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謀反

第1077章 謀反

“近來上書奏者者,都說朕遊獵太頻繁,”

北苑,玄武門外,皇帝檢校羽林、龍武禁軍,看着百騎千騎諸營禁軍飛馳射箭,對着召來的宰相們直言,“如今天下無事,但武備的事不能忘。朕時常與身邊的人到後苑射獵,並沒有一件事煩擾到百姓,這有什麼害處呢?”

魏徵站了出來,

直言道,“聖王賢君唯恐聽不到有人談論其過錯,陛下既然讓大臣們上封言事,就應該聽任他們無拘束的陳述意見,如果他們的話可取,自然於國家有利,就算不可取,聽聽也無害處。

正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害。

現在有許多大臣知無不言,這是大好事,陛下當高興,甚至當獎賞他們。”

武懷玉站在那裡,不得不佩服魏徵那張嘴,反正從什麼角度都能說出番大道理來,就是有那種,你拋開事實不談你難道沒錯嗎的勁頭。

皇帝說我打獵,那並沒有妨礙到百姓,而且這還是訓練將士的一種方式,加強武備,結果魏徵卻要拋開事情本身不說,而是說臣子進諫那就是好事,至於諫什麼不重要,諫對諫錯也不要緊。

估計換其它皇帝聽到這話,得把魏徵發配嶺南,但李世民卻是個氣度很好的皇帝,

“你說的對,”李世民道。

居然還真下旨,那些上書說他遊獵過度的臣子,每人賜腰帶一條。

“諸卿便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中書令馬週上前,

“陛下,貞觀之初,天下飢歉,鬥米直匹絹,而百姓不怨者,知陛下憂念不忘故也。

而如今連年豐收,匹絹得粟十餘石,然而百姓怨聲載道,是覺得陛下不再顧念百姓,多營繕宮殿,不操持國家急務的緣故。

陛下,自古以來,國家興亡,不在於積蓄的多少,而在於百姓的苦樂。

隋朝廣貯洛口倉的糧食被李密利用,東都積存布帛而王世充得以借力,幷州晉陽宮的武備,西京的府庫也爲我大唐所有,

如今我大唐都開國二十年了,隋朝儲備的那些糧絹武器等仍未用完。

積蓄儲備固然不可缺少,但也要讓百姓留有餘力,然後收稅,不可強加聚斂,否則就是拱手讓給敵人,

陛下想要長治久安,其實也並非難事,只要如貞觀初年那樣,節儉使百姓休養生息,藏富於民,方能天下長安。”

馬周的話讓李世民很滿意,雖然其中有些話也刺痛着他,比如馬周說以前一斗米一匹絹的時候,大家還沒怨言,現在一匹絹可以買十幾石粟了,百姓反而怨聲載道,他覺得就很難理解,

現在比武德朝和貞觀初日子好過多了,四夷臣服,天下不再有大戰亂、饑荒,百姓怎麼反而還覺得他不好,是不是得寸進尺?

可馬周說的那些建議,還是很實在的。

“賓王還有什麼,一併說來。”李世民道。

“陛下,百姓安定,惟在於刺史和縣令,如果挑選的人得力,那陛下也可得清閒自在,百姓也能過安穩的日子。則如今朝廷只重中央官吏,而輕視州縣官員的選拔,

尤其是刺史多用武人,或是朝官不稱職時才補選爲地方官,邊遠地區,用人更加輕視,所以說百姓不安定,大致於此。

這些年,邊遠地區,爲何獠蠻戎狄屢屢叛亂,剿之不盡除之不絕?臣以爲恰是因爲鎮守邊遠之地的刺史,俱是武人,不擅撫民,甚至有些武人刺史還故意挑起邊釁製造戰事以邀軍功,

而如果用對了人,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武相就是個例子,曾經出鎮朔方、幽燕和嶺南,每到一地,都是剿撫並用,恩威並濟,都能很快的平靖地方,然後安定百姓,甚至都還能讓當地一步步富庶起來,

百姓能得溫飽,自然不會有人再生叛亂之心,地方安靖,稅賦也就穩定上繳,這是個值得認真思考的事情。”

“臣聽說陛下要讓薛萬徹出任蒲州刺史,臣堅決反對,薛萬徹此人名聲不好,在軍中都與諸將不協,且動則打罵麾下將士,這樣的人連軍中同袍都不能善待,如何指望他能善待治下百姓?

蒲州又是我大唐四輔州之一,尤爲重要,絕不能讓一個囂張跋扈的武將搞的烏煙瘴氣。”

這話擡高武懷玉,狠踩薛萬徹,

但說的卻也是有幾分道理,

武懷玉人就在這,他這些年在朝四度爲相,在地方上也是出鎮數個邊地,但表現都是有目共睹的。

而薛萬徹名聲不好,同樣是人所共知。

藉着今天這個機會,馬周狠踩薛萬徹,還不贊同他出任蒲州刺史,理由也是很充分的。

皇帝皺眉,

薛萬徹改任蒲州刺史的旨意,按程序交到中書門下,是要宰相們商議,然後中書擬旨,門下審覈,

可現在馬周若不同意,這任命也很難發出。

“陛下,臣也反對薛萬徹出任蒲州刺史,他統兵打仗衝鋒還行,若說治理地方牧百姓,不合適。

如今天下太平,還是當偃武修文,治理地方,應當交給文官而非武將,”魏徵站出來補刀。

一箇中書令一個侍中,

這兩人都反對,

那就算皇帝下旨,也通不過,強行任命,那就是墨敕斜封,要是碰到宰相們強硬點,

薛萬徹這蒲州刺史根本不被承認,到時有的麻煩。

“薛萬徹任命之事,朕再考慮。”皇帝不得已收回旨意。

“以後刺史的任命,還是由宰相們推舉,朕親自選拔,”

“另外,縣令,京官以上各舉薦一人。”

皇帝今天聽了不少中肯的建議,心情不錯,於是當衆道,貞觀以前,從朕經營天下,玄齡如晦之功也。貞觀以來,繩愆糾繆,魏徵、馬周之功也。又有懷玉、藥師鎮撫地方。“

”賜諸卿佩刀一把。“

”朕治理國政與往年相比如何?“皇帝認真的詢問宰相們。

”朕要聽實話,懷玉你先說。“

武懷玉並不喜歡說逆耳忠言,但今天這場合,還是隻能實話實說。

”陛下威德加於四方,遠超貞觀之初也。“

”不用都說好話。“李世民直言, ”陛下,要說不足之處也有,人心悅服不如從前也。“

李世民聽了倒疑惑,”遠方四夷畏威慕德,故如服,如果說不如從前,何以至此?“

武懷玉答道,”陛下以往以未治爲憂,故德義日新。今以既治爲安,故不逮。“

”哦,朕如今所爲與以往有何不同了呢?“

”陛下在貞觀初惟恐臣下不行諫,常常引導他們進諫,聽到進諫便樂而聽從。如今卻不然,雖然勉強聽從,卻面有難色,這便是區別。“

李世民心裡不太服氣,”你舉個例子。“

”陛下曾想殺掉元律師,孫伏伽認爲法不當死,陛下賜以前朝蘭陵公主園,直百萬,有人說賞賜太厚,而陛下說,朕即位以來未有諫者,故賞之,這便是引導進諫。

後來司戶柳雄假冒隋朝所授官資,陛下想殺掉他,採納戴胄諫言而作罷,是悅而從之也。

而近來皇甫德參上書諫修洛陽宮,陛下憤而欲殺之,雖得魏相公勸說做罷,但也只是勉強聽從······”

“再有比如陛下欲授薛萬徹爲蒲州刺史,雖中書令馬相公和侍中魏相公一起勸諫,可陛下也仍未納諫。”

李世民沉默許久,

感嘆一聲,“人苦於不自知耳。”

“薛萬徹任蒲州刺史一事作罷,”皇帝擺手,“諸相便乾脆順便議一議,該給他安排個何職?”

魏徵直言,“薛萬徹是員猛將,所以統兵最好,就留京十二衛衙便是。若有戰事,便受符領旨出征。”

右僕射高士廉反對,“薛萬徹原任左羽林大將軍,他兄長萬均則任左屯衛大將軍,這一門兩親兄弟,皆在京任大將軍,其實就很不合適。

這次既然要另授他職,臣以爲可讓薛萬徹去邊地爲都督鎮守一方。”

“陛下,臣有個建議,安南都護交州都督丘行則在任已數年,在任政績突出,按例當升賞,

可召丘行則回朝接替左羽林大將軍,換薛萬徹去交趾任交州都督兼安南都護。”

說這話的是武懷玉,

薛萬徹既然敬酒不吃吃罰酒,那也就無需客氣,他遞去的橄欖枝薛萬徹不接,那就把他踢出京去,免的威脅。

丘行則也叫丘師利,是丘行恭同父異母兄,譚國公丘和的長子,武懷玉納了丘行恭和丘行則兩人的女兒爲妾,武家跟丘家關係不錯,

丘行則在安南,武懷玉在嶺南,兩人合作的還是挺愉快的,丘家在交趾的經營,那是自丘和時便開始了,幾十年的經營了,在那邊根深蒂固,這幾年又搭上武懷玉,

趁着朝廷開發嶺南,發展海貿的大風,丘家在交趾也是大發其財,屯田圈地,種甘蔗種棉花,曬鹽挖煤,開採銅鐵礦,砍伐各種木材,甚至是捕奴、海貿,

說實話丘行則在安南呆的很舒適,樂不思蜀。

李世民思考了一陣,

提出了自己的人選,“調幽州都督程咬金入朝,任左羽林大將軍,調安南都護丘行則任幽州都督,

以薛萬徹爲交州都督、安南都護。”

武懷玉不再反對,交州都督、安南都護這個官職比蒲州刺史高,但當初盧祖尚寧死都不肯去交州結果真被李世民砍了頭,那地方在多數人眼中,就是天南海角的蠻荒,沒幾個人願意去。

不過這樣一來,

薛家幾兄弟中倒是出了兩個都護,薛萬淑現在是安東都護、營州都督、刺史,薛萬均又出任交州都督、安南都護,

再加上薛萬均是左屯衛大將軍,

薛家兄弟依然威脅很大。

但也只能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

倒是老程從幽州回來,任左羽林大將軍,也算是個好消息。丘行則沒能回京,去了幽州任都督,也不全是壞事。

就當大家以爲今天這場北苑談話要結束時,

李大亮又站了出來,“陛下,御史臺接到人舉報,有人告發相州大都督府鄖國公張亮私養義子五百人,意圖謀反。

還有人舉報張亮喜好巫蠱左道,交結巫師程公穎與公孫常。

術士公孫常對張亮說,在讖書中看到張亮的名字,弓長之主當別都,張亮因此認爲相州是北朝舊都鄴城,弓長爲張,遂生出不臣之心。

程公穎則說張亮臥如龍形,必能大貴。

張亮臂上長出鱗癬,張亮問程公穎,臂生龍鱗,若是起事,能成功否?

而另一個術師公孫常則說給張亮妾侍李氏算過命,說她能成爲王姬·······”

私養義子五百,弓長之主當別都,妾侍有王姬之命相,臂生龍鱗心生反意·····

一條又一條,一條比一條狠。

武懷玉在旁邊聽着不動聲色,但心裡清楚,估計這是長孫國舅出手了,長孫國舅下手還真是狠,

李義府還只是想先搞點緋聞,然後再借機挑出五百義子之事,讓張亮慌慌手腳,迫他和解。

可長孫無忌一出手,就是要把張亮往死裡搞。

而且武懷玉相信,長孫無忌不會犯那種低級錯誤,搞什麼栽髒嫁禍那套,

這張長之主當別都,問術士臂生龍鱗,寵妾命當爲王姬這些事,肯定是有的,

這種事情也不知道長孫無忌是怎麼探查知曉的,但既然掌握了,一扔出來,那就是王炸。

張亮這次不死也得脫層皮。

wωw◆ тt kan◆ ¢o

當然他相信若僅是這些,只怕也還搞不死張亮,但長孫無忌還肯定有後手,

那致命的殺招,估計就是在關鍵時候向皇帝揭露張亮暗中擁立魏王,這纔是真正觸及皇帝底線的要命事。

總之,長孫國舅不愧是老陰比,這髒手段多的是,一環套一環。

武懷玉其實倒沒想過直接搞死張亮,最好是能夠展露下手段,張亮就服軟,脫離侯君集最好,

不過長孫國舅出手,他也無法掌握。

只能看張亮這次的運氣呢。

那邊皇帝聽到御史大夫李大亮拋出的這個重磅消息,也是直皺眉頭,

張亮這是要謀反?

雖然聽着不可思議,可既然李大亮都敢這般說,那就是有不少證據了,

“查,徹查此事,”

皇帝說完,黑着臉甩袖離開了。

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586章 太子求娶武氏女第725章 保守黨魏徵第401章 壓歲第1026章 小呂宋第89章 半路遭遇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788章 掌摑太子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54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996章 武氏十三義子第9章 棄籍投附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400章 門生第633章 天可汗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776章 熬鷹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860章 逆子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504章 范陽盧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325章 無定河邊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644章 代天巡狩第463章 觀自在第489章 洛陽死城第196章 自墮火坑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283章 大官人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996章 武氏十三義子第210章 皇后家的心意第538章 無窮之門野狐嶺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1064章 配饗太廟,陪葬皇陵第12章 李三娘子第127章 上殿覲見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630章 檢校中書令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668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47章 綺夢無痕第51章 忽冷忽熱第423章 擡棺見第616章 飛奪白城堡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129章 大內總管第324章 段公子第437章 長孫無忌的密謀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805章 狗仗人勢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993章 請武公拉我一把第588章 樊川第490章 大海寺第708章 百日第274章 鬥奴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788章 掌摑太子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173章 捉刀人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716章第1055章 垂臂失禮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95章 秘密武器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675章 咬鉤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704章 太子腿斷了第470章 好地主第769章 上一課第650章 祖孫三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18章 高攀不起第673章 立政殿中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714章 做嫁衣
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586章 太子求娶武氏女第725章 保守黨魏徵第401章 壓歲第1026章 小呂宋第89章 半路遭遇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788章 掌摑太子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54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996章 武氏十三義子第9章 棄籍投附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400章 門生第633章 天可汗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776章 熬鷹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860章 逆子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504章 范陽盧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325章 無定河邊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644章 代天巡狩第463章 觀自在第489章 洛陽死城第196章 自墮火坑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283章 大官人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996章 武氏十三義子第210章 皇后家的心意第538章 無窮之門野狐嶺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1064章 配饗太廟,陪葬皇陵第12章 李三娘子第127章 上殿覲見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630章 檢校中書令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668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47章 綺夢無痕第51章 忽冷忽熱第423章 擡棺見第616章 飛奪白城堡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129章 大內總管第324章 段公子第437章 長孫無忌的密謀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805章 狗仗人勢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993章 請武公拉我一把第588章 樊川第490章 大海寺第708章 百日第274章 鬥奴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788章 掌摑太子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173章 捉刀人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716章第1055章 垂臂失禮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95章 秘密武器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675章 咬鉤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704章 太子腿斷了第470章 好地主第769章 上一課第650章 祖孫三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18章 高攀不起第673章 立政殿中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714章 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