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

張覺得冬晴說的也有道理,本來跟趙四娘只是普通的會面,可現在畢竟是唐朝嘛。萬一到時傳出點風言風語,再傳到崔十三娘那裡,可就容易起誤會了。

想了想,張覺得自己應當跟崔十三娘見個面。

先婚後愛實在是有些難以接受,既然婚期都定了,張還是想要在婚前多瞭解瞭解她。畢竟那天見面不過一會,話都沒有說上兩句。

想到就做,張直接寫了封信,倒也沒多說什麼,只是提出想要約她見面。

寫好後,張讓人把信交給崔府的柱子。柱子每天會到張家西市的鋪裡買些熟食,張知道她是崔十三娘貼身丫環的哥哥,因此託他送信。柱子已經跟張家餅店的人很熟了,對於張的要求自然是沒有拒絕的道理。

信秘密的交給了紅線,紅線交給了崔鶯鶯。

拿着這封信,崔鶯鶯也是猶豫了許久。以崔氏的家規,這樣的私下會面行爲當然是不許的,但崔鶯鶯很想見見張三郎,尤其是如今婚期將近,崔家上下沒一個替她準備嫁妝,卻還全天的想謀奪她母親的嫁妝,這讓她心裡越的對崔家不滿。

她有滿腔的話語,想要找個人傾訴。

“十月初九,長安東南延興門內新昌坊青龍寺上香。”懷着激動的心情,崔鶯鶯寫下這行字,信寫下之後,又有些緊張的看了好幾遍。

“紅線,你看我今天這字是不是寫的不好看?”

“小娘子,寫的很好啊。你這字可是臨的王右軍的貼,這字寫的跟那貼子上一樣的。”

“真的嗎?”

紅線連連點頭,做爲崔鶯鶯的貼身丫環,她也是跟着一起讀書識字的。

“那你覺得這信箋如何?”

“會不會太素了一點,要不換上金花箋吧,再灑點薔薇香露,弄點金粉。”紅線出主意道。

“啊,那樣會不會太過了點。”

“那就這樣,不換了。”

主僕兩個爲了一個信箋討論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素雅點好,將寫摺好,並沒有啓名也沒有落款,這也是防止萬一信落到別人手裡,終是不好。反正讓栓子去送信,信到了張三郎手裡他也知道是誰送的。

“拜託你們兄妹了。”

“小娘子放心吧,我哥辦事很牢靠的。”紅線笑道,“小娘子,等你出嫁,一定要記得把我們兄妹一起帶去張家啊。”

紅線一家都是當年十三娘母親鄭氏帶來的陪嫁,因此他們也可以說是崔鶯鶯的人而不是崔家的人。

“放心吧,我肯定帶上你們的。”

“那我就安心了。”紅線將信揣進懷裡送信去了。

張很快拿到了回信,接到信後,他心裡也非常的緊張,甚至帶着興奮。這種感覺,好像是當年自己讀中學時第一次給女同學寫情書時的感覺一樣。

興奮,緊張。

折成方勝的信箋,還帶着絲香味。

慢慢打開,裡面只有一句話。

“管家。”

“少東家,你喚我?”

張點頭,迫不急待的問,“管家,你知道青龍寺吧?”

“知道,延興門內新昌坊中,是密宗祖庭。青龍寺最出名的是每年春的櫻花盛開之時,那時會有無數人前往賞花上香,熱鬧非凡。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寺內還會舉辦俗講,相當熱鬧的。”

唐朝的櫻花,嗯,長安城的櫻花和洛陽城的牡丹,一樣的有名。

不過這櫻花是櫻桃之花。

十月初九,就是後天啊。

“秋月,快來給我磨墨,公子我要寫信了。”張興奮的喊道。

文房四寶雖貴,不過如今張家也算是大戶了,家裡當然也是備齊了的。張甚至都已經讓木匠打了一個大書櫃,雖然現在上面還沒書。

秋月磨墨很熟練。

唐初的毛筆普遍較短粗,筆鋒非常硬,這種筆是爲了適應這個時期的書寫方式。唐人寫字,很多時候並不是鋪在桌子上寫,而是把卷軸拿在手裡,左手握卷,右手提筆,是懸空寫的。

一邊寫,握卷的手還一邊轉動,非常考驗筆力。

張毛筆字寫的非常一般,平時他都是用鵝毛筆,但第一次給未婚妻回信,張打算還是用毛筆吧。

花了重金買回來的信箋鋪平,張懸腕提筆,想了半天。

最後落筆。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不見不散!”

本來張想把歐陽修整詞抄下來,但想了下,又覺不妥,這詞後半段可是寫的很悲切的。

最後張便只抄了一句,這算是約會的名句了。加了句不見不散,算是自己原創了。

信送出後,張有些患得患失,萬一真的見了面,細談之下現這姑娘性格和自己不和呢,萬一她是個唐朝名門跋扈女,這怎麼辦? ¸тt kдn ¸℃ O

婚期都定在了臘月初九,就算到時老爹出征在外,延期,也拖不了多久的。

張祈盼着對方是個好姑娘,不求有多麼賢惠,但願能有趙四娘這樣就好。不知爲什麼,張突然想到了趙四娘。

趙四娘挺不錯的,知性卻又精明,不妖不豔。

搖搖頭,把這些想法趕走,自己可不能吃着碗裡看着鍋裡的。

第二天,張特別跑到青龍寺去踩點,給寺廟捐了不少香油錢,又上了不少香燭,青龍寺的知客僧非常高興,還引張見了主持。

張說到自己曾經也是和尚,還說自己師傅是三藏法師。

主持自然沒聽過三藏法師的,但聽說張是翼國公秦叔寶義子後,還是非常熱情的。長安城裡寺觀衆多,青龍寺只能算是一般的寺廟。

尤其是如今李氏當國,尊崇老子爲祖,尊崇的是道教。

張提出想要一間客房,在這裡修行幾天。

主持直爽的答應了。

張給的香油錢,住長安最好的客棧都夠了。

張直接就住在了青龍寺。

每天寺裡轉轉,見佛燒香,也和僧人們聊聊天,有時遇到一些不錯的香客也會聊聊。

轉眼就到了第三天。

十月初九。

張望穿秋水,終於等到了崔十三娘。

崔十三娘出門前,已經向崔善福稟報過,崔家家規嚴格,沒有出仕的子弟和未嫁的女子,是不得隨意出門的,出門必須得請示批准。

崔十三娘最近和王氏鬧的很僵,崔善福也有些不喜歡十三娘,覺得這姑娘不懂事。馬上都要嫁到張家去了,那張家也是個有錢的,你還老惦記着家裡的嫁妝做什麼。

不知道家裡也挺辛苦的,好多老家底都沒了。家裡兒子多,女兒也多,都到了差不多婚嫁的年齡了,兒子得出娉禮,女兒得出嫁妝。

給兒子娶親,準備大筆娉禮,雖然媳婦娶過門也帶來很多嫁妝,可是習俗慣例,媳婦的嫁妝是屬於她自己的私人財產,連丈夫都無權動用的,這筆嫁妝是等將來給她兒子娶親和給女兒出嫁做陪嫁用的。

說白了,給兒子娶親,特別是門第婚,得花費至少百萬,但媳婦的陪嫁不管有多少,他卻都用不了。而嫁女兒,又得準備起碼數十萬的陪嫁,女婿家給的娉禮,最後差不多都是給女兒添置嫁妝的。

總之,就算是崔氏這樣的大戶高門,娶媳婦嫁女兒,也是得花費很大的。

崔善福本身不是崔氏大宗,他遷到京城後等於就從鄭州房第五支分出來了,家業都靠自己置辦。經歷戰亂,家底子其實很薄,要不然也不會賣婚了。

鄭氏和王氏先後上門,都帶了不少的嫁妝過來,都是幫着補貼家用的。現在女兒要出嫁,要把鄭氏的嫁妝全帶走,崔善福舍不得,王氏更不願意。

鬧到現在,王氏已經跟他說了,鄭氏的嫁妝一定得留下,而且不會給十三娘準備嫁妝。

用王氏的話說,張家不過寒門小戶,不給嫁妝他們也不能怎麼樣。

不過這幾天崔善福卻有些猶豫了。

張三郎一張曲轅犁就給張鐵槍掙了個男爵,還給自己得了個勳官。想他崔善福,名門世族子弟,倒現在都還沒有一個爵位呢。

他覺得以前還真小看了張家。

女兒要去上香,崔善福想想便還是答應了,也許以後跟女婿那邊還得多來往呢。

崔家的馬車一到山門,張就收到了通知,栓子已經在這裡蹲了三天了。

柱子和栓子成功接頭,兩人現在是張和崔十三的聯絡人,熟悉的很。

崔鶯鶯先去大殿拜佛燒香。

然後栓子告訴紅線,說張在竹月軒等她。

竹月軒是青龍寺一角,那裡比較幽靜,經過櫻花長廊就到了這裡,因爲張跟僧人打點過,因此這裡暫時就不會有人來打擾。

崔十三娘把僕婦們留在前邊休息,然後只帶着紅線來到竹月軒。

冬日裡一片青翠的竹林下,張已經把那座小亭子做了些工作,有布幔圍住擋風,還燒了炭爐子,桌上還準備好了茶和一些點心。

崔十三娘緩步過來,張起身迎接。

她似乎有些緊張,沒有上次在崔府時那麼的灑脫。

“還以爲你不來了,我都望穿秋水了。”張爲她拉開椅子,微笑着說道。

推書:《山寨大唐日常》:種種田、泡泡妞,沒事帶着幾個狗腿子逛逛青樓、調戲調戲良家,這就是尚濤的日常……(未完待續。)

第1313章 元寶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192章 心機姑娘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1402章 投降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1266章 逼宮第775章 六扇門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1097章 唐刀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462章 蠢萌第1052章 五殺神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973章 老鄉,開門吶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1136章 征服第142章 硬仗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1192章 第一刀第516章 憋出內傷的柴紹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845章 搞事情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727章 家祭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549章 新聞發言人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1209章 李道宗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1142章 老丐第1211章 省親第1421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170章 人無我有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852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464章 看看這是什麼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1174章 大唐、羅馬邊界協議第936章 求票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936章 求票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1004章 何不自立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626章 斬!第927章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99章 聯合養牛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1058章 異姓王第1144章 宋青書第120章 翻臉第914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1006章第563章 還反了他李超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919章第356章 被辜負第1318章 選妃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86章 點石成金第606章 廂軍第1219章 外放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374章 國務卿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131章 救一半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509章 萬言書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1318章 選妃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
第1313章 元寶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192章 心機姑娘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1402章 投降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1266章 逼宮第775章 六扇門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1097章 唐刀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462章 蠢萌第1052章 五殺神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973章 老鄉,開門吶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1136章 征服第142章 硬仗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1192章 第一刀第516章 憋出內傷的柴紹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845章 搞事情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727章 家祭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549章 新聞發言人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1209章 李道宗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1142章 老丐第1211章 省親第1421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583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668章 棋差一招第170章 人無我有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852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464章 看看這是什麼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1174章 大唐、羅馬邊界協議第936章 求票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936章 求票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1004章 何不自立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626章 斬!第927章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99章 聯合養牛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1058章 異姓王第1144章 宋青書第120章 翻臉第914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1006章第563章 還反了他李超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919章第356章 被辜負第1318章 選妃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86章 點石成金第606章 廂軍第1219章 外放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1374章 國務卿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131章 救一半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509章 萬言書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1318章 選妃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