所以,能用子彈解決的問題德軍通常不會用炮彈。
這就給舒爾卡這種戰術的實施提供了機會和空間。
季米特里對此有些擔心,他猶豫的對舒爾卡說道:“上尉,我的士兵在素質上並不突出,他們……”
舒爾卡知道季米特里在擔心什麼。
NKVD部隊在軍事方面的訓練相對較少,他們的軍事素質甚至比蘇軍普通步兵還要差一些。
當然,這裡指的是蘇正規軍而不是訓練幾天就擴編成的臨時部隊。
而德軍的單兵素質卻要比蘇軍好得多,當然也就比NKVD部隊好。
在這種情況下,讓蘇軍與德軍面對面的打狙擊戰……似乎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槍法、經驗、戰術動作等方面的不足都有可能造成蘇軍在“冷槍冷炮運動”中反而會輸給敵人。
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的“冷槍冷炮運動”之所以能順利展開並取得很大的戰果,原因之一就是志願軍是從抗日戰場走過來的老兵,而美軍則大多數是沒有戰鬥經驗的新兵蛋子。
“要對自己有信心,季米特里同志!”舒爾卡說:“這同時也是一種訓練!”
季米特里似乎明白了什麼,然後微微點了點頭就不再說話了。
什麼是贏,什麼是輸?
如果僅僅只是以傷亡人數來評判的話,那麼低素質的蘇軍對高素質的德軍展開“冷槍冷炮運動”或許是輸。
但如果從戰略方向來判斷的話……擁有強大的動員能力的蘇軍用兩名士兵換一名敵人都是勝利。
更何況,有句話叫:“戰場是最好的學校”。
在舒爾卡看來,蘇軍未來的方向不是守住史達林格勒,而是在戰場的戰鬥中逐漸提高自身的素質以及指揮員的指揮水平。
這也就是之前所說的,蘇德戰爭其實就是兩軍素質之間的較量:德軍因爲大量老兵傷亡補充了新兵於是素質下降,而蘇軍卻是大量的新兵在戰場上打着打着就變成了老兵,同樣指揮員的情況也類似。
當蘇德兩軍的素質在某點達到平衡或接近平衡時,不管是史達林格勒,還是莫斯科,或是別的什麼地方,德軍都無法戰勝擁有主場優勢且動員能力超強的蘇軍了。
所以,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其實不是某場戰役也不是某個時間點,而是戰場背後看不見摸不着的素質以及各兵種的優化和協同。
說簡單點,就是德軍教會了蘇軍怎麼打仗,教會了蘇軍各軍種怎麼協同,教會了蘇軍指揮官怎麼指揮。
現在,舒爾卡就是逼着蘇軍“學習”,如果與敵人相比有更大的傷亡的話,那就權當“交學費”了。
退一步說,即便不開展“冷槍冷炮運動”直面德軍步兵,低素質的蘇軍使用任何戰術在任何戰場上面對德軍都會有更大的傷亡。
所以這無關戰術的應用。
然後,指揮部很快就忙碌起來。
戰術的實施增加了指揮部的指揮難度,因爲他們一方面要指揮部隊作戰,另一方面還要協調、輪換狙擊部隊,另外還要適時統計狙擊戰術敵我傷亡。
不過這些都因爲有電話聯繫和學員部隊的插手而變得簡單。
事實上,狙擊這一塊的指揮基本都由學員部隊負責了,統計也不例外……舒爾卡不太相信蘇軍的統計,尤其是NKVD部隊。
這不是說舒爾卡不相信季米特里,事實上季米特里所表現出的誠實讓舒爾卡感到有些意外,他不明白季米特里這樣的性格是怎麼在NKVD部隊裡當上上校的。
舒爾卡不相信的是其它軍官,他們已經習慣於虛報戰果,這甚至都不是季米特里能控制。
舒爾卡要的不是這些虛的數據,所以他讓學員部隊成員統計並直接向他報告。
初戰表現相當不錯,各分隊與敵人的傷亡比基本持平,有幾支部隊甚至還低於敵人。
不過舒爾卡卻知道這還不能說明問題。
首先這是因爲有學員部隊的參與……蘇軍的素質或許不高,但學員卻是千挑萬選的精銳,尤其還有像瓦西里這樣的優秀狙擊手。
其次是德軍沒有準備。
蘇軍佔了戰術上的便宜……整條防線上三個排抽一排出來打狙擊,而德軍卻一無所知一兩個人冒頭,有備打不備不說,就算德軍意識到問題也無法第一時間組織相同規模的狙擊作戰。
更不用說蘇軍是冷槍部隊與冷炮部隊配合著作戰了。
在這種情況下蘇軍能取得優勢一點都不奇怪,即使德軍的素質更好。
不過舒爾卡卻知道這只是暫時的,一旦德軍反應過來明白了發生什麼事,他們就會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
果然,一個多小時後戰鬥突然變激烈起來,蘇軍的傷亡開始直線上升。
“暫停所有活動!”舒爾卡下令:“等待天黑!”
舒爾卡這是讓德國人鬱悶一下,就像比賽時對方打得順手時突然叫暫停一樣,然後到了夜晚又是另一種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