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玄奘、戒日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貞觀十三年,冬。

吐火羅故地,開伯爾山口。

這裡的冬天並不算冷,很有幾分中原江南的感覺。玄奘穿着袈裟,騎着一匹白馬,身後是幾名隨從。

幾名隨從既有拿着長棍的武僧,也有帶刀的護衛騎士,還有高鼻深目的嚮導。

“再有二三十里路,就到山口了,那裡現在有唐軍的軍堡,我們今晚可以在那裡過夜。”嚮導轉頭對玄奘道。

前面的那個山口,就是開伯爾山口。

吐火羅故地,這塊地方因爲獨特的地形,以及特殊的位置,使得這裡在後世有一個帝國墳場的稱號。

一直以來,這塊地方也被稱爲四戰之地。

這裡也是一個特別的通道,在這個通道的四周,是東亞中亞西亞南亞四大版權的交匯中心。

在這個時代,波斯、天竺、大唐、羅馬四個方向的四大勢力,正好處於這個通道的四個方向。

尤其是每個方向進入吐火羅盆地的入口,都比較險要狹窄,處於一些大山脈的山口。

大唐進入吐火羅盆地,就是經蔥嶺山口進入,而吐谷羅與天竺之間,也是從開伯爾山口翻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

南面與波斯,甚至是進入亞細亞,也都有山口通道。

也正因此,當年波斯入侵天竺,也是先佔據吐火羅,然後才通過開伯爾山口進入了印度河平原。歷史上,突厥人與波斯滅亡厭達之後,又翻臉奪取了吐火羅故地。後來西突厥人在這裡建立了一個汗國,也是從開伯爾山口,進入的印度河平原。

再後來,大食興起,他們入侵西域,也是先佔據吐火羅。

正因爲這獨特的地形,這裡一直以來也是多方勢力爭奪要地。當年厭噠人南來,佔據了吐火羅故地,後來又被突厥和波斯奪得,最後再由西突厥人獨佔,再由大唐西來奪取。

現在,這片盆地,已經爲大唐所有。

而這幾年,波斯人在大唐與羅馬的聯合進攻下,已經是損失大片地盤,更兼之南面受到伊斯蘭教聯合的阿拉伯人興起,開始猛烈征服波斯。

如今的波斯,已經陷入內憂外患之下,到處都是戰火。

對於大唐從波斯奪取的吐火羅南面地區以及印度河流域,也無力再出兵奪取。

因爲有帕米爾高原,在這個時代,西亞和中亞都會先奪取吐火羅,然後從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河谷,越過山口後,就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以及大平原上數以百計的邦國。

這個山口,也是整個中亞通往南亞的唯一通道。

亞歷山大帝國、貴霜帝國、波斯帝國,都是從開伯爾山口一路南下印度。

正因爲這是唯一的通道,使得這裡也是一個重要的貿易要道。在山口東面是貿易重鎮白沙瓦,僅相距三十餘里。

幾百年前,貴霜帝國的伽膩色伽王曾在此建都,使這裡成爲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晉朝時,高僧法顯也曾到此,北魏的使者宋雲和也曾出使。

開伯爾山口築有大雪山關,是唐軍一座重要的要塞。

大雪山,正是唐人對興都庫什山的稱呼。

而相隔三十餘里的白沙瓦城,卻是一座繁華的商業重鎮,同時也是一座佛教文化中心城池。

這正是玄奘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玄奘十三歲在洛陽出家,隋末時離開洛陽赴四川學法。貞觀初,朝廷整頓佛道,玄奘回到長安,他通過了朝廷的佛法考試,並留在了長安。在長安他認識了武德年間來唐的天竺僧人,向他諮詢佛法。

自南北朝起,佛教界就有許多論爭,各派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分歧很大,難以融合。於是他有心想要去天竺求取真經,求證佛法。

也是想在貞觀以來,佛家在百姓心中地位大降後改變佛家的形像。

他從一個來唐的天竺僧人那裡得塑性天竺戒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不過他的這個請求,並沒有得到朝廷的同意。

自貞觀初以來,朝廷大加整頓佛道,是抑佛政策。朝廷當然對玄奘去西天取經這種事情,不感興趣。

而沒有朝廷的批准,他也拿不到路引,連離開大唐都不行。

但在貞觀六年,久請不得許的玄奘乾脆的私自西行。

不過沒有過關文件,想私自出境是很難的,幾次出行,最終都是半途就給查獲然後押送回來。

如此折騰了好幾年,玄奘最遠一次也只到達高昌而已。

最終玄奘還是走了鄭善果的關係,找到了李超,通過李超纔得到太子的支持,拿到了通關許可。

雖然有了文件,但這一路也不容易,從漢京到西域,他沿着絲綢之路而行。好在大唐收復西域,倒是讓他一路上安全了許多。

玄奘此行目的地是天竺。

他出了蔥嶺進入吐火羅故地,然後一路南下,纔到達大雪山通往天竺的山口。

一隊騎兵遠遠馳來!

最前面的騎兵,舉着一面紅旗。

“是唐騎!”

嚮導看到那紅旗,立即跳下了馬,並讓玄奘等也一起下馬。

在這片土地,沒有人敢對大唐不敬。

“這是唐軍的巡邏騎兵,我們只要下馬接受檢查,他們不會爲難我們的,唐軍的軍紀很好。”嚮導小聲的道。

紅旗飄飄,唐騎馳近。

玄奘上前,道明身份,並主動的出示了自己的過關文碟和身份證明。

“原來是玄奘法師,你這行是要去天竺嗎?”

“此行最終目的是天竺那爛陀寺!”

唐騎的隊長把文書交還給玄奘。

“最近東面不算太平,那邊正在打仗。”

“在打仗嗎?”這一路行來,雖然路途遙遠,道路艱難,但卻並沒有遇到什麼劫匪或者戰爭,還算順利。聽聞天竺在打仗,玄奘臉色有些凝重。

印度,算是一個地理稱呼,而並不是一個國名。事實上印度就和拜占庭一樣,羅馬人自己從來沒有稱過自己拜占庭,而在英國殖民印度之前,印度人也沒認爲自己是印度人。

那片大陸上,自古邦國林立,不管天竺還是身毒,都不曾統一過這片大陸。

在厭達被滅亡後,北印度地區又呈分裂狀態,各地諸侯紛紛獨立,割據稱雄。

在印度河流域,過去是厭達和波斯人控制。而在恆河流域,則經過一個時期的紛爭和動盪,形成了四個較強的王國,並結成了兩個互相敵對的聯盟。

其一是坦尼沙王國的普西亞布蒂王朝,國王光增王,以德里爲心,統治時國勢強盛。另一國是以曲女城爲中心的穆裡克王國,領土在恆河中游地區。

第三國是在孟加拉地區的高達王國,領土在恆河三角洲地區。第四個王國爲摩臘婆王國,領土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的昌巴爾河流域。

四國前兩者和後兩者分別結成互相敵對的聯盟。

“坦沙尼國王病死,盟國穆裡克國王戰敗被殺,坦沙尼王子繼位爲王,率兵征戰,收復盟國都城,卻不幸爲高達國王設計謀殺。此時王位空懸,大臣們擁立親王曷利沙伐彈那爲王,是爲喜增,號稱戒日。”

騎兵隊長與玄奘講解着如今北印度的局勢。

“戒日王即位後,立即興兵爲兄復仇,親率象軍五千、馬軍兩萬、步軍五萬,自西向東,征伐不臣。”

戒日王的進軍很猛,先奪回了曲女城,因爲穆裡克國王戰死,此時王位也是虛懸,戒日王與其姐羅伽室利聯合統治,實際形成了兩國的聯邦。然後戒日王開始了對整個北印度的征服,兵不釋甲、象不解鞍,歷年六年,征服諸國。

此後,穆裡克王國貴族們請求,戒日王正式繼承了曲女城王位,坦尼沙和穆裡克合併,稱爲戒日帝國,定都曲女城。

戒日王此後繼續南攻北伐,東征西討,使得整個北印度基本上處於戒日王朝的統治之下。此後,戒日王還企圖征服南印度,想要一統大陸。

不過南征並不順利,當時德干高原正處於摭婁其王朝的統治之下,戒日王南征,兩國激戰,戒日王兵敗,被迫撤回。

此後,戒日王開始轉而對東方恆河下游征服,十分成功。

雖然東方的高達國王以孟加拉爲根據地一直對抗戒日帝國的東進,但在今年,高達國王去世,再無人可阻攔戒日王朝的東進,孟加拉併入戒日帝國的版圖,戒日王完全控制了恆河下游地區。

東北印度的迦摩縷波王國,早是戒日王征討高達的盟友,此時也承認了戒日王對北印度的宗主權。而在西方,戒日王也征服了摩臘婆國、西北的伐臘毗國。

戒日帝國如今在西面的版圖已經達到古吉拉特和信德地區,這樣一來,北印度除了克什米爾,西遮普和拉其普特納之外,盡入戒日帝國的版圖之內,在東方和西方都有海港出口。

戒日王沒能得到的西面地區,正是過去厭達人控制,後來波斯人控制,再現在由大唐控制的印度河流域。

唐軍與戒日王朝在南面,還有塔爾大沙漠相阻隔,算是天然屏障和緩衝區。但是在北面,卻是已經直接接壤的。

“戒日王最近正在調動兵馬,有跡像表明他們正準備一場大戰,而進攻的對象,極可能就是我們。”

隊長勸說玄奘還是不要離開大唐的控制區,尤其是在這個戒日王朝準備大軍進攻唐軍的時候。

戒日王朝想奪取的是班吉那德,也就是後世的旁摭普,意思是五條河流域。這裡有平坦肥沃的平原,有豐富的水源。

那名嚮導聽說戒日王朝的大軍要西征,也是連忙勸說玄奘不要往西行了。

一名護衛問,“戒日軍來徵,我們擋的住嗎?”

騎兵隊長哈哈一笑,“別看那什麼戒日王在天竺稱王稱霸,可在我們大唐將士的眼裡,那不過是個夜郎而已,想在我們大唐面前充大,那不過是個笑話。他要敢來,我們就能全滅了他們,甚至打到曲女城去!”

唐軍在印度河流域雖然兵不多,但精銳啊。

漢軍有一漢抵五胡之說。

而唐軍,敢拍着胸脯說一唐抵十胡。

哪怕戒日王的中央禁軍有步軍五萬、象軍六萬、馬軍十萬,但唐軍將士還真沒有誰懼怕過。

你有象軍馬軍,大唐有堅船巨炮,還有鐵甲騎兵!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1041章 圍城第232章 杜十娘第145章 給你一個任務第692章 太子墜馬第1323章 大膽第1404章 殺帥第772章 可汗爲何發笑第1007章 淮軍第1016章 孽畜第845章 搞事情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73章 鄭家添妝第1319章 全民分封第385章 保護國第1068章 安西四鎮第358章 慫了第1401章 聯邦帝國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1588章 我不服第1531章 錢多了發愁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931章 求月票!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1147章 天下家族,排名第三第962章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1493章 百萬雄師第960章第1461章 哈里發第256章 張體第1082章 君臣第1488章 皇協軍第1255章 亡天下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1556章 眼淚都下來了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194章 三天三夜第566章 親家母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第1088章 大唐高速公路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1435章 捅破天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689章 豬婆龍第1087章 漢京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1049 殺第725章 打年糕過新年第986章 不奉詔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471章 衝動第847章 復國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1515章 稅警第436章 鄭表妹第1384章 趁虛而入第791章 想和議,先殺李超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856章 身份第1219章 外放第569章 丐幫第354章 團滅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749章 長城第1079章 房玄齡第709章 且飽鯨魚膾,風月過江南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278章 精武體操第649章 觀音婢第783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1404章 殺帥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1500章 101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1591章 越獄第649章 觀音婢第1232章 京亂第1255章 亡天下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308章 從軍行
第1041章 圍城第232章 杜十娘第145章 給你一個任務第692章 太子墜馬第1323章 大膽第1404章 殺帥第772章 可汗爲何發笑第1007章 淮軍第1016章 孽畜第845章 搞事情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73章 鄭家添妝第1319章 全民分封第385章 保護國第1068章 安西四鎮第358章 慫了第1401章 聯邦帝國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1588章 我不服第1531章 錢多了發愁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931章 求月票!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1147章 天下家族,排名第三第962章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1493章 百萬雄師第960章第1461章 哈里發第256章 張體第1082章 君臣第1488章 皇協軍第1255章 亡天下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1556章 眼淚都下來了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194章 三天三夜第566章 親家母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第1088章 大唐高速公路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1435章 捅破天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689章 豬婆龍第1087章 漢京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1049 殺第725章 打年糕過新年第986章 不奉詔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471章 衝動第847章 復國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1515章 稅警第436章 鄭表妹第1384章 趁虛而入第791章 想和議,先殺李超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856章 身份第1219章 外放第569章 丐幫第354章 團滅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749章 長城第1079章 房玄齡第709章 且飽鯨魚膾,風月過江南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278章 精武體操第649章 觀音婢第783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1404章 殺帥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1500章 101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1591章 越獄第649章 觀音婢第1232章 京亂第1255章 亡天下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308章 從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