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

皇城。

門下省內,政事堂。

這是個不算特別起眼的地方,比起六部衙門環繞的尚書省,門下省顯得要小的多,可大唐中樞在此。

都說三省六部,實際上大唐中央並不止三省,除了尚書中書和門下這三省,還有內侍省殿中省和秘書省,又有九寺五監十二衛四府等。

房玄齡這位左僕射,引着政事堂的兩位新宰相入堂。

“請。”

政事堂的大堂上,一個宰相一個蒲團,堂議時跟廷議也沒什麼區別,席地而坐,坐而議政。

尚書左僕射房玄齡,這是如今百官之首,皇帝的絕對心腹,拜邢國公。

房玄齡落坐,然後便是檢校右僕射的秦瓊,這位虎將是軍方大佬,更是秦王府軍功元勳們的代表,哪怕他在政事堂上平時不怎麼開口,但往那一座,也是一種姿態。

緊隨其後的便是門下省的侍中王珪,以及中書省的中書令溫彥博。

起初宰相也就三高官官,尚書令侍中中書令這三位,後來尚書令權重,所以經常空缺,常以次官左右僕射分掌六部,於是左右僕射和中書令、侍中四位成爲宰相。

不過武德朝時,李淵推行羣相制,還會任命一些檢校侍中、檢校中書令,甚至有直接任命兩個中書令、侍中的情況,按需任命。

等到李世民即位後,這羣相制度也就更上層樓,不再僅限於三高官官爲宰相,以他官加銜也能進政事堂成爲宰相,比如參議朝政、參預朝政,甚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

魏徵便是以秘書監守尚書左丞加銜拜相,秦瓊之前也是以兵部尚書加銜拜相,還有杜淹以御史大夫加銜拜相等。

反正只要皇帝認爲有需要,直接加銜拜相,這一招極大增加了皇帝權威,更利於皇帝掌權。

政事堂本身不是一個衙門。

他只是設在門下省內,讓宰相們碰頭議事的一個場所。

但從隋朝的都省,到大唐的政事堂,這裡做爲宰相們開會決策審議之地,也就慢慢形成了如今的國家中樞地位,甚至開始有了專門的屬吏協助。

武懷玉打量着這個現在還不算成熟的政事堂。

宰相挺多。

除了三省的那四位長官,其它加銜的宰相也不少。

御史大夫蕭瑀、吏部尚書戴胄、戶部尚書專判度支武懷玉、尚書左丞守秘書監魏徵,同樣也是四位。

新任兵部尚書李靖,沒能拜相。

八位宰相,都是老熟人了。

但今天這個會上,有兩個新人,所以大家還是正式的又互相拜見一番,然後各自落座。

政事堂現在還不成熟,比如說沒有一套完整的政事堂制度,會議也並沒有固定時間等,帶有很大臨時性質。

八位宰相,也沒有先後排名。

並沒有首相這一說。

不過一般慣例由左僕射主持會議,還要負責記錄會議,每次會議後還要整理會議紀錄,並上呈天子。

這實際就是一個三省六部的工作協調會議。

大唐中央的主要權力還是在三省,中書省是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執行。

決策、審議、執行,這是一套標準流程,差錯一步,都不能順利進行下去。如今李世民在位,很多時候皇帝以廷議方式,召集大臣們商議決策,中書省這個決策機構,反倒多數時候成了草擬詔令而已。

但就算是皇帝廷議決策的事情,也得走流程,詔令公文也要經門下省審議,要是門下省認爲不妥,可以退回修改,甚至直接駁回,沒有門下的審議,尚書省都拿不到正式的詔令、公文,自然也就無法交給六部等去執行。

所以皇帝讓宰相們直接在門下省碰頭開會,就是讓審議這一關能夠順利一些,不要中書和門下扯來扯去,影響效率。

有什麼問題,當面說明,能修改就直接改,然後審議後就直接交給尚書省。

懷玉他們這四個加銜的宰相,都不是三高官官,但他們是皇帝信任的人,可以參與到這碰頭會,一起協商。

雖說宰相排名不分先後,可實際哪裡都要論資排座的。

左僕射房玄齡當仁不讓的是居首,同時也是主持會議的,武懷玉是最後一個進政事堂的,又是加銜相公,哪怕皇帝也說國家財政大權交給他,稱他計相。

但實際上武懷玉既然還是進了政事堂,那仍說明財權仍是宰相們掌握,除非武懷玉不進政事堂,而度支使有個自己的衙門,跟歷史上將來發展那樣,成爲獨立於政事堂之外的三司衙門。

歷史上發展到宋朝,三司奪了宰相們的財權,而樞密院又奪了宰相的兵權,政事堂宰相們權力就大爲削弱了。

但眼下,不可能會有這麼超前。

武懷玉就相當於是政事堂裡專門負責財政這一塊的宰相,就如同長安縣有六個縣尉,其中排名最後的縣尉,就專門負責治安這塊,人稱捕賊尉。

八位宰相,武懷玉排名最後。

可大家看着這位新晉宰相,卻都還是目光復雜,實在是太年輕了。

二十歲的宰相啊。

更過份的是,人家十八歲的時候還在終南山當道士,這才下山兩年,就當宰相了,真正的終南捷徑啊。

想杜淹曾兩次上山隱居,一次去長安終南山,一次則是在洛陽的山中隱居,都想走個捷徑,但都沒成功,隋朝那次隱居終南山結果還讓楊堅給流放了。

人家武懷玉這纔是真正成功的終南捷徑啊。

但就連房玄齡也得承認,這年輕人確實有本事。

今天政事堂新班子見面,也沒議什麼事。

房玄齡代表政事堂,跟戴胄、武懷玉兩新宰相講究了下政事堂的一些運作方式,主要還是把中書和門下的兩個重要職責,決策和審議合二爲一。

一些重大事務,拿到政事堂上商議,商議出結果,然後要報與皇帝,皇帝通過,再拿回政事堂,到時直接走個審議過程,然後發回尚書省,再分發給相關部門執行。

平時宰相們在政事堂呆的時間不長,有事就開個會,沒事也都還是在各自衙門辦公。

左僕射在尚書省,御史大夫自然也就是在御史臺,魏徵身兼尚書左丞和秘書監,則要在尚書省和秘書省兩邊跑。

此時的政事堂沒有實行政事筆制度,沒有哪個專執,也沒有輪執,但一般是左僕射主持並記錄會議。

政事堂已經有專門的幾房屬吏,專門負責協助宰相會在政事堂的會議、工作等。

武懷玉在政事堂還分到了自己的一個辦公室,還有一套秘書班子服務於他。

“時間不早了,堂食時間到了。”

房玄齡笑着起身,大家於是都起身,今天的會議就算結束,到了吃飯的時候了,身爲宰相,有個小特權,在政事堂議事較晚,就可享受一頓堂食。

這堂食標準挺高,由皇帝特旨讓光祿寺提供。

特供宰相,比起朝會時的廊下食標準高的多。

會食的地方是個裝飾的挺不錯的廳堂,八位宰相每人面前一個几案,菜餚豐富,且都很精緻。

燉羊肉、煎鹿排、清蒸魚、木耳肉,包子一盤、蒸餅一盤,總共是八個菜,葷素搭配。

主食也是很精緻。

怪不得以前就聽說老有官員上書,說宰相們的堂食吃的太奢侈了,太不應該什麼的。

連裝菜的都是精美的瓷器,筷子都象牙的。

可惜沒酒。

這是工作餐,不是宮宴,吃完了還得回各自衙門上班。

不是朝會廊下食,沒有御史監督禮儀,宰相們吃飯也都沒那麼拘束,就跟在各自衙門裡的公廚會食一樣,還能邊吃邊聊,也算是交流一下工作。

不過政事堂的吏員,還有門下省的官員們,他們都在另外的餐廳吃飯,沒資格過來跟宰相一起吃,甚至有嚴格規定,宰相堂食,官員不得謁見打擾,更不許蹭飯。

張亮領導的光祿寺還是不錯的,這宰相堂食就又精緻又美味。

那清燉羊肉,非常的鮮嫩,那個湯也是非常的清,可卻很鮮甜,肉也很嫩,那幾粒來自靈州的枸杞更是恰到好處的點綴。

大口吃肉大口喝湯,八個菜,每個菜份量不多,基本上八個菜都能吃完,就是那個菰米飯,不是太好吃,這玩意就是茭白沒感染真菌前結出的種子,去殼後是長長的一粒黑色的米,產量非常稀少,採收還很不易,比較貴重,但味道嘛只能說一般。

飯後,還有飯後茶點,有茶水也有當季的水果。

喝杯茶吃點水果,再聊一會,然後就各自拍着肚皮離開了。

唐朝的中央衙門,大部份都集中在皇城內,這也方便了官員們,尤其是對於宰相們來說,早上要朝參,然後還要回衙辦公,甚至還要到政事堂開會,有的官員身兼數職,這要是各衙門東一處西一處,這一天光在路上了。

懷玉回了民部。

戴胄一起回去,兩人召集部中官吏們做了個宣佈,簡單交接了一下,武懷玉換了個辦公室,從原來侍郎的辦公室,搬去尚書的辦公室。

幫助戴胄收拾好後,懷玉這新尚書帶官吏們歡送老尚書去隔壁的吏部。

五十出頭的戴胄走出民部的時候,是激動興奮的,上次皇帝在殿上要給懷玉加銜拜相時,他還很失落,可如今他終於拜相了。

“民部就交給翼國公了。”

“戴公就請放心吧。”

戴胄在民部其實也沒呆多久,玄武門之變後,戴胄從秦王府士曹參軍到兵部郎中,再升大理寺少卿,又升尚書左丞,再任諫議大夫、升任民部尚書,基本上一年三遷。

兩年不到,從參軍到宰相。

其升遷速度,也是朝中驚人的,火箭軍代表,跟武懷玉一樣,被有些人妒忌的稱爲倖進之臣。

皇城十字大街中心處,便是尚書省,六部衙門左右各三部圍繞着,民部是右邊的第二,吏部在右邊第三,就在民部衙門南邊,戴胄走了幾步,就到了吏部衙門口。

那邊,吏部官吏們已經在那裡迎接新尚書戴胄到來了。

武懷玉新兼職的太子少詹事所在的東宮詹事府,也在皇城裡,就在民部衙門的東北邊,相隔也不遠。

送走了戴胄,懷玉也去了民部西南邊的御史臺,免去這御史中丞的兼職了,便去跟大家打個招呼,收拾下個人物品。

姐夫馬周也已經接旨到御史臺上任,聽說懷玉來了,還特意出來迎接。

“姐夫今天格外精神啊。”

“還要恭喜二郎,榮升相公。”馬周對懷玉一拜,爲他高興。

“同喜同喜,也恭喜姐夫升任治書侍御史兼諫議大夫加太子右庶子。”

殿中侍御史趙仁本、侍御史張玄素也都出來迎接,連聲道喜,這兩位是懷玉在御史臺這段時間,處的還算不錯的部下。

趙仁本也是馬周的老友,曾經他賞識馬周才華,鼓勵他來長安,還贈他盤纏,想不到如今他還是殿中侍御史,馬周卻已經成了治書侍御史,他的頂頭上司了。

本來打算跟大家打個招呼,收拾東西就走,結果蕭瑀卻拉着他到自己公房,本以爲老蕭是說幾句客氣送別的話,還想說大家剛纔還在政事堂的餐廳會食聊天呢,這才相別一會,以後還是要天天見的。

誰知老蕭卻不是說這些的。

“翼國公上次對三階教的做法,我以爲有些極端了,我也承認法雅罪不可恕,三階教諸寺也確實有不少問題,可不能如此簡單的處置。

直接沒收三階教的無盡藏,這豈不成了搶劫?還將兩千餘僧尼強制還俗,這也是不對的,更別說沒收他們的田地等等了。”

蕭瑀是個崇佛的,早在隋朝時他就對三階教主信行執弟子禮。

當初武德末年,李淵待天下歸一,便有意要清理整頓佛道,當時讓官員議論,太史令傅奕就是堅決的滅佛派,而蕭瑀則是有名的崇佛派代表,雙方爲此在朝堂上屢屢針鋒相對。

蕭瑀直接說佛是聖人,說傅奕之議,非聖人者無法,請嚴刑處置。

傅奕反駁,口才了得,蕭瑀爭不過,只好指着傅奕說,地獄就是爲這種人所設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南北朝時代,南朝的佛教是非常興盛的,北方兩次滅佛,都沒能涉及到江南。

那個把自己好幾次賣給寺廟,讓朝廷出錢去贖他回來的尊佛皇帝蕭衍,可正是蕭瑀的祖上。

蕭瑀的崇佛態度,其實是多數江南士族的態度。

傅奕一心要滅佛,提出的是共尊李、孔之教,而無胡佛故也。

武懷玉也是個道士出身,蕭瑀覺得武懷玉跟道士傅奕一樣,也想尊道滅佛,所以才借法雅打擊三階教。

可武懷玉從沒想過說要滅佛,自釋教傳入中土,到如今的影響已經非常巨大,對於朝廷來說,需要的是平衡,道也好釋也好,沒有誰就是真好真壞,最重要的是在掌控之中。

只要能夠掌管能維持平衡,皇帝就不會有意的去樹敵,除非是嚴重失去平衡甚至危險統治根基,纔會出手。

武懷玉對三階教的這次行動,在蕭瑀這樣崇佛派看來,非常可怕,甚至認爲這可能是朝廷要滅佛的前奏。

但實際上武懷玉跟皇帝也說的很明白,監管、控制、削弱到一定範圍內就行。

甚至如今天下釋教,不僅三階教有問題,所有的都有問題,但武懷玉也只是借法雅契機,對三階教清理整頓,而且也還留有餘地,就是不想引起所有釋教的牴觸和反抗。

溫水煮青蛙,不能上來就把青蛙扔開水裡。

面對蕭瑀,懷玉笑着道,“佛道玄妙,聖蹟可師,且報應顯然,屢有徵驗,我是深信不疑的。

然如今釋門之中,有許多不行精進、戒行有闕者,不堪供應,濫竽充數,影響清徒,他們只能算是佛門敗類,必須得及早清除。

我對三階教邕禪師、慧了禪師等高僧大德,也是非常崇敬的,三階教的利他教義我也很贊成。

人人奉獻一點愛,這世界會變的更美好。

三階教的無盡藏很好,勸人向善,勸人佈施,佈施所得再修伽藍、供三寶、救貧苦,只是現在三階教裡混進了許多壞人,他們用無盡藏放高利貸收高息,甚至暴力催債,迫人賣兒賣女典妻賣地,

又有人把無盡藏的錢財佔爲已有肆意揮霍,就如看守無盡藏的裴玄智,監守自盜,一次就偷了三萬兩黃金。

朝廷現在要幫助三階教保管好善男信女們佈施的這些財物,加強監管,讓其能真正發揮到信行禪師創立三階教時,立無盡藏的本意,

朝廷不是搶劫三階教,無盡藏的財富仍在,只是朝廷保管,但也仍由京中十大德和三階教的各住持、禪師們一起監管錢財的每一筆用處,保證這些都用到了合理之處。

修葺天下寺觀、救濟貧苦百姓、儲糧備荒備災,並不會亂用一文錢。”

“至於說清退了兩千多僧尼,但清退的只是奸劣冒充之徒,他們連三階教的經籍都不會念,這算什麼虔誠出家修行的僧人呢?”

“蕭相啊,我一直覺得,就算釋門佛徒,也得在精不在多啊。要是良莠不齊,那一粒老鼠屎打壞一鍋湯,釋門如何能夠真正得世人尊崇信仰呢?”

“我這是在幫他們弘法啊。”

第607章 太子怒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25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174章 可敦第177章 血染清河第621章 金蟬脫殼圍不住第979章 錦囊計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60章 太子特授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227章 太子第703章 擒虎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15章 橫空出世的英雄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651章 試點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866章 開拓者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465章 二年夏第109章 鄣鹽井寨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84章 戰場種菜第690章 暴君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第592章 微服私訪第288章 給皇帝賺私房錢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629章 入相第180章 朝天子第410章 戰天子第606章 欺君之罪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271章 拜相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301章 緋聞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652章 開張第568章 程咬金的羨慕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468章 孫真人第622章 來都來了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691章 反擊第460章 荔枝來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301章 緋聞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654章 百媼第49章 仗內供奉第892章 海賊島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19章 美人相贈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600章 香得嘞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44章 拔刀相助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938章 皇家贅婿第484章 武少保第498章 衣錦還鄉第855章 開拓令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1070章 聖意難測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1039章 復國第738章 懷玉的三眼銃第856章 武琉兒第300章 武師弟第857章 新人換舊人第936章 吐蕃使者之死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411章 禁止撒幣第719章 親家第16章 永康公府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357章 金殿分封武侍郎第152章 春風得意第323章 崑崙奴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739章 叫武叔叔
第607章 太子怒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25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174章 可敦第177章 血染清河第621章 金蟬脫殼圍不住第979章 錦囊計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60章 太子特授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227章 太子第703章 擒虎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15章 橫空出世的英雄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651章 試點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866章 開拓者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465章 二年夏第109章 鄣鹽井寨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84章 戰場種菜第690章 暴君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第592章 微服私訪第288章 給皇帝賺私房錢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629章 入相第180章 朝天子第410章 戰天子第606章 欺君之罪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271章 拜相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301章 緋聞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652章 開張第568章 程咬金的羨慕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468章 孫真人第622章 來都來了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691章 反擊第460章 荔枝來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301章 緋聞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654章 百媼第49章 仗內供奉第892章 海賊島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19章 美人相贈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600章 香得嘞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44章 拔刀相助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938章 皇家贅婿第484章 武少保第498章 衣錦還鄉第855章 開拓令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1070章 聖意難測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1039章 復國第738章 懷玉的三眼銃第856章 武琉兒第300章 武師弟第857章 新人換舊人第936章 吐蕃使者之死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411章 禁止撒幣第719章 親家第16章 永康公府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357章 金殿分封武侍郎第152章 春風得意第323章 崑崙奴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739章 叫武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