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商會

沒有人知道李治,這次如此放任李弘處理賀蘭敏之一案,到底是懷着什麼樣兒的心思。要人給人、要權放權,戴至徳等人的到來,等於把朝堂上的一半官員給搬到太乙城來了。

但這幾日在太乙城,無論是刑部、御史臺、跟大理寺三司,還是戴至徳等人,這些年早已經習慣了李治決策的軟弱,要不然當年李治問罪李義府,李義府也不會連謝罪都沒有,就直接扭屁股走人了。如此就足以想見,李治在朝臣、特別是重臣心裡,並不是很有威懾力。

所以當有案情牽扯到皇室,他們都是儘可能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麼多年也已經習慣了,總之他們的宗旨就是,陛下與皇后之間求取一個平衡,爭取做到誰也不得罪。

戴至徳當初在牢房看到賀蘭敏之等人時,就不自覺的用起了對付李治的一套,但沒想到卻在年輕的太子身上碰了個釘子,非但沒有讓太子放人的目的達成,在牢裡還把他們等人訓斥了一頓。

如此強硬、霹靂的手段,可不是當今皇帝擁有的魄力。

所以如今刑部、御史臺還有大理寺,已經把提審的結果交給太子三次了,但每次沒有一炷香的功夫,就被送回到手裡了,只是卷宗上多了兩個字:重審。

三司大佬望着手裡的卷宗只能默默搖頭嘆息,這樁案件可是燙手的不能再燙手了,賀蘭敏之殺不得,寧道明、蕭守規、蕭守道有人求情。

就連倭國使臣,如今禮部戴至徳跟鴻臚寺崔敦禮,都暗自裡找過他們,希望此案能夠盡力壓縮知曉範圍。

要不然的話,這事兒一,不光是皇家臉上無光,鴻臚寺與禮部也將進入整頓時期,這不是戴至徳跟柳正禮想要看到的。

而太子讓他們回長安後在陛下跟前請罪,這些他們倒不在乎,不過就是三言兩語,在陛下面前認個錯兒而已,認錯之後,一樣是該下朝下朝,該吃飯吃飯,什麼都不會影響。

三司長官捧着卷宗搖了搖頭,無奈的繼續回到太子給他們提供的住處,繼續協商、繼續審議、繼續研究唐律,然後再一次給出結果。

如今太乙城日夜都有太子六率的兵士沿街巡邏,而三司以及還有其他部的長官到來,這幾日也在太乙城傳開了。

坊間已經有傳言,大唐高層好像出現了什麼亂子,所以這才把三司還有其他部的大佬叫了過來。

加上太乙城的巡邏兵士,太乙城百姓還是客商、勳貴、五姓七望,彷彿也都通過敏銳的嗅覺,察覺到了一些什麼。

最初的商會選拔,也在預定的時間內按時召開,李弘那莊園對面的一個碩大無比的建築物,沒有人知道那裡是幹什麼的。

但今日,所有的客商都將前往那裡,也將一窺那座建築物的全貌。

碩大的木門打開,竟然是一個空蕩蕩的大廳,看樣子足足能夠容納好幾百人,甚至是上千人。

每一個進來的客商,都被眼前如此巨大的大廳,震驚的有些說不出話來了,太不可思議了,這麼大的大廳,竟然沒有用一根柱子來支撐頭頂的天花板,這對他們來講,完全是不能想象的。

每個客商拿着手裡的說明書,在位置上坐下後就開始仔細翻閱,不認字的商人,自然是兩眼一抹黑,豎起耳朵凝神聽聽周圍人在討論什麼。

整個大廳雖然人頭攢動,但並沒有出太大的鬧鬧哄哄的聲音。

而這初次商會,將是由白純與兩位戶部侍郎來完成,在把所有的商會主要內容告訴他們的同時,也是讓這些南來北往的商會,按照各自身處哪一道,哪一洲,然後在成立洲商會、道商會,這些都將由太乙城統一管理。

李弘拿着手裡這幾日白純,與兩位侍郎趕出來的商會主要內容,這些也都是經過他批准的。

商會將被他做成一家大型的控股公司一般,被選拔、放了許可令的商會,都將派出三到五名工匠來太乙城學習,然後纔可以迴歸本洲商會。

而且三年之內,這些商會並不會一下子就得到太乙城的所有技術,他們需要在三年後,才能後一步一步得到這些技術。

李弘如此做,最終還是怕玻璃等技術流傳到其他國家。畢竟,現在龍蛇混雜的商會中,依然還存在着大量的,被皇室宗親、勳貴等等收買的商人。

錢莊同樣被李弘利用這次商會,快的建立並介紹給了這些商人,當這些商人聽到以後來往買賣,憑藉一張紙而不用帶錢就可以買賣時,有些人還是露出了懷疑的神色。

但一些早已經知道飛錢存在的,規模稍大的客商,像那竇義,則就是自信滿滿,這些是他早已經就嚐到好處的東西了。

方便、快捷、安全,而且還能在商人資金鍊斷裂時,繼續資金時給予一定的支持,這讓不少人都趕到興奮,又覺得很不現實。

而竇義卻意識到,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大唐開始提高商人的地位了。他也不得不對李弘推出的錢莊暗自較好,時機的把握簡直是妙到毫巔。

因爲竇義知道,其實大廳裡在座的不少商人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資金來投入,他們有些人是代身後勢力來的,有的則是希望與他人合作,還有的則是希望在這次商會中,是不是能夠掘出其他生財之道。

錢莊的推出,就代表着鏢局是必須成立的,所以後世一樣的快遞也就誕生了,不過這卻歸了戶部來掌管。

龐大的商業帝國網絡建立,在太乙城緊張運行四天後,算是圓滿的結束了,所有的一切,接下來都將有條不紊的進行。

李弘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利用商會與商人,齊心合力,把錢莊這個他最爲看中的項目,終於順順利利的推出去了,他相信有了這些商人的信任,錢莊絕對不會像是歷史上展的那般,如蝸牛的度搬緩緩前行,必定會在自己的有意推動下,快的展起來。

到了那時候,大唐邊疆的幾大勁敵,都將依附在大唐這個巨大的商業網絡上,甚至到時候,大唐不必動用鐵騎,就可以使一個國家走向衰落。

而大唐也將會在短時間內,變得如同下一個朝代:大宋一般富裕。

三司第四次把提審結果放到了李弘的桌上,李弘看了看下的三人,把卷宗放在桌子上一手按住問道:“戴至徳等人回長安了?”

“是,殿下,現在太乙城只剩下我們三人,如果此案殿下您同意了後,我們就將提取他們,一同回長安處置。”刑部尚書崔知溫從沙上起身說道。

李弘若有若無的點點頭,說道:“人提走吧,至於倭國使臣怎麼處置,戴至徳跟柳正禮兩人,我相信他們一定找過你們。但我想說的是,如果再有下次怎麼辦?這次我給禮部、鴻臚寺面子,下次誰給我面子?誰給皇家面子?還是下次再有如此的事情生時,我依然要繼續照顧他們的面子?”

刑部崔知溫、大理寺高俊雅、御史臺高智周三人一下子明白了,前三次被太子拒絕,緣由看來是出在了他們最爲不看重的倭國使臣身上,而不是因爲三人,始終堅持未對賀蘭敏之等人抄斬的原因上。

看着三人不說話,李弘問道:“戴至徳這麼着急忙慌的跑回長安幹什麼?禮部離了他就不能轉了?父皇也沒有下旨召他不是?”

前兩日,也是商會的最後兩天,李弘還是參加了好幾次商會的議事行程,其實他的作用在白純眼裡,就是站腳助威的。

主要目的不過就是讓商人們相信,錢莊的公信力有太子作保,所以大家大可放心,不必擔心這是一個騙局等等。

而最終他的出現,也確實給大唐的商人們注入了一份活力與信心,同時在他的兩個手下,戶部左右侍郎的說服下,李弘被推上臺做了一次講話還。

“倭國王特使請求召見戴尚書,所以戴尚書就先行回去了。”崔知溫看着李弘伸手向下虛壓,便坐在沙上回道。

“真搞不懂他,上一次在朝堂上說的話,說給狗聽的啊,怎麼現在還屁顛屁顛的跑過去。哦,不是說你們。”李弘看了一眼幾人的臉色不善,急忙最後又解釋了一句。

“太子殿下,既然您現在允許我們提人了,那是不是現在就可以先把他們押送進太乙城,然後再回長安城。”高智周問道。

“可以,人提走吧。倭國兩個使臣留下,或者直接就在太乙城斬了。沒有其他商量,你們也別勸導,沒用。”李弘看着他們要說話,即刻拒絕了他們。

“殿下,臣等理解您的心情,如此喪心病狂之事兒,就是把他們全部斬都不爲過,但……與倭國之間的關係,我們是不是可以稍微緩和一下?”依然是御史臺高智周開口說道。

“好啊,可以緩和。過幾日我就上奏父皇,所有遣唐使學子,全部趕回倭國,任何人不得駐留!退下吧。”

(ps:喜歡《唐謀天下》的朋友,可以關注本書縱橫中文網,希望大家看正版支持、閱讀!)

326 雪梅420 礦產資源388 洛陽牡丹690 耳環992 懷孕19 打賭50 武媚的咆哮902 吏途521 人品好431 主動出擊?755 戰鬥的開始397 橫刀487 長安夜98 翠微宮364 婁師德的難處721 殉葬775 殘餘者920 冤家路窄515 相生相剋971 大宛馬688 對錯934 野心751 李弘的大坑177 弩492 給房先忠的坑354 沒感覺956 奴制597 孤軍深入116 刺殺516 雲中在望755 戰鬥的開始880 清除老臣?324 改革初體驗473 驚人的相似973 表忠168 玉門關261 灞橋199 隊正876 登基後290 對峙834 紅海203 祿東贊412 開疆擴土139 造謠249 格局138 長樂坊23 濮王府796 李淵第九女275 局中局454 要錢97 曖昧 畸形406 信口開河478 相殘19 打賭570 長安997 十年長安568 俘虜520 皇嫂63 戶部尚書759 林中2872 李旦的作用169 棉服302 調查513 交易845 侯賽706 禾苗570 長安344 揚武發威876 登基後116 刺殺450 房先忠的解讀118 殉158 回宮795 求訂閱513 交易798 一尾魚引發的意外272 仙術693 禪位798 一尾魚引發的意外702 文章980 人的名樹的影兒353 警告518 老八丟了90 背鍋120 觀棋不語真君子323 逍遙遊575 夜167 遊子吟512 珠寶首飾165 序曲16 孔雀石407 佯攻880 清除老臣?186 求訂閱 求點擊161 合併869 太平的小心思965 太監464 東窗事發425 禮物
326 雪梅420 礦產資源388 洛陽牡丹690 耳環992 懷孕19 打賭50 武媚的咆哮902 吏途521 人品好431 主動出擊?755 戰鬥的開始397 橫刀487 長安夜98 翠微宮364 婁師德的難處721 殉葬775 殘餘者920 冤家路窄515 相生相剋971 大宛馬688 對錯934 野心751 李弘的大坑177 弩492 給房先忠的坑354 沒感覺956 奴制597 孤軍深入116 刺殺516 雲中在望755 戰鬥的開始880 清除老臣?324 改革初體驗473 驚人的相似973 表忠168 玉門關261 灞橋199 隊正876 登基後290 對峙834 紅海203 祿東贊412 開疆擴土139 造謠249 格局138 長樂坊23 濮王府796 李淵第九女275 局中局454 要錢97 曖昧 畸形406 信口開河478 相殘19 打賭570 長安997 十年長安568 俘虜520 皇嫂63 戶部尚書759 林中2872 李旦的作用169 棉服302 調查513 交易845 侯賽706 禾苗570 長安344 揚武發威876 登基後116 刺殺450 房先忠的解讀118 殉158 回宮795 求訂閱513 交易798 一尾魚引發的意外272 仙術693 禪位798 一尾魚引發的意外702 文章980 人的名樹的影兒353 警告518 老八丟了90 背鍋120 觀棋不語真君子323 逍遙遊575 夜167 遊子吟512 珠寶首飾165 序曲16 孔雀石407 佯攻880 清除老臣?186 求訂閱 求點擊161 合併869 太平的小心思965 太監464 東窗事發425 禮物