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兩敗俱傷

在貞觀以前,生產水平低下,商業活動蕭條,加上戰亂不止,於是更加混亂。

漢時有句話說,一夫不耕或受其飢,一婦不織或受其寒,這就是生產力低下的表現。全國大部分的人都在家種地,婦人要爲全家織布做衣,基本上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社會。

因爲窮,所有沒有什麼結餘。沒有結餘,也就跟錢沒什麼關係。

南北朝時代,戰亂紛紛,百姓更加窮困,大家連衣食都勉強,彼此間交換點必須品,都不用錢。民間零星交易,都是以物易物。

雞啊鴨啊,送到村口換大糧。買幾斤豬肉買點針線,也都直接用麥谷。

三國時的曹丕上位後,甚至乾脆把錢廢了,魏黃初二年公然明令,廢五銖錢,使百姓以谷帛爲市。在南方,到了晉時還是多用谷。

而到了南北朝時,南方用布帛更加顯著。在北方,絹帛的使用取得了絕對優勢,代替了谷成了第一交易貨幣。

進入了唐朝,都是錢帛兼行。

百姓以物易物,朝廷則徵收實物稅,種什麼收什麼。上上下下,用到錢的時候很少,所有錢荒雖嚴重,但日子還是能過的。

可貞觀之後,改革幣制,大興工商,甚至後來連收稅都不收實物稅而收錢。

商品交易量大增,經濟體量也大增,貨幣需求量自然也是大增。

朝廷錢不夠,銅不足,於是紙鈔出現。

當紙鈔信用出現危機,朝廷又開始加鑄銅幣,甚至還開始鑄造金銀幣。

現在的這套金屬幣與紙鈔兼行的幣制,取代了過去絹谷兼行,錢帛兼行的策略,爲大唐的發展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大宗交易直接用金幣,平時用銀幣,普通百姓買菜購物拿銅錢,商人們更喜歡直接用鈔,攜帶方便,交易也方便。

早朝時,長孫無忌提出鑄幣屬於朝廷權力,當禁止私人鑄幣。另規定,金銀銅屬於國家戰略物資,禁囤積。

長孫無忌這話一出,讓房玄齡等宰相們也都意外不已。

這麼重要的事情,當先在內閣溝通的,可這樣不聲不響的直接在朝會上提出,這太不按規矩來了。

突然襲擊。

“臣反對!”

褚遂良直接出列,高聲反對。

褚遂良曾被張超稱爲有急智,長孫無忌一提出收回鑄幣權的事情,他馬上就意思到他想做什麼了。

從某方面來講,鑄幣權歸朝廷當然也是好事,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長孫無忌這是要開始宣戰了,他這一下,是直接向着張超去的。

再說了,當初約好的,這元寶貨幣,只是個過渡貨幣的。

這些金銀銅元寶,是不會一直髮行的。

若朝廷收回鑄幣權,只怕皇帝並不見得會再發行新幣了。

“褚遂良,收回鑄幣權,是朕的意思,你跟朕說說,朕要收回鑄幣權,有哪裡不對?又有何不可?”

見褚遂良又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承乾說不出的噁心。看着都沒人爲長孫助陣,他不得不親自站出來。

“鑄幣,本就是國家之權,豈可久交與私人耶?”

百官驚訝。

好長一段時間了,大家都似乎習慣了每天朝會就是個儀式,大家過來走一圈,然後就各回各衙了。

大家習慣了朝廷大事皆交由內閣決斷,沒想到,今天皇帝居然親自站出來了。

一來,就是這麼大的事情。

誰不知道,雖然如今鑄幣的有好幾家,但這最大的一家是張超啊。

皇帝這是要直接向張家下手了嗎?

似乎有熱鬧看了啊。

有些本來昏昏欲睡的官員,一下子來了精神。

褚遂良倒一時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別說自古以來,鑄幣權多在朝廷手裡,就算不在朝廷手裡,皇帝真要搶到手,別人能說什麼。好比鹽專賣一樣,隋至唐初,鹽也是任百姓開採、販賣的,並不加鹽稅。

可後來,朝廷說要鹽專賣,百姓要曬鹽,必須先到朝廷衙門申請牌照,還要交承包費,曬鹽還得再交營業所得稅什麼的。

然後曬出來的鹽,還不能自己去賣,必須得交給朝廷統一收購。朝廷收購了鹽,再賣給鹽商。

鹽商們只能從朝廷這裡買鹽,買的鹽,是直接先加了鹽稅的。買了鹽,就等於先代交了鹽稅,若鹽賣不出去,那虧大了。

朝廷低價從鹽民手裡收的鹽,然後漲價,再加十倍的稅賣給鹽商,直接就得了暴利,靠着這個,光一個鹽,朝廷現在一年收入四千萬鹽稅。

百姓吃個鹽,一年都要多花原來十多倍的錢。

現在皇帝看上鑄幣的暴利,要收回鑄幣權,大家能有什麼可反駁的?

岑文本適時的站了出來。

直接反對不行,那就來個迂迴。

“陛下,此前朝廷發行元寶錢,是當做過渡貨幣。如今各地局勢變好,紙鈔信用大增,市場穩定。臣以爲,朝廷可以開始發行新的錢幣。”

所謂新的錢幣,就是加大貨幣的成色,降低面額。

原來一枚只含金八錢的金元寶,面值一百貫銅錢。

而新的金幣,依然重一錢,但含金量將達到八成八,同時,面值卻要降低。一枚金幣,將值銅錢二十貫。相比金元寶發行前的,金和銅錢比較,依然還是升值了兩倍半,不過已經沒有金元寶這麼恐怖了。一金幣等於十萬銅錢,這個確實是過於誇張,哪怕是當二十的銅錢,那也相當於五千銅錢。

新銀幣面值也要降,成色也改爲八成八,一兩重一枚,一金當五銀。比起過去金銀銅一比五比八,金銀比沒變,但一銀值四貫銅,銀比銅卻是漲了三倍左右。

金和銀對銅,都升了三倍左右,金銀比沒變。

新幣裡,銅錢將取消當二十和當十錢,保留當二和當五錢。

如此一來,除去銅錢貶值因素,其實金銀銅基本上恢復到了貞觀初的匯率。

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朝廷通過鑄幣大量榨取百姓的財富。

恢復到原來的匯率,也讓紙鈔的信用更加可靠,對於整個大唐的經濟來說,都是有重要保障作用的。

回收舊的金銀銅元寶,改稱金銀銅元,鑄幣的利潤不再那麼高,貨幣的信用更堅挺。

岑文本看着皇帝決心堅定,便也直接用出了撒手鐗,本來也是打算要實行的新幣制,現在提前一點。

承乾還想着通過回收鑄幣權,一年能增加三千萬的鑄幣收入,結果被褚遂良和岑文本兩個輔相一攪和,就算順利回收來,可三千萬的收益,也會下降到五六百萬。

這簡直就是故意跟他這個皇帝過不去啊。

之前張家鑄幣賺的盆滿鉢滿的時候,你們怎麼不說呢?現在朕要收回鑄幣權,你們就說要改幣。

金元寶改成金元,銀元寶改成銀元,銅元寶改成銅元,改一個字,所有的發行的元寶又要回收重鑄,瞎折騰一頓,最後鑄幣的利潤少了快九成。

見不到朕好啊。

真要算,還不如不回收呢。起碼原來張家賺的多,朝廷收的也不少,能收到四成的稅,光從張家就能收到八百萬貫以上的稅。

不算朝廷自己賺的。

現在好,若是收回鑄幣權,一年的鑄幣量不變,可就算不額外扣稅,總共也只能賺到六百萬貫,一年少賺一半以上。

這他孃的暴利的生意,怎麼就被他做成了虧本的買賣?

承乾想不通。

這些宰相,全他孃的是跟朕過不去啊。

他現在倒真是騎虎難下。

鑄幣權回收的狠話已經放出來了,這個時候不收回也不行。可一收回,反而一年要虧六百萬,這不碰到鬼了?

但褚遂良和岑文本一唱一和,說這元寶改成元,那是早就定好了的。

都他孃的是一羣祖宗,哪哪都不省心啊。

朕還不是爲了天下。

對了,好像張家的鑄幣廠裡,也有褚遂良、岑文本他們的份子。這是他們得不到好處,也不讓朕得到啊。

到頭來,他們還得了個好名聲。

承乾覺得他低估了這些人,薑還是老的辣啊。

他心裡迅速的想着對策,不能就這樣算了,虧本的買賣不能做。

要虧,大家一起虧。

他在算一筆賬,跟着張超讀書多年,他的數學非常好,能夠直接進行心算。

如果,朝廷不收回鑄幣權,允許私人鑄幣,但需要這些私人先取得特別經營牌照,然後對這個鑄幣廠徵重稅。

那麼,是不是更划算點?

新幣一年如果總共能鑄幣得利六百萬,朝廷徵稅徵高點,比如先徵他五成的特別鑄幣稅,再徵他兩成的營業所得稅,一年得稅四百二十萬。

還不用自己經營和管理,似乎比較不錯。若是再金銀銅料方面再管理一下,可能還能賺點。

朝廷一年得利五百萬貫,讓鑄幣廠得利一百萬。

朝廷雖少賺了一百萬,但省去了經營、管理等麻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省的一直得防着私鑄。

算來算去,還是虧。

起碼原來朝廷一年能收一千多萬稅和利,現在變成五百萬,這不是虧是什麼。

心不甘啊,好不容易以爲找到個突破口,結果卻成了兩敗俱傷?

他一年損失千萬,張超一年損失兩千萬,一個比一個虧,這是同歸於盡的做法啊。

想來想去,承乾還是覺得,起碼張超比他更虧。他一年虧一千萬,可張超一年虧兩千萬。

再說,宰相們這麼堅決,貨幣肯定是得改的。反正要虧,那起碼讓張超多虧點。

“既然褚相岑相這麼反對朝廷收回鑄幣權,那麼朕就依兩位宰相之言,暫不收回鑄幣權。此外,關於發行新的貨幣,朕也認爲時機已到。內閣和太府寺、少府監、中央銀行一起商議一下新幣之事。”

“新幣到時就交由工商銀行等幾家銀行的鑄幣廠鑄造,但關於稅率問題,需要再調整一下。”

第515章 又是這個李超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719章 三李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670章 工分第1487章 霸氣的皇太子殿下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582章 帝師第1378章 廢君的提議第288章 致富經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654章 撒撇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548章 三千第370章 拜見大人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711章 微服第1501章 澳國除,李治亡第663章 大地主第959章第311章 跑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1588章 我不服第1010章 忠義無雙武士彠第435章 勸進第704章 木蘭舟第1301章 私奔第220章 羽林軍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聖旨賜封第1589章 蠻子第374章 靠山王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782章 扶我起來第1577章 二皇子第1041章 圍城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1238章 張超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1403章 大憲章第630章 行者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411章 國相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581章 護犢子第1122章 魚龍白服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754章 李靖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1385章 張學第1472章 女皇第1425章 試練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1420章 賣封地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1520章 二世第836章 神機營第886章 重圍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545章 貶爲庶人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1366章 賭一把第846章 謀國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191章 吃醋第503章 竹鹽第1097章 唐刀第902章第978章 搞事情第704章 木蘭舟第81章 殺豬第918章 藩王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586章 合夥人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444章 錦衣衛第473章 衙內第278章 精武體操第二十章 秦叔寶第375章 騎虎難下
第515章 又是這個李超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719章 三李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670章 工分第1487章 霸氣的皇太子殿下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582章 帝師第1378章 廢君的提議第288章 致富經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654章 撒撇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548章 三千第370章 拜見大人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711章 微服第1501章 澳國除,李治亡第663章 大地主第959章第311章 跑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1588章 我不服第1010章 忠義無雙武士彠第435章 勸進第704章 木蘭舟第1301章 私奔第220章 羽林軍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聖旨賜封第1589章 蠻子第374章 靠山王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407章 登基前夕第782章 扶我起來第1577章 二皇子第1041章 圍城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1238章 張超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1403章 大憲章第630章 行者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411章 國相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581章 護犢子第1122章 魚龍白服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754章 李靖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1385章 張學第1472章 女皇第1425章 試練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1420章 賣封地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1520章 二世第836章 神機營第886章 重圍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545章 貶爲庶人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1366章 賭一把第846章 謀國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191章 吃醋第503章 竹鹽第1097章 唐刀第902章第978章 搞事情第704章 木蘭舟第81章 殺豬第918章 藩王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586章 合夥人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444章 錦衣衛第473章 衙內第278章 精武體操第二十章 秦叔寶第375章 騎虎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