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孟冬沙風緊(續

要說起來,着黠戛斯人也是四邊九夷之中的一個異數,於大唐國朝的淵源也是非同尋常。

雖然大多數的黠戛斯人赤發皙面;也有黑髮之人,自稱李陵之後,爲國中貴種。於大多數塞外藩部一樣,平日主要從事遊牧,兼營漁獵,也有少量的耕稼。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薩滿,稱爲“甘”(長生天)。然而更神奇的是,他們也是李唐公認的同姓遠宗。在中宗朝覲見時,就被親許爲“爾國與我同宗,非它蕃比。”

乃至協助唐庭打完了後突厥汗國,到突騎施、葛邏祿時代的全場,同時也是北庭都護府下最有力的臣藩之首。因此在唐玄宗的《徵突厥制》詔書中,就稱讚黠戛斯軍隊“弧矢之利,所向無前”。後來更是成爲了於唐舅交惡的回鶻汗國,就此土崩瓦解風流雲散的罪魁禍首。

而在僕骨部爲首的回鶻殘部佔據了庭州之後,這些黠戛斯人也成爲了首當其衝的主要威脅之一。而不得不與同樣脣亡齒寒的安西回鶻聯手共抗。十多年前,還有黠戛斯使者朝於長安時稱,願配合歸義軍爲宗家上國奪回安西故地,只是爲當時的唐懿宗所不許這才作罷。

因此,在大舉東進協助大唐上朝平定內亂的戰鬥中,這對身爲世仇的大唐外甥和遠宗,非但無法同營見面而衝突、爭鬥不斷,還需的另外多分出一份精神來提防彼此。而這種狀況也不僅侷限於黠戛斯和三姓回鶻;而普遍存在這些外藩兵馬,甚至是三姓回鶻之中。

像是龐特勒麾下地盤部衆最廣的十五部安西回鶻,與活躍在北庭境內的西州回鶻僕固氏族,同樣也是爭端不斷。而與歸義軍關係更加親密,卻是實力最弱信仰佛教的甘州回鶻首領安寧,因爲爭奪草原上的逃亡部衆和常有行旅被劫殺的緣故,也同樣與的安西回鶻素有嫌怨;同時又戒懼兵強馬壯信奉摩尼教的西州回鶻。

然後在殘留的吐蕃種和吐谷渾、蘇毗人之間宿仇;背景和源流不同的大小溫末部落之間的爭端;粟特人與于闐、鄯善人之間的商路之爭,肅州本地雜胡聯合龍氏與追隨回鶻殘部外來的達旦(室韋)人的矛盾;幾乎是穿插交織在了整個歸義軍崛起和發展的過程當中。

但正也是因爲張氏爲首的歸義軍,以受封經略西北的朝廷大義和名分,長期充當各方仲裁者的角色,而得以駕輕就熟於河隴十一州內外。因此在張議潮身故之後的紛爭當中,他們纔會對於朝廷授予的旌節如此的在意和執着。而現如今這一切也隨着集結動員起來的浩蕩聯軍,被鄭畋爲首的西北招討行臺/關內四面行營,給一併繼承了下來。

因此,爲了編排他們的作戰序列和批次,不至於讓協同作戰變成敵前的內訌;就足以讓西北行臺大費周折和一番苦心了。像是這次攻打長安的戰事,就完全沒有他們這些外藩什麼事情;就連原本隸屬於歸義軍麾下已經歸化的諸民部,都被安排在了城外作爲候補。

因此出了大力成功入關併合圍京城之後。黠戛斯、三姓回鶻這些獨立性更強的外藩勢力,在被抽調走部分精壯健兒之後;不是用來掃蕩關內道地方的“賊軍殘餘”和“不順王化”的據點,就是四出京畿周邊各自哨糧、就食於鄉土之間。或又是向北向西“收復”涇源、銀夏綏、鄜坊、鳳翔、邠寧、靈鹽/朔方等淪陷的軍鎮故地。

當然了,其中按照於朝廷/行臺關係的親疏遠近,被安排的活動區域距離長安越近,無疑越是親近和信任的所在。而能夠駐防在京畿西郊的西州回鶻部,無疑就是親近之中的親近之屬了。相比之下號稱國姓遠宗的黠戛斯人,也不過安排在了咸陽城附近而已。至於那些吐蕃奴出身的溫末部衆,此時就在打動前往河東的延綏道上纔是。

所以聽到了來自長安城中的一紙徵召,僕固俊青就毫不猶豫帶上了,摒除留營看守輜重和放牧羊馬老弱之外,八千多名的步騎健兒直驅京南的藍田城下而去。雖然,負責圍困藍田城的河州團練使/京南防陣使的李明達,同樣也是他西州回鶻的老對手了。

十年前的西桐海(今敦煌西南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的蘇幹湖)一戰,就是他帶領着騎乘着河州大馬的姑臧子弟,以虛張聲勢的手段誘出了僕骨部的主力;然後在沿着西桐海岸邊追逐糾纏之際,卻是另以八百武裝到牙齒的甲騎,越過戰場間隙而殺穿了帳衛拼死阻擋的中軍防線;

最終俘獲了僕骨部大軍偕行而來的輜重羊馬和老弱婦孺,以及代爲年事已高的大首領自稱阿薩蘭汗的僕固俊,坐鎮殿軍的“回鶻王子”僕固野仁;並導致正面戰場中的僕固將士大舉動搖逃亡而一敗塗地。事後爲了與歸義軍儘快議和而不致於爲安西的龐特勤所覬覦,僕骨部也付出了嫁女爲妾侍的和親手段在內的一系列不菲代價。

而身爲大首領的同母胞弟,僕固俊青的父親,統領中護帳衛的左廂弩畢失——僕固俟斤,亦是首當其衝的戰死在了這次突襲當中。可謂是新仇舊恨公私兼備的對象,但儘管如此,在事後送親的婚禮上,那時還名爲僕固牙的他,依舊能夠於那些包括涼州官健中李氏子弟在內的歸義軍將弁,當庭把酒言歡而醉臥當場。

因此,他也是如今的西州回鶻之中,極少數能被垂老亦亦的大首領僕固俊青眼所加,而讚許爲“次子素有大局和城府之量”的人物。也因此成爲了這次勤王唐舅的領兵首選。是以,他雖然恨不得那曾經別號“李伐赤”,位列張(議潮)司徒麾下四史六駿之一的李明達,下一刻就中了流矢或是墜馬而亡;但還是願意尊奉行臺施援一二。

這樣不僅僅是出於朝廷號令和個人功名的緣故。一方面按照草原部帳流傳下來的遺俗,素來崇拜和尊奉強有力的勇士,哪怕這個勇士是殺死親人的仇敵,如果他足夠強大到像張司徒那樣令人仰望莫及的絕代英傑,那就算是他的叔父,打下西州回鶻如今基業的大首領僕固俊,早年也是甘心爲之驅馳駕前的。

另一方面僕固俊青也依然開始期待着,在戰陣就急危亡當中重新相見之時,能夠見到被施恩的對方駭然失措當場的嘴臉也好。只是,僕骨部爲首的西州人馬出陣之初,乃是人人備馬而一丁二三騎。只是經過了長途奔弛,又在亢長冬日裡的鏖戰之後還是不免有所折損,而騎乘牽挽用的牛馬更是羸弱死傷尤甚。

因此,到了現如今只能堪堪維持步騎各半的規模和格局;故而從城西走到城南比其預期還多費了些時間。但是好在之前行臺從繳獲的賊軍軍資中,專門撥給了一千多領鱗鐵甲和三千副鑲皮兜、泡釘甲,讓他這支兜帽皮裝爲主的隊伍防護頓然翻上了好幾個臺階。

五柳驛的廢墟之中月光依舊清冷,又籠罩在了無數夜間行軍中匯聚起來的燈籠和火把的明晃照耀當中,顯得朦朧似霧若幻;就像是僕固俊青此刻的心情一般。隨後就有親兵上前低聲稟報道:

“不,就要講究個出其不意,對於賊軍和涼兵亦當如此,不然就不好畢盡全功了。。。傳令就此稍事休整片刻,飲水飼馬再作進擊。。務求一鼓演進!”

然而僕固俊青卻是擺擺手道:

“本部休憩之際,射鵰隊和飛撲隊,交替爲遊曳警哨。。”

“再派出眼色好的遊騎四下探查,這一路過來都沒有見到官軍的哨位和燧臺的動靜,這也太過鬆懈和放肆了吧?”

僕固俊青一邊交代着防務,一邊走上這所都亭驛邊作爲里程路標的封堆臺上,向着遠處顧盼而去,然而他的朗朗話音再夜風中未落多久;卻突然似有所感的突然側頭就聽噗地一聲細碎脆響,鑾兜邊沿的鐵頁護頰崩飛不見,而在他眼眶下劃出一道殷紅的血線來。

“小心。。”

“暗器。。”

“有人偷襲。。”

雖然僕固俊青猶自有些不明所以的抹了抹臉上熱辣處;然後左右的親護已然駭然失色的飛撲上前,爭相用身體將其團團簇擁起來。然後下一刻就聽一名親護就悶聲慘叫着,從身上再度迸濺出一股細細的血水來。這一次,僕固俊青終於反應過來,也順勢確認了襲擊來自的大致方位。

片刻之後被徹底驚動起來的臨時營地當中,舉火明杖飛奔而出的數隊輕騎,也在五柳驛內開始用火箭攢射的部衆掩護之下,衝刺包抄向了五柳驛所在得名的標誌——那五顆生長得奇形怪狀的粗大柳樹之間。幾乎是在星星點點火箭劃破夜空的同時;其中一顆大柳之下,也驟然在踢踏響動聲中分奔出了兩騎遠去,卻是迅速隱沒在了樹影綽約的大片黑暗之中。

然而不久之後追趕而出的騎兵,就急忙迴轉送來了新的消息和變故:

“什麼,發現了疑似嶺賊(太平軍)的成羣騎兵?並以火器對射當面?”

僕固俊青已然止住流血,卻依舊血色斑駁的臉上卻是獰笑了起來:

“難不成還有南方的賊衆,敢與回鶻健兒比那馬上逐射的功夫麼。。可真是太妙了!!1”

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671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四百一十八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三十一章 突現(中)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639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下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六章 在北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四章,還是活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還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847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書中竟何如(中)這章算昨天的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九十九章 信生(沒興趣者跳過好了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839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二)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1002章 收功報天子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
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671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四百一十八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三十一章 突現(中)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639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下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六章 在北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四章,還是活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還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847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書中竟何如(中)這章算昨天的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九十九章 信生(沒興趣者跳過好了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839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二)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1002章 收功報天子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