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使者遙相望(下

而在西北之地的隴右道,渭州(今陝西渭源縣)與蘭州(今甘肅蘭州市)交界的大來谷。一支灰頭土臉而衣甲襤褸的漫漫軍隊,也在某種士氣低落的沉悶氣氛中,沿着泛黃的洮水岸邊緩緩行進着。

在沙沙作響的大隊行進煙塵中,卻是時不時有人搖搖晃晃的倒下,又被同伴給揭開衣甲重新攙扶起來。因此,在他們所行進過後的地方上,除了大片雜亂的腳印之外,又留下了星星點點丟棄的甲衣、兵仗等物。

但是也有人走的實在太過疲累而不想站起來了。於是他們只能被勉強挪移到道路邊上去,小羣的攤靠、團坐在一起呆滯而木然看着那些越過面前,繼續遠去的同伴們。

雖然,離去的那些同伴信誓旦旦的號稱,會有後續跟上來的後隊會收容他們;但是在長途行進而缺少補給,既飢且疲的情況下,又能夠憑藉兩支腳繼續走上多遠呢?

要知道在那些嶺賊層出不窮的追擊和遭遇戰中,他們吃得最近一頓安生飯,還是在好幾天前抄掠了街泉亭之後的事情了。然後他們攜行的畜馬就開始頻繁“羸死”“摔傷”,乃至公然的殺死坐騎充飢。

於是,那些沒有坐騎可以代步和分擔負重的士卒,就開始不斷的掉隊和落後、走失,乃至在沿途打柴、取水、狩獵之時,就此一去不還了;

剛開始還有同行的鄉黨和同宗族人去找,卻只能在附近找到一點血跡和疑似的衣袍碎片;於是後來連找人的功夫都省卻了;因爲就連結伴出去找人的小隊都有沒再回來。

至少讓他們這些乏力掉隊和走不動的士卒,每隔一段距離就抱團留下來;作爲後續追兵的俘虜;總比不明不白的死在山野荒地中的好;至少根據以往對陣的經歷,那些嶺賊沒有無端殺俘的習慣。

而在不知道走了多久而日頭開始偏斜之後,在這支亢長行軍隊伍的前首,突然再度掀起了一陣子小小的騷動。卻是一名遷出的斥候,手中提領着一串剛尋獲回來的獵物高聲喊道:

“已經確認了,此處正是鳥鼠同穴山注1了;前方再走七八里,便是武街戍和狄道城(今甘肅高官城堡了。。”

(鳥鼠同穴山最早見諸於《山海經》,現實中依舊存在的爲數不多地點之一,因爲鼠兔和山雀同穴棲息躲避天敵的生態特色得名。)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作爲前隊的大部分士卒總算有些振作和興奮起來了。因爲,這也代表着在進入蘭州之後,可以獲得補給的繁華城邑,以及可以用來阻擋追兵稍事休整的堅固城壘。

當年的武街之戰,一代名將左羽林將軍、隴右防禦使薛訥(薛仁貴的次子)就是依託當地的堅壘爲支撐,在此裡應外合大破吐蕃軍,殺獲各數萬人,盡得其所掠羊馬,洮水爲之不流。

後來哥舒翰在此備邊之時,屢破前來搶割稻麥的吐蕃軍隊,而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吐蕃總殺卻,更築兩重壕。)。

就在諸多相繼聞訊的歸義軍將士們,不由自主加快腳步的同時。

在其中一架由兩匹馬共擡的座位上。身爲這支好幾支不同背景和歸屬人馬,所匯聚而成的西軍/歸義軍殘部領頭人,而廊州都督李明振,也對着策馬在旁的族弟河州都團練使李明達道:

“我昨夜夢見了祁連雪和大沙澤裡的月湖了。。還有,千佛崖上家廟窟,”

“佛祖保佑啊!這定是個好兆頭啊,說明咱們一定能夠全身回到瓜沙之地。。”

眉頭鬱結難展的李明達,卻是難得寬言笑道:

“但承此吉言,若得脫出危難,你我定要在那東崖上多開幾窟,以爲供養佛事亦是慰藉各家死難的子弟啊!”

說話的李明振,卻是顯得臉色慘白而形容消骨的虛弱。

“大兄儘管安心,咱們一定會將這些子弟囫圇帶回家,再修鑿個格外氣派的大窟龕來。。用最好的師匠來造像,定要比那些吐蕃窟造的更加氣派和出色。。”

李明達也不由振奮起來道:

“好。。。”

聽到這番話語的李明振卻是笑了笑,卻是突然有些胸悶氣喘的再也說不出更多話來了。。

而能夠讓曾經在決定河西光復與否的關鍵性廊州決戰之中,毫不猶豫披堅執銳迎面悍戰衝殺,吐蕃人的重甲鐵騎十數陣而周身浴血渾然不覺疲累傷痛;

也曾在神烏、河蘭之戰時,數日不眠不休吃喝啦撒在馬背上,累死累垮了好幾匹坐騎而與回鶻、退渾等藩部遊騎輾轉奔戰;直至突襲得中軍大帳的“虎騎”李明振。變成如今這副虛弱模樣的罪魁禍首,卻只是一枚銃射的鉛子。

正所謂是“將軍難免陣上亡”的基本道理,他也不是沒有受過更多的傷創,卻依舊堅持悍戰不休的例子。但是這一次在他親自負責斷後和擊退那些嶺賊的連續戰鬥中;一枚無意間打破甲邊而嵌入他大腿的鉛子,卻在戰後痛苦折磨了他至今。

因爲沒有合適的工具,那些專門用來處置箭創的手段,只在他洞徹的大腿肌理內挖出來了大半枚破碎變形的鉛子;然而接下來因爲天氣炎熱和急促行軍而產生的潰爛和發熱,卻讓他尿血不止而連馬都騎不上了。

就在李明振臉色越發慘淡起來之際,李明達卻是又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如今這些人馬當中,也就咱們兩家的子弟最衆了;大兄又是大傢伙與危難之際所推舉的,豈非就是是日後衆望所歸的領頭人。。”

“四郎。。此意何爲?”

喘了好幾口氣最終還是沒能咳出來的李明振,卻是臉色微妙的斷續道:

“既然索氏一黨連同行臺都已經不負所在了,能夠主持和擔待的歸義軍的偌大局面之人,除了大兄之外又舍他取誰呢?”

李明達意有所指的道:

“慎言,你我可是在千佛崖前的祭臺上歃血盟誓過,要世代保扶太尉的子嗣和家門的。。”

李明振聞言卻是有些氣急道:

“正是如此,若非大兄爲首的將士們支持,尚在涼州的那位‘鼎帥’,又當何以自處呢?”

李明達不動聲色的繼續解釋道:

“更何況,所謂的盟誓之說,自淮深公遇難之後,卻不曉得已經被打破了多少回了;難道他區區一介索氏做得之事,我敦煌李氏就做不得麼?”

“大兄出來主持局面,這也正是保全他張氏門第的唯一出路了;不然,如今河西、隴右各家精壯健兒盡出,卻十不得歸二三之下,他這個依靠朝廷干預才扶持起來的當主,難道還能獨善其身麼?”

“勿要再言,此事待歸還涼州見了‘鼎帥’再說其他吧。。”

李明振卻是滿臉倦怠的嘶聲擺手道:

“還是大兄思量周全。。”

見到李明振的口風隱隱有所鬆動,他也沒有再堅持下去。待到回到自己本部人馬的序列當中,李明達又對着聚附而來的諸多部將鄭重其事道:

“如今大兄身體不虞,隨時可能在軍中產生變故,咱們也要有所事先有所準備了。。”

身爲如今西軍殘部當中屈指可數的唯二實力派,他當然也不是無緣無故的支持李明振在歸義軍的勢力格局當中上位,而同樣有所召集的考量和利益權衡的。

因爲,以李明振如今的身體狀況,就算在歸義軍中被推舉上位而掌握大權,卻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來繼續視事,都是個不確定的未知數。

因此實際行駛的權柄,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他這位年富力強的李氏二號領軍人物身上了。當然,這種算計和考量就是在不能付諸於口,而只能表現在未雨綢繆的實際行動中了。

更何況在他的預期當中,李氏能夠做大的事情還遠不止這些。如今西軍聯合兵敗關內之後,廣大的河隴之地近乎是家家戴孝而戶戶呦哭,不知道是多少人家失去了頂樑柱。

但是同樣的無論是三姓回鶻,還是各部溫末等強項,還是吐蕃、蘇毗、党項、退渾、龍氏等附從藩部,或又是于闐、焉耆、鄯善等傳統綠洲邦國。。

乃至是漢姓中的張氏、索氏、楊氏、陰氏、翟氏、郭氏等,伴隨歸義軍崛起的地方實力派,都造成了相當慘痛的損失,而少不得陷入或長或短一段時間內的虛弱期。

相比之下李氏雖然同樣損失不輕,但是卻帶了成建制的部隊回來,如果能夠與之合力吞併了這支殘部中的楊氏、郭氏、龍氏人馬,那偌大的河西、隴右之地,也許就是李氏一門獨大崛起的最好舞臺了。

到時候,他可以籍着共同合力對抗來自青唐之地的吐蕃殘餘旗號,而名正言順的統合起來歸義軍內外的大多數勢力格局;乃至暨此大唐將亡的末世之期,重新締造和重現一番隋末西涼王李軌的功業。

抱着這種念頭的李明達,策馬的腳步不由又輕快了許多。直到前方再次送來新的消息,纔打破了他此刻的心境。

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血灑陣雲飛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1024章 嚴秋筋竿勁(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譎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蠻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八十章 心想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過嶺(中)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670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一百章 弊情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950章 開營紫塞傍(下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表裡兩相知(上第950章 開營紫塞傍(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活3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忐忑二第一百五十三章新氣3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一百五十三章新氣3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1002章 收功報天子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三百三十九章 清操厲冰雪(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697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下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
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血灑陣雲飛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1024章 嚴秋筋竿勁(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譎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蠻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八十章 心想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過嶺(中)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670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一百章 弊情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950章 開營紫塞傍(下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表裡兩相知(上第950章 開營紫塞傍(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活3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忐忑二第一百五十三章新氣3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一百五十三章新氣3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1002章 收功報天子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三百三十九章 清操厲冰雪(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697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下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