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

當獲勝的消息傳到後方的江陵城時,自然又是一番歡喜鼓舞的情形了。

事實上,這場超過預期水準的荊門之戰讓周淮安覺得有些驚喜和意外。就像是自己好容易招攬到手和養成的,高潛力與成長值NPC從普通精英模板,積累了足夠經驗和戰術、技能熟練度之後,一下晉升到了高級精英模板的那種心情。

在冬季打戰,尤其是野外進行化整爲零式比較原始的游擊戰術,都無不是格外考驗軍隊的組織和訓練度,以及相應後勤保障能力的高難度項目。尤其是是相應人力物力轉運和補充上的消耗,是正常情況下作戰成本的數倍之多。

因此,哪怕事先做了許多準備,但是各種的凍傷、生病和其他意外狀況,還是屢見不鮮的。還是就是各種騾馬車船調遣和組織上的損失情況。

但是最後葛從周居然不但將其預期中憑城以待的防禦戰和拉鋸,變成了主動以攻代守的反擊戰,還得以達成大致目標的程度,並且居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成果。還真不愧是另一個時空和歷史軌跡當中,深受時代氣運所鍾情的知名歷史人物之一啊。只要一有合適的機會就會自然而然的嶄露頭角了。

而對於周淮安而言,能夠用物資堆出來的勝利,總比用人命堆出來的要好得多;消耗和損失掉的東西畢竟是死的也是可以再生的。但是經過一次又一次戰鬥勝負而吸取經驗活下來人,卻是可以不斷增殖和傳播、擴散優勢的寶貴財富。

不過除了一輪嘉獎和休整調防的命令之後,他又重新注意力和精神放到善後事項上去了;地盤不斷擴大了,合用的人手就變得越發緊張和缺乏起來了。然而目前也集中有限的資源和人手,只能優先解決和針對,最關鍵的節點和事項。

所以不但他身邊那些新舊的部屬都被支派出去,就連率軍前來支援的霍存也沒有閒下來的機會,就被賦予了一個新的任務。也就是率領那些地方上新老參半的駐隊武裝,配合王重霸的新編水軍來清剿,沿途水路附近的那些山匪、江盜之流,及其藏匿和附身的村寨集鎮之類的潛在土壤。

雖然其中相當部分的存在,曾經在之前太平軍的北上攻略當中,或多或少的出過力或是得到過好處;但是在即將成型的太平政權新秩序下之下,他們既然不想有所改變而出來,追隨義軍謀求更好的發展和新天地,依舊堅持沿襲這過往亦盜亦民的傳統陋習,那就不要怪被歷史的車輪給碾壓成齏粉,而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中了。

這段時間他也化慾求不滿爲動力,化身成爲高效率的工作機器,不停的接見各種人物和接受部下的彙報。一軍本身的起點就偏向底層起步,因此一切工作上的口頭和書面材料,都以直白和簡單明瞭著稱;

作爲基本的體制規範,其中既沒有長篇大論也沒有繁文縟節;差不多五到十分鐘之內就可以處理完一次會見或是例行的書面報告,只有極少數比較重要的事項,才值得他破格超時來處理。

當然了,這個時代的普羅大衆絕大多數還是矇昧而愚鈍居多的,光靠同情和善待是不足以觸動和改變什麼的。所以想要改造他們成爲太平政權的助力和基礎;就只能一方面用看得見的利益和改變去引導,另一方面用嚴格的紀律和制度來鞭策、約束他們;

就和通常意義上放牧和馴化羊羣的道理一般,最終目的就是讓他們適應太平軍帶來的變革和創新,最終從整體上認同和自覺融合進這個整體氛圍當中。

而周淮安在這過程當中,也發現自己新近無意間有解鎖了一種輔助功能,就是既圖形掃描記錄之後的語音文字錄入;也就是說,直接可以一心多用的將部下彙報的內容,變成數據庫內相應的記錄;

待到有需要的時候,再調集相關關聯內容出來對照分析,自然就會得出所需要的結果來。再加上過目不忘式的文字掃描能力,這樣處理起公務來就是更加的事半功倍效率頗高了。

而相對於湖南境內正在熱火朝天的剿匪清道和恢復生產當中,後方的嶺南地區卻是有些平靜無波的,早早迎來了春耕的時節了。如今太平軍之下的嶺表地區尤其是珠江流域,經過這些日子裡數度收成的積累之後,已經擁有了相當可觀的糧食和剩餘產品了。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這一方面是體現了天下大豐的富足與民間資源的亢餘,另一方面則是代表了整個時代普遍性存在的物流和訊息上的滯塞;從而導致這些地方產出的資源,大多數無法以合適的渠道流通出去,成爲增加市場經濟活動當中總體財富的源泉;而只能白白堆在倉庫裡等着發黴朽爛。

糧食是古代社會最主要的資源和流通衡量物之首;哪怕社會上所有的通貨和代通貨都失去作用,糧食也依舊可以充當以物易物的基準來繼續使用;畢竟在自足爲主的小農經濟體制下,沒有錢還可以勉強過日子,但沒不吃糧食真的會死的。

但是存在倉稟裡的糧食一旦過了最基礎的保質期之後,就處於時刻的貶值和耗損當中了;雖然採取硫磺燻蒸法和灌煙(二氧化碳)法來殺蟲除黴,以增加糧食倉儲的保質期,但是嶺南普遍炎熱潮溼多雨的氣候,依舊是大量倉儲的煩惱和困擾所在。

所以作爲一個稍有遠見的人,就必需考慮到將這些不易保存而很容易受到損毀的資源,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轉化各種更有保存效率,或是具有長期附加值的事物和成果。

比如以糧食爲報酬和支付手段,組織大量的人力修繕農田水利、道路橋樑等大型工程;只要不是太過黑心把人往死裡盤剝的話;不但可以通過有償勞動來變相的賑濟和充實,那些社會底層窮苦人家的積蓄私藏和潛在抗風險能力,同樣也能夠鍛煉出大規模的組織效率和手段,以及同心協力的集體觀念來。

或者通過深入的精加工手段,以一定損耗和下腳料的代價,變成餅乾、罐頭等保存期更爲長久、附加值更高的同類事物;這樣同樣更具有備災備荒的價值和用途。

但在這一方面則是軍用罐頭的改良和升級存在相當程度的障礙;一方面是鍍錫的白口鐵皮實在貴了點,另一方面則是陶罐的密閉性和保質期都不怎麼盡如人意;也許需要玻璃製品能夠更爲廉價的批量生產之後,纔能有所改善呢。

或者乾脆就是在整體統籌之下通過海外貿易的渠道,將這些剩餘的農產品折轉變現成其他類型的資源。同樣也是一種有效增益和做大市場流通價值的間接手段。

此外還有一種比較極端的做法,就是對外戰爭來變相轉化成相應的戰果和斬獲;一方面可以多少變相的轉移內部矛盾和關注力,一方面則是藉此獲得更多土地人口,財賦和其他持續再生的資源,來把原來的基本盤不斷的做大。

而體現在湖南當地的具體措施,則是那些被武裝和發動起來的剿滅山匪、江盜和土蠻的地方部隊;以持續消耗大量的資源儲備爲代價,獲得地方上治安和統治秩序上的長遠加成和發展潛力。

事實上,隨着壁板信號塔爲核心的諸多轉運糧所(兵站),和附屬的屯田區(集體戍壘)建立起來之後,這些依靠山高林密的掩護與水路流竄便利,而得以長期活躍在地方上的存在,就越來越發無能爲力了;

要麼在物質極度匱乏和困難之下,被封鎖和擠兌的紛紛出山接受編管和改造,要麼就是不敢對抗而紛紛逃亡道太平軍所尚不及內陸深處去。

所以在周淮安主導的治下,是不允許有大戶以傳統的理由把糧食等農產品貯存起來放着發黴的;這就和大毛慈父治下的集體農莊和剩餘產品的再分配,纔是走出戰後蕭條與混亂的道理一樣。

另一方面則是隨着在荊湖戰事的推進,而逐漸體現出來這個時代武器材料上的侷限性問題。

普通的鐵質冷兵器還好說,只要不斷的摸索改進鋼鐵材料的配方和持續投入人工、原料資源,就能發揮出初級工業化批量生產的規模優勢來;就算是有生潮鏽蝕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最簡單的抹油到氧化鍍層的材料處理來解決。

但在遠程投射武器上就有些麻煩了。雖然太平軍保持了較高的弓弩配備率,但是一路轉戰過來相應的損耗率也是居高不下。別的其他不說,在剛剛發生的荊門之戰當中,就足足損壞和崩斷掉了數千張硬弓、強弩。

這倒不是什麼管理不善或是其他人爲上的因素,而是作爲傳統弓弩材質的竹木、角、筋和膠,本身就是容易受到明顯環境和溫溼度變化影響,容易變形、變質而無法長期貯存的生物材料。

比如高溫和寒冷之下弓臂和絃線的熱脹冷縮和乾裂,在飽含溼度的雨水下弓弦鬆垮,膠質脫落;乃至長期貯存當中的黴變、蟲蛀、朽蝕的問題;所以除了例行常溫乾爽通風環境下的保存之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取出進行檢查維護和更替。

只有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定期及時將那些不合用的部分替換掉,才能保證事到臨頭啓用時的基本戰鬥力;不然上了戰陣真的是要人命的結果。雖然說作爲山地衆多的嶺南地區,獲取這些材料及其副產品來源比較廣泛,但是因爲氣候環境的緣故,保存不易的損耗成本始終是一個大問題。

就像是當初廣州武庫裡那些落入義軍之手,而在管理混亂與保存不善的情況下,僅僅才過了一年多時間就相繼變得不堪所用的武器裝備一般結果,令人啜嘆不一。

而出於批量性的材料產地和損耗補充便利因素的緣故,舉天下之大能夠維持成較大規模的建制弩兵序列的,也不過是南方的巴渝(劍南)、宣潤(江東)、淮揚(淮南)、荊湖(江西)、桂管(嶺南)等屈指可數的幾個地方而已。

而體現在嶺南地區的則是桂州白弩兵,發自於湖南的則是江陵弩手;在中唐宰相元稹的《代諭淮西書》中,就有“魏博之驍騎、江陵之強弩”。而這兩處往日朝廷重要的弩坊產地,正好都在如今太平軍的控制之下。所以不因地制宜的充分利用起來,簡直是對不住自己的眼界和常識了。

所以,除了在弓臂和弩身上用鐵片夾竹來增加強度和壽命之外,太平軍後方的營造部門還打算在傳統的拓蠶絲線和獸筋、牛皮索的基礎上;繼續嘗試用鋼鐵拉絲出來的細線,與耐酸鹼腐蝕的劍麻纖維絞纏在一起,以獲得蓄力更好更方便長期使用的新絃線來。

但是相比這些發展潛力和上限已經沒有多少餘地的冷兵器。周淮安其實更在意其實還是那些正在摸索當中,用水力機械衝鑽出來的火銃身管試驗品。只是眼下連原始火炮鑄造開膛的批量化生產,都尚沒能達到預期要求,就更別提這些更加精密單兵火器了。

不過,後方的位於南海縣的軍工生產部門,卻是根據他給出的指導思想和大概方向,給搞出來了另一種過渡性的東西。根據水路信號塔傳來的消息,剛剛就從廣府啓程通過水路船運給押送了一批過來了。

是不是種田經營和生聚發展的內容寫的多了點啊。。

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無題(這章算昨天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九十九章 信生(沒興趣者跳過好了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655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一百九十四章 雲翻4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二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一百章 弊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884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715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操厲冰雪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中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平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續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三百六十五章 薰弦閟餘響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2第889章 虜陣橫北荒(續二)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889章 虜陣橫北荒(續二)第956章 孟冬沙風緊(續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748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813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紛紛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743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第799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1037章 使者遙相望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728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三十章 突現
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無題(這章算昨天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九十九章 信生(沒興趣者跳過好了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655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一百九十四章 雲翻4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二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一百章 弊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884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715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操厲冰雪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中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平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續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三百六十五章 薰弦閟餘響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2第889章 虜陣橫北荒(續二)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889章 虜陣橫北荒(續二)第956章 孟冬沙風緊(續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748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813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紛紛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743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第799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1037章 使者遙相望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728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三十章 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