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必有深意

小皇帝臉煮陰臍不定,大臣們都很知趣幾地,誰也不咕中 過了好半晌,皇帝還是不說話,大臣們未免有些着急,到底怎麼了,莫非石坑林裡當真出了意外?

長孫無忌與皇帝的關係非同尋常。別人不能問的話,他卻是能問的。長孫無忌道:“皇上,可是辨證天花事宜,又出現了轉折,並非,”那個大問題,太子沒有解決好?”

李世民“哼了一聲,什麼大問題。太子沒去時,什麼大問題也沒有,他一去倒好,倒弄出一個大問題來!

他嘆了口氣,不管怎麼說,太子出去後,第一份奏章送回來,沒辦法瞞着衆人,越瞞越會讓人亂猜,而且這事日後又瞞不住,晚說出來。還不如早說出來。

李世民道:“太子傳回來的這份奏章,說辨證很成功,那個意外出現的大問題,他已經成功解決了!”

大臣們這才齊齊地鬆了一口氣。解決了就好,太子沒出意外。比什麼都強啊!

李世民頓了頓,又道:“太子保舉王平安,爲明年科舉的副主考官!”這句話說出來有點困難,感覺如果李治如果腦袋稍微正常一點,就不應該出這種餿主意,除非他喝多了,說醉話呢!

奏章上可沒說這是不是李治喝醉了酒以後,出的主意,他自然就不會想到,竟然真的是李治喝多了以後,說出來的胡話!

可大子能說胡話,大臣們卻不能當做胡話來聽啊!皇帝一句話說完。滿朝文武鴉雀無聲,開科取士,是何等重大的事情,怎麼可以讓一個毫無資歷的少年人,去當副主考,這不是拿國家大事當兒戲嘛!

靜了片刻,房玄齡第一個走出朝班,大聲道:“皇上,臣以爲開科取士,事關國運,不能等閒視之。王平安雖有文采,但科考取的是官員。不是詩人,由他來做副主考,取士之時,必會有所偏頗,老臣以爲萬萬不可點他做副主考!”

他一帶頭,好幾個,大臣一起走了出來,大聲道:“臣附議!”

李世民看了一眼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半點沒有猶豫,也出了朝班,道:“老臣也是這樣認爲,王平安資歷甚低,暫不可爲朝廷主持取士之事!”

長孫無忌是很喜歡王平安的,但不管怎麼喜歡,在國家大事上,他是不會讓步的,不會將開科取士這麼大的事情,交給王平安去辦!

別的大臣們卻都沒吱聲,拿眼睛看向李世民,想看看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自從前廢太子事發之後。皇帝就越發疼愛長孫皇后留下的子女。有時做事,往往只重親情,而不顧朝廷的體面。那麼太子推舉王平安當副主考一事,雖在世故之外。卻在人情之中了,皇帝不見得會駁

李世民忽道:“無忌,你可記的當初是因爲什麼,而引出了辨證天花事宜的?”

長孫無忌一愣,他猛地想了起來,當初之所以提起這件事,是因爲他正在爲明年科考的題目鬧心,逼着王平安給他想法,這才引出了天花的事,而這件事成功之後,是要被做爲明年科考的備選題目,而正式題目卻是賑災新法!不管是正式的,還是備選的,都和王平安有關,都是他提出來,並親手實施的!

而另一道備選題目是什麼?是疏通大運河!很顯然,皇帝其實更喜歡用這個題目來做備選。可這個題目是誰提出來的?是李恪提出來的!而長孫無忌爲什麼要求用辨證天花事宜。來取代疏通大運河?是因爲他不想讓李世民再次親征遼東,再加上他特別厭惡李恪!

這個時候,他要是反對太子的提議,不讓王平安當主考,其實就是在反對用辨證天花事宜做備選題目。不但是在反對太子,也是在反對他自己,並且用實際行動“支持”了李恪!

只用題目,而不用人,這不就得了嗎?可主考官批卷子時,以什麼爲評卷標準呢?這個標準不還得去問王平安麼,那麼他是不是副主考官。有什麼區別,不還是一樣麼?

要是李治沒喝多,沒推舉王平安。那還好說。可他現在推舉了啊,已成事實!要是不答應,別管事實上李治有沒有喝多,都會有閒話傳出來。說他喝多了。

而且這個閒話一定會對李恪有利,對李治則極爲不利,因爲十成裡面有九成,這個閒話會是他讓人放出來的,別忘了他可派人守在谷外呢。長孫無忌還用這點斥過李治!

能讓李恪閉嘴嗎?他一定會閉嘴的,想讓他張嘴都難,但他的手下。那些暗處的人,卻一定不會閉嘴,根本沒法防得住!

不要管李治因爲什麼,上了這道錯誤的奏章,如果現在不答應,就等於正面驗證了即將出現的謠言,李治喝多了,做了錯誤的推舉,結果被滿朝文武,一致否決了!

事情很複雜,一環套一環,但如果只看結果,卻簡單得很了,只有兩個選擇,是幫李治,或是便宜李恪。二選一,選吧!

長孫無忌在一瞬間便做出決定。任何不利太子的事情,都絕對不允許發生!他回頭看了一眼房玄齡和褚遂良。

房玄齡和褚遂良也都想明白了,長孫無忌知道的事情,自然會在私下和他們說,他們豈有不知之理。

王平安資歷淺,沒錯,但資歷是資歷,資格是資格,他沒資歷卻有資格啊!以賑災新法和辨證天花爲題目進行科考,誰的資格能高過他去?整個大唐,沒有!

兩人互視一眼,齊齊地嘆了口氣。他們和長孫無忌就象三個漁夫。用一條條的線,編出了個大網,這個網捉到了魚,三條老魚,一二三。就是他們三個”自己把自己圈進網了呀!

不是使勁兒捧太子麼,順帶着捧王平安,結果呢?想放手,來不及了!

好半晌,殿上無人說話。大臣們的目光從皇帝身上,轉到了長孫。無忌身上,又轉到了房玄齡和褚遂良身上!就見這三個老大臣,臉色全都發青,和靈感寺外。王平安熬煮的綠豆湯顏色,極其相似,可能是因爲正在想王平安的事吧!

長孫無忌深吸了一口氣。轉回頭,對着李世民說道:“皇上,老臣剛纔思慮不周,所以才說出不讓王平安做副主考的話。

現在仔細一想,覺得讀好書盡行澗書曬胎0肌甩姍與之有理,王平安確實可以做副辛考的!”?????????? 說完話,他回頭看了眼房玄齡,太子的話爲什麼會言之有理,理由你去想吧!

殿下的大臣聲音整齊地噬了起來。這才眨眼的功夫,剛剛說的話還沒落地,話尾還熱乎着呢,就改意思了,由不贊成變成了贊成,改得也太快些了吧!

他們可不知道明年的考題是什麼,這樣重大的事情,無論是皇帝還是宰相,都不會提前說出來的!

緊接着長孫無忌的話頭,房玄齡也道:“皇上,太子會推舉王平安做副主考,必有深意,老臣剛剛犯糊塗,沒有了解到太子的深意,現在卻是明白了,太子果然,”果然很有深意!”

說着話,他轉頭看了一眼褚遂良,平常就你的話多。怪想法也多。太子到底有啥深意,這個深意就由你去想吧!

褚遂良嚥下口唾沫,心想:“我知道你們愕把難題扔給我!”他清了清嗓子,道:“皇上,老臣也想明白了,太子英明,太子睿智”

急切之間,實在難以編出什麼太好的理由來,又要光明正大 又要符合實際,這種理由相聳地不好編了!

王平安是一個赴京趕考的士子。來到長安之後,沒過幾個月的時間。竟然由一個考生,一躍而成副主考,這個躍起的高度,未免也太高了些,怎麼解釋,也是難以解釋得通的。

褚遂良心中嘆氣,我都當了多少年的官了,從青年當到老年,頭髮都熬白了,這才熬到主考官,可以批卷子,可以給士子們評等級!

那王平安憑的是啥呀,就因爲靠上了太子這棵大樹小小年紀竟然就能封伯爵,眼瞧着就要封侯,這還不算,竟然還要當副主考,我還得爲他想理由,讓他能光明正大地當上副主考,

真是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啊!

褚遂良腦筋急轉,在皇帝和大臣們的注目之下,終於想出理由了。他道:“皇上,太子要讓王平安當副主考,主要原因有兩個”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一頭,心中都道:“兩個原因?我們連一個。都想不出來!好,眨巴下眼皮的功夫,你就能想出兩個原因來,看來你很有急智啊,以後再有這種難想的事兒。就全交給你去想了!”

褚遂良道:“第一個。原因,自然是因爲王平安文采出衆,他做出來的詩,首首都可流傳與世,爲萬人所詠唱!”

李世民輕輕點了點頭,大臣們也一頭,但這個理由馬馬虎虎還能站得住腳,不過科考取士,取的是可以治理國家的人才,不是隻會做詩的文人,要不然爲什麼還要考時事策論,乾脆就光考詩不就得了。

褚遂良又道:“第三個原因最是重要,王平安青春年少,卻對國家屢立奇功,這樣的人才當好好重用纔是。太子讓王平安做副主考,用意就是要給天下的士子們做個榜樣。要想成名,要想入仕,不必非要死唸書本,書本外面的東西,同樣可以做爲評價一個人能力和本事的尺度。我朝選取人才,不拘一格,只要能爲皇上,能爲朝廷,能爲百姓做出實事來,皇上都會破格提拔,不使明珠遺落民間!太子的做法極是英明,當爲後世爲政者效仿!”

好,這個理由好,絕對站得住腳!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們,一起

頭。

太子讓王平安做副主考,果然是用意深剪,不僅是爲了眼下 而且更爲長久着想,是要給士子們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啊!

所以說嘛,太子絕對沒有喝多。絕對是在頭腦清醒的情況下 深思熟慮之後,才上的這道奏章。科舉取士。乃是關係到國家的根本,是百年大計,而王平安就是太子爲大唐百年大計。樹立的一個榜樣,一個標準。讓後人學習之用。不但不是醉話。還要記入史書,爲後人效仿!

史忠臣侍立在皇帝的身後,聽褚遂良說完這些話,嘴一咧,心想:“真正是人嘴兩張皮,咋說咋有理啊!我估計肯定就是太子喝多了。一時沒管住嘴,纔出的這個餿主意,結果被你一粉飾,反到成了後世爲政者,需要效仿的主意了!”

長孫無忌點頭道:“正是這兩個原因,老臣適才也是如此想的,一想通,就覺得王平安確是該當明年科舉的副主考了!”

房玄齡一本正經地道:“老臣,附議!”

其他大臣見他們三個。都說行了。也就沒必要再有什麼異議了,齊聲道:“臣等附議!”

李世民嘆了口氣,治兒啊治兒。你真是讓父皇操碎了心啊,以後你要是當不好皇帝,不能守住大唐社稷,可真是上對不起天,下對不起地,中間對不起父皇我啊!

他點頭道:“既然如此,那便這麼決定吧,就由王平安出任明年開科後的副主考,從今日起,嚴禁任何人,去向他投行卷,求知己!”

主考官是不可以收行卷的,這是迴避原則,褚遂良也是不可以收行卷的,不可以做士子們的知己,但他的主考官身份,並沒有公開,要不是李治昨天晚上喝多了,當衆說了出去。就連朝中的大臣,都沒有幾個,

道。

李世民下令擬旨,由史忠臣親自將這個消息送去石坑村!

史忠臣手捧聖旨,出了皇宮。坐上一輛輕便馬車,在兩名禁衛的護送下,直奔石坑村!

石坑村。

李治躺在牀上,一臉的呆滯。不住口地道:“完了,全都完了,孤這次定會被父皇責罰。無病啊,孤說那話的時候,你怎麼不攔着啊!”

王平安一直陪在他的身邊,聽他埋怨,便道:“好好,都是小臣的錯”麻繩呢?來人啊,快快給我找根麻繩來,如果皇上責怪,一切責任全都由我來擔!”

這一天,李治就在不停地埋怨中度過。天黑之後,月上枝頭,忽然村外傳來呼喊聲,有人進村了。

李治一天都沒起牀,王平安也就這麼在屋裡陪了他一天。

忽聽村外有人叫道:“聖旨到!”????李治一咕嚕爬了起來,叫道:“糟了,父皇斥責我的旨意到了!”

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281章 湖底下有什麼第59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佔第122章 三診哈夫人第421章 大聖安的弟子第199章 保護脊椎放鬆腰部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117章 阿依丁的姐姐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775章 怎麼能經常見到媚娘呢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645章 把刺史們當驢使喚第99章 仙長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121章 仙姑打老丹第400章 關入大牢第396章 神針王第525章 武媚娘當真有妹妹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68章 程家的小孫孫第38章 老神仙第83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40章 誰是長安醫術第一第91章 去買藥材第302章 皇帝出迎第175章 插草標賣身第47章 我有三個問題考你第173章 此詩只應天上有第520章 武媚娘和狄仁傑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223章 終於找到酒樓提詩的人了第775章 怎麼能經常見到媚娘呢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129章 真假小神醫第327章 審案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442章 拿了糧食就走第273章 初封伯爵第165章 白龍馬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328章 龍傲天出現了第368章 第三局最神奇第735章 衝入王宮,抓住國王第575章 武媚娘出事兒了第551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243章 難不?要不我給你換一個第391章 出風頭第756章 遼國公第156章 淚娘子第395章 鍼灸可治癔病性失語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666章 大別同樣勝新婚第209章 童子尿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321章 中書舍人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145章 照我說的做,保你生兒子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63章 刺史大人家的家規第743章 擊斃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599章 急喉風第305章 楊玄感大宅的風水第842章 武媚孃的第一個追隨者第528章 武媚娘利用狄仁傑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708章 樸俊男回來了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701章 快來看這個孩子第149章 產後三急第276章 李世民給李績看病第52章 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685章 拜佛第618章 培土生金治肺癆第709章 高句麗人的想法第25章 哈米提前來拜訪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186章 揚名顯姓第18章 鹹同學院第166章 山漆第161章 有發財的機會第816章 怎麼會是她第714章 去當尼姑吧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150章 長孫無忌的弟子第608章 她長得象媚娘?第223章 終於找到酒樓提詩的人了第719章 武媚娘做了尼姑第623章 新任刺史名聲大噪第574章 武媚娘身子有點不適
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281章 湖底下有什麼第59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佔第122章 三診哈夫人第421章 大聖安的弟子第199章 保護脊椎放鬆腰部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117章 阿依丁的姐姐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775章 怎麼能經常見到媚娘呢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645章 把刺史們當驢使喚第99章 仙長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121章 仙姑打老丹第400章 關入大牢第396章 神針王第525章 武媚娘當真有妹妹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68章 程家的小孫孫第38章 老神仙第83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40章 誰是長安醫術第一第91章 去買藥材第302章 皇帝出迎第175章 插草標賣身第47章 我有三個問題考你第173章 此詩只應天上有第520章 武媚娘和狄仁傑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223章 終於找到酒樓提詩的人了第775章 怎麼能經常見到媚娘呢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129章 真假小神醫第327章 審案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442章 拿了糧食就走第273章 初封伯爵第165章 白龍馬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328章 龍傲天出現了第368章 第三局最神奇第735章 衝入王宮,抓住國王第575章 武媚娘出事兒了第551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243章 難不?要不我給你換一個第391章 出風頭第756章 遼國公第156章 淚娘子第395章 鍼灸可治癔病性失語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666章 大別同樣勝新婚第209章 童子尿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321章 中書舍人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145章 照我說的做,保你生兒子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63章 刺史大人家的家規第743章 擊斃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599章 急喉風第305章 楊玄感大宅的風水第842章 武媚孃的第一個追隨者第528章 武媚娘利用狄仁傑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708章 樸俊男回來了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701章 快來看這個孩子第149章 產後三急第276章 李世民給李績看病第52章 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685章 拜佛第618章 培土生金治肺癆第709章 高句麗人的想法第25章 哈米提前來拜訪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186章 揚名顯姓第18章 鹹同學院第166章 山漆第161章 有發財的機會第816章 怎麼會是她第714章 去當尼姑吧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150章 長孫無忌的弟子第608章 她長得象媚娘?第223章 終於找到酒樓提詩的人了第719章 武媚娘做了尼姑第623章 新任刺史名聲大噪第574章 武媚娘身子有點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