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

那邊魏徵卻是擊掌叫好,他向來厭惡突厥等蠻夷,跟溫彥博那種聖人思想是絕對相反的,現在武懷玉這番言論,魏徵聽的是真舒坦。

李世民見又要吵起來,輕輕咳嗽了兩聲。

等大家都安靜了下來,

“思結部之事,朕看就依懷玉之策,就近安置朔州,讓張儉負責。”

思結部的事有了成例,另外幾件相似的事情也就依樣處置。

西域伊吾城主石萬年,也是個粟特胡首領,控制着伊吾七座城,是伊吾最大的勢力,早年隋朝楊廣曾經攻滅伊吾,設立了伊吾郡,納入統治。隋末,東突厥控制了這裡。

不過伊吾距離玉門關有七百里,距敦煌也有六百里,中間還隔着大漠,雖然漢魏時伊吾一直是中原進軍西域的前哨,可隋亂之後,這裡早就是突厥人的勢力範圍。

如今頡利被俘,東突厥被滅,石萬年和其它一些伊吾城主們,也挺惶恐不安,不甘願再受拓設、欲谷設這些突厥人的控制,交納重稅,於是也想投唐自治。

而還有不少東突厥、西突厥的人馬,多是些被打的家都沒了的失敗者,這個時候沒地可去,也想跟思結部他們一樣要投唐,甚至向唐要接濟。

“伊吾新置西伊州,以石萬年爲西伊州刺史,下設伊吾、納職、柔遠三縣,州縣屬吏,由石萬年向朝廷表薦,吏部發告身。”

當然,這個西伊州,暫時也還是羈縻自治,朝廷給幾張告命,其它的先不管,也不用涼州都督李大亮費心調拔糧草去接濟什麼的。

甚至那些東西突厥部落想過玉門關投唐的,也讓他們不要來,就呆在西域那邊,朝廷這裡給他們發告身,授他們都督啊刺史、將軍啊等官職,你們以後就算是大唐的人了,

誰敢再打你們,那就是不給我大唐面子。

當然,你們自己也得爭氣,要想辦法生產自救,實在困難呢,朝廷這邊想辦法給你們聯絡下絲路上的商人,組織他們過來跟你們對接,買賣交易或是借貸啥的你們自己看着辦。

朝廷暫時只能幫到這了。

這些事情安排好,李世民感覺渾身輕鬆。

放下天可汗的面子,也就把那些包袱放下了,確實輕鬆,沒那麼束手束腳了。

什麼東突厥西突厥粟特胡,先管好自己百姓子民吧。

溫彥博坐在那,怏怏不樂,自覺臉面大失。

可皇帝並沒有安慰他,甚至也開始覺得溫彥博的想法過於迂腐了。

“諸卿,太子漸已年長,朕打算讓太子開始學習處理政務,先從聽訴開始吧。

今後凡有訴訟,經尚書省判決不服,則上啓東宮,由太子裁定。若仍然不服,則上奏到朕這裡。”

接下來又議了幾件事情。

雖是堂議,可有皇帝特來參與,又有不少其它大臣在,這場堂議其實倒更像是一場廷議,又或者是特爲武懷玉侯君集蕭瑀這三位宰相的迴歸而設。

會畢,賜堂食,不僅宰相們有,今天參會的尚書侍郎們也都有份。

堂食還挺豐盛,

飯後還有當季的杏子,

吃過飯,懷玉跟馬週一起出宮,路上簡單的聊了幾句,馬周現在是中書侍郎,跟另一位侍郎顏思古主持中書省日常事務,兩位侍郎輪班,一天內省一天外省,

相比下,倒是懷玉現在雖迴歸復出,卻輕鬆了,他以特進加參預政事拜相,既不在三省任職,也沒恢復其它職事,

只需要朝會後在政事堂決策審議就行,雖不在三省,但權力一點不小,政事堂宰相雖說是羣相制度,可卻是凌駕三省之上的。

“溫相今天氣的不輕,這位度量可不算大,之前跟魏侍中相爭,後來便一直不對付,今天你這般落他面子,估計他也恨上你了。”馬周笑道。

“怕什麼,”

房玄齡跟長孫無忌不對付,溫彥博又跟魏徵不對付,而魏徵也跟房玄齡不對付,蕭瑀則是跟誰都不對付,

武懷玉跟房玄齡、魏徵倒是關係都不錯,可跟侯君集、溫彥博也不對付,李靖則是跟溫彥博、蕭瑀不對付,現在還跟學生侯君集反目成仇,

張亮跟侯君集、武懷玉關係不錯,也與房玄齡相好,但跟蕭瑀、魏徵、溫彥博他們又不和。

這些宰相里,也就戴胄人緣好點。

九個宰相政事堂一坐,確實挺有意思的,

不過這不也是皇帝想要的局面嗎。

“這次思結部入朔州,挺大商機的,我準備派支商隊過去,買他們的牲畜、奴隸,給他們放貸,甚至租地給他們放牧、教他們佃地耕種,四萬多人,能薅不少羊毛,你要不要投點錢一起?”懷玉笑道。

馬周對這些不是很感興趣,但這幾年也一直都很信任武懷玉,手裡有錢就會跟着投點,什麼也不用管,坐等分紅,賺了錢給武玉娥拿着去買田置地蓄奴,家業也還挺興旺。

“好,”他問,“你今年種那麼多棉花,如何了?”

“長勢不錯,等到秋分後應當就可以收了,”

武家今年不僅在關中新增了許多棉花種植園,在隴右、朔方,甚至燕北、山南等地也都搞了不少棉花園,

相配套的棉紡織的機子,甚至是棉紡工人都已經開始在培訓了,相比起范陽盧氏等小規模的種植、紡織,武家現在殺入這個產業,那可是一來就是要搞規模化的。

不僅僅是棉花種植園上的規模化,還有棉紡技術的飛躍突破提升。

“你這是要把白疊布的價格打下來啊,本來貴比錦繡,你這麼一弄,豈不要跟素絹一樣便宜。”

“也沒那麼快,量沒麼大,但價格肯定是要降一些的,以後不斷下跌是必然。”

馬周提醒武懷玉,“現在不少人彈劾你種棉花,說你用上好良田種棉花,佔用耕地,武家棉花會吃人呢,這個事情還是得注意一下的,否則越傳越厲害,對你也不利。”

“你說這事,之前太子也提醒過我,我也早想到一個應對之策。”

“哦?”

“現在武家不管在哪道哪州哪縣種棉花,每年每畝地,武家都會向朝廷常平倉糶賣五斗糧,”一畝糶賣五斗糧,市價平糶入常平倉,

“這糧從哪來?”

“這糧從武家其它種糧莊子來,也可以是市場上收來,總之武家會按這個數,向棉田所在州縣糶賣這筆糧入常平倉,”

“武家田裡種棉花,跟種桑麻並無區別,所產棉花紡織成布做成衣服,不也還是滿足百姓大衆穿衣所需?”

馬周道,“如果武家真能每畝棉田向當地州縣常平倉糶賣五斗糧,倒也能堵住那些人的口了。”

“其實有些人不過是故意藉機想要攻擊我而已,”

wωw▲тt kan▲C ○

武懷玉直言,以前關中不能自給,一年有百來萬石糧的缺口,這是事實,但也主要是因爲戰亂還沒來的及恢復。

就算說定都長安,京師人口會越來越多,每年糧食消耗上升,可缺口也不會太大。

在武懷玉把玉米土豆紅薯這些在大唐開始傳播種植後,其實關中基本上能夠糧食自給的,許多百姓的口糧會以粗糧雜糧爲主,麥粟稻等則大部份會流入市場,流入長安。

而另一方面,太平之時,入京的糧道也多,特別是峽州那邊的水陸轉運,以及那條運河打通繞過砥柱陝峽後,漕運能力大大提升。

大唐關東、江淮、山南等地,甚至是巴蜀、嶺南的糧食都能運到長安。

真正要說棉花會吃人,那得有個前提,就是當棉花成爲大宗出口商品的時候,它才具備吃人的條件,會大量佔用耕地。而如果僅是大唐內部使用,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的。

何況,就現在武家那點棉花種植量,不值一提。

跟現在桑麻種植量比,真是小巫見大巫,有人拿武家種棉花說事,其實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藉口攻擊罷了。

“等棉花開始採收,你知道每個棉花莊子,能爲附近百姓提供多少賺錢機會嗎?採棉花,彈棉花、紡紗、織布,提花、印染,每個環節都需要很多人工,也能提高附加價值,

周邊的百姓能得到賺錢的活計,增添收入,這總比僅守着那幾畝薄田強多了。

你也知道,如果都種地,糧食就不值錢,現在鬥米二三錢,百姓其實很苦。可權貴兼併田地卻更加厲害,百姓連自己那幾畝薄田都守不住······”

貴族豪強兼併土地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是沒辦法禁止的,因爲土地始終是重要的生產資料,掌握着生產資料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收益,所以財富自然就會流入土地,土地兼併也會一直進行。

武懷玉這些年地越來越多,

連馬周名下的地也越買越多,

其它所有權貴官員都是如此,甚至皇帝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

如果大家都一邊拼命兼併土地,一邊只管種莊稼糧食,結果就是這世道就永遠是農奴社會,貴族莊園奴隸主們過的很好,但絕大多數人不免淪爲農奴,

必須得把部份勞動力引到其它地方去,可以是搞點作坊弄點店鋪,或是搞個商隊,又或是開個礦山,

以後還可以開拓邊疆,總之,超過土地承受的富餘勞動力得找到出路,要不然兩極分化,很快就完蛋,當然,一般情況下,這個週期會有二三百年,循環往復。

武懷玉還是希望有所改變的,

馬周似乎沒想那麼遠,他反倒覺得武懷玉有時做的事情,讓他有點擔憂。

“你現在應當不止千頃地了吧?”

“嗯,確實不止,不過多是在邊地,都是些不值錢的玩意,招個佃戶僱個長工都找不到人,只能蓄奴,成本高。”

馬周擔憂的道,“貧者無立錐之地,而現在朝中那些權貴世家,卻地連阡陌,甚至廣蓄奴隸,我很擔憂啊,”

懷玉知道他擔憂的是什麼,兼併了這麼多土地,擁有那麼多奴隸,甚至還兼營工商,要地有地要人有人要錢又有錢,這不妥妥的世家豪強麼,這樣的力量強大了,自然會嚴重威脅到朝廷。

漢代一直打壓地方豪強,

而魏晉之時世家門閥更是左右朝堂,攪動天下風雲,

“其實只要引導的好,把這股勢力引向外,那麼就不會內卷,反而能開疆拓土,興盛華夏。”武懷玉道。

只要還能往外開拓,那朝廷和世家豪強間,還有很大的緩衝餘地,

馬周覺得這種皇帝與世家豪強共治的模式,也就是魏晉那種模式並不好。

“我知道你想要什麼樣的,是不是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皇帝與門閥士族共天下?”

馬周驚訝,武懷玉這句話真說到他心坎裡去了。

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皇帝與門閥士族共天下,不僅身份不同,而且中間缺了個治字,卻是一語中的。

“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不可以,但這種一般卻很難再向外開拓,如果想讓大唐超越秦漢舊疆,我覺得皇帝與門閥士族共天下才更有可能。”

共天下,不是共治天下,有幾分封建味道。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必然是個文官社會,也必然是內守的朝代。

“姐夫啊,其實我倒是挺願意讓武家也成爲門閥世家的。”

馬周苦笑,是啊,有機會,誰不想讓自家也成爲門閥士家,代代相傳呢。

出了宮,一路同行回到宣陽坊,

郎舅兩個同住一坊,倒也順路,“有空上我那坐坐,”

“好,記得跟我阿姐商量下投錢去朔州跟思結部做生意的事,”

“記下了。”馬周騎馬離開,背影似乎有點孤獨。

懷玉沒急着回家,沿街逛起來,宣陽坊北牆東牆內原本都是武家的,後來北邊拿來改做了龍門觀,再後來拆坊牆改造,這坊北坊東兩街的街鋪,都是武家自己掏錢拆牆、改建商鋪,

現在部份出售了,大部份是出租,

沿街鋪面大多都在經營,也有部份還關着門,各種買賣都有,生意看着也還行,

武家當初投錢改造是花了不少,但現在卻是源源不斷的收益,當初有些街坊鄰居聽了懷玉的勸,買了鋪子,現在那真是坐着收租,一鋪養三代。

鬥米才二三錢,種田太虧了,也傷了無數百姓啊。

買個鋪子出租,或是開個鋪子做生意,比種地強多了,這真是剪刀差剪羊毛啊,

這天下大亂,最苦的是那些普通百姓,

如今這天下統一安定了,沒想到最苦的還是那些普通百姓。

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511章 火槍營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749章 威壓第623章 瓜分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979章 錦囊計第807章 等一下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596章 開竅了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824章 當選新族長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346章 爭路第1106章 告密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662章 干將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860章 逆子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1113章 向西兩千五百里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292章 龍驤將軍之女第810章 老公主的厚愛第42章 連升四級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484章 武少保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641章 六個宰相五種意見第802章 戒酒戒色第1139章 輪臺第756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469章 黑龍堡第966章 誰又招惹武懷玉了第31章 母老虎屁股摸不得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472章 慶餘年第760章 臣妾第465章 二年夏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64章 別宅婦人第860章 逆子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48章 名達天聽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246章 大師兄蘇定方第273章 邀約第589章 武二孃的未婚夫第521章 金蓮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婦第188章 初露鋒芒第36章 長安居第1048章 底牌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55章 飄風戲月第619章 窮追不捨鐵建山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233章 四絕第779章 橫刀奪愛第809章 公主家的鴻門宴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第670章 武青天第56章 過三關第540章 狼王宣戰傾巢來第412章 雙修道侶第493章 客戶第263章 江湖第614章 雪夜破定襄第509章 幽州十八軍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507章 交易第235章 使持節第28章 合作伙伴第1018章 水牛鎮第826章 書中自有黃金第273章 邀約第314章 投降輸一半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173章 捉刀人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1096章 丁憂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744章 談條件第700章 國舅夜訪第655章 背刺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
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511章 火槍營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749章 威壓第623章 瓜分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979章 錦囊計第807章 等一下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596章 開竅了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824章 當選新族長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346章 爭路第1106章 告密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662章 干將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860章 逆子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1113章 向西兩千五百里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292章 龍驤將軍之女第810章 老公主的厚愛第42章 連升四級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484章 武少保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641章 六個宰相五種意見第802章 戒酒戒色第1139章 輪臺第756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469章 黑龍堡第966章 誰又招惹武懷玉了第31章 母老虎屁股摸不得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472章 慶餘年第760章 臣妾第465章 二年夏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64章 別宅婦人第860章 逆子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48章 名達天聽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246章 大師兄蘇定方第273章 邀約第589章 武二孃的未婚夫第521章 金蓮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婦第188章 初露鋒芒第36章 長安居第1048章 底牌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55章 飄風戲月第619章 窮追不捨鐵建山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233章 四絕第779章 橫刀奪愛第809章 公主家的鴻門宴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第670章 武青天第56章 過三關第540章 狼王宣戰傾巢來第412章 雙修道侶第493章 客戶第263章 江湖第614章 雪夜破定襄第509章 幽州十八軍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507章 交易第235章 使持節第28章 合作伙伴第1018章 水牛鎮第826章 書中自有黃金第273章 邀約第314章 投降輸一半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173章 捉刀人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1096章 丁憂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744章 談條件第700章 國舅夜訪第655章 背刺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