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章:溫水煮大臣

李元吉說要給百姓帶來活下去的希望,包含了宋忠這個貼身人在內,在場的所有人都表示不信。

或許說是表現出了一絲的迷茫,難道現在的百姓,就沒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嗎?

度過了三年的災害,朝廷大力的賑災,各種措施接連不斷的砸下,雖然被限制了自由,可災害之中,他們卻沒怎麼受到傷害。

現在又在不斷的推進着其他的政令,每一項都是爲了可以讓百姓生活的更好。

可是在他們看來,李元吉的這一番話卻是在告訴他們,對於目前這個結果,他顯然不是很滿意。

比起之前幾年來說,現如今已經好了不止一兩倍,將來幾年還會好更多。

他們不明白,李元吉爲何會對現狀產生不滿?

用一個古人的思想來考慮這個問題,他只會對現在和以前進行比較,現在比以前好,那就是有效的,雖然可以變的更好,但那需要一步步的去做。

但是李元吉不同,來自於後世的他,雖然只是個搬磚的。

但在紅旗下出生長大,活在小康社會之中,雖然也是經常性的抱怨不斷,但是有一點是值的肯定的,在那個時代,造反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就算真有想法,也絕對成不了事。

當然,在某些方面,古代和現代是並不能互通的,就好比制度,總會有人想要做皇帝。

秦始皇的萬世只傳到了三世,自己所謂的萬世,李元吉也不知道能傳到幾世,李元吉自己也不知道是對還是錯?但不管怎樣,一些該做的事情總是要做的。

鋼鐵產能的提升,擺在任何一個人面前,將其放在這個時代,恐怕都會有一個選擇,造炮,造槍,造更先進的裝備。

李元吉也同樣不意外,但現在的炮和槍,就算造出來又能怎樣?

不瞭解熱武器的李元吉,意識不到這些東西到底有多重要,但他卻意識到了公路與鐵路的重要性,將來還有航運,這也是之前爲什麼答應造船遠洋日本的原因。

在這兩個選擇上,李元吉選擇了傾向於後者,但也沒有完全放棄前者。

鐵路和公路,會提升更多的產能。

而現在就算搞炮,也只能是實心炮彈,且射程極其有限。

目前的投彈車以及火箭炮已經夠用了,沒必要再去浪費那麼多的資源,所以李元吉選擇了造鐵路和公路,火炮和火槍,僅僅只在科學院進行內部研究,改進,等達到某種上限之後,在開始列裝,至於這個上限在哪裡?李元吉自己也搞不清楚。

“百姓的日子好過與否,從以前的經驗來看,多數取決於稅賦勞役的多少。”李元吉緩緩的開口道,這不是會議,但有些事情,高層必須要達成一致,雖然自己是皇帝,但不能什麼事情都自己一個人來幹,所以該有的解釋,還是要有的。

李元吉的話引起了衆大臣的認可,輕賦的確是百姓過好日子的前提,雖然不是絕對,但卻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與其相連的,還有各地方的雜稅等等,如果這些東西都沒了,那麼百姓一定會過的很安逸,日子過的安逸了,也沒人願意去幹那掉腦袋的事情。

“推行商業,是因爲商業有商業存在的道理,而現如今的制度,卻最大限度的制衡了商業的發展,就像科學院一樣,以前沒人願意幹,都覺得地位很低,所以我們的各種水平一直處於比較低下的狀態,但是現在不同了,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的各項技術水平已經處於前列了,新式犁,水車,火藥,這些都爲大唐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所以商業也是同樣的道理,等到商業足夠發達的時候,朝廷的稅收可以比現在更多,而那個時候,便可以完全取消百姓的稅賦,而沒了稅賦,百姓手裡有了些閒錢,自然會想盡辦法改變生活,若想改變,就要去購買一些東西,無論是吃食也好,煤油蠟燭也好,總有一些是家庭需要的。

而這,便能促進商業的發展,商業發展了,自然需要更多的人去投入進去,募人自然要開工錢,有了工錢總不能不花,如此循環,市場上流動的錢財只會越來越多,朝廷的收入也自然會越來越多。

而鐵路,這個很方便運輸的大傢伙,可以有效的減少運輸成本,成本降低了,價格自然也就降低了,可以使更多的人來購買商品。除了商業以外,還可以像知節先前說的那樣,快速的運兵到邊境,更重要的是,有了鐵路,可以在短時間內,只用少量的人運輸大量的物資補給,所以勞役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沒有稅賦,沒有勞逸,能改變生活,這樣的日子,誰不想過?雖然朕也不知道這樣到底是否可行,但有些事情,總是要試一試的。”李元吉耐心的解釋着自己的想法。

宗其根本,就是兩點,第一,將來是要取消稅賦的,什麼時候取消,要看商業什麼時候能發展起來。第二,將來是要取消勞役制度的,而取消的時間,就是當鐵路鋪遍全國的時候。

但還有一點李元吉沒有說,運輸成本降低,意味着很多事情都會降低成本。

這個時候只要推行教育,讓更多的人受到教育的薰陶,讓他們明事理,識大體就行,至少不要像現在這樣,百姓很容易受到某些德高望重的人忽悠,往往人家一句話,這邊就會不論對錯的選擇支持,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

李元吉敢逼着世家按照自己劃好的路走,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爲藉助了三年的災害,朝廷大力救援時在百姓心中留下的口碑,這個時候,百姓自然不會因爲世家一句話就傻乎乎的去相信。

如果這時候真的有世家去煽動,估計會有不少人以爲這是朝廷阻止了他們發財,所以他們才這麼急着造反呢。

“這……”房玄齡等人的反應跟之前李勣的反應差不太多,都是一臉的質疑與不敢相信。

取消稅賦,甚至還要取消勞役,這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而看着這些人的反應,李元吉也已經十分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一些更重磅的消息沒有說出來,其實是對的。

就算他們跟在自己身邊兩年的時間了,可思想卻無法與自己同步,這是跨越千年的思想代溝,並非一朝一暮就能改變的。

“臣等願傾力支持陛下!”事實上,當李元吉做出詳細解釋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沒有了退路。

這兩個目的,或者說是無數個目的,他們沒辦法去阻止,也不敢去阻止。

否則一旦今日的事情被泄露出去,那些膽敢阻止的,必然會成爲萬夫所指,在這個名聲如命的年代,沒人敢去破壞自己的名聲。

所以,他們只能臣服,只能支持,只能傾盡全力的去做。

幾人本就是聽到了消息,這才連忙趕來求證的,現如今得到了更爲確切的消息,也不好再去打擾皇上,只能告辭離去。

只是與來時的興奮完全不同,此時的諸大臣們,卻有股別樣的感覺。

“哎!陛下雖未明說時間,但我等卻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蕭瑀無奈的嘆了口氣,暗道李元吉總是這樣,態度強硬的讓人不敢質疑,但卻偏偏讓人很無奈,強硬歸強硬,用的卻不是正面硬鋼的方式,而是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等大臣們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切均已經晚了,而且他找的理由,還偏偏讓人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在這樣的皇帝手下做事,很省心,但卻很累人。

“是啊,接下來我等就必須要朝着這個目標去奮鬥了。”房玄齡也有同樣的感覺,自己雖被民間讚譽不斷,名望也很高,但只有自己才知道,這些到底都是怎麼回事,苦笑着搖了搖頭,繼續道:“接下來戶部的首要任務便是抓緊貨幣改革,有皇家集團和幾大世家的支持,推行新的貨幣應該不會遇到什麼大的問題。工部要加大鐵礦的開採,如果有可能的話,多設立幾個冶鐵作坊。這幾日老夫去了解一些這個鐵路,然後咱們再做具體的打算……”

“貨幣的事情不是小事,老夫近日瞭解了下戶部,發現此類人才頗爲短缺,所以打算到錢莊那裡吸收幾個人到戶部。”皇甫無逸點了點頭,說道。

貨幣改革的問題看似是最小的問題,只需要掌握好兌率就可以完美解決,推廣的問題根本不值一提。

但問題是,戶部大多都是行政有關的官員,缺乏這種對貨幣改革等專業項目的研究人員,而整個大唐現在也同樣缺少這樣的人才,也只有錢莊經常幹這些事情,裡面也不缺乏這樣的人才,或者說是早就培養出了合格的人才,苦於沒有人才的囧狀,迫不得已的皇甫無逸,已經暗暗的將主意打到了錢莊的身上。

無事一身輕的程知節白了眼皇甫無逸,似是可憐道:“你膽子可真肥,竟然敢去挖皇上的牆角?”

“是啊,看看知節你就知道挖皇上牆角的下場了。不過大家同朝爲臣,這一點老夫還是支持你的,只是這次的科舉,你們戶部的名額不如分給老夫好了,到時候老夫給你投支持的一票。”蕭瑀笑呵呵的打趣道。

第二一六章:藥王,哪裡跑?第五四七章:考驗第五零二章:當頭一棒第四五一章:晚了第四零八章:卿不許再拒絕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二九零章:長安一日遊第六零八章:機動部隊的問題第二零三章:鎮北之危第四五七章:薛仁貴第三四八章:駙馬不好當第五九一章:線索沒了第六七八章:操之過急了第三九四章:衝他個懷疑人生第四九九章:老祖宗已經給了答案第二二四章:你的車翻了第六零四章: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四九四章:亂搞……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六六一章:區劃第三三零章: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七十七章:大殺四方第一九零章:城裡來了個狗大戶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六八七章:天王蓋地虎第三一二章:借我一千兵,還你一片天第五三七章:忠君宮第三七六章:朕又不吃人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一一六章:臣願作證第三十四章:本王必滅高家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五七五章:真兇是他?第三三七章:只是述職?第五六七章:找上門的線索第二五零章:械鬥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四二四:我可以拒絕嗎?第二十章:尉遲還債第一九一章:閉眼找麻煩第六九零章:一個存在又不存在的地方第三四六章:幸福不能來的太突然第五三一章:思想不同第三九九章:內部瓦解第二三零章:朕欲讓位於齊王第三九四章:衝他個懷疑人生第六十六章:齊王領軍第一零六章:你行你上,本王不幹了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二十五章:雄心壯志從未消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六七九章:這是不地道吧第六三七章:確定第六六六章:牛掰轟轟的鐵王八第二八四章:野心與選擇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五二零章:海島一號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六一六章:沒的選的新羅軍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無愛國?第一二八章:遇襲第四九七章:菜籃子工程第六七零章:一無所獲之東海行第三七零章:嚴格遵守跟皇帝走路線第六三零章:要人第七零二章:皇帝拍桌子第二四五章:登基、開戰第七一二章:戰車第三九二章:求穩的李靖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五一七章:油紙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六二章:來自對方的助攻第五十章:老鐵,入夥不?第七一三章:期待第二七三章:嚇尿了第五十四章:這個身份很好用嘛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五四零章:當個好皇帝真難第三九六章:兵鋒所指,皆爲螻蟻第四四六章:吟的一手好詩第四七八章:向工業化邁進第二七八章:三年又三年,屯兵玉門關第二十八章:玄甲軍借我一用?第二九八章:這裡是大唐的領土了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選第二五八章:皇家太平坊第五三一章:思想不同第三零九章:是時候閃現一波了第七十四章:正面對抗突厥騎兵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五章:就沒本王不知道的第二五二章:人狠話不多第二四一章:很有眼色的兩位第四零七章:大唐皇家軍事學院
第二一六章:藥王,哪裡跑?第五四七章:考驗第五零二章:當頭一棒第四五一章:晚了第四零八章:卿不許再拒絕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二九零章:長安一日遊第六零八章:機動部隊的問題第二零三章:鎮北之危第四五七章:薛仁貴第三四八章:駙馬不好當第五九一章:線索沒了第六七八章:操之過急了第三九四章:衝他個懷疑人生第四九九章:老祖宗已經給了答案第二二四章:你的車翻了第六零四章: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四九四章:亂搞……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六六一章:區劃第三三零章: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七十七章:大殺四方第一九零章:城裡來了個狗大戶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六八七章:天王蓋地虎第三一二章:借我一千兵,還你一片天第五三七章:忠君宮第三七六章:朕又不吃人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一一六章:臣願作證第三十四章:本王必滅高家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五七五章:真兇是他?第三三七章:只是述職?第五六七章:找上門的線索第二五零章:械鬥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四二四:我可以拒絕嗎?第二十章:尉遲還債第一九一章:閉眼找麻煩第六九零章:一個存在又不存在的地方第三四六章:幸福不能來的太突然第五三一章:思想不同第三九九章:內部瓦解第二三零章:朕欲讓位於齊王第三九四章:衝他個懷疑人生第六十六章:齊王領軍第一零六章:你行你上,本王不幹了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二十五章:雄心壯志從未消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六七九章:這是不地道吧第六三七章:確定第六六六章:牛掰轟轟的鐵王八第二八四章:野心與選擇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五二零章:海島一號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六一六章:沒的選的新羅軍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無愛國?第一二八章:遇襲第四九七章:菜籃子工程第六七零章:一無所獲之東海行第三七零章:嚴格遵守跟皇帝走路線第六三零章:要人第七零二章:皇帝拍桌子第二四五章:登基、開戰第七一二章:戰車第三九二章:求穩的李靖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五一七章:油紙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六二章:來自對方的助攻第五十章:老鐵,入夥不?第七一三章:期待第二七三章:嚇尿了第五十四章:這個身份很好用嘛第五三八章:罪己詔第五四零章:當個好皇帝真難第三九六章:兵鋒所指,皆爲螻蟻第四四六章:吟的一手好詩第四七八章:向工業化邁進第二七八章:三年又三年,屯兵玉門關第二十八章:玄甲軍借我一用?第二九八章:這裡是大唐的領土了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選第二五八章:皇家太平坊第五三一章:思想不同第三零九章:是時候閃現一波了第七十四章:正面對抗突厥騎兵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五章:就沒本王不知道的第二五二章:人狠話不多第二四一章:很有眼色的兩位第四零七章:大唐皇家軍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