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二章:皇帝拍桌子

南方在很早很早以前就納入華夏版圖之中了,但是由於種種因素,南方的發展始終沒有太大的進展。

而這個原因有很多,當時權力的中心在北方,北方人口基數大,環境相對更適合人類生存一些,所以,基本可以說,在南宋以前,整個華夏的重心都在北方。

啥?北方的生存環境比南方好?

就事論事,放在古代來說的話,的確是這樣的。

不要提什麼霧霾,這個時候沒有,相比較於南方的整體氣候環境,北方顯然略勝一籌,因爲大家一開始就是生活在這裡的,很多人到了南方以後,都很難適應。

加上此時的南方,大多數都是叢林荒野,甚至還有不少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配合着這裡獨特的氣候,也就造成了這裡另一個特色,瘴氣。

瘴氣可以使人或者動物快速的死亡,而死亡之後,又沒有及時的處理掉,從而在這種環境下再次催發了更嚴重的瘴氣,然後就是個惡性循環,這是很多北方人不願意來南方的原因。

這一點直到五年前纔開始有所好轉,雖然現在大唐的百姓對於南方依舊有一些牴觸,但也有不少人願意來這裡走一走。

歷史因素造成了現如今的南方比北方整體落後了大約一二十年的差距,農業方面還好說,機械化生產可以直接引入進來,這個是可以快速提高的。

但是在人才,商業,政治等方面,南方的落後可就是全方位的。

如果朝廷不作出政策性傾斜支持的話,南北二地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以往的統治,帝王更多的是推崇愚民政策,雖然有一定的歷史原因,但不得不承認,這個辦法是可行的,但又是愚蠢的。

以前沒人覺得這個辦法不行,但是現在,李元吉就堅定的認爲這個辦法不行。

愚民終將愚己,帝王能否長久的統治一個國家,看的不是你的手段有多麼的強硬,而是看你能不能在對的時候,做出一個對的決定。

單從這一點來講,李元吉倒是挺佩服小本子的,至少人家的天皇,是一直存在的,雖然中間經歷過各種時代,幕府什麼的,天皇的權力得到了全面的限制,或者說乾脆就成了傀儡,但最終他們那一脈還是沒斷,還是延續了下去。

而小本子家的事情,也證明了一件事情,即便到了現代社會,即便到了民智全面開啓的時代,百姓也不是容不得皇室的存在的。

於是,四大書院接連而生,天下間近萬座大小書院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冒了出來。

這些學生一部分被補充進了官府,最早的一批,現如今已經可以在州級官府擔任二把手了,而餘下的那些,則是投入了經濟建設,科學研究當中去了。

看看大唐每年不斷騰飛的財政收入,生產總值,看看那一件件不斷冒出的科研成果,現在誰還敢說,這是無用的?

當然,對於某些人來說,這的確是無用的,因爲奪走了屬於他們的權力,奪走了屬於他們的榮耀,他們的傳承。

但對於整個大唐來說,這是最好的結果。

李承光很堅定,在決定要上奏在廣州設立廣州書院的想法之後,李承光便直接發佈了太子令,要求安南地區各州縣開始選拔人才,並且嚴格按照標準去評選。

而另一方面,李承光則是將這個想法進行了細膩化的處理,加上身旁有馬周和魏徵兩位能臣輔佐,短短不到五天的時間,一份相對完整的計劃就這麼新鮮的出爐了。

再然後,信使攜帶着這封關乎整個南方命運的奏疏,以最快的速度飛往了長安。

信使往來需要時間,朝廷審覈批覆也需要時間。

在廣州設立書院,這不是一件小事情,這需要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別看只是一座書院,但卻牽扯到了巨大的利益。

書院本身是沒有利益的,但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卻本身就是利益。

四大書院爲什麼成爲四大書院?爲什麼能成爲大唐頂尖的四座學府?

還不是因爲他們屬於朝廷直管單位,所有的經費都來自於戶部直撥,朝廷整顆心都在這四所書院,所有的優秀人才,都搶着要進入這裡,他們的學生素質,隨隨便便拉出來一個,都能吊打其他書院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學生。

擁有這麼好素質的學生,加上又是親生的,朝廷自然會偏心一些,每年的科舉名額,四大書院加起來就佔據了六成。

十個人裡面有六個可以參加朝廷舉辦的科舉,這意味着什麼?放在那些普通書院中,五十個人裡也未必能有一個可以參加的。

而這些人就算沒有通過最終的考覈,他們也會通過地方官府的考覈,進不去朝廷,就去地方上。

而四大書院的學生,同樣是各地爭搶的對象,大唐舉國之力培養的學生,各方各面都要遠超其他書院的學生,他們的前輩已經在各地證明了自己,證明了四大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能力。

所以,近三年以來,除去那些志不在科舉的學生,四大書院的學生在畢業後進入官府的比例,達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九十一。

如果這還不能顯示出四大書院的牛逼之處的話,再看看其他普通書院的比例,只有不足百分之二十,書院級別越低,這個比例就越小。

其中大部分都成爲了商業長城的一塊磚,也有部分加入了朝廷官辦的工廠。

而一旦廣州書院設立的話,那麼就要牽扯到幾個問題,同爲朝廷直屬的書院,師資力量方面可以有些差距,但這個差距不可能太大,而南方本地又無法聚集這麼多精銳的力量,最終也就只能從其餘四大書院中調人過去,這等於是直接從四大書院抽血。

其次,四大書院佔據了科舉名額的六成,一旦變成五大書院,這個比例也不會有所增加,就算增加了,也不會太多,那麼六成本身是四家分的,現在又多了一個來碗裡搶食吃的。

接着,這些培養出來的南方書生,是要來朝當官的,現在的政治是什麼方向?是北方方向,南方人滲透進來,這不是直接觸動了整個北方人的利益了嗎?

況且南方能跟北方比?無論是人口,經濟,政治,環境,還是綜合素質,他們都比不上北方人,而廣州書院一旦設立,就等於是直接給了南方一個趕超北方的機會。

雖然這個速度會比較慢,但總歸是有了希望不是?

所以,這個決定對南方來說,無異於天大的大喜事,但對於整個北方來說,卻是最糟糕的一個消息。

南北矛盾……

南北有矛盾嗎?當然沒有,南北哪來的矛盾?

北方一直不屑於南方的好吧,壓根就沒把南方當做對手。

但這個前提是,朝廷並不重視南方,而現在,朝廷的目光這些年就開始放在南方了,現在再添把火的話,那麼南北兩方的矛盾就出來了。

資源只有那麼多,給了你,我就少了。

以往雖然大家也在哄搶,爲此甚至吵的不可開交,但不管怎麼吵,不管怎麼搶,這塊肉都是在自己鍋裡的,就算爛,那也是爛在自己鍋裡的。

但是隨着南方的加入,北方似乎安靜了下來,沒了以往的吵鬧,什麼都沒了,只剩下了同仇敵愾。

是的,朝廷內部終於安靜了下來,沒了往日的熱鬧場景。

現在大家都聚在一起商量廣州書院的事情,虎口奪食,這就是虎口奪食。

‘砰……’

李元吉重重的一拳砸在案臺上,整個殿中安靜了下來。

李元吉並沒有繼續掩飾自己的憤怒,他不在像以前一樣,將心情掩藏在心中。

這一次,他要做出改變,他要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

三天前的內閣會議就討論了這個問題,但是無疾而終,沒有得到任何的結論,這在內閣當中可是很少出現的。

當然,這同樣也意味着,所有的內閣大臣,都不認可太子的這封奏疏。

原因並非這封奏疏不成熟,有損於朝廷,而是在於這封奏疏動了大家的利益,動了整個北方的利益,所以大家不願意通過。

而到了今日的朝會上,近百官員依舊因爲這個問題接連上奏。

他們甚至連正常的爭論都懶的去做了,面對一大堆的反對意見,根本就沒有人站出來反駁,如此場景,李元吉怎能不怒?

“南方不是大唐領土嗎?先前因爲各種因素,導致了許多政策無法在南方推行,現在已經有了這個條件,爲何還要遺下南方?既然如此,朕倒不如直接按照諸位的意思,下令南方諸省自由組織政權好了,反正跟着朝廷也沒什麼前途,連身爲大唐人最基本的權力也無法享受!”憤怒過後,李元吉語氣極爲平靜的說着。

整段話說的平平淡淡,情緒上根本沒有任何的起伏。

但所有在場的官員都能從這段話中感受出李元吉的憤怒,是的,是憤怒。

當一位皇帝說出要讓某個地方自己組建政權的時候,這意味着什麼?整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說出這樣的話,也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大唐在西域的努力是爲了什麼?還不是爲了讓西域徹底的融入大唐?費那麼大勁兒去打濟州,打朝鮮半島又是爲了什麼?

難道是去要一塊他們根本看不上的領土嗎?

第五九七章:狐狸尾巴第六二五章:突飛猛進第六二五章:突飛猛進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四十四章:魏徵進諫第五五八章:刺殺?呵呵!第二四二章:那是天子門生第五十九章:火力外引第四四八章:一羣癩蛤蟆第一九七章:邊關急報第七零八章:遠洋艦隊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二一三章:從軍制開始第九十章:關本王屁事?第一八三章:老槍第三八一章:跟我比無賴?第三四二章:神秘男子第八十二章:渭水之盟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一五三章:聽說你想當皇帝?第三零四章:陛下你開門啊第四七四章:這手操作很靈性嘛……第二三六章:程妖精,惹事精第四一三章:給你們個作業第一零三章:募兵制第五八零章:假戲真做第十四章:溫柔之鄉公主家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三三四章:同志,你要砸朕飯碗啊這是?第四八五章:總要有人去做的第四一八章:再降課賦第二六六章:三司推事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三五五章:甕中捉鱉第六一三章:混亂的朝鮮半島第六一九章:恩威並施第二五六章:朕意已決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十一章:罰你不準和俺睡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三七零章:嚴格遵守跟皇帝走路線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三三一章:我有一個發現第五三二章:又想騙我移民第三九六章:兵鋒所指,皆爲螻蟻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三一六章:開疆擴土?第三零一章:爲了大唐第三五六章:招不招?第二七六章:大唐還是很有骨氣滴第二八七章:皇甫無逸第五十一章:人人喊打的程咬金第三零六章:溫水煮大臣第五四七章:考驗第一零二章: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四五三章:小滑頭第一一四章:要不讓齊王背個鍋?(求首訂!)第六零三章:太上皇駕崩了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一三六章:生命不休,折騰不止第三零四章:陛下你開門啊第六十五章:驚嚇過度的李世民第三九六章:兵鋒所指,皆爲螻蟻第五三六章:後遺症第三六九章:上官儀的選擇第二零六章:突厥騎兵來了第六四二章:新問題第九十九章:送你一套‘房’第五三五章:變故第六一六章:沒的選的新羅軍第二四一章:很有眼色的兩位第五二五章:我們能不走嗎?第一六零章:糧食第四五四章:你把皇帝給得罪了?第九章:俺齊王又回來啦第六十四章:時機不對第四三九章:朕一言九鼎第三零五章:被坑慘的程知節第三零四章:陛下你開門啊第三十三章:蘇定方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三三六章:您已學會官員下崗可以幹啥技能第四七九章:一場意外帶來的好處第五六三章:閒中訓子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三十章:給本公子打第五四三章:儒門錯了?第一五三章:聽說你想當皇帝?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三零章:新軍第三一一章:哥的能力,超乎你想像!第一三三章:打死也不說第五八二章:成真了第五十八章:齊王策第二三一章:太子監國第三一八章:你需要啄一啄
第五九七章:狐狸尾巴第六二五章:突飛猛進第六二五章:突飛猛進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四十四章:魏徵進諫第五五八章:刺殺?呵呵!第二四二章:那是天子門生第五十九章:火力外引第四四八章:一羣癩蛤蟆第一九七章:邊關急報第七零八章:遠洋艦隊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二一三章:從軍制開始第九十章:關本王屁事?第一八三章:老槍第三八一章:跟我比無賴?第三四二章:神秘男子第八十二章:渭水之盟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一五三章:聽說你想當皇帝?第三零四章:陛下你開門啊第四七四章:這手操作很靈性嘛……第二三六章:程妖精,惹事精第四一三章:給你們個作業第一零三章:募兵制第五八零章:假戲真做第十四章:溫柔之鄉公主家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三三四章:同志,你要砸朕飯碗啊這是?第四八五章:總要有人去做的第四一八章:再降課賦第二六六章:三司推事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三五五章:甕中捉鱉第六一三章:混亂的朝鮮半島第六一九章:恩威並施第二五六章:朕意已決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十一章:罰你不準和俺睡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三七零章:嚴格遵守跟皇帝走路線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三三一章:我有一個發現第五三二章:又想騙我移民第三九六章:兵鋒所指,皆爲螻蟻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三一六章:開疆擴土?第三零一章:爲了大唐第三五六章:招不招?第二七六章:大唐還是很有骨氣滴第二八七章:皇甫無逸第五十一章:人人喊打的程咬金第三零六章:溫水煮大臣第五四七章:考驗第一零二章: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四五三章:小滑頭第一一四章:要不讓齊王背個鍋?(求首訂!)第六零三章:太上皇駕崩了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一三六章:生命不休,折騰不止第三零四章:陛下你開門啊第六十五章:驚嚇過度的李世民第三九六章:兵鋒所指,皆爲螻蟻第五三六章:後遺症第三六九章:上官儀的選擇第二零六章:突厥騎兵來了第六四二章:新問題第九十九章:送你一套‘房’第五三五章:變故第六一六章:沒的選的新羅軍第二四一章:很有眼色的兩位第五二五章:我們能不走嗎?第一六零章:糧食第四五四章:你把皇帝給得罪了?第九章:俺齊王又回來啦第六十四章:時機不對第四三九章:朕一言九鼎第三零五章:被坑慘的程知節第三零四章:陛下你開門啊第三十三章:蘇定方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三三六章:您已學會官員下崗可以幹啥技能第四七九章:一場意外帶來的好處第五六三章:閒中訓子第五三四章:亂世禍根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三十章:給本公子打第五四三章:儒門錯了?第一五三章:聽說你想當皇帝?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三零章:新軍第三一一章:哥的能力,超乎你想像!第一三三章:打死也不說第五八二章:成真了第五十八章:齊王策第二三一章:太子監國第三一八章:你需要啄一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