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見效確實很快

圍觀的衆人一聽,瞬間都安靜了下來,都伸長了脖子,瞪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想聽聽王平安講解鞠老先生的病情,以及該怎麼醫治。

就算王平安再有名,可長安城多大呢,人口百萬,又加上現在有不少外地來的百姓,很多人都是隻聞王平安之名,卻不知王平安醫術之實,沒有親眼看過王平安施展醫術。

現在一聽王平安要講解,這可就是等於當場傳授醫術了,就算絕大多數人不懂醫術,可聽聽又有何妨,多瞭解一些醫術理論,總不見得是壞事。

王平安清了清嗓子,正要開始講解,忽然有人嗷地叫了一嗓子,叫道:“平安小神醫,請稍微等一等,小人沒有帶紙筆,要去找人借一下,您千萬稍等一會兒再講啊!”

喊話那人離王平安不太近,百姓們裡三層外三層地擠着,王平安還真沒看到是誰喊的。不過他倒是很隨和,很好說話地道:“成,那就稍等一會兒,可我只等半盞茶的功夫,不管你借不借到紙筆,我可都是要開講的了。”

兩人這一對答,一下就把別人給提醒了。對啊,別光傻站着聽啊,萬一沒聽清楚,或者聽清楚了再又忘了,那不就白聽了麼。大家擠得滿頭大汗的,如果變成了鴨子聽雷,只聽見個響兒,那就無趣得緊了。

普通百姓自不可能隨身帶筆,隨身帶着紙筆的都是讀書人,尤其是這年頭的讀書人,都有個毛病,隨身帶筆,遇見什麼風景優美的地方,比如哪家寺廟的白牆,他們就會拿筆沾墨,在上面題寫詩句。

當然不會寫本人是某某,某年某月到此一遊,這種行爲是損壞公物,大唐的文化人是不屑一干的。他們題寫的都是應景的詩句,而他們題寫的那些東西,主人往往也不會擦去,要保留一段時間。

有些文化人現在不咋出名,可一旦出名之後,他沒發達之前的詩句可就值錢了。不少白牆的主人甚至還會把文字拓下來,刻在石碑上,更有甚者還會留給子孫後代呢,萬一以後子孫窮的沒飯吃,拿出去一賣,絕對可以小發一筆,甚至會以此爲資本,使家族再度興旺起來。

王平安坐在樹下的一塊大石頭上,就聽身邊窸窸窣窣,不斷響起紙張被撕的聲音,估計是大家在分紙。他心中好笑,還真有點開記者招待會的感覺,幸虧這年代沒有麥克風,要不然自己的嘴邊非得被話筒包圍不可!

他擺了擺手,笑道:“不管你們準備好沒,我可是要講了,總不能一直這麼等着。”他指着鞠老先生,道:“鞠老先生得病的起因,剛纔大家也都聽到了,至於說到表症,剛纔我號脈時也說了,這些就不再重複。關鍵在於用藥,鞠老先生現在的情況,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看到了,身子虛得很,這也就說明,得了這場病後,鞠老先生的生理機能已經下降。”

頓了頓,王平安又道:“可以簡單地理解爲,身子受損,短時間內無法恢復,要慢養才成!”

正拿筆記錄的人們,剛聽到生理機能四個字,無不停頓,不明白這四個字的意思,可聽了王平安的解釋,又忙記錄起來,感覺這個新詞用得好,不愧是平安小神醫,竟能發明出新的醫術名詞。

王平安又道:“鞠老先生微惡寒,舌苔白,脈沉,這都是很好診斷出的症狀,當爲陰症,故用辛溫熱藥附子、生薑、麻黃、細辛興奮,增加其生理機能……嗯,就是要增強鞠老先生的體質,讓受損的身子更快的好起來。”

他儘量說得簡單直接些,方便百姓們理解,同時也算是小小地科普一下,說不定能讓有心醫術研究之人,從中得到啓發,進而研究出更深的醫術來。衆人拾柴火焰高,光靠他一個人是不夠的,傳統醫學的發揚發大,還要衆人齊心協力才成。

王平安故意把話說得慢些,又道:“苔白潤,提示陰證兼溼,故用麻黃、生薑發汗以祛其溼,細辛利水。桂枝強心利尿,淫羊藿激性,砂仁強胃。諸藥合力,便可以治好鞠老先生的病了。”

大多數圍觀的百姓,確實如同鴨子聽雷,不明所以然,甚至有不少的藥名他們都沒有聽說過。而離得近的幾個書生,在記錄時,他們也沒聽過其中幾味藥的名字,連字都不會寫,又不好意思問王平安,只好用同音字代替。

看着衆人或忙乎記錄,或滿臉的沉思,王平安笑道:“說一千,道一萬,那都是沒有用的,說誰不會啊,可光說不練是假把式,這方子好不好使,還得看療效。正好,咱們大家都在這裡,前原後果都看到了,我那方子是不是管用,片刻即知。”

衆人立即齊聲道:“那是一定好使的!”

王平安輕輕搖了搖頭,道:“雖然這麼說有點泄氣,但我還得聲明,萬一要是不好使,我可是要換方子的,那時大家可別罵我是造謠撞騙就成!”

別人沒說話呢,許敬宗笑了起來,道:“這怎麼可能,且不說王相爺必會手到病除,單說這一家三口,他們哪有什麼值錢的東西,能讓您騙一騙的啊!”

鞠家後生連忙行禮,道:“王相爺說笑了。”

而鞠老先生雖然說不出話來,可卻也跟着兒子行禮,意思很明顯,就算王平安治不好他們老兩口,他們也不會說王平安壞話的。連抓藥的藥錢都是王平安給墊付的,如果還要說人家壞話,那豈不是壞良心了麼!

就在這時,忽聽人羣外面有人高聲叫道:“藥煎好了,這就要送進去,鄉親們快快讓一讓,別讓藥涼了!”喊話之人正是歐陽利。

王平安笑道:“還挺快的。”提高聲音,他問道:“是兩劑藥都煎好了嗎?沒這麼快吧!”

歐陽利在外面叫道:“第一劑藥煎好了,第二劑馬上就送過來。”他滿頭大汗地擠進人羣,跟在他後面的,還有一個胖胖的中年男子。

王平安接過藥罐,倒出一碗藥來,遞給鞠老太太,道:“請先試試,要是不燙嘴,一口氣喝了吧!”

鞠老太太雖然聽不見聲音,可王平安把藥碗一遞過來,她就知道這是讓自己喝藥了。老太太估計是被病痛折磨得苦了,連想都沒想,溫度也沒試,把藥碗端到嘴邊,一口氣就給喝了。

擦了擦嘴,鞠老太太把藥碗還給王平安,衝他咧嘴一笑,牙齒上沾了藥湯,黑黑的,幸虧現在是白天,要是晚上看到了這個笑容,王平安的頭髮非得豎起來不可!

歐陽利見鞠老太太服了藥,鬆了口氣,道:“主人,藥鋪的坐堂醫生跟着過來了,他聽說是您開的方子,立即放下手裡的活兒,親自煎藥,還非要跟着屬下把藥送過來不可!”

胖胖的坐堂醫生忙上前,衝着王平安就給跪下了,不住地磕頭,操着一嘴的太原口音,道:“小人鞠世榮,給王相爺行禮了!”

王平安一聽樂了,道:“你也姓鞠,這可巧了,你和他們一個姓!”說着,他一指鞠家的三口。

鞠世榮擡起頭來,道:“回王相爺的話,這位小哥曾帶着二老到小人的鋪子裡看過病,小人念着是本家的原故,那真叫盡心盡力,可是連換了三個方子,都不管用啊!小人只好勸他們來這裡焚香禱告,求神佛保祐!”

王平安皺起眉頭,心想:“這個鞠世榮可有點不着調兒了,身爲醫生,治好不病也就罷了,怎麼卻攛掇着病患求神拜佛呢,這不是等於讓病患放棄治療了麼。就算是最後沒有希望治好,這種話也不該由他說出來的!”

這年頭極少有人不信神佛的,而鞠世榮更是信到極點,是玄奘大師的忠實信徒。他並不知王平安心中所想,反而喜滋滋地道:“小人就知道神佛一定會顯靈的,結果看看,真的顯靈了吧!鞠小哥剛帶着二老祈福三天,就碰上王相爺您了!鞠小哥,信我的話,沒錯吧?”

鞠家後生自然歡喜,他一邊看着母親,給母親擦汗,一邊聽着鞠世榮說話,轉過臉來,道:“世叔說得太對了,果然是神佛顯靈啊!”

鞠世榮從地上爬起來,衝着圍觀百姓們叫道:“各位都看到了吧,我說的沒錯吧,靈感寺的神佛是最靈的,現在通天浮屠還沒建好呢,就靈到這般地步了,要是等建好了,那肯定是有求必應,聽我的,不帶錯的!”

百姓們哈哈大笑,住在附近的人有些是認識鞠世榮的。這位鞠醫生從太原來長安開館,可到了長安後,錢財就被人給偷了,正當他交不出房錢,在客棧裡大哭時,掌櫃的主動免了他所欠的房錢,並讓他去靈感寺拜佛,說這裡的神佛最靈了。於是,鞠世榮就來了。

事實上,掌櫃的是看他哭得太狠,怕想不開上吊,死在自己的店裡,讓自己吃上官,這才找了藉口,把他騙到靈感寺來的,就算這位鞠醫生想不開,要上吊也在這裡上好了,至少立即就能得到超度。

可應了天無絕人之路這句話,鞠世榮到了靈感寺這裡,竟然見到不少人在樹下襬了香案,而且其中不少人是生了病,求神佛能早日讓自己的病好。

鞠世榮敢從太原千里迢迢的來長安發展,自然是有些本事的,他乾脆在靈感寺附近,擺了個攤子,給百姓看病,一來二去竟然積攢了些錢,這纔在附近租了店面,開起鋪子來。

如此一來,他自然對神佛極是虔誠,認爲是神佛幫了他的忙,更建議鞠家後生帶了父母前來求神拜佛,結果神沒來,王平安來了。

鞠世榮極是興奮,他雙臂高高擡起,不停地叫道:“神佛顯靈,靈感寺的……”

旁邊,一直坐着的鞠老太太忽然道:“哎呀,你喊得好大聲啊,震得我耳朵嗡嗡作響!”

老太太忽然說出這麼句話來,鞠世榮立時沒聲了,驚訝地低下頭,看着鞠老太太!

而圍觀百姓們則是瞬間安靜下來,可只安靜了眨眼的功夫,卻立時齊聲歡呼起來,一起拍起手,叫道:“神佛果然顯靈了,這老太太能聽見聲音了!”

王平安則笑道:“怎麼樣,我沒說錯吧,我的這個方子,治你的病見效極快,服下去,只要汗一出,立即就能病好。”頓了頓,又道:“不過還得鞏固一下,這病拖得時間稍長了些,所以你得再服兩劑,好生休養幾天才行。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莫要着急!”

由於是面對面的說話,他的聲音自然不大,可週圍百姓們的歡呼聲卻奇大,掩蓋住了他的聲音。可鞠老太太卻衝他點了點頭,從馬紮上欠起身,要給他行禮,很顯然雖然周圍的聲音極大,可她仍舊聽到了王平安的聲音。

鞠世榮蹲下了身子,急切地問道:“老嫂子,你剛剛服了我煎的湯藥,這病一下子就好了?有什麼感覺,能說給兄弟聽聽不?”

鞠老太太看向王平安,王平安衝她微笑點頭,道:“我連方子都沒打算保密,還有什麼需要保密的呢,你儘管說便是。”

鞠老太太這纔敢說,她道:“也沒啥太多的感覺,就是喝了藥後,感覺挺熱的,全身冒汗。”她一指身邊的兒子,道:“我家小子還給我擦汗呢,大兄弟你是看到的。”

鞠世榮有點尷尬,剛纔他太興奮了,光顧着喊靈感寺果然很靈感,卻忘了自己是來看鞠家二老的病情,所以沒怎麼注意鞠老太太。

鞠老太太卻自顧自地往下說道:“汗出來後,也不知怎麼的了,就感覺耳朵裡象是打雷似的,突然間就有響了一下,硬響硬響的,然後我就能聽見聲音了,聽你在大呼小叫的!我說大兄弟啊,我這耳朵剛剛纔好,可禁不住你這麼吼啊,別再把我給震聾了!”

鞠世榮驚訝地道:“出了汗後,這病就好了?可是,我給老嫂子你開的三個方子,全都是讓你發汗的啊,你汗也出了不少,怎麼那時就沒好呢?”

他知道問鞠老太太也是白問,把臉轉向了王平安。

王平安一笑,道:“那藥方你不是看過了麼,想想看,以前你開的方子,和我開的,有什麼不同?”

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136章 遠行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820章 王平安也成了舅父大人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154章 鱔魚血的妙用第372章 給李世民看病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362章 看病要仔細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852章 下手不留情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84章 做個全身檢查第415章 四野無人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863章 狩獵和宮中法事第365章 又是一味藥第451章 要錢不要命第673章 李恪被修理得滿頭青包第83章 爲什麼會易怒第382章 成,就幫你一把第433章 朝野震驚第519章 狄仁傑終於熬出頭了第277章 帶我們一起去吧第515章 都集中到一塊了第278章 你們要記檔第703章 你不養,我養第646章 天價的一頓飯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778章 公主姑奶奶第642章 想綁武媚娘第193章 踢球易受的一種傷第104章 道爺算得準吧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7章 辨證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686章 南北石窟寺第339章 有膽,竟敢挑戰王平安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253章 大聖安第742章 再強壯的野豬也鬥不過獵人第544章 一起全來考較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799章 得了暴盲症的高句麗大頭領第748章 收寶藏王爲義子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824章 巫符第763章 宰相大人發雷霆之怒第262章 可以封侯第593章 交換定親信物第177章 去把那人給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837章 給有能力的人一個機會第258章 把你的本事都展現出來第686章 南北石窟寺第543章 離感業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775章 怎麼能經常見到媚娘呢第495章 叫你的家長來一趟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573章 跪倒一片文曲星第766章 武媚娘發現了王平安的詩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270章 滑胎第433章 朝野震驚第628章 哭着喊着要去慶州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25章 哈米提前來拜訪第603章 兩貫診金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546章 去感業寺進香第681章 至少得半個月才能治好第388章 姓侯的斥候第228章 大唐最烈之酒第358章 互相打擊第564章 唐朝人也關心物價第29章 急性胃腸炎第340章 誰是長安醫術第一第274章 選人,選地方第326章 法醫是不可忽視的職業第83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95章 暴熱天氣第88章 開藥的庸醫是誰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27章 那就收了吧第131章 米主事搬起了石頭第479章 麗夏殿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270章 滑胎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
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136章 遠行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820章 王平安也成了舅父大人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154章 鱔魚血的妙用第372章 給李世民看病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362章 看病要仔細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852章 下手不留情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84章 做個全身檢查第415章 四野無人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863章 狩獵和宮中法事第365章 又是一味藥第451章 要錢不要命第673章 李恪被修理得滿頭青包第83章 爲什麼會易怒第382章 成,就幫你一把第433章 朝野震驚第519章 狄仁傑終於熬出頭了第277章 帶我們一起去吧第515章 都集中到一塊了第278章 你們要記檔第703章 你不養,我養第646章 天價的一頓飯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778章 公主姑奶奶第642章 想綁武媚娘第193章 踢球易受的一種傷第104章 道爺算得準吧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7章 辨證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686章 南北石窟寺第339章 有膽,竟敢挑戰王平安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253章 大聖安第742章 再強壯的野豬也鬥不過獵人第544章 一起全來考較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799章 得了暴盲症的高句麗大頭領第748章 收寶藏王爲義子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824章 巫符第763章 宰相大人發雷霆之怒第262章 可以封侯第593章 交換定親信物第177章 去把那人給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837章 給有能力的人一個機會第258章 把你的本事都展現出來第686章 南北石窟寺第543章 離感業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775章 怎麼能經常見到媚娘呢第495章 叫你的家長來一趟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573章 跪倒一片文曲星第766章 武媚娘發現了王平安的詩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270章 滑胎第433章 朝野震驚第628章 哭着喊着要去慶州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25章 哈米提前來拜訪第603章 兩貫診金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546章 去感業寺進香第681章 至少得半個月才能治好第388章 姓侯的斥候第228章 大唐最烈之酒第358章 互相打擊第564章 唐朝人也關心物價第29章 急性胃腸炎第340章 誰是長安醫術第一第274章 選人,選地方第326章 法醫是不可忽視的職業第83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95章 暴熱天氣第88章 開藥的庸醫是誰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27章 那就收了吧第131章 米主事搬起了石頭第479章 麗夏殿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270章 滑胎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