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

當然了,對於他們上船來的反應和表現,其實比周淮安想象和預期的還要好一些,起碼沒有像是大多數驟得暴富的土鱉一般,見到好東西就更重得意忘形而難以自拔,最後還是收斂了心情和失態的行爲,而重新回到了周淮安的身邊。

然而,周淮安懷疑這其中更多是因爲,他們實在是眼光有限根本不識貨,也不明白其中大多數價值的緣故吧。最終,能夠引得他們一驚一乍或是格外在意的,也就是船上的那些黃白之物而已。

“不知,諸位感覺如何。。”

周淮安卻是風輕雲淡的笑笑道。

“說真的,俺是不曉得該怎麼說道了。。、、”

這是馬隊的旅帥劉六茅的坦誠之言。

“太多金貴的玩意和傢什了。。”

“那,這些東西該怎麼處置呢”

在場有自帶有某種殘餘情緒的“四大金剛”之中,校尉蘇無名有些語氣弱弱的請示道。

“管頭又有什麼主張麼。。”

“當然是按照老規矩。。”

周淮安無暇思索的道,既然知道這些東西不能直接派上用場,那相應的吸引力也就變得沒有那麼大了。

“一半上交給營裡,留下也是直接入公中好了。。”

“這都直接入公麼。。”

頓時個人的表情有些複雜,既有意外和差異,也有毫不遮掩的可惜與遺憾。

“當然了這些金器,你們一人挑上兩件好了。。”

所以周淮安又察言觀色的補充到。

“倉下有什麼是看上眼,也叫人來一併擡走好了。。不過只限一擡。。”

“等回頭,再把頭目們喚過來,順便我在這兒先立個規矩好了。。”

“讓隊正以上各拿兩隻銀的。。又兼領的再多拿一件。”

“駐隊的隊正以上拿一隻銀的,然後各隊那些有功勞的,表現最好的士卒也挑出來。。”

“每人領上一隻銀物件,作爲額外的褒賞好了。。”

。。。。。。

“最後,把底倉的稻米和其他吃食,也哪一些出來。。”

“交給伙房就地造飯,讓大夥玩兒好好嘗一嘗貢獻給天家的米糧滋味。”

適當的時候具體階級和表現的差別,還是要再戰利品分配當中有所體現出來,才能成爲激勵人奮進和努力往上爬的動力。至於大多數的普通士卒,直接給他們發更加實用的錢帛好了;

金銀這些東西落到他們手上並不是好事情,非但不可能花銷出去而形成正常的貨殖流通,還有可能無端提高他們的胃口和心理上限,而生出各種不必要的是非來。

“那管頭您呢。。”

蘇無名又像是想起什麼緊接着道

“不多留上一些麼。。”

包括了劉六茅在內的其他人,也不由露出某種理當是如此的表情來

“我當然會取走一些可以用上的東西。。只限一擡”

周淮安不由笑笑道。比較識貨的他搬走一擡價值,自然玉別人不可同日而語了。

“僅此而已,更多的財貨對我也沒有什麼意思了。。”

“再說了規矩就是規矩。。既然已經定下來並對大夥兒說明白了。。”

“就更不該由我們帶頭去違背。。不然還拿什麼指望別人令行禁止的遵循呢。。”

“若是這般的話,我的這份不要也罷了。。”

卻是右旅帥成大咬,正色主動開口道。

“畢竟是陣前犯了錯,也沒臉拿的。。”

“我的這份自然也不能要的,都歸公好了。。”

然後是老關如釋重負的接口道

“那我得也。。”

“我。。。”

剩下的蘇無名和劉六茅也急忙開口道。

“這可不行。。”

周淮安連忙擺手打斷他們道。

“我個人不想要,就不代表你們也要隨我。”

“這是最基本的功賞之酬,你們若是不帶頭拿的話”

“還能指望底下的將士們,都好名正言順的得到犒賞麼。。”

“陣前的軍法歸軍法已經處置過了,就與事後的犒賞再無牽連了”

看到老關似乎還有話說,卻被周淮安給攔在口中了

“賞罰必然分明,這是最初定下的規矩。。不能隨便給破了。”

“趕緊都受下了,就算是將頭那兒我也是堅持這般說辭的。。”

“好吧,俺們這就順了管頭的意思便罷。。”

蘇無名迫不及待的拿起一枚碩大的馬蹄金,就此不容反悔的塞在老關的懷裡,又拿了另一根沉甸甸的尺頭金,硬遞在成大咬的懷裡;這才自己略帶停頓的斟酌着,挑了一朵足足有十多瓣的大金花;至於最後下手的劉六茅則選中一隻金臂釧,理由是這樣攜帶比較方便,卻讓周淮安不知道該如何吐槽了

風分過賬之後一時氣氛就變得更加融洽起來了;而看着衆人一片肅然起敬的複雜表情,夾雜某種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的歡喜氣氛,周淮安也不由在心中微微竊笑到,古人的心思就是比較容易打動和忽悠啊。

當然了,他是不會承認因爲有這幾個傢伙的存在,自己沒法公然的上下其手,來敗壞自己好不容易的形象和風評;但是回過頭來之後,如果要說名正言順的從公中物資裡漂沒和侵吞的手段,誰有還能夠比得過近水樓臺又有許多後世人經驗的自己呢。

所以對別人大可以表現的慷慨和坦蕩推心一點,但在自己身上就姿態和風格不妨的放的高一點,也好爲自己日後的行事和準備,創造更多的便利和伏筆、後手。

接下來對大部人馬的事後分潤與犒勞,雖然船上價值過於貴重的金銀財貨什麼的暫時用不上,但是在港市關房裡抄到的那半屋子的各色銅錢和布帛,都是長期搜刮和積攢下來,還沒有來得及轉運走的稅金和財賦;於是周淮安宣佈了一個決定,給麾下這些士卒就地發放一個月的餉錢和這幾戰積累下來的人頭犒賞,還有傷員的補貼和陣亡者的撫卹,也由此名正言順的形成一套新的章程和標準。

雖然,大多數士卒最後拿到手中只有象徵性的十幾枚銅而已,但是對這支隊伍來說卻是頗爲意義重大;以往在此之前義軍雖然也偶有發餉錢和犒勞的例子,但是其實沒有固定的期限和具體時間;而且是以布帛米糧鹽醬之類的實物爲主,基本上有什麼就發什麼。

從某種意義上說,擁有日常穩定的軍餉和戰時的犒賞相結合,纔是一隻軍隊正規化和制度化、常態化的建設,所必然經歷的過程。傷員的補貼和陣亡者的撫卹,同樣也是保障其中相對穩定士氣和凝聚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具體發放的過程也有講究,並不是直接把錢交給各隊頭目,在讓他們自己層層分發下去就省心了;那隻會迅速催生造一羣專門靠喝兵血和過手剋扣軍餉牟利的寄生和特權階層,而對士氣人心起到某種意義上的反效果。

因此在後營裡,各種日常物資的配給都是按照名冊上的人頭進行對接,實在沒有什麼給人下手的花頭,這是頒發軍餉和犒賞也不會例外;而周淮安甚至還是有些惡意趣味的搞了一個頗有些氣氛的現場儀式,一字排開七八行桌面和錢筐作爲領取點;自己這坐鎮當場監督整個過程,然後讓每隊排好次序,按照唸到的名字和具體數額輪流來自己面前領取,以杜絕被人上下其手的機會;

就是算是陣亡者和傷員也不例外,將會把唸到的數額送到救生隊裡去,或是當場交給相應推舉出來的同鄉或是友人;這樣有着這麼多衆目睽睽的見證和潛在的事後監督下,誰想做些手段和花招的話,很容易就會變成大家公認的對立面和被唾棄、打擊的對象。

然後因爲周淮安的額外要求或者說是個人趣味,每個人在領錢之前要對着天空宣誓式的,喊上一聲“天補平均,清平亂世。”的口號,領到錢之後就要對着人羣大聲喊一句“感謝義軍,感謝官長,感謝兄弟們”的話語,來加深印象和鼓動氣氛。而那些表現比別人出色,或是有所突出功勞而得到額外犒賞的士卒,則還會又現場臨時找來的鼓吹板子,吹打唱做上一番以熱烈氣氛。

就像是後世那個袁大頭的做法一樣,只是還沒有“吃水的飯,當誰的兵”那麼的露骨而已。畢竟這裡始終只是他一個暫時過渡和跳板的對方。由此這種儀式感和集體感強烈的流程,也贏得了許多人的感激之情和各種各樣羨慕的眼光。

拿着這些發下來的新舊銅錢,義軍士卒當中也是各有心情和思緒。

已經多少拿過兩三次餉錢的老卒或是正卒的反應最是簡單,他們會想着是如何把這些錢,在幾個輜重大隊所能夠提供的各種貨物和服務項目上花銷掉,而變成身上修補加強後的裝備和配給以外的日用之物,或是在交換戰利品的跳蚤市場上,得到一些自己看上的東西。

如果還有剩餘的話,他們就會湊起來去吃喝一頓,再去臨時設置的地點找個女人來輪流消火;鳳嶺港因爲是一處對外輸出的港市,所以還是有着若干數量專門想各色人等提供皮肉生意的土娼和女伎;大多數是附近窮的過不下去的鄉下女人充事的,雖然人黑了點皮膚也十分粗糙,但是這些同樣是苦出身或是老光棍的士卒們,卻也不會嫌棄什麼。

這樣就通過組織上的引導,扼殺了大多數人忍不住下半身的衝動,跑去禍害地方兼敗壞軍紀、名聲的苗頭了。一些由此產生了儲蓄觀念的老卒,甚至被剩餘的錢尾重新掛在後營公中的賬上,而作爲日後優先支取物用的憑據;着這也是周淮安想要鼓勵的內部經濟循環和良性流通,的牛刀小試而已。

而在那些新卒當中的反向和聯動就更加強烈不已了,當場嚎啕大哭的有之,當場千恩萬謝的熱淚直流亦有之,還有高興地亂吼亂叫都不知道說些什麼的,或是在回到隊列裡依舊是失態而泣不成聲的樣子。

比如,對於才加入半個月的石牛而言,就算是手裡唯一這麼一枚當十文的大錢,在普通莊戶人家可不尋常見到的東西;就算是他的師傅,也要累死累活的趕上許多天的活計,才能掙下一枚回來,還是小心翼翼的貼身藏着大半年,才捨得在年關裡花掉一些來置辦行頭。而當初如果有這些錢來應付上頭的差役,那鄰家大姐兒又何須以寡婦之身去給官兵幹活。

站在他身邊的五頭王健,同樣在無聲的流着眼淚和聳動着肩頭;因爲,他想起了自己因爲拿不出大戶攤下的份子錢,而被賣掉的姐姐和餓死在竈臺下嘴裡塞滿土的妹妹;還有爲了在牙縫給他省一口糧食,在牀上慢慢就醒不過來的父母;要是有這些錢的話,他們豈不是還可以一家團聚在一起,繼續過那艱辛而踏實的日子。

而對於正在緬懷往昔的火長魯漂泊而言,他要是早有這五十幾文錢進項的話,他又何須眼睜睜的看着自己心儀的女子,被嫁給一個壞脾氣的糟老頭子做小,然後被打罵折磨得沒幾年就得暴病而死了;

最後被蘆蓆一卷就丟在亂葬崗上,還要靠他夜裡去去重新挖坑再埋一道,纔不至於成爲被野狗扒出來的口糧;那骨瘦如柴的屍身球迷們的幾乎讓人心酸的感受不到分量。

正所謂是悲哀莫過於心死了,若不是受了此番的打擊和消沉下來,又有多少人願意流落在街頭胡亂廝混日子,靠姐姐的接濟得以飢一頓飽一頓,還要受人白眼和惡言。

因此相對於馬上把手上這些錢花銷掉的誘惑,他們幾乎都不約而同的產生了一個念頭,想要再聽一聽管頭在夜裡所辦的講座,親耳聽一聽別人口中轉述那番聽起來很道理的,卻總覺得意猶未盡像是貓撓癢癢一般的故事和典故,及其後續的緣由和因果呢。

直到最後就連維持秩序的直屬隊,也在周淮安手裡喜笑顏開的領到自己的那一份特殊分量的錢袋之後,大多數人都隨着口令解散開來,而各自奔赴所在之後,十幾個有些畏畏縮縮的身影也被帶了過來,

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中)第778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表裡兩相知(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忐忑二第1009章 行歌歸咸陽(下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四百三十五章 遠道不可思(下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760章 壯士揮戈回白日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鄉各異縣(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平第四十六章 心思(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活3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無題(這章算昨天的)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下)第五十三章 上路(中)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678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三百零五章 前路各用心(中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704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二
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中)第778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表裡兩相知(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忐忑二第1009章 行歌歸咸陽(下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四百三十五章 遠道不可思(下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760章 壯士揮戈回白日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鄉各異縣(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平第四十六章 心思(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活3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無題(這章算昨天的)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下)第五十三章 上路(中)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678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三百零五章 前路各用心(中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704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