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天譴

二月的倒春寒,突然就變成了一場天災。

北方暴雪,南方凍雨,房屋倒塌、牲畜凍死,長安城裡,每天早上路邊居然都有凍死骨。

如此異常的天象和災難,

使得流言四起。

武懷玉南下的計劃也被耽誤了,這時出不了遠門。

中原的河流,本來眼看着要開凍解封了,結果又給凍嚴實了,

關中隴右、河南河北,平地雪厚五尺。

都快三月了,中原許多河都還冰凍着。

春耕不可避免的耽誤了,百姓缺衣少食,飢寒交迫,各地的糧價都在快速上漲。

前幾年,糧價最低的時候,鬥米兩錢,此後一直很平穩,維持在五六錢鬥米。

可這場倒春寒天災下,

糧價在迅速上漲,而且大家都預計今年春耕大面積耽誤,夏糧會出問題,到時會有饑荒,糧價只會更貴,

在這種恐慌下,許多人都開始囤糧,糧商們在悄悄的囤積,百姓則在恐慌性的搶購。

長安的糧價,眼看着從過年時的鬥米六錢,一路漲到了鬥米二十錢,翻了三倍不止,

卻仍然止不住漲勢。

就算朝廷第一時間下令開常平倉放糧,但卻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天災肆虐,人心恐慌,

大家都覺得今年春耕完蛋了,夏糧自然也完蛋了,

到時肯定會有饑荒,現在能存點糧就存點糧,

雍州府開始盯着那些糧商和地下黑市,

他們查抄了一些趁機囤積居奇的商人,也抓獲了一些趁機加價倒賣的販子,還揪出了一些頂風做案,偷盜倉糧的老鼠,

動盪時用重典,

長安狗脊嶺上,一連好幾天都在殺人。

直接處死,無須等到秋後處決,都是特事特辦,雖然走完了死刑三覆奏,可都只相隔一天。

斬立決。

鮮血濺在雪地,染紅了白雪,

但仍扼制不住這股恐慌的情緒,這種情緒在四處蔓延,

太陽黯淡,沒有半絲溫暖,

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幾乎一切生產、活動都停止了,大家都躲在家裡避風雪寒冷,

祈禱着這詭異的天氣早點過去。

好似末日一般,

皇帝連早朝都停了,

眼下的情況,百官也實在沒法每天半夜就爬起來,頂風冒雪的去上早朝,還要在宮門前吹風挨凍等半天,

人都直接凍病了。

武懷玉現在也縮在家裡不出門,武家這樣的貴族,倒是不用擔心柴炭問題,家裡還有火牆、暖炕、地暖等,甚至後花園還有個暖棚蔬菜園、果園,大冬天也能吃上新鮮蔬菜和一些水果。

“今年這是怎麼了?”

樊玄符既心憂百姓天寒受凍,卻又爲丈夫能留在長安而高興。

這次的大寒,

現在回想起來,是先下了一場雷暴雨,然後第二天就下起了大雪,氣溫驟降。

太史局的李淳風都上書說,既已雷電,則雪不當復降,皆失時之異也。

正常來講,這春雷一響,也就意味着冬天過去了,就不會再下雪了。

可這頭天雷暴雨,次日暴雪,確實是太異常了。

這無異於六月雪。

在民間,這種異常的天氣,向來是被視爲不祥的,要是在漢代,三公宰相甚至因此有人要出來辭職。

武懷玉也嘆氣,

“這場二月大寒,真不知道造成了多少災難,”

“聽說長安都凍死上千人了,真的嗎?”

武懷玉點頭,“實際遠不止這個數,朝廷刻意隱瞞了些,”

本來大家都準備收拾起冬天的大襖,換上春日夾衫,百姓家裡也就沒有儲備太多薪炭,

結果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寒,讓百姓措不及防。

許多人家薪炭都不足,

想買,市場上已經供應不足了。

長安本就是一座巨城,龐大的城市人口,每日消耗海量的物資,都靠源源不斷的輸入,

可如今的大寒,不僅僅是帶來寒冷,也讓交通不便,運輸停止,甚至終南山等山裡,原本砍樵燒炭的那些人,這樣的天氣也無法繼續了,

現在長安最嚴重的問題,是柴火木炭這些取暖的物資不足,然後是糧食供應不足糧價太高,

城中薪食將盡,民凍餓死者數千計。

這不是什麼誇張修飾語法,而是真實的情況。

這麼一座煌煌巨都,真出了問題,對百姓來說,就是巨大的災難。

“我們家在長安和城外的石炭場,都拿出來供應給百姓,按原來價格賣,不要漲價。”

“還有就是暫停賣給商販,只賣給百姓,”

長安也是燒煤炭的,叫石炭。從長安周邊開採運來的,以彌補薪炭供應不足,石炭雖然有不少缺點,比如味道大,甚至還可能中毒等,

但畢竟是彌補了長安薪炭供應不足的問題。

武家在三原北邊的同官,就有自己的石炭礦,開採出來的石炭沿大道運往長安郊,

在這裡武家有炭場,把炭加工成蜂窩煤等,再批發給一些商販,或是在長安城裡的一些炭店出售給百姓。

量還不小。

以往這也只是個不太起眼的生意,雖然利並不算少。

如今特殊情況下,武家的這些炭場炭店儲備的各種煤炭,就變得十分重要起來了。此時薪炭、石炭跟糧食一樣,都是當下最搶手的物資,多少人想盡辦法在爭搶這些物資,一些權貴甚至直接就用不光彩的手段在搶,

誰掌握了這些薪炭糧食,那誰此時就能大發一筆。

武家要是也趁機漲價,也能大賺一筆,賺上平時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

可武懷玉不可能眼皮子這麼淺,這個時候你敢賺這種錢,事後肯定會被清算。

“還有我們家的糧店,也不要把糧囤着,平價放出去。”

武家在京畿有不少田莊農場,家裡又還有許多水磑風車磨坊,這糧食生意自然是做的,

“我們不是還有一些儲備糧倉嗎,倉裡的糧食分成三份,一份交給雍州府,一份族人親戚朋友有需要的分給他們,

剩下一份,則賣給咱們武家工坊商鋪莊園等的工匠夥計僱工等,平價賣給他們,定量,可以先記賬,將來再填補上就行。”

此時的糧食很珍貴,但卻沒必要囤着,更別想發財什麼的,多少雙眼睛在盯着。

樊玄符也沒捨不得,

“家族裡也有族中義倉,各支各房都還有小倉,眼下也早就開始給有困難的族人放糧了。”她跟丈夫說道。

“嗯,這是應該的,”

屋裡也沒其它人,樊玄符在丈夫耳朵邊小聲道,“如今外面很多流言,有說這是上蒼不滿,降下怒火,”

武懷玉知道她說的意思是什麼,上蒼對人間不滿,那最該負責的當然是人間之主李世民了。

按儒家那套,皇帝是天子,受命於天,天人感應。

天和人同類相通,相互感應,天能干預人事,人亦能感應上天,

天子違背了天意,不仁不義,那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遣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會降下祥瑞以鼓勵。

這套天人感應,是漢代儒家提出的。

一直以來,深入人心。

現在這種情況,肯定不能說是政通人和老天降下祥瑞以鼓勵,這明明就是譴責和警告,

是上天對天子的不滿,

天子違背了大義,甚至不仁不義。

李世民十年天子做的還是不錯的,但大災來臨的時候,許多人卻是忘記了過去,只顧埋怨現在。

他們飢寒交迫,搶不到糧,買不到柴的時候,可就什麼都顧不得了。

“你說不會真是上天發怒,降下天遣了吧?”樊玄符還挺信這個。

武懷玉對此倒是信一半,既不全信也不全否。

不過這種寒災雖然少見,但歷史長河中,也經常會有的,甚至史書記載中,關隴地區,六月飛雪都經常有,

但是,

天人感應那套確實深入人心,

天命皇權,君權神授,讓皇帝們的統治更加有法理性,可天人感應這套東西,也同樣對皇權有所限制。

這也算是儒家給皇權上了點籠頭,讓其不必太失控。

三天後。

皇帝下了一道詔書,

不是罪已詔,但也差不多。

“暴雪成災,冰雨肆虐,靜思厥咎,朕甚懼焉。

文武百寮,各上封事,極言朕過,無有所諱。

諸司供進,悉令減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廢,遭災之家,賜帛有差。”

皇帝讓所有官員上書,指出皇帝不當之過,儘管說,不必擔憂,皇帝通通都能接受。

而因爲這場寒災,還引出了一件大事。

就是原計劃今年突厥復國,陰山以南的突厥部衆,都要在晚秋以前北遷磧南。

可現在一場如此惡劣的寒災,

不僅僅是讓長安百姓受災,越往北寒災更嚴重,河套、塞北,磧南磧北,突厥部衆、薛延陀汗國,全都遭受了嚴重的白災,牲畜凍死無數。

這個情況下,今年突厥部衆北遷復國之事,就只能先暫停了。

那些突厥人本就不願意離開代北、河套,甚至河北等地,誰願意去磧南吃沙子,還得被薛延陀威脅。

現在一場大災,這些人想遷也遷不了了,他們現在也多還是以放牧爲主,這一下死了那麼多牲畜,天都塌了,接下來生活都困難了,還怎麼遷,怎麼復國。

大唐也不敢讓他們此時北遷磧南,

否則就是去給薛延陀送菜,

薛延陀、回紇等鐵勒人在漠北遭的白災更大,草原傳統,遇到這種大災,那部落只能互相搶了,大部落搶小部落,或者出現個猛人,聯合各部,一起南下來搶中原。

現在大唐這麼強,薛延陀未必敢來搶,頂多是些實在活不下去的小部落來邊境拼一把,

可如果突厥人這個時候集體遷到磧南,還復國了,那薛延陀人絕對不會客氣的,管你牛羊還有多少,先搶了就是。

不敢搶大唐,還不敢搶你個突厥破落戶?

突厥部落北遷復國計劃暫停,

同樣暫停的還是薛延陀兩小汗迎娶大唐公主這事,突遭大雪災,漠北牛羊多凍死,夷男現在可沒法給兩兒子掏那兩份十幾萬牲畜的厚厚娉禮。

武懷玉、長孫無忌,也都暫留長安,沒去廣州、洛州上任。

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753章 鹿回頭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1020章 他急了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1024章 馬周的口信第829章 武懷玉想要什麼?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1065章 天譴第859章 十三行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081章 非份之想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163章 極品紈絝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535章 狼煙起兵臨長城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715章 嶺南王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719章 親家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1095章 噩耗第50章 登堂入室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1065章 天譴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1076章 威風掃地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762章 佳人第326章 段婉第860章 逆子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577章 閒看庭前花正開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975章 這麼快就慫了第164章 別宅婦人第979章 錦囊計第992章 許久不見,別來無恙?第283章 大官人第189章 軟飯硬吃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327章 奔則爲妾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36章 長安居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203章 祥瑞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814章 舉家南遷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401章 壓歲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679章 突厥萬家入長安第896章 石榴紅裙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20章 千牛備身第753章 鹿回頭第324章 段公子第1088章 魏王李泰錢萬貫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746章 故人重逢第471章 石守信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300章 武師弟第46章 金風玉露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755章 長做嶺南人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88章 初露鋒芒第1014章 十八騎橫掃千軍第61章 涇陽狂儒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487章 給太子再上一課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661章 象牙侯第476章 武半聖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
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753章 鹿回頭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1020章 他急了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1024章 馬周的口信第829章 武懷玉想要什麼?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1065章 天譴第859章 十三行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081章 非份之想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163章 極品紈絝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535章 狼煙起兵臨長城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715章 嶺南王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719章 親家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1095章 噩耗第50章 登堂入室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1065章 天譴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1076章 威風掃地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762章 佳人第326章 段婉第860章 逆子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577章 閒看庭前花正開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975章 這麼快就慫了第164章 別宅婦人第979章 錦囊計第992章 許久不見,別來無恙?第283章 大官人第189章 軟飯硬吃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327章 奔則爲妾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36章 長安居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203章 祥瑞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814章 舉家南遷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401章 壓歲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679章 突厥萬家入長安第896章 石榴紅裙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20章 千牛備身第753章 鹿回頭第324章 段公子第1088章 魏王李泰錢萬貫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746章 故人重逢第471章 石守信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300章 武師弟第46章 金風玉露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755章 長做嶺南人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88章 初露鋒芒第1014章 十八騎橫掃千軍第61章 涇陽狂儒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487章 給太子再上一課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661章 象牙侯第476章 武半聖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