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

“有人偷襲本陣又怎樣,何以自亂陣腳呼。要儘管相信自己的袍澤和友軍,發揮一往無前之態勢。”

已經抵達金華城外十數裡外的前進營地裡;負責打援和反攻的葛從周,聞訊亦是臉色肅然喝聲道:

“莫管他幾路過來,吾等直管他一路殺去;只要能夠及時打穿敵軍的防陣,只取敵陣腹心不得不救的關要之處,就自然可以迫使敵軍不得不主動邀戰和決勝了。。”

“作爲戰場上的機動之師,現下的爭取決勝之道,就在與敵我之際的用兵神速,於貫徹行事果斷與否,最忌猶疑不決坐失戰機了。”

“州城裡的敵軍且不要去碰,就算主動殺出來了也不要與之糾纏,但是周圍的村寨和戍壘,還有地方來匯合的兵馬,就隨便我們打好了。。”

“打下來的地方也要放走幾個報信的,這樣才能引得城中的敵軍動起來,若是此輩主動出兵來救援就更好了,這意味着局部戰場主動盡在我軍手中,看他能及時救援幾個。。”

“諾。。”

左右頓然一片轟然應喝聲,隨即又鼓號和哨子聲中,變成一支支營地中奔涌而出的人流在金華城附近肆虐開來,而又讓守軍開始疲於奔命的竭力應對。

於是又過了兩日之後,葛存周率領重新彙集起來三營兩團的人馬,徑直殺到了一處大型戍壘前;

“這就是天成戍,號稱婺州境內的第一大鎮戍,。。戍主便是婺州(今金華)刺史王壇的叔父,因此藏了不少甲械和糧草。外牆俱是不容易點着的木樁夯土夾牆。。”

一名膀子纏着繃帶而長相老成的駐隊校尉鄧倫爲他介紹道:

“俺聚集附近的人手,嘗試打了幾次都沒打下來。。主要是未嘗攜帶足以攻堅的火器,還有城中就近殺過來的呼應,故而一直沒能就近立下營盤來,還焚壞了好些車船器械呢;”

“現在你們過來就好了。。只要能擋住州城那邊的牽制和威脅,就憑咱這些人手別說是以類對壘,就算是這天成戍也可再度嘗試慢慢收拾下來了。。”

“不用了,我們採取兩手準備,一起解決好了。。”

葛從周卻是毫不猶豫的否決了他的想法,然後又補充到。

“這次又有新器械投入使用呢。。”

隨後校尉鄧倫就看見了,與其說是全新的器械,不如說是改良版本的裝備。十幾輛專門強化過外露構件的大車,在簡單改裝之後就變成衝車一般的事物。

只是這些伴隨着推舉滾輪大牌一起,頂石冒矢而幾乎不爲所動,衝到牆壘近前的“衝車”,並沒有任何的撞頭和鑿擊部分;

只見它們牆根在停頓片刻之後,就接二連三的震動着迸發出大蓬的濃煙和碎塊,而相繼在某種反衝力之下倒退回來。

與之相對應,則是多出來十幾處不同程度崩塌的牆壘缺口。已經呼嘯着蜂擁而入的太平士卒;然後又變成在叫喊和廝殺聲中逐漸被點燃的處處煙火。

這一幕,也讓長期在江東外圍地區活躍,新近才歸建行事的鄧倫很有些唏噓起來。僅僅才間隔了不到兩年多的光景,太平軍本陣的勢力就已經日新月異的突飛猛進如斯了。

而不多久之後,才點燃求援烽火的戍主王彤,就已經被沿着幾條主要街道,具列整齊推進的長矛、刀排、弓弩和火銃等戰團、戰鬥組,給逼到了自己本家塢堡的塔樓上。

然後又在自下而上被堆柴點燃的火焰熏天當中,帶着一衆武裝的子侄家人,如同凋零落葉一般的跌墜下來。

而在不久之後,來自金華城方面的援軍纔在旗鼓喧天當中倉促殺到。然而,迎接他們的就只有戍壘中,滿目瘡痍的塢壁殘垣廢墟和密密麻麻吊死在牆頭上的屍體們。

“天殺的賊子,當與勢不兩立,可憐我王氏滿門世代與人良善,又何遭此劫啊。。”

刺史刺史王壇的族弟,東陽兵馬使王向先割發擲地而仰天拗哭道。然後他又狠狠的對左右喊到:

“都給我把戍中剩餘的活人給找出來,我要看看是哪個殺千刀的敢於賊通。。害了我王氏親族。。”

左右都沒有人敢於制止或是勸諫他,因爲都知道他這是要殺人泄憤,並以爲一時的威懾了;因此也有人舉刀挺槍的舔舔嘴脣,露出躍躍欲試的表情來。

只待一聲令下,就爭相恐後的帶隊衝到戍壘中,那些看起來猶自完好的民家當中,又在哭天喊地和告饒哀求的聲囂當中,不斷將那些灰頭土臉的倖存居民給驅趕出來。

因爲有相對堅固的外圍防護,以及佔盡方圓百里內數萬畝田地和山林水澤、池泊,王氏家族的私兵部曲守衛,因此當中的千餘戶民家還是相對保全完好。

因此,這些來援官兵們很快就捉雞拿鴨、牽狗拖豬,又在手推小車和馱畜身上掛滿了布帛和醬菜罈子,看起來收穫頗豐又相繼滿載而歸了。

而王向先也只是面無表情的冷冷看着這一切。對他來說,既然自己伯父所代表的一大羣族人都已經不復所在了,那再維持這點眼皮底下的體面和吃相,又有何用呢。

所以,很快就有一些被迫當場指認和告發出來,曾經當衆與賊軍有過接觸的人等,在表情複雜的衆目睽睽之下,被五花大綁送到了王向先的馬前。

然後又在持起彼伏的哭喊和辯解聲中,被不分男女老幼都剝光衣裳,綁在木樁上頭朝下的覆土埋住。

然後在陷入窒息的外露身體掙扎挺動當中,至上而下一刀剖的器髒和血水倒淌而下,就像是憑空在腹腔內綻開了一朵朵殘酷而鮮豔的花色。

這就是被稱爲種血荷花的酷烈處刑,也是他們這些鄉土出身的官軍,一貫用來威懾和恐嚇那些流賊和暴民的常用手段之一。

然而,望着這上百具死狀慘烈的屍體,王向先猶自不滿意的別彆嘴,他並不覺得光靠這點人就能與賊軍裡應外合。

然後又有心領神會的部下上前,開始了新一輪哭天喊地中的甄別和指認。。。直到綁滿了新舊屍體的木樁已經達到了五六百具,他自覺稍加寬憫的下了最後一個命令。

“把所有的女人不分老幼都給我帶走,再告訴剩下的人等,膽敢有人與賊相通,就莫怪滿門如此下場了。。”

當這些官軍歡天喜地揹負着各種搶來的物資,拖曳着一串串束手捆綁起來的女子,就此踏上歸途不久之後,纔在道路的岔口上遇上另一支前來匯合的人馬。

只見對方人人披甲而揹負着弩弓,看起來就要比王向先的麾下更加精銳的多;高舉着的也是團結兵的旗號。

“我等沿着大批足跡,在分河口和前路上分別守候和埋伏了大半日了,未見任何賊軍復還往來的蹤影。。難道真是遠遁而去了。”

領隊的都將兼族人王重照拱手道。

“那就加快腳步回城。。此番出兵多少還有些關礙呢。。”

王向先當即喝令道。

隨即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就在抱怨連天當中不不得不丟下一些負累,又將走不快的婦人留在後隊專門看管,這才勉強加快了速度向着金華城方向奔走而去。

然而,當他們抵達來路的東陽江小支流上一座橋樑時,突然就被堆砌和設置的阻礙物給擋住了;隨即就有人自發上前奮力揮動刀斧砍劈和搬運開來。

然後轟的一聲巨響和煙柱騰起之間,將將他們如同紙片一般的炸翻、吹飛開來;殘肢斷體散落在河水裡到處都是;

隨即整座橋樑就在支架折斷的脆裂聲中,也帶着橋上躲閃不及的剩餘官兵給轟然墜於水中。就像是某種響應似得,頓時有震耳的轟鳴聲從水邊草蕩中亦是接連炸響開來。

隨着那些灰煙滾滾的氣浪斜向迸射而出的,是一大片夾雜其中碎片和鐵渣;頓時將那些因爲受阻而堆集在行路上,漫不經心而略顯疲色的官軍,給相繼掃倒、打翻了一片又一片。

最後,在爆炸中變得七零八落的草蕩和煙塵當中,林立的“太平”青色戰旗也被高高舉起來,而引導着無數衝殺出來的伏兵;

頓時將這些猶在混亂和驚懼當中的官軍,截斷和切割成無數首尾不能相顧的局部。

當第二日頭重新升起來的時候,金華城的牆頭上,已經可以看到在城下一箭之地外,被堆砌起來的數個丈高的屍上,還有胡亂插在上面婺州團結和東陽團練的旗幟。

而在一片嘈雜聲中登上門樓的大將軍張自勉,亦是臉色再度沉了下來,這顯然又是一次擅自行動的惡果。

他雖然早早就三令五申令地方上做好清野堅壁的準備,一旦事有不虞就能迅速將力量收縮和撤回到城內來。但是這些本地軍伍顯然還是尤有僥倖心理,而暗自打了折扣。

這一次的婺州刺史王壇,爲了救援自己的本家而私自傾力出兵的行舉,讓足足有四千多名的精壯士卒,就這麼因爲個人的私心而無端折損掉了。

隨後,臉色蒼白的婺州刺史王壇被拖了上來,又在宣告下當衆剝去了甲衣;而在衆目所注的兔死狐悲或是幸災樂禍的眼神之中,噼裡啪啦的脊杖起來。

“惟願諸軍僅以爲戒共赴艱難,”張自勉痛心疾首的看着周下聚攏起來的各位守臣和軍將道。

“不然,就算是賊軍不得殺,我也要先斬了爾等的頭顱,以正視聽。。”

“唯尊大將軍號令,斷不敢有違。。”

面面相覦的衆人亦是心悅誠服,或是飽含意味的齊聲應和道。

然而,這時城下再度響起了了告警的號角聲。隨之而來的是大批身穿錚亮整片胸甲和鐵鱗護肩、鎖鏈護腿,頭戴白翎園盔的賊軍馬隊,就這麼堂而皇之的繞城而走。

。。。。。。。。。。

而在淮南的揚州城內,衆目睽睽之下的楚州刺史兼兵馬使高越,正跪在紫雲樓下長久不起,而引得左近出入的各色人等議論紛紛:

“這已經是第二日了啊。。高七指還真能挺下去麼。。”

“高郎君好歹也是令公的子侄,又是一方守臣,何故如此呢。。”

“據說是因爲賊軍過境的慘狀吧,楚州偏據淮上要衝,除了山陽之外其餘爲賊屢破屢復,這次更是申州賊頭劉漢宏親至。。”

“誰知道好容易才擋住了劉賊的攻打,卻又被蔡州賊那邊渡過淮水的孫儒部給偷了城,只得數百人乘船脫走出來,眼下正是人地皆無了。。”

“那又如何,誰不知曉如今的內府是誰在當事,郡王又最聽誰人的道理呢。。誰叫他當初既然於樑(瓚)左(長)史那邊親善呢”

“粱左使既有方略而不肯應承他出兵,就莫怪他求到內府這邊,被晾起來了。。”

剛剛回來述職的前幕客,如今外州從事新羅人崔致遠,卻是忍不住誦唸了一句詩文:

“千村萬戶皆鬼域,廣陵城中登上仙。”

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869章 駑馬徘徊鳴(續二)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卷戎旌(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下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二章 活着(中)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宴夜 下第三百零五章 前路各用心(中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742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下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下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五百八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九)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表裡兩相知(上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遠道不可思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四百十六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728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673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904章 烽火晝連光(續二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966章 畫角悲海月(續二第四百二十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續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十六章 還是活着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三百三章 後事尚維艱(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715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七十九章 破後
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869章 駑馬徘徊鳴(續二)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卷戎旌(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下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二章 活着(中)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宴夜 下第三百零五章 前路各用心(中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742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下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下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五百八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九)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表裡兩相知(上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遠道不可思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四百十六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728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673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904章 烽火晝連光(續二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966章 畫角悲海月(續二第四百二十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續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十六章 還是活着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三百三章 後事尚維艱(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715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七十九章 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